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典範如風 有時吹有時不吹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本報特別報導】大師風範,總是令人欽敬不已,尤其有心向他學習者,更是苦無機會,而技藝的代代相傳才能形成文化,在工藝中心5月大師展的前夕,本報曾季隆總編輯專訪陳殿禮主任,請他談談師徒相傳、如何讓技藝在傳承中能有創新的成果產出?

以大師的傳承為例,陳殿禮主任表示,「大師的傳承是1個深奧而豐富的過程,它超越了傳授知識和解惑的層面,更蘊含了1種生活哲學和精神風範,大師不僅僅是教導理論,更重要的是他們身體力行,實踐自己所宣揚的價值觀和理念,大師的言行舉止都反映出他們的思想和態度,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深具學者風範的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對技藝傳承曾提出「3好1創新」的理念,他強調了品德、態度、觀念3個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創新的關鍵作用(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言教不如身教,能夠親受大師的指導,當然是三生有幸,陳主任指出,「大師的風範是1個規範,是1個有系統的模式,但又不是僵化的,他們如風一般,有時吹,有時不吹,這需要學生透過深入體悟大師的生活和言行中,才能領悟到,而大師的風範通常體現在他們的日常語言和作風中,並且通過身體力行來實踐他們所宣揚的理論,在無中形成有,在日月交替的過程中持續進化和轉化,這就是我認為大師的精神實踐,要傳承大師的風範,需要近身生活,深入理解大師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並且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透過生活的實踐和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和傳承大師的風範」。

▲「鳳凰來儀」為楊英風大師當年應葉公超先生委託,為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的景觀美化而創製(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技藝的師徒相傳,關係到工藝產業的生態演化,稍一不慎則精湛的技藝便失傳了,相對於學校有系統的教學,兩者如何相輔相成?陳殿禮主任認為,「師徒相傳強調的是實踐中的技能習得和知識傳承,通過長期的跟隨和模仿,學徒可以獲得師傅身上的技藝和經驗,這種方式下,技藝的傳承是深入的、生動的,能夠傳授更多無法以文字、數字和繪圖表達的「無形」知識和技能(Jeanne Gamble,2001)。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和工作場所的靈活性需求,師徒制度在一些情況下已經不再適用(Guile and Young,1999),相比之下,學校教育提供了更系統化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通過課堂教學和實習,學生可以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基礎和技術訓練。因此,兩者並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現代工藝產業需要結合傳統的師徒相傳和學校的教學方式,以滿足不同人才的培養需求」。


奉師命接創藝島 賴秉銳心篤定

(台北內科週報第630期/2024年5月13日-2024年5月19日)

【本報專訪】創藝島,是很特別的木藝機構,係已逝蔣茂煌老師所創立,梅門弟子賴秉銳師兄說:「我身為梅門弟子,奉李鳳山師父之命,照顧當時癌症復發的蔣老師,因而結緣,3個月密集的鍛鍊、讓老師奇蹟似復原,但後來卻因操勞過度加上過度的醫療導致惡化,終至逝世。我銜師命傳承他的遺志,接手創藝島的經營,目的是為了發揚百工百藝的精神」。

台大金融財務系學士、政大國貿研究所碩士,並師承李鳳山師父已24年的賴秉銳,具有經營事業的好條件,但工藝產業不同於一般的事業,他卻能游刃有餘,最主要的是深獲李鳳山師父的啟發,他表示,「師父常帶著我們探訪許許多多的工藝家,也看了大小文創展覽,我感受最深的是,工藝家與商業經營若能好好合作,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賴秉銳師兄(左)主持112年梅門防空洞秋展:廖仁彬彩墨創作展(照片係創藝島顧問公司提供)。

理念正確的賴秉銳,在蔣茂煌老師的傳承下曾有很多體悟,他說了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當年第1回去拜訪蔣茂煌老師帶他練功,行前知道他因為癌症吃到骨髓,隨時都在痛,想說他可能在休息,一到時只見1位個頭小小的人,紮著馬尾,綁著護腰,拿著電動起子,冒著汗,還在鎖螺絲。我們趕緊跟老師說『不要累著了』,耽心他的身體撐不住,但老師一邊咬牙一邊說:『鎖完這些再說。』而我從這兒、真正見識到了藝術家堅持的精神」。

