商研院接待 新興電器前來取經

(台北內科週報第570期/2023年3月20日-2023年3月26日)

【產學研連線】馬來西亞最大連鎖電器品牌—新興電器,不只委託商研院(CDRI)辦理的為期10個月的「平台經營模式實務訓練課程」,已自2月份陸續展開,更於今(20)日由創辦人林金興執行主席率領公司內部1級主管跨海前來取經,在商研院(CDRI)院址舉行1連3天的參訪行程,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王建彬院長親自接待。

許添財董事長於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受到馬來西亞最大的連鎖電器—新興電器跨海的委託輔導,也特別歡迎林金興執行主席率公司高級幹部前來該院參訪,並展開1系列典範企業的觀摩。

▲為感謝商研院,馬來西亞新興電器特致贈感謝獎牌;右為許添財董事長,左為林金興執行主席(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他指出,這次合作將以商研院輔導企業平台經營模式的實作經驗,結合最新數位轉型、社群經營與精準行銷,協助新興電器內部做1系列完整的教育訓練,進而促進該公司邁向國際化全方位發展。

1989年創立的新興電器(SENHENG),品牌成立迄今已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連鎖電器,更是當地3C專賣賣場的龍頭和代表。商研院特別為他們量身打造1系列的「平台經營模式實務訓練課程」,也已自今年2月份全面展開,更安排此次1連3天來台參訪的行程,其豐富多面向的內容涵蓋:首日上午由OPEN LIFE智慧時尚與雲飛傳媒(BayPay)分享金融科技平台、區塊鏈貨幣,以及發券系統、電子商務平台經營、OMO行動商務應用等觀點。此外,更規畫見學交流,前往威許移動,Ocard奧理科技、宅妝(愛實境iStaging)、新漢智能系統、沛星互動科技,以及三創生活園區等實地參訪。

▲商研院輔導中小企業有成,馬來西亞新興電器跨海前來取經;圖為許添財董事長(右3)、王建彬院長(左3)親自接待,並與參訪團貴賓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在歡迎之際,王建彬院長亦表示,商研院過去以來執行國內民間委託案,包括經營模式發展、策略發展與精準行銷、消費者行為研究、海外落地等需求超過百家企業,成功協助企業提升獲利能力、業績明顯成長、提高市場占有率、媒合商機與海外具體落地,而此次國外委託案,更顯示商研院的專業顧問輔導能力已引起新南向國家注目,並具體委託施行教育訓練與研究,期望以此為起點,雙方深度交流與合作,互利互惠創造新藍海商機。

▲王建彬院長(左7)與參訪團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商研院輔育 基業長青兩代傳承

(台北內科週報第568期/2023年3月2日-2023年3月12日)

【產學研連線】已堂堂邁入第10期的商研院CDRI「基業長青創二代-經營實學班」,推出以來,6年來,迄今培育200多位來自各行各業二代經營者,地域橫跨北、中、南,在3月2日假和逸飯店HOTEL COZZI台北忠孝館舉行始業式,現場有20多位來自各地的企業主或二代參與,涵蓋餐飲、零售、電子零組件、製造、紡織成衣、營造、物等,聚集一堂在名師指導下研修經營實學。

始業的當天上午,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許士軍理事長講授《數位時代下的經營與管理思維》,下午則是研華公司何春盛共同創辦人講授《數位科技變化下的企業發展》,在晚餐時段,學員享用精心準備的佳餚同時,由二代班學長姊與大家密切交流、互相切磋。

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致詞時,以「四新一用」勉勵學員在「新經濟世代」的挑戰中再崛起。他指出,身為企業準接班人要徹底醒悟,這是個「全新也是全缺」的新經濟時代,「四新」是新環境、新常態、新問題、新競爭,什麼困難都新。另方面,缺工、缺水、缺電、缺糧,什麼資源皆缺。正當數位經濟才要起飛,馬上遇到新冠疫情橫掃全球,緊接著又是戰雲密佈與停滯膨脹的威脅。但當大家看到絕境絕望近逼,我們卻看到新希望與新機會迎面而來。要在這最壞、也是最好的時代再崛起,請大家謹記「四新一用」,即新知識、新思維、新視野、新願景及唯才是用。

