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54期/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1月23日)
(俞美娟/撰文)【八方論壇】從事居家護理多年,看過各式各樣的傷口,就像戲劇般的,有悲劇、有喜劇,有溫馨的,也有殘酷的一面。依流行病學統計,入住養護機構時有褥瘡的長者的死亡率在21%至88%之間。壓瘡不僅是照顧品質的問題,伴隨而來的感染和敗血症也威脅著老人家的生命安全。壓瘡的發生意味著照顧品質的問題,以居家患者而言,出現的問題大多是照顧能力不足,照顧者壓力過大。以筆者的觀察,越多照顧者卻愈有壓瘡增加的趨勢,長照的悲哀,不是子女生越多,照顧資源越多,而是稀釋了照顧責任,生5個子女,每人只剩1/5的責任,見過1天24小時分3個人照顧,每人少翻1次身,壓瘡就上身了。
壓瘡的治療不是單純看了醫師、開了刀、吃了藥就解決了,常被問到有沒有更好的藥物,通常筆者的回答,會是病人跟家屬的心中其實是知道答案的,移除造成壓瘡的主要原因,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住院患者的壓瘡發生率為2.7%~29%,對脊髓損傷患者的壓瘡發生率為40%~60%,這意味著脊隨損傷的個案,壓瘡對他們生活而言,是個極大的麻煩。
事實上,壓瘡是1種組織被壓迫所致的缺血性壞死,供給傷口足夠的血液跟養分,傷口才能往好的方向進行,有些人因為脊隨損傷,下半身是沒有知覺的,循環比依般人差,加上喜歡洗冷水澡,更加速傷口的難以癒合,只重視換藥而沒改善循環,治標而不治本。

總之,壓瘡傷口的照護是1個漫長而辛苦的過程,對家屬而言在經濟與精神上都是沉重的壓力。在照顧上一但發生壓瘡傷口,照顧方法有幾點一定要注意:第1是先評估目前傷口等級才能決定照顧模式;第2是正確的換藥方式;第3需要移除造成壓瘡的原因,如失禁性皮膚炎或壓迫造成;第4則是改善傷口循環;第5是使用適當的輔具如氣墊床等;第6是正確翻身拍背。這些程序是缺一不可,常遇見病人想跳過翻身拍背,或是不想用氣墊床,到最後只是拉長壓瘡的癒合時間而已。
(本文作者係優秀護理師,也是「私立常春藤居家護理所」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