一直以來,賴秉銳深知「商業經營首重與大眾結合,切中需求才能得到大家的青睞,若是曲高和寡就難以推廣了」,因此,創藝島在他的做中學也走出1條穩健的路,迄今只有3、4樣產品,對於這段心路歷程,他說:「我剛開始經營創藝島時,憑著個人的喜好選擇推廣的作品,常常顧此失彼,積了許多的存貨,記得有1次訂做了100個小木盒,榫接製作,生漆塗裝,看起來蠻精緻的,價格相對於做工其實不貴,但是乏人問津,一問之下,大家紛紛反應:不知道要做甚麼用?當藝術品品質談不上,太便宜;當實用品不好用,又太貴,卡在中間以至於賣不出去,只好當禮物送人,這倒是挺討喜的!」

▲李鳳山師父(左2)帶著賴秉銳師兄(右2)等數人參觀展覽,請了1幅作品(照片係創藝島顧問公司提供)。

經過真槍實刀的磨練之後,賴秉銳有不少心得,他說:「我學到了,有些精湛的作品不見得能賣得好,反而有些粗俗但便宜的東西有很多人買,但創藝島不想做粗俗的東西,那該做甚麼呢?觀念還是養生,在物品上表現就是要『品質保證』。第1,要好用;第2,要耐用;第3,要好看;第4,要耐看。不做暢銷品,要做常銷品,而且要能精益求精,不斷改良、改進,盡量做到雅俗共賞。」掌握到創藝島的核心思想:「不做暢銷品,要做常銷品」之後,賴秉銳的心就很篤定了。


整合資源 千禧龍導青年返正途

(台北內科週報第629期/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逐夢築夢】在公益團體之中,屢獲政府表揚,尤其去年榮獲最高榮譽「2023國家人才發展獎」的千禧龍青年基金會,成立於天變地動的「921」年代,24年來帶領團隊,扶持多少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青少年,陪伴他們、輔導他們,更感動他們,獲得這份獎彰顯即使不是大財團、仍然可以在1個人帶領著團隊實現1波波人的夢想;這個人,就是謝彩鳳董事長!

去年,南投縣許淑華縣長曾表示,千禧龍青年基金會深耕南投23年,從她擔任縣議員、市長、立委到縣長,千禧龍深入各角落,幫助青年朋友,無論是中輟生、還是生活陷入困境的同學,經由千禧龍輔導,重回正軌的學校道路。

▲屢獲政府表揚的千禧龍青年基金會,擅於整合資源,支持公益活動;圖係千禧龍捐給很多學校清寒獎助學金,此為與公益團體共同送各類球幫助南投偏鄉學童(照片係千禧龍青年基金會提供)。

千禧龍不是具有大財團的背景,之所以能夠堅持最初的理念,24年來幫助年輕人重返正途,已有很多的成果,靠的是整合資源與力量,日前,運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公益彩券回饋金,舉辦參訪活動,讓輔導對象能接觸成功的業者,達到「見賢思齊焉」的效果。

過去24年來,謝彩鳳董事長和她的團隊總是不分前線與後備,常常需扮演救火隊的人員,使一時困惑、迷失的青年能受到他們服務熱誠感動,而恢復奮鬥的勇氣與信念。

▲千禧龍青年基金會善用中彰投分署公益彩券回饋金,舉辦京源田日式餐飲集團職場參訪,增進青年學習機會(中彰投分署提供)。

由於他們的對象是青少年,所以無法純粹訴之以理,常常必要動之以情,而和他們建立起信任感,必須花費極大的心力,在2021年榮獲行政院表揚為「反毒有功團體」時,該基金會林彥邦執行長表示,「千禧龍服務青少年21年了,一路走來我們從最前端的推廣正當活動(志工、台灣壯遊)到基礎犯罪預防(脆弱家庭、非行、高關懷),後端犯罪後輔導與陪伴(保護管束少年與毒品預防)都深耕許久,此次獲獎是1個連續不間斷的資源整合與我們服務同仁合作的成果」。

