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漠視 國三生遭傷害致命

呂玉雪/撰文

(台北內科週報第610期/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

近日,新北國3生遭暴力傷害喪命這事件,引起社會廣泛的討論和關注,這樣的案例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關注,是因為發生在相較單純的校園環境裡面,而且涉嫌者都是年齡相較低的青少年。

這事件發生後的檢討,都應該從防治與校治兩個方面來探討。就防治面而言,1個人的人格特質養成是多面向的,從原生家庭的家庭到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這種種形成了每個人的人格特質,同時,從身教言教到潛移默化所產生的影響,其言行舉止所顯現善與惡、破壞與建設、助生存與反生存,與生命歷程每個階段與環節都息息相關。

善的力量會傳遞,惡的力量也會傳染,都會如實的顯現在言行舉止上,也呈現不同的結果,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承擔後果,從這個案,我們無法知道其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為何,學校理所當然是循循善誘的搖籃,但是當今社會所呈現的對立、衝突、詆毀、暴戾之氣,熟令致之?政治人物難辭其咎,因為政治立場不同,理應訴之理性的論述競爭,但是顯示在民眾面前的盡是尖酸刻薄的詆毀、抹黑、攻擊、潑糞、顛倒黑白、人格催毀……。這些偏差錯亂的行為,赤裸裸呈現在國人面前,加以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之下,無時無刻都在灌輸著民眾,挑動族群對立的情緒,殊不知偏差錯亂是會傳染,

因此,「我不同意你,我可以摧毀你;你不同意我,我也可以霸凌你,拼拳頭比暴力」,這些暴力衝突顯現在社會各個角落,上行下效ㄧ代ㄧ代變本加厲,談品格是奢侈,論道德太廉價,這些遍差錯亂的行為與價值觀瀰漫充斥在整個社會,其所造成的後果,便由大家共同承擔!

就校治面而言,解決問題必須瞭解問題的根源,懲罰無法導正行為,只會讓人陷入冷漠無助,偏差的行為依然會再重蹈覆轍,這需仰賴政府從制度面做更審慎評估及調整,建立1個可行、有效的制度及方法來落實,才能達到真正的校治。

(本文作者係國際災難緊急救助召集人及心靈輔導志工)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