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醫學盛會 展現人文之美

(台北內科週報第570期/2023年3月20日-2023年3月26日)

【逐夢築夢】相隔22年,第28屆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重返高雄,112年度外科聯合學術演講會於3月18、19日在高雄盛大舉行,邀請國內外醫界權威進行大會貴賓演講、特別演講,加上國內26個合辦醫學會重量級醫師加入、逾700場講堂,尤其兩天高達6735人報到,更創歷屆年會與會人數的新高,說是1場醫學盛會,肯定不會有人持相反的看法。

那兩天,不只冠蓋雲集,更是醫學界老中青菁英傳承與切磋的絕佳機會,其中,據中國時報的報導,莊垂慶教授獲贈「最佳研究論文獎」,助理教授蔡政宇獲贈「青年外科醫師研究獎」的,2人均發表重要論文;高雄長庚陳肇隆名譽院長分享換肝患者治療經驗,新光醫院洪子仁副院長則暢談AI智慧醫療在台灣的發展趨勢。

據自由時報的報導,侯明鋒理事長表示,台灣外科醫學會底下有27個專科協會,共有7000多名外科醫師會員在國內外嶄露頭角,這次相隔22年在高雄舉行,高醫體系全體總動員花了近10個月籌辦,隨著疫情管制鬆綁,今年也邀請了近30位外賓參與盛會,18日下午還特別安排會員搭船遊高雄港、看日落,藉著這次年會同時行銷高雄,外賓及來自中、北部醫師都驚豔高雄的改變,大讚是座美麗的大城市。

▲邱文通執行長(右2)和有故事團隊富有默契,合作繳出漂亮成績單(照片係有故事公司提供;林建榮/攝影)。

如同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典禮,幕前、幕後都一樣的重要,這場年會固然非常盛大,也以「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為主題,充分展現了台灣醫界的人文之美,可是幕後故事同樣的相當精彩,聯合報系有故事公司協助貴賓及各次專科醫學會的專訪,並製作專刊、發布電子書,讓年會增色不少!

有故事公司邱文通執行長表示,有故事成立「醫學有故事」媒體平台的目的,在於要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因此,和台灣外科醫學會討論今年年會主題時,獲得侯明鋒理事長、年會郭耀仁主委的大力支持,是他參與此次年會籌備相關事務最感欣慰的事。

身為「有故事」公司執行長,邱文通談到創業故事說:「最原始的構想,是為了幫家族、老人家寫故事、留下記錄,並打造1個家族樹的服務平台,串接DNA檢測的大健康產業,但經驗不足,方案並未成功,於是轉型為專注講醫師故事的媒體平台──《醫學有故事》,迄今已經建立了不錯的品牌形象。」

新創之後,邱文通帶領團隊不只建立了「不錯的品牌形象」,更值得自豪的是,它一步一腳印走出1條訴說「故事」的路,而且發揮其他媒體難以發揮的影響力,讓1群默默為延續生命而付出的醫師的好,不會埋沒在1大堆紛紜吵雜的訊息下,難以見到天日!而能在「醫學有故事」團隊勤於耕耘,逐漸深入大家心目之中。

▲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右2)在這次年會獲贈終身成就獎,與侯明鋒理事長(左1)、陳建志董事長(左2)及陳建宗院長(右1)等合影(照片係有故事公司提供;劉俊輝/攝影)。

這次「有故事」團隊製作專刊的最大挑戰,邱文通說:「在最短時間內,要完成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等9位國內外醫界權威的專訪,以及26個合辦醫學會的補充訪問,不僅要兼顧內容的高品質與版面的高見度,文字還要深入淺出,讓專業醫師覺得有份量,一般民眾看得懂。」他也坦承,難度的確很高,還好聯合報系內資源豐沛,透過數位資深醫藥記者的跨刀相助,便順利完成此挑戰性任務。 

參與此次年會作業的收穫是什麼?邱文通表示,從「做中學」去挑戰不可能,並整合資源與動員去完成艱鉅任務,以及有機會結識更多醫界菁英,將來一起為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而努力,是最大的收穫。當然,學然後知不足、做然後知有缺,則是鞭策「有故事」團隊繼續努力的動力。

有故事製作外科年會專刊與電子書之後,並廣發各個醫療大健康社群,得到不錯的回響,包括錢本文醫師和鴻仁生技張錦達總經理都來函索取。此外,「有故事」團隊在那兩天現場採訪,合計發稿9篇,聯合、自由、中時等報都有刊出,若含期前宣傳,發稿約20篇,見刊近60篇,成果斐然!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