最讓林彥邦執行長引以為自豪的是,他的團隊能不計個人的得失,而投入心力服務需要關懷與幫助的青少年個案,同時又要承擔專案推動,講1個人當3個人用,實在毫不誇張!他說:「我要跟我的同仁說,你們真的很棒!但要記得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中部地區青少年輔導的專業機構,所謂的專業包含不單單只是別人覺得我們做的不錯,更應該建立完整的系統來讓更多夥伴參與,讓我們的能量傳達給更多一起服務青少年的單位、組織」。


英雄識英雄 楊景端拜會曹賜斌

(台北內科週報第627期/2024年4月22日-2024年4月28日)

【逐夢築夢】自古以來,英雄識英雄,有才幹的人莫不惺惺相惜!不久之前,遠在美國的紐約北方醫學中心楊景端總裁生平首次來台,在台北艾美酒店舉辦「功能醫學研討會」,獲得廣大迴響。會後,大中華史懷哲協會王杉財理事長力邀他偕紐約北方醫學中心國際合作處主任陳彥玲教授聯袂南下高雄,拜會《國際白疤中心》曹賜斌院長,兩人相見可說恨晚!

資深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專科醫師曹賜斌院長,窮其一生研究治癒白疤患者,弭平患者心理障礙,不只技術領先全球,而且創辦「國際白疤中心」,闡揚「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與「整形整心」的理念,其仁心仁術與卓越成就,早已享譽海內外,更榮獲史懷哲基金會頒授「2023醫學科學藝術創新獎章」,確是實至名歸!

▲大中華史懷哲協會王杉財理事長(右1)陪同美國紐約北方醫學中心楊景端總裁(左3)、陳彥玲主任(左2),拜會曹賜斌醫師(右2),並在史懷哲國際獎章前合影留念(照片係大中華史懷哲協會提供)。

多年來,曹賜斌醫師能夠以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有效化除國際公認的疤痕絕症「白疤」,挽救國內外白疤患者的心痛、隱私,並投入極大心力,設置全球首創的《國際白疤中心》,已於去年11月14日下午舉行隆重落成典禮,讓患者走出傷痛、重見天日!

當天,楊景端總裁言談中表示,他慕曹賜斌醫師國際白疤手術之美譽,特地利用來台灣的機會專程拜會,同時希望能邀請曹院長赴美、參加「國際美容整合醫學」研討會,並做專題演講,藉台美之間的醫美交流而開啟歷史性合作。

▲曹賜斌院長設宴於寒軒國際大飯店,嘉賓直上40樓餐敘,居高臨下、氣慨不凡(照片係大中華史懷哲協會提供)。

曹院長的白疤手術中外馳名,連中醫世家的楊景端總裁都讚不絕口。事實上,楊總裁的祖上曾是清朝皇帝的御醫,父親是治療精神疾病的專家。他13歲便開始在用繩子扎起來的草紙上練習針灸,看中醫古書,按方子抓藥。到上大學時,父親說他中醫學得差不多了,應該再學學西醫,便遵從父命考入了醫科大學,全面學習了生理、生化、病理、藥理以及內科、外科、婦科和小兒科等全套西醫知識。後來,他又前往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學西藥,成為1名精通中西醫的綜合醫學博士。

從未到過台灣的楊總裁,為什麼對台灣醫學研究如此的暸解?原來這都歸功於陳彥玲教授。她畢業於台灣大學、師承陳建仁教授的心胸與精神,擁有心身醫學與整體心理學博士(Ph.D. in Mind-Body Medicine and Holistic Psychology)、台大醫學院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兒童發展碩士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特殊教育碩士4個學位,可以說是教育界的奇才,並曾任職台大精神科,擔任臨床工作20多年,也曾是台大兒童精神科短期研究員。有超過2千場演講的經驗,她的DVD已被國家圖書館列為典藏,長期受到廣大閱聽人的歡迎。


留得青山在 王清霜代代有傳人

(台北內科週報第627期/2024年4月22日-2024年4月28日)

【逐夢築夢】1922年出生、練就一身絕學的王清霜前輩,雖已103歲高齡,但藝高、人的志氣更高,確是名符其實的「人間國寶」啊!最可貴、也最受尊崇的是,他獨門心法不只傳子、傳孫,更傳授外人。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事有巧合,當年前往日本學藝時,由於「清霜」兩字日人不易發音,所以他曾以「清三」為名,創業後又採用發音相似的「青山」,作為產品的標示或品牌名稱,如今代代有傳人,豈非「藝貴傳承」最好的證明?