▲日前,商研院舉行「第10屆基業長青創二代班」始業式;圖第1排左1為許士軍講座教授,左3為許添財董事長,第1排右2為王建彬院長(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許董事長的一席話,對與會學員有很大啟示,他表示,傳統服務是人對人的服務,而在數位經濟之下、人則被數位化;傳統人與人的連結也變成載具與載具的連結。透過提供主動、即時、個人化及互動式服務過程,所搜集的大數據,經演算與人工智慧的預測,對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產生創新思維、策略及商業模式的最快速與精準反饋。同時,學習與應用新知識絕對是新領導人所必需。但沒有自己的1套新思維,擴展自己的新視野,內心擘畫的新願景,將無法化新知識為新力量,當然經不起全新的競爭與全缺的困難考驗。

此外,許董事長進一步強調,這也是1個人無法成就事業的時代。由上而下,唯我獨尊則遲早要失敗;即使過去贏來、賺來的,難免都要加倍奉還。其實什麼缺都不用怕,怕的就是缺人才。用人任事謹記「唯才是用」就對了。當你的身邊圍繞的都是人才,不只問題難不倒你,透過人才的相互競爭與合作,無能的人無法接近你,無德的小人也騙不了、害不了你。

一手打造商研院二代班的王建彬院長表示,採小班菁英制的二代班,是以「高階領導」為研習核心,「做中學」為體驗實踐,以「實務導向」為主軸。這1期為所有學員量身打造1系列課程內容,包含《數位時代下的經營與管理思維》、《由日本長壽企業探索台灣企業的永續與傳承》、《美學經濟與設計》、《策略轉折與創新成長》、《零售業的未來》、《公司成長策略》、《邁向品牌之路》、《產業競爭策略:如何突破群雄環繞》、《建構網路關係創新價值》等領域,更針對學員背景設計《零售4.0》與《新漢工業4.0戰情室》的見學課程。


商研院力助地方創生 種可可

(台北內科週報第567期/2023年2月20日-2023年3月1日)

【產學研連線】2月23日,為結合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推動地方創生,商研院(CDRI)與彰化縣可可蔬果生產合作社所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合作範圍與項目包括:一、雙方擁有的科學數據、資料庫等研究資源的交換、分享;二、互相協助對方與當地產業、政府及學術機構建立關係;三、雙方進行共同研究、參與地方計畫、中央計畫;四、雙方將以提供當地產政學關係,進行全方位合作,契作目標近程100公頃,遠程1,000公頃。

之前,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曾多次赴彰化永靖鄉核心基地實地考察,並觀摩試驗種植、當地產業環境及社區生活現況,他於致詞時表示,這次的合作將以院內推動地方創生的豐富經驗為基礎,結合最新數位轉型與ESG永續轉型方法,協助該「可可專業區地方創生計畫」合作事業快速「精準」發展。

▲商研院與可可蔬果生產合作社簽署MOU,將創建彰化可可專業區(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許添財董事長進一步指出,經多次與合作社創辦發起人江智超董事長討論,取得下列的4點共識:

一、可可產業可以結合農業、休閒產業、農特產品銷售、旅遊與綠色消費的總體發展,以農業與農村為主體,發展出「六級化」之明星產業。

二、更重要的是,運用最新數位轉型、ESG永續轉型的數位科技方法與商業模式,營造一個以可可產業為核心的數位創新生態系。創造新附加價值,提高收益,讓農村產業轉型升級,衍生多元的高附加價值服務性商品,創造新就業機會,讓青年回流,並以農村多元產業發展新結構與面貌,發展地方特色觀光旅遊,發揚地方創新特色的傳統文化。

