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是一切 悠遊於人生變化中

曾季隆/撰文

(台北內科週報第633期/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以書會友-現身說法】人生雖是無常,但在《易》學者的眼中,「一即是一切」,若能「守一」,就可以悠遊於人生的變化之中。

變,是在不變之中,同樣的是,不變也在變之中。感覺變的同時,只要關照不變,便能得知如何變了。舉個例子來說,吃飯的時候,想換換口味,那就要先看看是照舊吃飯呢,還是換成吃麵?如果照舊吃飯,便只需換菜色了。

事在人為,而人生講簡易就只是「做人、做事」,可是個中卻是千變萬萬變,只要莫忘了「一即是一切」,做人和做事其實是1件事,也正是「做人中有做事、做事中有做人」,那麼,做起來就可以左右逢源。換言之,做事的時候要考慮到「人」的因素,而做人處世也要考慮自己答應的事情做得到、做不到。千萬不可答應人之後,事情卻做不到。做人做事都做到位了,自然是成功的人生。

再說,信用是信而樂用。信中有用;用中有信。當你用1個人的時候,要秉持「疑者不用,用者不疑」原則,才能建立雙方的信用。如是,則信用是一,有了信用就有一切!

為什麼「一即是一切」呢?請想想看,自己是不是1個人來到這世界,也是1個人離開這個世界?同時,在世之時所發生的事,也都是1件1件的發生?絕對不會是1個人同時處理好兩件事。若能1件1件處理好,不是就擁有每1件事的成果?即使「是非成敗轉成空」,可是每個人的一輩子,總是「凡走過必留痕跡」,因為「空即是色」,它只是變成肉眼看不見了。擁有,並不是佔有;懂得「守一」就能擁有一切。那,如何「守一」呢?事實上,所謂「一」即是「不二」的意思,只須化繁為簡、簡到最簡的「一」,而它便能通向一切。例如,一事不煩二主;又如,從一而終!雖說,「事不過三」,但若能一舉搞定,豈不善哉!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是本報發行人,逾半世紀來,始終為創新報業經營模式,付出大半生心力,更將見證台灣走上「驅動媒體、改善社會」的新時代)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