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適應力最重要

(曾季隆/撰文)

做事能力重要,還是做人能力重要?其實這兩者的重要性對置身於職場的人來說,遠遜於職場適應力。表面上,3者之間都有關係,必須相輔相成才可辦好事情,是職場生產力不可缺乏的。事實上呢?適應力和做人、做事無關,它是人與工作環境的關係。

聯發科技蔡明介董事長便曾說過:「不要規劃,只要adaptive(適應)!」身處充滿變化的高科技環境,他認為,只要對新科技充滿好奇,擁有適應力,永保彈性,就是人才。只有自己能夠面對工作環境而游刃有餘,就是具有良好的適應力。這不只是「知道」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還要能確實「做到」,也不只是做人、做事的問題,還要能夠面對自己。有的人在人前面面俱到,可是在人後卻無法處之泰然。整天在職場都是戴著假面具,又如何談得到適應力呢?

既然職場適應力是如此重要,那麼應怎樣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要認清什麼是高適應力?劉鏡清在「30雜誌」2011年4月號發表的「急湍中的高適應力」1文指出,「願意」尋找、發現新的可能性,然後,「願意」改變現有工作模式,為未來的變化預做準備。他說:「我年輕的時候,也和大部分的人一樣,努力尋找職涯發展的方向,和許多人不一樣的是,我努力的動力來源,就是我自己。」

在當初劉鏡清剛踏入職場時,便遇到「適應」問題,他說:「私立大學畢業,我退伍後在1家規模還很小的新創公司找到第1份工作。第1個月,我每天看著同事忙進忙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1個月後,老闆把我叫進辦公室,看著我說,『你來了這麼久,卻還是找不到自己的用途,告訴我為什麼公司要繼續用你?』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在這裡,沒有人會來指派任務給你,只有你知道自己的專長是什麼,可以怎麼和其他人合作,怎麼做出最有價值的貢獻。」

工作發生問題的時候,他並沒有退卻,反而「我選擇再給自己1次機會。第2個月,我每天觀察公司裡每1位同事都在忙些什麼,只要找1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公司未來最缺的是哪1種人才?』我發現,隨著業務成長,不用多久,公司就會亟需1個具備採購銷售系統分析專長的工程師。白天在新竹上班,晚上開車上台北上課,不只學系統、還找會計、財務專科書來研讀。後來,我果然比任何人都更常跟老闆說,『這個問題我可以解決。』我不只要證明,我可以是1個傑出的人才,而且我要讓自己變成1個不只會做事,還能預先知道環境變化,永遠提前一步看出問題和需求在哪裡,把解決方案準備好等著的人。」

正如劉鏡清所說:「職涯發展沒有標準答案,不應該由別人來推動我往前走,而是讓自己成為中心,留心周圍環境的每一個變化,提早準備好自己適應變化,自然會創造讓自己傑出的舞台」,所謂的「職場適應力」,便是能夠適應環境變化而做出最好成績的能力。(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