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的差距 進入贏家行列

曾季隆/撰文

(台北內科週報第632期/2024年5月27日-2024年6月2日)

【以書會友】一直認為天底下沒有輸家,任何人可能一時的挫折,但不是輸家,只是還沒贏而已!可是卻始終困惑於贏家為什麼能贏?贏家和非贏家的差距有多大?讀了法蘭克‧藍茲(Frank Luntz)的《1%的差距:贏家掌握人心的語言學》,才發現差距雖小,但是贏和非贏就劃出明顯的界線,正如同水沒到100度不會沸騰一般。

想跨越1% 的差距,有什麼妙招嗎?依我讀後的心得是「沒有」,因為每個贏家都不見得是運氣好、家世高人一等,或有學問、肯努力,他們看起來就和一般人大同小異。私心自問:難道是跨越了這1%的差距嗎?那麼,想成為贏家的人必須先弄清楚這1%的差距是什麼。

法蘭克‧藍茲在書中為贏家下1個很棒的定義,他心目中的贏家是,「贏,是要開創新的領域、設定標準,並說服大家跟隨」。根據他的這個定義,贏家和非贏家的1%差距就在於自己的「心」和「力」。首先,心要抱著「進入贏家行列」,而不是得過且過的心態。其次,怎樣將自己的「力」用到心所想的事情上面,便決定是否能夠成為贏家。因此,他在第1章就先請讀者自問兩個問題:「你有多想贏?第2,為從泛泛之輩成為傑出人士,你願不願意付出一切必要努力?」

▲法蘭克‧藍茲(Frank Luntz)所著作的《1%的差距:贏家掌握人心的語言學》一書(圖係取自天下雜誌出版)。

如果上述自己問自己的2個問題,你不只答得出來,而且有決心去實踐,就能跨越1%的差距,拿到進入贏家行列的門票。贏家看得出來誰具有贏家的潛力,在作者建議的9項策略,最重要的有3項,第1是,「洞悉人心」;第2是,「要事為先」;第3是,「找到對的人上車」。我敬愛的書友,如果你拿到門票之後,遲遲在門口徘徊,而進不了堂奧,那問題絕對不在他人身上,而是你必須解決的那1%差距。

有心無力,固然不能算完成99%,可是有力無心也同樣存在1%的差距。60年來,個人花費極大心力,卻仍然無法跨越這1%的差距,幸好,法蘭克‧藍茲揭露的贏家心法,讓我省悟過來。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要跨越1%的差距,歡迎與我聯繫(請將你line的I.D.與手機號碼寄至email:cowell.tw@gmail.com曾季隆執行長,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和你連結起來),希望藉著「互助共學」的方式,一舉跨越這道線!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是本報發行人,逾半世紀來,始終為創新報業經營模式,付出大半生心力,更將見證台灣走上「驅動媒體、改善社會」的新時代)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