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服務業再升級

(曾季隆/撰文)

【和精英超連結】商研院與工研院併稱兩大法人研究機構,讓商工能夠分頭並進,成為經濟發展強而有力的支柱,尤其服務業在最近兩年來面臨疫情的衝擊和考驗,更須商研院發揮前所未有的扶持力,使業界能夠轉危為安、再升級!

在當前這個時候,王建彬博士站上帶領商研院同仁的位置,並在許添財董事長的指導下,如何發揮最大國家級智庫的能量,為各界所拭目以待,台北內科週報曾發行人專程訪問他,他也撥出相當的時間暢談:今後如何在這關鍵的時刻,和服務業的先進與精英共同做好產業轉型、再升級的工作,以實現他進入商研院的10多年來矢志不移的心願。

▲王建彬院長最大的心願,便是協助服務業做好產業轉型、再升級的工作(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王建彬院長於2011年來到商研院,擔任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所長,其卓越表現於2016年受拔擢出任副院長、2021年8月接任代理院長;歷年來,他帶領的團隊獲獎無數,且擔任經濟部國家創新獎評審委員、中堅企業審查委員、國家品質獎評審小組委員等。

正如許添財董事長在王建彬博士升任院長時表示,他自己重視員工、任人為賢,並強調在院內能者皆有機會,王院長就是商研院成立以來首位內部擢升的院長,可見在升任院長之後,可以延續多年的基礎和成果而再求精進。

▲王建彬院長曾受邀在天下雜誌舉辦的論壇,發表「贏在服務力:創新致勝」(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對於服務業的經營,王院長深感要談「永續發展」,必須能做好兩代傳承與2代接班,其關鍵則是第2代如何做好準備?他認為,「根據商研院多年來舉辦企業2代班的經驗發現,沒法獲利與沒有獲利思維是2代非常欠缺的知識與技能,而獲利模式除多與同儕討論、分享外,平常思考獲利來源亦是重要的方向」。

獲利來源,雖然人言言殊,但是深富學理與實務經驗的王建彬院長則很直接表示,「首先是賣產品/衍生品:要思考如何讓顧客滿足;第2是賣服務:讓顧客滿意,賣Good不是Goods;第3是賣方案:IBM強調賣Total Solution,協助企業完整解決問題;第4是賣體驗:讓顧客實現追求,例如,星巴克的第3空間/生活體驗;第5是賣標準(權威):讓顧客認為你是權威,例如,過去的VHS&Beta之戰,雙方目的在競爭於取得標準」。

▲為商研院一手打造二代班的王建彬院長(右2),對此投入很大心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除了上述的5項之外,王院長接著說:「第6是賣思想:讓顧客成為永遠的忠誠者,就像可口可樂賣的是美國生活型態,麥當勞賣的是美好快樂回憶;第七是賣跨界:商品愈來愈多,如何與互補性商品、人物結合、發揮1+1>2來創造話題,如法拉利跑車與筆電合作;第8是賣更迭:新一代商品通常利用1.0、2.0、3.0方式推出新產品,造成一段時間需要更換搶購的風潮;第9是賣訂閱:近來訂閱制度盛行,供應商透過訂閱制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需求,精準掌握客戶行為,提供精準服務;第10是賣平台:讓供給方將產品或服務放到平台上來,需求方可在平台上找到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供需雙方透過有效率的資訊系統,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媒合與支付。」

另方面,王建彬院長感謝許董事長和商研院董事會的支持,同意增設「運動與健康智慧服務研究所」,這也使得服務業國家總智庫的角色更為名符其實,他說:「我們早在105年就接受經濟部委託執行『健康促進服務產業發展推動計畫』,也曾在108年隨同許添財董事長帶領『健康促進與長照醫療產業專業參訪團』,遠赴荷蘭與德國考察健康產業相關政策、創新健康企業的商業模式,當時,我曾指出,『能夠創造出創新的商業模式,才是成功企業的永續經營關鍵。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衝擊,健康與老人照護的議題,更是全世界所關注的,台灣更必須加緊腳步改革,而商研院也將持續扮演協助企業創新與轉型的重要推手』,現在我們已成立專屬單位了,今後將能提供給相關產業跨領域的服務」。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