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53期/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16日)
【本報專訪】生活在華江里的人,心中都有個夢,希望營造更好的社區關係,使大家可以一起創造美好的日子。不論男女老少,總是有緣才成為鄰居,洪佳君嫁來華江也有20年了,她說:「我是華江里媳婦,住在這裡20年,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10歲,老二6歲。看著逐漸老化的社區,愈來愈沈重的停滯。總覺得這個居住的社區可以更好。於是我用護理專業角度出發,希望用年輕的正能量,發揮我護理師的本色,讓鄰里每個人都能透過『互助共學』而成長」。
對於華江里的感情,洪佳君說:「我從20幾歲開始住在這裡,當時是因為男友(現在的老公)才搬過來,對這裡比我原本生長的地方還要熟。這裡因為靠近市場,所以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很熱鬧,半夜會看到豬跟牛被載進市場,很多攤商跟汽車開始活動,還可以觀察到市場開市前的作業。清晨開始就有長輩在公園運動,6、7點開始是上班、上課的人潮,之後,社區據點開始活絡,一整天不同時段有不同年齡層的活動。」

營造鄰里和善關係,不必有高深的學問,卻不能缺乏1顆耐煩、耐操的心志。像洪佳君,不是因為她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研究所,而是她有1顆「助人為善、守護鄰里」的心。這次參選里長最主要的,也是想實踐「助人為善、守護鄰里」的目標。在她和華江人眼裡,華江很需要凝聚心力,並由「讓里民實際參與發表意見、定期舉辦里民大會」做起。
她表示,「我擔任居家護理所專科護理師,已有16年醫院體系及社區醫療的工作經驗,平日和需要管路或傷口照護的長輩接觸,執行第一線社區居家醫療照護。」這段不算短的工作經驗,培育了她的服務心志。照護他人,成了她投人心力的核心!無形之中,服務已成了她的本能!

身為「專科護理師」的洪佳君,培養的不只是專業照護,而是不斷的發揮照護精神,時時不忘減輕患者的病痛,她說:「我從民國105年開始,在華江社區發展協會長期擔任衛生教育講師,將專業知識帶進社區。除具備多張專業證照外,更獲選衛生福利部109年度全國居家護理所倍增計畫資格,擅長傷口照護、失智症照護及社區營造。」
現任華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洪佳君,始終不擅長宣傳自己,可是洪佳君平日的表現確是有目共睹,尤其遇到任何需要她服務的事情,總是唯恐落後於人,這便是之所以參選的緣故,她指出,「我在這裡住的這20年來,從沒開過里民大會,最近因為肉品市場跟里民衝突才開始有聚會。我知道肉品市場的改建需要很多單位合作,非常困難,需要很多溝通,但我相信只要繼續耕耘、潛移默化,事情就會往前進。我希望可以聽到在地的聲音,這樣才是真正的民主。我是政治素人,用社區經營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擔任里長,不是因為政治角力想扳倒誰才出來,是完全正能量思考,希望鄉親給我機會經營自己的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