三、對農民而言,相較於種植水稻而言,可可樹的有效與「友善」種植,每株可年產120顆的A級優果,換算每公頃的所得替代效果可達8倍之多。

四、商研院以中部辦公室在第1線服務,加上該院智慧新媒體行銷、智慧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與人才培育等各所核心技術與輔導能量之協作,非常看好中部地區發展此一智慧創新可可產業之前景。

▲商研院與彰化縣可可蔬果生產合作社所簽署「合作備忘錄」,許添財董事長(第1排中坐者)、王建彬院長(第1排右2)與貴賓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江智超董事長表示,他在中國大陸經營高科技事業38年,因疫情3年多來在故鄉永靖鄉長住的時間較長,有機會參加小學母校60周年校慶,得知因缺少生源即將面臨被廢校的危機,原因是農村沒有年輕人就業機會,年輕人大量外移造成當地人口老化,同時,進一步研究發現南部已經有種植可可,且連續6年取得世界金牌的輝煌成果,因此決定成立「彰化可可蔬果產業合作社」,投入推廣現代化規模契作合作經營。

他更進一步指出,經商研院的指導、發展農業6級產業,以最新的數位及綠色轉型、友善耕種與商業模式,協助地方創生發展經濟,並增加就業機會,鼓勵年輕人根留家鄉,可以同時與長輩相伴,達到社會均衡和諧發展,避免讓故鄉衰敗、文化淪喪。目前他自己已經栽種1公頃,約兩年半的時間,並經不少政府專家長期的指導,證明對於選種、育苗、種植、成長、到開花結果,已展現優質且穩定的成果。


商研院探討 AI淨零管理趨勢

(台北內科週報第558期/2022年12月15日-2022年12月21日)

【ESG促進平台】商業發展研究院已連續5年辦理AI區塊鏈論壇,曾探討DDS數據、量子力學等,今年特別因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由台灣中油公司委託,舉辦「企業ESG轉型關鍵新思維-2022 AI淨零管理趨勢論壇」。

首場於12月13日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登場,主持人商研院張皇珍副院長表示,今年是AI商業新科技世代的正式來臨,企業迎合國際趨勢,生活形式及商業模式,勢必引起大變革,運用得好將可能由逆勢轉成機會,因此特別邀請重量級講師親臨演講,本場論壇重磅邀請到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Fraunhofer IBP Daniel Wehner顧問、高雄科技大學電機學院李俊宏院長、春發成牧場李榮春創辦人、經濟部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專區辦公室王毓萱總監。

▲2022AI淨零管理趨勢論壇高雄場,企業熱情參與,論壇活動討論熱烈圓滿完成(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許添財董事長,也是UN/CEFACT認證的ToS專家與大會的個人永久觀察員,他指出,碳市場與碳金融逐漸形成,取得碳權即可賣買交易,因製程不同,其碳排就會有所差異,而碳市場背後其實隱含著淨零排放對企業帶來的新風險與機會;製造者同時也是生產者,資源與資金流向的透明性與可溯源性將支持其循環性(circularity),其透明性需有3方認證,讓資源即是服務,在循環經濟裡加速能源轉型,成為維護氣候行動目標的催化劑。企業可應用AI的圖像分析及辨識,辨識眾多數據分析,達到可溯源循環經濟,亦可將AI應用於節約能源、電網、消費及交易等,ESG及數位轉型相輔相成,Xaas是綠色轉型重要的商業模式,使低碳能源所需關鍵原料能永續經營,優化數位化產品體驗,以驅動企業跨代成長。在經濟方面就能夠產生較大的效益。

Fraunhofer IBP Daniel Wehner顧問則分享:如何進行使用數據科學平台,讓產品的生命週期(LCA)變成可持續性數據,高質量的LCA數據對於涵蓋範疇2和範疇3的排放,以及遵守國際公認的報告標準的要求至關重要,在數據科學平台中可進行LCA智慧計算,並經過認證後可自動計算LCA結果,形成可視化LCA建模。

