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會展 工研院秀減碳新技術

(台北內科週報第632期/2024年5月27日-2024年6月2日)

【ESG促進平台】配合中央與台南市政府推動大台南成為綠能科技重鎮,工研院綠能所團隊已進駐台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與產業共同發展打造綠能科技,技術驗證及整合應用平台,讓綠能產業在台南扎根發展。

這次的「2024台南國際綠色產業展」,已於5月30日至6月1日,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行,並延續去年主軸,邁向低碳永續新未來。今年展位數量相較前年增長近3成,吸引超過80家廠商參展,涵蓋250個展位,並迎來超過6國以上的參展廠商。其中,經濟部能源署綠能館更首創全台低碳會展,將展館從宣傳到佈展,全面導入節能低碳的設計,且應用工研院碳盤查資料庫,揭露展館的碳排資訊,率先成為低碳展典範。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王漢英所長表示,傳統會展經常使用高耗能產品和1次性的材料,此次則藉由台南國際綠色產業展機會,將展館從規劃階段起就將低碳排放列入設計要素,包含使用低碳或循環再利用的材料佈置、採用電子化廣宣,以及運用AI智慧電力感測器監測電力使用等,相較傳統展館作法減碳量近80%,希望透過這個展館,也讓舉辦單位、參展廠商及參觀來賓,都能實際體驗節能減碳可以融入與落實於商務活動中,在會展中不僅是要達成行銷目標,還能針對每1件展覽材料從製作、使用、廢棄、回收再利用等都納入碳排估算來實現減碳,讓大家一起向與永續環境邁進。

▲台南市黃偉哲市長(前排左2)參觀台南國際綠色產業展認為,工研院人工智慧電力感測器對建築能源管理十分有幫助(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在經濟部能源署綠能館,工研院也展示下列幾項重要綠能技術與展品:

一、人工智慧電力感測器-貼著電線就可以測量,即時實現能源監測

為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已成重要趨勢。企業要節能,能源量測就是最基本的第1步,但目前業界使用與安裝能源量測電表的成本過高,工研院開發的人工智慧電力感測器,外形只有拇指大小,直接貼著電線就可以測量,更可結合雲端能源管理或工控系統進行能源分析,快速揭露工廠、商辦電力流向,有效找出節電的解決方案。目前國內如捷運、石化大廠等都已安裝。

二、氫能創新平台-首創一條龍驗證開發,打造國內氫能產業鏈

淨零排放的浪潮中,氫能被視為未來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能源技術之1,工研院這次亦展示了氫能創新平台,整合再生能源電解產氫、氫氣純化與高壓儲存、燃料電池發電,及複合儲能等氫應用技術,可進行氫氣生產、輸儲、應用之全方位的測試、示範與驗證,目前已吸引11家廠商在此進行研發與驗證合作,並衍生新創公司氫豐綠能。除了作為新創氫能產品開發的搖籃,也可讓國內外氫應用產業鏈利用場域既有設備快速進行測試驗證,打造完整解決方案。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