1937年,16歲的王清霜考上「台中工藝專修學校」,也決定他踏上此生的漆藝之旅。他當時還不太知道什麼是漆藝,只不過希望有一技在身罷。雖說如此,但畢竟這所學校,在當時的日人天下,錄取台灣人也只有3成,能夠考上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事。當時他和他的同學,幾乎都有「給漆咬到」(對於生漆所含的漆酚過敏)的經驗,但是始終沒有人肯退出,因為能考取真是太不容易了,誰都會堅持下去。堅持,可能任何人能揚名立萬的條件之1,當然,王清霜不只具備這項特質,他同時具備認真學習的精神,這更是他日後脫穎而出的另1項特質。

▲江明親所撰的《蒔光.漆蘊.王清霜》一書(圖係取自藝術家雜誌社)。

據江明親所撰的《蒔光.漆蘊.王清霜》書中指出,「1940年(昭和15年)王清霜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經由校長山中公的推薦,前往母校東京美術學校進修,當時一同前往的,還有第1屆學長,後來也是台灣漆藝界的重要藝師賴高山。當時的東京美術學校設有繪畫科、雕塑科和工藝科,顏水龍就是畢業於繪畫科。王清霜並沒有正式入學,而是經由山中公介紹直接進入河面冬山(1882-1955)的『體漆工房(日文:体漆工房)』學習。」

江明親更在上述的書中寫著,「抵達日本的王清霜,首次和『蒔繪』相遇。這熠熠透亮、發出悠長光澤的日本正統漆藝表現,是在殖民地工藝學校的學習沒有辦法接觸到的。王清霜首次感受漆的文化厚度、社會的看重,以及真正的漆藝職人一絲一毫未曾鬆懈的自我要求。在傳統工房中『蒔繪』的學習、美的養成,以及工房之外設計、雕塑專業的進修、眼界的開拓,使王清霜真正成為漆藝的王清霜。」

▲王清霜前輩(左4)本於促進台灣工藝發展之初衷與信念,技不藏私,傳子也傳賢;圖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殿禮主任(右3)親訪他和他家人合影;左1為王賢志、右2為王賢民、右1為王峻偉(檔案照片;原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以上的兩段敘述,勾畫出王清霜前輩如何因緣際會、學到紮實的技藝,他半是機遇、半是靠自己,否則,同樣的機會豈會造就出不同人的本事?江明親也在書中描述如下:「日本本土,則是在戰爭時期金屬極為珍貴的情況下,並不容易看到蒔繪的製作,然而河面冬山主要是為皇室製作御用品,王清霜得以在體漆工房中看到傳統蒔繪繁複細緻、層次豐富華美的製作過程,眼界大開,從此一心追求,從未停迄。」

如果王清霜前輩只求自己技藝的登峰造極,那就難以受到社會尊崇和肯定,最可貴的是,他對「技藝傳承」的重視和用心實踐,回想當初他所創立的「美研漆器工藝社」,正要大展宏圖之際,1952年顏水龍老前輩前來邀請他共同策辦「南投縣特產手工藝指導員講習會」,他不只慨諾無辭,將自己的事業委請兄長代勞,而且也於1954年成為顏老前輩開辦「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的副手。為的既不是名,更不是利!以今天看來,在這幾乎人人不談名則談利的時代,能有王清霜前輩的風範,實是鳳毛麟角!