李俊宏院長表示,將AI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咖啡產業辨識,透過網路和App在供應鏈上使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數位指紋,未來將透過咖啡電子鼻來掌握產業數位趨勢,透過數位轉型達成淨零轉型。李榮春創辦人以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為主軸,提到產品可透過數據監控、系統監控、共享、修復翻新再製造,達到資源再生,形成循環生產價值較高的產品並與大數據設備測器模組整合於遠端控制平台。王毓萱總監以綠色循環產業永續創新應用為主題,提到發展環環經濟之策略需要關鍵技術、材料產品革新,提升服務模式與消費行為,未來將透過材料研發創新,達成產業永續創造產業美好未來。

▲現場貴賓合照(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最後,由張皇珍副院長主持,以「企業如何因應國際淨零趨勢」為主題進行探討,她表示,AI、區塊鏈是驅動經濟的重要科技動力,隨著碳管理範疇擴大到整個供應鏈,「可溯源」與「透明度」為產品與服務排碳資訊的信任基礎。透過AI區塊鏈不可竄改的特性,企業導入數位化管理平台,使碳排數據具年度可比性,可準確掌握各環節的碳排數據,達到溯源管理的數據品質管控,提升治理能力。

再者,張皇珍說,愈低碳的企業將擁有愈高的市場溢價能力,碳排放的減少一部份是來自製程轉型,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創意-運用循環經濟,例如塑膠回收再製造、改變原料取得、農業廢棄物如甘蔗渣、咖啡渣等經過專業技術處理再利用等。減碳要從產品生命週期進行思考,從搖籃到墳墓,首先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瞭解主要排放端,其次要跟著客戶需求,從供應鏈思考減碳。


助服務業打造 生活驚探號平台

(台北內科週報第556期/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7日)

【本報產學研連線】疫後的行銷方式,正考驗著服務業是否能面對絕大的改變,而走出一條新路來,適時地,商研院受經濟部商業司委辦舉行「商業心賣動‧AI圖像精準行銷成果發表會」,與服務業分享疫情後消費者的購買消費習性改變,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及新媒體的輔助下創造新商業模式及業績。

這次活動係由商業司蘇文玲司長、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商研院行銷與新媒體研究所康耕輔組長、歐立達公司陳逸弘董事長、樂典國際公司盧又熏創辦人、廣和集團鄧欣豪特助,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智慧製造科技研究所王孔政所長,針對商業服務業趨勢與智能零售發展提出相關見解,並就自身成功案例分享。

會中,除了針對AI圖像精準行銷進行分享討論外,並於會場打造生活驚探號店鋪,且由經濟部商業司司長蘇文玲擔任「一日店長」,介紹今年度輔導共13家品牌(根據新消費型態及需求所推出的16項新品),產業從母嬰、運動用品、早午餐、烘焙到時尚美麗等五大類,並提供超值優惠給消費者,並搭配多位Instagram網紅與團媽前來助力,不只坐而言,更起而行、炒熱年末買氣!

▲蘇文玲司長(左6)擔任生活驚探號平台一日店長,邀請多位IG網紅一同炒熱年末買氣(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蘇文玲司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過往商業服務業很重視口碑行銷,但在數位行銷時,除了口碑以外,圖像也成為影響消費者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為了協助我國商業服務業者因應網路社群圖像影音行銷的新趨勢,持續在線上開拓新顧客,同時,商業司透過「後疫情時代智能零售:新媒體互動模式建置與精準行銷應用計畫」,經由洞察不同產業在網路社群圖像分享的熱門趨勢,開發「AI圖片診斷輔導平台」,提供產品形象照的範品與優化建議,並幫助店家迅速製作在網路上吸睛的行銷素材。」

隨後,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說:「由於過往的商業獲利模式,可能無法持續實現,因此運用科技協助業者重塑商業獲利模式,重啟與消費者間的對話,是產業的重要課題。商研院始終關注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以及商業型態發展的動態,透過聚焦在AI人工智慧的應用來分析消費者行為、消費趨勢,並進行升級轉型,再加上創意無限的經營策略及商業模式,將是台灣躋身世界先進國家的路徑。」

