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根據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4月6日台南報導,「『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勸人讀書經典古句,『走出書本』外,在台南就找得到。金黃光彩十分炫目,宛如整個黃金磚疊,趁這週好天氣,快來尋找傳奇!南區鯤鯓路上,沿途紅樹林、濕地與魚塭田野風光,傍晚落日時分,由西向東望遠看,夕陽耀眼金黃灑落大地,反射在遠方大樓建築上,四處空野視線絕佳,天際線出現宛如『黃金屋』矗立,十分搶眼。」
事實上,書中有沒有「黃金屋」是很難說的,除非讀書的人能夠活用從書中得來的知識,否則難免掉入「高學歷、高失業率」的陷阱。有錢的人不一定學歷高,以台灣首富郭台銘來說,是中國海事專科學校畢業,以當時雖不算低,但也稱不上高學歷,何況讓他致富的並不是海洋事業,而是代工產業。
從另1個角度來看「書中自有黃金屋」,其實也站得住腳,尤其「書」是人類知慧的結晶,只是不一定每本書都值得研讀,尤其浩瀚書海,以今日資訊科技發達,出書的速度相當驚人,何況不以「書」為名的網路資訊,更是無時不刻的推出,即使再有閱讀能力的人,也沒辦法盡得其妙!
這樣說來,「盡信書不如用書」,讀再多書還不如懂得運用從書中得來的東西。書中有沒有「黃金屋」並不在於「書」,而在於讀書的人。要怎樣從書發覺「黃金屋」,也完全在人身上!世上已有「財富加速器」,有緣人可以得之,欲知其詳,請看下回分解!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