仁醫築夢 創辦國際白疤中心

(台北內科週報第624期/2024年4月1日-2024年4月7日)

【逐夢築夢】「國際白疤中心」的創設,歸功於曹賜斌醫師;他不僅是名醫,更是仁醫,素有「白疤之父」的美譽,其歷史定位無人能出其右!目前,台灣除科技產業在全世界不容忽視之外,在醫療領域的軟實力更是深受矚目。而曹醫師以深具使命感的精神發揚白疤技術,不僅獨步全台,更是世界第1!這在台灣的醫學界及學術界都是1件大事,更是美容外科醫師後輩學習的典範。

資深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專科醫師的曹賜斌院長,窮其一生研究治癒白疤患者,弭平患者心理障礙,不只技術領先全球,而且創辦「國際白疤中心」,闡揚「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與「整形整心」的理念,其仁心仁術與卓越成就,早已享譽海內外,更榮獲奧地利史懷哲基金會頒授「2023醫學科學藝術創新獎章」,確是實至名歸!

▲有國際白疤之父美譽的曹賜斌院長(左1),向前來拜會的史懷哲亞太執委會主席王杉財博士右2)與執委會嚴子貿秘書長(右1),闡述白疤治療效益(照片係史懷哲亞太執行委員會提供)。

奧地利國際史懷哲基金會亞太執委會主席王杉財博士,於3月28日偕同執委會嚴子貿秘書長等多位人士前來拜會曹賜斌院長,他親予接待之外,並闡述創辦「國際白疤中心」的理念。

曹賜斌院長表示,當年受到長庚醫院創院羅慧夫院長的感召,除了在長庚醫院創設台灣第1個「唇顎裂暨顱顏醫療中心」,並派他出國遠赴美加一流醫院深造尖端整形科技,以及給他擔任高雄長庚醫院首屆整形外科主任磨練機會,讓他得以脫胎換骨,無論知識或技能都更精進,也使得全世界頂尖整形重建的醫師必須來長庚醫院研修,這是台灣醫療的最驕傲!

言談中,曹賜斌醫師強調地說,由於白疤印記影響求治者心理層面甚鉅,阻礙患者腳步不敢邁向未來。今後,希望能藉由「國際白疤中心」落成啟用,促進白疤醫療國際化,闡揚「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與「整形整心」的雙理念,以及延續他恩師已故羅慧夫院長「用愛彌補」的大愛精神,讓愛傳承,並完成唇顎裂醫療最後一哩路,使唇裂疤痕看不見,患者才敢於面對婚姻和未來。

▲國際白疤中心曹賜斌院長右3、陳青企劃長右1,與前來拜會的史懷哲亞太執委會主席王杉財博士左4、碳盤查產業工會周春梅秘書長右2、環太平洋商務洪明哲總裁左3、執委會嚴子貿秘書長左1等合影(照片係史懷哲亞太執行委員會提供)。

在專業的技術上,曹賜斌醫師說,白疤的手術過程是從患者耳後取出1小片皮膚,去除上半層表皮及皮下脂肪,形成含色素細胞的皮層。然後,這片皮膚被切成約1至2厘米大小的顯微色素皮粒,並利用針頭在白疤上進行間隔性穿洞,再將色素皮粒植入白疤中。顯微色素皮粒將在手術後3~6個月內逐漸生長,白疤之處逐漸呈現正常皮膚顏色。

最為醫界稱道的是,曹賜斌醫師鑽研疤痕治療超過20年,研創出能治癒白疤絕症的新科技「白疤顏色再生術」已嘉惠全球上千名求治者,更於2019年與2021年分別將多年來的白疤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刊登於全球美容整形醫界排名第1的學術期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魏福全院士積極推動 術前討論

(台北內科週報第624期/2024年4月1日-2024年4月7日)

【逐夢築夢】基本上,「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有3大好處,在於確保病患安全、確保手術品質,以及精進醫療人員專業水準,因此適用於所有手術的科別,尤其是具有高度複雜性、困難性及跨科別團隊合作的手術,更值得倡議、推廣及落實。

長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近幾年來積極推廣「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已經引起國內醫界普遍的重視,尤其成為今年台灣外科醫學會聯合學術演講會的主軸之1,除了邀請他蒞臨現場分享其豐富經歷與倡議要旨之外,也請部分醫院發表初步的執行成果,以利未來能夠大力推廣。