▲經濟部商業司舉辦「商業心賣動AI圖像精準行銷成果發表會」,商業司蘇文玲司長(右4)與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左4)及專家學者攜手輔導國內企業效果有成(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此次也邀請各零售領域中已經和科技結合的成功範例現身說法,首先,康耕輔組長針對後疫情時代行銷方式提出,現今消費模式已虛實整合,行銷趨勢迎向科技數位化。

繼而,王孔政教授在會中以AI智能零售圖像辨識(以Instagram為例)行銷應用程式開發分享為題,說明過去以人工審核不當貼圖和言論的兩大平台,透過“IG”10億張公開照片「訓練」AI來取代人力,打造被簡稱為「SEER」(SElf-supERvised)的電腦視覺程式圖像自主識別物件,用於自動分類商品、阻擋有害圖像在社群上傳播,並進一步在行銷上為企業建立智慧圖像客服,精準找到消費群,提升業績、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未來企業主可透過線上接觸、取得大數據、再經由“AI”分析、創造吸引買家的內容,精準接觸買主並維持互動關係,以創造營收。您我每天在使用的FB、IG已經進行了1場“AI”革命。

這次「商業心賣動‧AI圖像精準行銷成果發表會」,將最新概念與實用例證帶給後疫情時代需要轉變的業者,發表會精彩內容可至https://fb.watch/h9pnULM3RU/觀看,或上網搜尋生活驚探號(https://findwow.cdri.org.tw/)獲得更多好康優惠。


轉化ESG挑戰為商機

(曾季隆/撰文)

在眾多「ESG永續管理師」班次中,商研院所開辦的「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顯得一枝獨秀,招生名額30名很快全數滿班,有來自北中南部的學員參與,涵蓋零售、餐飲、製造、紡織成衣、物流、健康等產業。

這次開辦的「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共有4天課程,內容多元紮實、專業豐富,包括「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實務」、「ISO14067碳足跡盤查實務」,以及「如何推動ESG永續治理」、「提升社會影響力」、「ESG永續報告書」等實作課程,以期能達到落實節能減碳、提升公司獲利的目的。

商研院CDRI許添財董事長在主持開訓典禮時勉勵所有學員表示,為回應我國企業ESG永續轉型之需,特提供ESG全方位一條龍解決方案,目的是要協助陪伴企業與國家轉化ESG挑戰為商機。

▲商研院「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滿班開訓情景(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許添財指出,為期4天的《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課程,更是要讓大家在實務上從最基本的碳盤查、碳中和、淨零碳排放(Net-Zero)這一長遠的永續轉型過程,確實地踏穩出發的第一步。

ESG永續轉型成功的要件,是要下列3種新智能的結合:人工智能(AI)+商業智能(BI)+碳智能(CI),許添財說,這一實作班不只要讓夥伴練就最基本實用的ESG永續管理師專業資格,更要培養大家成為數位經濟與ESG新時代企業永續經營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各位不僅在ESG組織、系統、服務上能得心應手於PDCA(plan-do-check-act)循環式品管要領,更要能將ESG作為充分結合產品與服務的QCDS(品質、成本、交期、安全與服務)的流程優化,確保永續經營的成長力與競爭力。

王建彬院長也表示,這次「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著重於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盤查、永續治理實作、提升社會影響力實作、永續報告書實作等,因學員的反應熱烈,9月底之前將再開出4場國際認證班。此外,已有企業委託「永續報告書」的撰寫,將在10月份展開ESG「輔導」工作,屆時也將完成一條龍的服務,實現對社會的承諾。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兩智庫聯手推動ESG

(曾季隆/撰文)

【特報】放眼「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在當前的情況下,企業界迫切需要學研機構助一臂之力,而商研院CDRI為國家級智庫,於7月6日即與旗鼓相當的台灣金融研訓院簽署「促進產業落實ESG永續轉型發展」的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就ESG永續轉型的人才培訓、辦理論壇,及政策研究等進行合作,期待發揮強大的助力。

