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上演的三黨演義

(台北內科週報第614期/2024年1月22日-2024年1月28日)

【本報社評】昔有三國演義,今有立法院三黨演義,尤其未開演先轟動的「龍頭之爭」,已從各黨的黨內到黨外開始布局。初上演的這齣戲碼,是否能博得民眾的喝采?我們看到現在,很難過的下個斷語:不容易!雖然有了演員,也有了劇本,更不缺導演,但是正如戲要叫好叫座,必須能夠吸引有水準的觀眾和戲評家。

今日的政治舞台劇,我們認為最缺的就是「有水準的觀眾和戲評家」,不管演得多麼荒腔走板,或是平淡無奇,卻總有觀眾大聲叫好、熱烈鼓掌,也有「御用」的戲評家捧場、大力吹捧,讓人看不下去的戲竟可以連演數個月,實在令人徒呼奈何!

這齣未演已轟動的立法院「龍頭之爭」,在我們目前看來,正是步上前人後塵,儘管觀眾不少,各黨也都有叫好的聲浪,可惜除了讓劇評家覺得「不值一評」之外,更吸引不了有水準的觀眾。

▲立法院外觀(圖係取自臺北市文化局)。

當此之時,中國時報1月20日游念育副題為「1995年三黨不過半、在野同床異夢」的報導,喚起我們的記憶,儘管那時「國民黨取得85席、民進黨54席以及新黨獲得21席」,可是最後發生民進黨「正義連線的張晉城在陳水扁的運作下跑票,投給劉松藩,選舉結果81:82,施明德以1票之差落敗」,足見執政黨的資源多,而且在野黨往往貌合心不合,難以一致壓制執政黨。

依我們的觀察,現在的立法院也依舊是「政黨協商平台」,而非「最高民意機關」!若真要「國會改革」,便唯有改寫「三黨演義」,也就是必須記取1995年3黨不過半的教訓,同時,民眾也應早日醒悟:再不能寄望於3黨能真心推動國會改革,並期待「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能夠壯大組織、增進實力,以發揮更大的監督力量。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