在受訪時,魏福全院士直言,他身為外科醫師,很清楚在不少手術前,醫療團隊都沒人能完整看完患者的data,而「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則能化解這樣的弊病。以他自己的經驗為例指出,在開刀前15分鐘,他都會在開刀房的一角,將手術計畫、重建方案,以文獻回顧為佐證與團隊進行討論。每個住院醫師的思考,都是single-mind的訓練,當中分析每個步驟和方案選擇的好處及壞處,對學生和團隊的訓練都顯得格外重要,對病患安全更是有保障。

▲魏福全院士推廣「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有成(圖/林建榮攝影)。

醫者以病人為中心,「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係以簡報呈現精簡完整病人最新的檢查及檢驗結果,以確保手術相關資訊都已更新,是確保病患安全的第1要務。緊接著,列舉至少2、3 種可能採用的術式,並說明理由,經由所有團隊成員共同討論後決定,以避免單1醫師決定時思考判斷上的不週全,同時明訂術式決定後說明其設計與進行要點,及分配各成員在術中擔任的角色以順暢化手術流程,這些作法都有助於確保手術品質,也更加落實確保病患安全。

行醫40多年,魏福全院士念茲在茲的是如何確保病患的權益,「手術的成功與否,除了取決於醫師的技術與知識之外,手術前的規劃完備與否,更是至關重要」。因此,他從醫學臨床實務與教育的角度出發,積極推動「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的教育與宣導工作。他舉1個舌癌病患為例說,初診時暫訂需要進行舌癌合併1段下顎骨的切除,然而在「最抵近術前討論」中,根據後續檢查結果,團隊討論後決定只需做半舌切除重建即可,避免了切除下顎骨整段切除的重大災難。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部,率先響應魏福全院士的倡議,從3年前就開始陸續舉辦相關工作坊(照片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提供)。

換句話說,透過「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的推動與落實,對精進醫療人員專業水準有莫大的助益,因為它可以提供成員學習機會,包括如何做好文獻與回顧、學習做好完善記錄,甚至可以啟發成員臨床研究題材。

魏福全院士表示,「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的精神在於,取得最接近手術前的完整資料,以及醫療團隊依據文獻的充分討論,這對病患的安全、醫療品質的管理,以及醫師的學思能力,都有關鍵性的影響,更深具醫學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至於具體作法,首要是,外科團隊各級醫師持續有效地收集病人資料,包括基本病史、檢驗檢查報告及相關實證文獻等,接著應建立常規性的「個案討論會」,並形成好的作業習慣與內部文化,最後是病人手術前24小時內或稍前適當時間安排最抵近的術前討論。


楊靜江獲國際殊榮 典範在當前

(台北內科週報第623期/2024年3月25日-2024年3月31日)

【逐夢築夢】每位出類拔萃的人物,總是令人敬佩!對他們創造的一切,都讓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新近榮獲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亞太執委會特邀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教授,頒授台灣書畫名家楊靜江教授「2024史懷哲國際獎章Award for Arts and Science 」書畫藝術成就獎章為例,便能證明唯有抱著堅定的心志,才能磨練出超乎常人的技藝!

楊靜江教授是全球首位獲此殊榮的台灣藝術家,適逢她的80大壽獲獎,意義更顯非凡!在3月17日授獎儀式中,主辦單位特別請前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教授致詞,隨後,沈榮槐、張克晉、盧逸儒、王南雄等藝術界大老先後表示祝賀之意,中華民國駐奧地利前代表黃俊彥也上台暢述感言;這場盛會有40餘人參與,顯得十分溫馨感人!

▲楊靜江教授(左5)榮獲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2024卓越藝術成就獎章」,由國際書法聯盟總會理事長暨淡江大學張炳煌教授左起第4位代表頒授,受獎後與楊教授與張克晉理事長左1、詹阿水老師左2、王杉財院長左3、黃光男教授右3、黃俊彥大使右2、沈榮槐理事長右1等貴賓合影留念(照片係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亞太執委會提供)。

令人讚嘆的是,楊靜江以其獨特筆法與畫韻風格,於書畫界深耕逾40餘年,對各種媒材創作無不以精湛的技術,揉合人文與大自然的美學理念,將國畫書法的傳統精髓加以現代技法的演繹,展現其對美學追求的堅持與突破。她的作品都以水墨為主,書法為輔,每1件都皆是心血之作;每1件也都能帶給觀者深刻的視覺衝擊,日前更獲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頒予「2024卓越藝術成就獎章」,以彰顯她在台灣藝術史上烙印著專業與熱誠。