兩大國家級機構簽署儀式中,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指出,雙方結盟合作的目的,係共同促進我國產業落實ESG永續轉型,以達成台灣2050淨零碳排放目標。金研院吳中書董事長則引用阿基里德的名言:「只要給我1個支點,我就能撐起地球」,他表示,商業發展研究院與台灣金融研訓院,作為政府在商業服務業與金融領域的兩大重要智庫,兩院的使命便是責無旁貸必須要發揮槓桿的功能,設定一連串的支點,讓ESG永續的推動能有事半功倍的加乘效果。

▲商研院與金研院舉行MOU簽署儀式,由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右)、台灣金融研訓院吳中書董事長代表簽署(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吳中書更進一步指出,金融機構的ESG表現,僅是彙總其放款或投資對象的ESG表現,而透過與商研院合作互補,金研院負責金融機構這一端,商研院則負責其他的企業這一端,將會形成1個永續金融生態圈,帶動所有產業共同邁向永續發展之路。

金融業本身正面臨ESG永續轉型的挑戰,更要同時肩負起協助受眾發展ESG永續轉型的企業社會責任。服務業的ESG轉型發展,同樣面臨種種來自各種「合規」(compliance)的嚴酷要求與市場內的相互激烈競爭,此時更需金融業對其的支援與服務。服務業與金融兩者相互間,以及共同面對ESG永續發展都同樣深具挑戰與責任,也同時扮演著重要樞紐角色。此時此刻,做為研發服務金融發展的金研院與研發服務商業服務業的商研院兩個國家智庫的ESG永續轉型推動合作,必可發揮強大功能,實深具歷史性意義!

▲商研院與金研院「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後,與會貴賓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日前,商研院與金研院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MOU),揭櫫未來的合作範圍與項目包括:一、提升金融業與商業服務業的「淨零碳排」(Net-Zero)意識與能力建構;二、ESG永續金融發展趨勢對服務業的挑戰與機會;三、金融支持ESG永續創新的商業模式;四、服務業ESG人才的培育等相關政策進行合作,以達到台灣2050年淨零(Net-Zero)轉型目標。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商研院為企業主ESG開班

(曾季隆/撰文)

【活動特報】專為企業主ESG新領導力與執行力而設計,商研院於6月29日假台北君悅酒店,開辦「服務業ESG企業主班」,現場有超過80位來自北中南部的企業主參與,涵蓋零售、餐飲、營造、電子零組件、製造、紡織成衣、物流、健康等產業,包括大樹藥局盧山峰副總經理、華康科技開發公司李振瀛董事長、王道銀行林坤正董事、歇腳亭蔡幸惠財務長、祥寶集團林哲弘董事長、千葉火鍋呂副總都來參加。

吸引為數頗多的領業人士參加,最要的原因是,「服務業ESG企業主班」課程豐富實用,而且講師陣容堅強。在商研院王建彬院長的擘畫下,主要講師包括曾擔任財政部證管會要職的陳松興講授《企業淨零碳排Why、When、What及How》、SGS鮑柏宇副總經理講授《企業ESG轉型攻守策略》、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陳鴻達召集人講授《ESG與金融貸款的關聯》、服務業標竿品牌信義房屋陳丹妮協理的《ESG實際案例分享》,並由永續國際顧問公司任家治執行長為大家進行《企業ESG簡易自評》。同時,課程結束後的餐敘交流,更提供企業家難得的互動與商機媒合。

商研院CDRI許添財董事長指出,人類為因應急速加劇的氣候變遷威脅,相關的淨零碳排ESG國際規範,尤其為遵循遊戲規則及有效達成目標的各種方法運作,與資源轉型、交易、援助,更因此形成嶄新的國際市場。甫結束的48屆G7峰會在《公報》更宣佈,要趕在今年年底前成立「氣候俱樂部」(Climate Club)。此時的台灣企業已不是跟政府斤斤計較如何盡量延遲或減緩淨零碳排規範,反而是要政府嚴格規範,並協助廠商不在這波新起的ESG國際市場又快速又激烈的調適與競爭中,淪為集體失敗者。更積極的是,我們台灣要靠企業ESG永續轉型來領航國家克服眼前的諸多困難與挑戰。

