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疫後 科技浪潮會湧向何處

(台北內科週報第564期/2023年1月30日-2023年2月5日)

【產學研連線】預期兔年,全球將逐漸擺脫疫情干擾回歸常態,但隨著行業的逐漸適應及與業務重啟,科技浪潮會湧向何處?為各界所關心!

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堪稱年度科技業風向球,也是全球突破性技術及創新應用的試煉場,為協助產業掌握2023年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於1月13日舉辦線上「展望2023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專業分析師第一手帶回展會現場情報及5個最新觀察洞見如下:一、CES 2023逐漸成為全球創新基地,移動載具、健康體驗、元宇宙、智慧居家聯網、環境永續是創新重點;二、首見物宇宙(Metaverse of Things;MoT)新概念,趨勢發展速度比想像中更快;三、疫後健康科技當道,聚焦在數位醫學(Digital Therapeutics)、運動科技(Fitness Tech)及愉悅生活(Mental Wellness)等3大主題;四、汽車科技使用者需求出發,乘車的安全性、娛樂性、便利性是主要成長動能;五、智慧家庭標準Matter正式推出,追求更智慧化及永續的智慧家電。

進一步觀察CES 2023,工研院指出,創新科技主題上仍然吸睛,包括各種移動載具的自駕化與電動化、沉浸式健康與健身體驗、元宇宙、智慧居家聯網、環境永續創新等議題為展示重點。各種載具的自駕/電動化,以及車內創新體驗,逐漸擴展至各種移動載具的自動駕駛與電動化已成趨勢,並透過軟體進行即時智慧化與個人服務。健康的多元感測,並強化健身效率與體驗:身心健康的完整感測方案,並運用各種創新穿戴裝置提升健身效率,以及更為沉浸的健身過程。

雖然全球已由疫情居家回歸正常的生活模式,元宇宙數位孿生發展已成大趨勢,透過虛擬化(Virtualization)和沉浸式體驗(Immersion)的兩大技術融合的「物宇宙(Metaverse of Things;MoT)」商機預期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實現。

此外,從家庭、個人,乃至延伸到汽車座艙的空間,均較疫情前更加強調私領域沈浸感氛圍的建立,透過優化顯示螢幕與使用者互動連結感受。在家庭的應用情境上,尺寸及畫質為廠商首要競逐戰場,透過80吋及8k高畫質螢幕,嘗試建立以電視為主的家庭客廳連結中心,回歸電視本質的硬派訴求;同時OLED持續發展各種變形,透明、可撓、3D等應用於特殊利基型市場。在個人的應用情境方面,更多VR穿戴裝置上身:除了VR頭盔外,包括衣服、手套、護具等也成為提高沈浸感的配備。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趙祖佑組長(中)率領研究團隊,發表展望2023暨CES重點趨勢(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借助於AR/VR的快速發展,逐漸由專業領域走向個人日常,並在加入AI智能,打造屬於專屬個人化的服務應用,更推波助瀾AR/VR由酷炫步入實用性的階段。在車室空間的情境發展上,除了配置更多的顯示屏幕,汽車擬人化提高也使得人機介面不再只停留在單向的語音控制指令,包括BMW、SONY等大廠均嘗試建立人與車能夠進行情感交流的造車工程。

根據工研院的展場觀測,在疫後健康科技的發展上,相關業者追求運用更多元、精準的生理訊號感測技術,打造個人的多元健康生活。今後,將落實在數位醫學(Digital Therapeutics)、運動科技(Fitness Tech)及愉悅生活(Mental Wellness)3大環節,以更高精密的各項感測技術加上高運算的AI人工智慧分析,提高精準及範圍,讓疾病預防、檢測、治療、養生變得更加簡便及有效。

在可預見在未來,疫後健康科技將如3C科技進入家庭生活,以往昂貴的專屬教練或營養師,透過科技進入醫學領域後,普羅大眾皆能輕易獲得相同的服務體驗,例如,搭配視覺、壓力感測及情境輔助,屋內變身運動健身房,室內運動更有樂趣。此外,移動運動設備的電動化,包括自行車、滑板、直排輪等移動型運動器材均加入電動化行列,除了可增加運動距離外,也可擔任通勤的另一選擇,但電池的輕量化發展為影響關鍵。

在增進愉悅生活的面向上,藉由將日常生活小物科技化,則可降低壓力、焦慮、不安、失眠等負面生理狀態。例如韓國MotionPillow止鼻鼾智能枕可感應打呼聲,自動充氣調整枕頭高度,可自然地改變打呼者頭部睡姿,停止打呼,增進全家人的睡眠品質。此外,生活日常用品也開始加入自駕功能,例如:加拿大公司GluxKind推出名為Ella型號的嬰兒推車,由於車身具有感應雷達及電池,可跟隨主人行動,自動前進或剎停(遇到障礙或是主人停止前進)。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自主移動設備可降低執行家事之負擔,但信賴度仍需提高,才能達到生理及心理負擔的雙重釋放。

其次,工研院觀察今年汽車科技有4大亮點趨勢:第1,大量感測器被導入座艙內,進行駕駛者狀態的監控,保障行車安全;第2,在車內的時間也將被更積極地運用,可將遊戲導入車用系統供乘客娛樂外,讓駕駛在等待充電的時間能夠更徹底的放鬆;第3,透過車用系統與家用系統的連結,讓住家與汽車兩個場所進行交互控制,無縫連結以幫助管理時間;第4,自動駕駛的程度也持續提高,可預期相關技術成熟度和導入商用市場的規劃都將展現於不久的未來。

全球被疫情襲捲的這幾年,強化了人們對居家環境的重視,也創造出各式需求,從臥室、廚房、浴室到居家安全監控,都持續推出幫助生活更便利、使用更直覺的電子產品。家電的個人化趨勢顯示家用電子產品已從滿足基本功能需求,進階到打造生活品味的一環。工研院預估,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受惠創新消費型電子產品帶動下,在未來持續保有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3.2%的正成長動能,預期至2026年,全球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市場可達801億美元規模,人類社會將邁向更方便、更自動化、更智慧化的新境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