對各種藝術媒介和技巧的熟練,楊教授確實令人驚嘆!她能夠將中國傳統書畫與現代藝術詮釋完美融合,體現了她對人文與自然美學的深刻理解。同時,透過她的作品,她成功地傳達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此外,她又融入了當代氣息,展現了對美學探索和創新的堅定不移的承諾。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她接受《名人有約、台灣有愛》的專訪時,談到她年輕求學考入台北商專,以「珠算就業」到處為商業團體教導財務會計準則。沒想到人生機遇造化下,她於民國76年開始濡筆試墨,投入李普同、王靜芝兩位恩師習字,繼而師事孔依平教授,畫山水花鳥走獸是追隨王南雄、李奇茂、歐豪年等名師指導,終成其大。

▲楊靜江教授(左6)榮獲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2024卓越藝術成就獎章」,受獎後與多位貴賓合影(照片係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亞太執委會提供)。

為推廣中華書畫藝術,楊靜江教授表示,她在台北市羅斯福路設立靜修書畫研究室。多年來曾任台北市中華兒童書法學會理事長、中國澹寧書畫學會理事長等等職務,推廣和傳承書道藝術,也辦理成人與兒童的教學研習、比賽、交流、國內外展覽等各項活動,不餘遺力。另方面,她不忘培養優良師資,作育英才無數,足跡遍及全世界。在60歲之際,更曾遠渡中國北京就讀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專攻書法而取得首屆書法研究所碩士學位。

訪談中,楊教授提及去年(2023)年底將位於三峽中山路老宅整修成立《楊靜江美術館》取名「靜園」,開放作為藝術家展覽與交流基地,並於今年2月創立「台灣硬筆書法藝術協會」,出任創會理事長。

總之,楊靜江教授60多年來對藝術表現的一絲不苟,使每件作品都具有深刻的視覺衝擊力,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無可否認,她的力耕不輟與貢獻,已在台灣藝術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並體現了專業和熱情!


中醫大附醫 加速AI科技進程

(台北內科週報第622期/2024年3月18日-2024年3月24日)

【逐夢築夢特稿】人工智慧(AI)應用在醫療輔助臨床診斷上,可加速醫師診斷時間、提升準確性,有助解決醫病比例失衡、醫護人員超時工作、醫學研究成本高昂等問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醫大附醫)周德陽院長表示,自2016年起,中醫大附醫即設立「智慧醫療科技創新中心」,積極推動AI科技的進程。他說,7年多前,他前往日本等國家考察參訪,發現AI在醫療上應用已成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趨勢,於是加快腳步推動AI的發展。2019年與台灣微軟攜手合作,透過導入AI技術,加速藥物開發進程、預防醫學檢等項目,全面升級為人工智慧醫院,邁向醫療智能4.0時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右2)說,與Google MedLM 大型語言模型合作,有助於建構亞洲華人的醫療AI模型,並提升整體臨床效益與促進醫療品質(照片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2023年,中醫大附醫更上一層樓,與台灣微軟聯手共創「智海系統──生成式語音智慧醫療」,是全球首創華文生成式智慧醫療系統,擁有獨家中英醫學語音識別引擎,具備處理醫學領域專有詞彙能力,可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精準識別醫療專業人員的語音,應用在問診病歷、檢查報告,乃至於會議、護理、手術、轉診、住院以及中醫針灸等紀錄上,有助於簡化醫療文件記錄並確保其易讀性與正確性,同時在少於一分鐘內快速產生逐字稿與病歷摘要,減少醫護人員書寫時間高達75%,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中醫大附醫跟Google Cloud 合作建構全方位「AI輔助醫師(AI-assisted Physician)」,透過生成式AI技術與建構於Med-PaLM 2之上的 Google MedLM 大型語言模型,輔助醫護專家運用於診斷疾病、規劃治療疾病、病患教育,以及與醫學教育研究等領域。