▲商研院號召80家企業主共襄盛舉,報名參加「服務業ESG企業主班」;圖為許添財董事長(第1排右6)、王建彬院長(第1排右7)及講師群與大家合照(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王建彬院長表示,服務業ESG如何拿到產品碳足跡標竿與減碳標竿,是對外展現品牌價值與差異化最大象徵,贏在具象化的榮耀「標章」,更是品牌大躍升的表現。

他進一步說明,這次「服務業ESG企業主班」有80位企業主共襄盛舉,為持續貫徹商研院ESG一條龍服務的宗旨,緊接著在7月27日至28日、8月3日至4日登場的「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4天的豐富內容包含:一、溫氣體盤查實作;二、碳足跡實作;三、提升社會影響力實作;四、推動公司治理實作;五、永續報告書實作;六、節能省碳提升公司獲利;報名另可申請勞動部「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將由政府補助50%的費用。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助服務業ESG一臂之力

﹙曾季隆/撰文﹚

【特稿】這兩年來的服務業面對多重挑戰,不只疫情始終影響業界業務發展,而且2030、2050的趨向,更是讓業界難以單獨來尋求解決之策,適時的,商研院以國家級智庫的資源,經審密的規劃,於5月12日召開「商研院服務業ESG解決方案記者會」,結合現場與線上的形式,發布「人才培訓、國際認證、診斷輔導,與永續報告書」一條龍的服務模式與內容,並以它具備的全方位研發輔導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技術能量和獨特優勢,支援服務業者發揮「ESG×數位轉型」畢其功於一役的加乘效果,以追求聯合國揭櫫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當天,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表示,全球先進的國家或是企業已將ESG永續趨勢的課題排在企業領導與經營中最核心的主要重點策略當中。而國內企業經營也開始面對ESG評價的挑戰,出口廠商必須防範屆時被課取「碳關稅」的威脅。政府刻正籌劃要對企業課取「碳稅」,對上市櫃公司更要求每年提出ESG《永續報告書》,銀行會對企業貸款與投資進行ESG績效的審核。

尤有甚者,許添財董事長指出,主要與國際鏈結的服務型公司,包含人力資源、行銷、通路、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品牌、售後服務、物流均需配合國際ESG要求。再就整體服務業而言,就業人口已達全國就業人口的6成,需要行為改變的生活轉型更是2050年淨零(Net-Zero)轉型的4大策略之1,關乎淨零碳排成功與否的重大因素。

▲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中)、王建彬院長(左),及張皇珍副院長皆出席「服務業ESG解決方案記者會」,將助業界一臂之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以目前國際供應鏈排碳要求,沒有哪個產業可以置身事外,何況國內服務業高達120.8萬家,更占台灣近6成就業人數,在國發會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後,淨零轉型勢在必行,業者不分大小都無法單獨面對,而今,商研院「服務業ESG解決方案」一條龍服務即日登場,服務計畫的執行分別在南北建立兩個平臺,分進合擊,相互支援,結合產官學研與國內外民間機構或智庫的資源與能量,期能為國內服務業的ESG評等與永續發展做出省錢有效,超快實在的貢獻。

負責北部的商研院院本部《服務業ESG》將提供「4種專業人培課程」:國際證照、診斷輔導、永續報告書,與專精課程研修;負責中南部的南院《ESG永續發展學苑》提供:永續規劃師培訓、碳盤查、第3方稽核報告、永續報告書等。商研院藉此協助廣大的服務業者能快速導入ESG流程與工作,以符合國內法令規定,並與時俱進的與國際接軌。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扶持服務業再升級

(曾季隆/撰文)

【和精英超連結】商研院與工研院併稱兩大法人研究機構,讓商工能夠分頭並進,成為經濟發展強而有力的支柱,尤其服務業在最近兩年來面臨疫情的衝擊和考驗,更須商研院發揮前所未有的扶持力,使業界能夠轉危為安、再升級!

