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61期/2023年1月5日-2023年1月11日)
(曾季隆/撰文)【以書會友】談領導學的書多矣!可是在領導別人之前,必須先領導自己。很多書講的領導學,都是領導別人的方法與技巧,其實無法領導自己,談何領導別人?而能領導自己的人,就能本著同理心去瞭解他人,並進一步的去帶領別人。
唐太宗的英明,可能歷代帝王能出其右的人不多,他威震四夷,更有「天可汗」的尊稱,日本知名的東洋思想家、具有30多年企業顧問經驗的田口佳史,在所著的「天可汗的領導學」,便曾讚譽的說:「我最希望生活在現代的領導者效法的是,太宗經常聽取『負責規勸君王』的諫議大夫及身邊臣子的直言,不僅沒有發怒,反倒心懷感激地接受,並立刻改正自己的過錯這一點」。
要想領導自己第一步,需要有一面鏡子。史上的諫議大臣不少,但能察納雅言君王就屈指可數了;唐太宗便是其中頂尖的1位!諫議大臣就是君王的鏡子。唐太宗於魏徵病逝後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他優於一般人的地方,便是他有3面鏡子,使自己的言行、甚至心中所思所想都可以明白透澈。這樣的人還會有什麼過錯察覺不出來的嗎?
領導自己可以靠鏡子,但領導別人能靠什麼呢?那就是,天可汗的第2招了!亦即「知人善任」;知人還在善任之前。可是每個人知己不易,知人更難!唐太宗的知人善任是做到「對手的人也能為我所用」,這就非常人所能及了!一般身邊的人容易迎合自己,對手的人則不會。如何才能讓反對自己的人,為己所用?只要看看唐太宗之用魏徵,就可以知道他真的有絕招!
第3招,無疑的是「海納百川」,也就是「兼容並蓄」。唐太宗本是有少數民族的血脈,天生可能有關係,不過從他的貞觀之治看來,主要還在後天的修為。田口佳史在書中指出,乍看之下,那些「不像名君應有的言行」背後,其實隱藏著「深知自身缺點,努力成為更偉大君主」的真誠與坦率。那正是唐太宗之所以能成為名君的原因。可見,第3招之所以使得出來,就在於第1招、第2招都要先練得好。

知所「審時度勢」,是唐太宗成大功、立大業的第4招。一般人看時,只在短期間的利害,但他的明之處,就不拘泥於時間的限制,將時與勢混合一併考慮。事實上,易經講的「時」與「位」是如一的。看勢,不能忽略時,掌握時機也不能不知勢之所在。
唐太宗有很多缺點,但他有「不計毀譽」的精神,這是第5招,也讓他不會陷落於「自怨自艾」,反而大刀闊斧、揮灑自如!田口佳史說:「雖然太宗創造了被譽為『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是個不可多得的名君,原來他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任何人總有缺點,只要自己不是有心為惡,應可坦然面對,何必計較毀譽,徒然受制於人!
在決策方面,固然一代英主察納雅言有過人之處,可是唐太宗的第6招又告訴我們「宸衷獨斷」的重要性。基本上,大事小事都要不決定,若是凡事遲疑不決,豈能做大事?例如,他討伐高句麗雖是失策,但若照著臣下的建議,可能更是不好的結果。失敗,常常會帶來成功!
最後,天可汗定江山的第7招便是「雄才大略」,這也是任何有心成大功立大業的人的基本條件。唐太宗在他青年的時期,已嶄露文武雙全了。經過歲月的磨練,他不斷從學習中成長。1部「貞觀政要」,不啻是1本最後的參考書。看得懂它,一輩子便受益無窮。筆者正發起成立「天可汗貞觀學書友會」,年費只需500元,歡迎讀友踴躍參加!(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是本報發行人,逾半世紀來,始終為創新報業經營模式,付出大半生心力,更將見證台灣走上驅動媒體改善社會的新時代。)
天可汗貞觀學書友會參加辦法
創辦人:曾季隆(廣博勵進會執行長、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發行人)
主辦單位:身心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代表人:曾季隆執行長)
協辦單位:廣博勵進會(代表人:曾季隆執行長)
訂定日期:民國112年1月10日
- 宗旨:抱著「以書為友、以書會友、以友為書」的心態,我們發起「天可汗貞觀學書友會」,以動態式學習「天可汗七招定江山」的本事,以改造自己,成為勝利組的一員,從而藉「互助共學」實現人生夢想。
- 定位:由喜歡書和結交朋友的人士共同發起、成立的聯誼性學習組織,以無紙報為媒介,將為會友建構效果連結平台。
- 七招:一為「察納雅言」、二為「知人善任」、三為「海納百川」、四為「審時度勢」、五為「不計毀譽」、六為「宸衷獨斷」、七為「雄才大略」。
- 會員資格:以有心改變自己的人為主,而不是企業;年滿20歲以上的愛書人,沒有任何限制,但除了發起人(前100位創會會員)之外,需有會員的引薦。
- 組織:由發起人共推舉會長1人、副會長2人,及總幹事1人,副總幹事長2人,來為全體會員服務,皆為榮譽職;遇有出缺時,再由過半數以上會員重新推舉之。
- 會費(不包括活動費用):每年會費為500元,參加活動則另外酌收費用。
- 會員免費服務:在「台北內科週報」(已創刊16年,係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唯一報紙;現為創新的無紙報)交流,完全不另收費。
- 活動型態(酌收費用,如場地費):除線上交流之外,還包括下列方式,1.交流會;2.媒合會;3.聯誼與參訪活動。
- 其他若有未盡事宜,將視先後緩急,由會務單位(即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和本會幹部議定後公告之。
- 聯絡方式:e-mail:cowell.tw@gmail.com;「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網址:https://lybetter.net/)服務與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