周德陽院長表示,Google MedLM對於藥物指引、疾病基因定序、醫療紀錄等資訊,能夠精準且快速分析,加速醫護團隊發現難治疾病的最新治療研究,提供治療規劃建議,以幫助病人。他期待這項合作能帶領臺灣的智慧醫院能更精準、更安全地協助更多醫護人員與病人,邁向精準醫療3.0的新紀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數位轉型,榮登世界前3的智慧醫院(照片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另外,中醫大附醫在新藥研發上,則使用Google 的AI加速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資源,將有助於蛋白質摺疊運算和新藥開發,初步測試結果顯示,使用這些資源能夠縮短超過10倍相關程式的運算時間。

中醫大附醫在AI與數位轉型上的努力與投入,有豐碩的成果,2023年榮獲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的數位健康指標(DHI)評比全球智慧醫院前3強、頂級智慧醫院榮譽HIMSS戴維斯卓越獎,以及Newsweek評鑑為2023世界最佳醫院與2024最佳智慧醫院;周德陽院長語重心長地說,AI是醫師的助手,「不懂AI的醫生,慢慢就會被淘汰的」,他希望所有中醫大附醫的同仁都能有這樣的體認。


花蓮慈濟細胞治療 開風氣之先

(台北內科週報第622期/2024年3月18日-2024年3月24日)

【逐夢築夢特稿】細胞治療,稱得上是醫學的明日之星,和使用藥物治療疾病一樣,是把細胞或組織在身體的作用放大,然後達到治療的目的;依衛生福利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的規範,針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細胞治療方式,大致可以分成免疫細胞、幹細胞和體細胞治療等3大類。

在台灣,花蓮慈濟醫院於2003年啟用細胞研製中心,是第1間images/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實驗室,也是全球第1個提供幹細胞用於腦中風病人的幹細胞研製中心,能做到分離T細胞球,並冷凍保存技術。之後,花蓮慈濟醫院陸續與三顧合作「自體軟骨細胞治療膝關節軟骨缺損」的細胞治療技術施行計畫、與尖端醫合作「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主要是幫助2到3級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減輕膝蓋疼痛,並延長膝關節使用年限5到10年以上。

專攻神經外科與生理學博士,同時是台灣將胚胎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病人身上第1人的林欣榮院長表示,以往幹細胞治療大多用於治療老化或退化性疾病,2020年11月通過核准後與尖端醫合作,成為全台首家可以開始進行「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可以說是第1個真正用在神經損傷的治療。

▲2024年元月,花蓮慈濟醫院為1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女性患者,輸注CAR-T細胞,成為台灣第1位健保給付基因嵌合T細胞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的受惠者(照片係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此外,花蓮慈濟醫院於2022年9月完成諾華CAR-T治療中心認證,引進歐美創新的癌症治療方式「CAR-T免疫細胞療法」,為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的血癌、淋巴癌病人,帶來治療新曙光,並在中央健康保險署宣布把CAR-T細胞治療藥品Kymriah納入健保,每年可望嘉惠近百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人後,在2024年元月為1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女性患者輸注CAR-T細胞,成為台灣第1位健保給付基因嵌合T細胞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的受惠者。

林欣榮院長表示,守護生命是醫療的天職,醫師希望能夠透過創新研發的醫療方式,帶給病人與家屬新希望,結合基因療法、細胞療法、免疫療法3大高科技醫療的特性,CAR-T細胞治療是近代癌症治療的最大突破之1,「首例CAR-T治療不在台北,而在花蓮慈院進行,是東部醫療的一大里程碑。」

所謂CAR-T,係指藉由強化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使它具有擊殺癌細胞的能力;從病人身上抽血,分離出免疫T細胞,運用基因工程改造技術,讓T細胞嵌合可辨識和擊殺癌細胞的抗原受體,再於實驗室給予刺激、培養擴增,最後將改造後的T細胞,用點滴注射回輸病人體內。因為CAR-T是病人自身的活細胞,所以能像一般的淋巴球活很久,療程只需注射1次,不管是在腦部、血液或骨髓,只要血液循環能到的地方,CAR-T都能抵達,並殲滅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