在當前這個時候,王建彬博士站上帶領商研院同仁的位置,並在許添財董事長的指導下,如何發揮最大國家級智庫的能量,為各界所拭目以待,台北內科週報曾發行人專程訪問他,他也撥出相當的時間暢談:今後如何在這關鍵的時刻,和服務業的先進與精英共同做好產業轉型、再升級的工作,以實現他進入商研院的10多年來矢志不移的心願。

▲王建彬院長最大的心願,便是協助服務業做好產業轉型、再升級的工作(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王建彬院長於2011年來到商研院,擔任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所長,其卓越表現於2016年受拔擢出任副院長、2021年8月接任代理院長;歷年來,他帶領的團隊獲獎無數,且擔任經濟部國家創新獎評審委員、中堅企業審查委員、國家品質獎評審小組委員等。

正如許添財董事長在王建彬博士升任院長時表示,他自己重視員工、任人為賢,並強調在院內能者皆有機會,王院長就是商研院成立以來首位內部擢升的院長,可見在升任院長之後,可以延續多年的基礎和成果而再求精進。

▲王建彬院長曾受邀在天下雜誌舉辦的論壇,發表「贏在服務力:創新致勝」(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對於服務業的經營,王院長深感要談「永續發展」,必須能做好兩代傳承與2代接班,其關鍵則是第2代如何做好準備?他認為,「根據商研院多年來舉辦企業2代班的經驗發現,沒法獲利與沒有獲利思維是2代非常欠缺的知識與技能,而獲利模式除多與同儕討論、分享外,平常思考獲利來源亦是重要的方向」。

獲利來源,雖然人言言殊,但是深富學理與實務經驗的王建彬院長則很直接表示,「首先是賣產品/衍生品:要思考如何讓顧客滿足;第2是賣服務:讓顧客滿意,賣Good不是Goods;第3是賣方案:IBM強調賣Total Solution,協助企業完整解決問題;第4是賣體驗:讓顧客實現追求,例如,星巴克的第3空間/生活體驗;第5是賣標準(權威):讓顧客認為你是權威,例如,過去的VHS&Beta之戰,雙方目的在競爭於取得標準」。

▲為商研院一手打造二代班的王建彬院長(右2),對此投入很大心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除了上述的5項之外,王院長接著說:「第6是賣思想:讓顧客成為永遠的忠誠者,就像可口可樂賣的是美國生活型態,麥當勞賣的是美好快樂回憶;第七是賣跨界:商品愈來愈多,如何與互補性商品、人物結合、發揮1+1>2來創造話題,如法拉利跑車與筆電合作;第8是賣更迭:新一代商品通常利用1.0、2.0、3.0方式推出新產品,造成一段時間需要更換搶購的風潮;第9是賣訂閱:近來訂閱制度盛行,供應商透過訂閱制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需求,精準掌握客戶行為,提供精準服務;第10是賣平台:讓供給方將產品或服務放到平台上來,需求方可在平台上找到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供需雙方透過有效率的資訊系統,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媒合與支付。」

另方面,王建彬院長感謝許董事長和商研院董事會的支持,同意增設「運動與健康智慧服務研究所」,這也使得服務業國家總智庫的角色更為名符其實,他說:「我們早在105年就接受經濟部委託執行『健康促進服務產業發展推動計畫』,也曾在108年隨同許添財董事長帶領『健康促進與長照醫療產業專業參訪團』,遠赴荷蘭與德國考察健康產業相關政策、創新健康企業的商業模式,當時,我曾指出,『能夠創造出創新的商業模式,才是成功企業的永續經營關鍵。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衝擊,健康與老人照護的議題,更是全世界所關注的,台灣更必須加緊腳步改革,而商研院也將持續扮演協助企業創新與轉型的重要推手』,現在我們已成立專屬單位了,今後將能提供給相關產業跨領域的服務」。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