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性人才招募

(曾季隆/撰文)

【人物專訪】學歷勝於學位,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黃能富院長認為,台灣的大學太多,20年內許多學院、學校升格,觀察下來,學校品質並未真正提升,形成「學生有學位,但是沒學歷」的狀況,讓社會對這群學生信心不足。

產學間,如何化學位為學歷,就必須有專業介入,使它成為育才的最佳模式。而能為企業和各大學提供解決方案的,無疑的,易德福國際公司總經理詹家和博士即是很適當的人選。過去,他曾在大學任教20年,後來為了服務更寬廣的對象而創業,對於大學生的校外實習,他說:「事實上,提早體驗職場,縮短職涯探索期,建立正確工作態度,從而拓展就業機會,同時亦可以由『做中學,學中做』提升學生的就業力。對於參與的企業而言,也可以透過與同學儘早接觸,選擇更符合企業精神的學生。另外,也讓產業界之問題經由學生之實習參與,帶回教室、實驗室中研究解決,有效利用學校龐大研究資源,做為企業研發參考。」

在內外經營環境受到疫情衝擊的今天,具備勞資顧問專業資格的詹家和總經理,不久之前,在「企業褓母」線上講座以「從學生實習合作談企業策略性人才招募」為題,講授實務運作的方法,他指出,「要創造產學雙贏,企業界應將學生實習視為人才招聘重要的一環」。

若要實現產學雙贏的目標,詹家和博士提出了幾個重點和建議,他說:「廠商辦理學生實習合作,應從過去的學生去企業實習,變成企業將員工送去學校在職進修,將實習生視為企業正式員工培育,才能達到育才、留才雙贏效果。」

就廠商對於學生實習的觀念來說,詹總經理表示,從下列舉例可以檢視何者為正確的心態,何者是偏差的心態:

一、企業可以有更多考察實習生機會,實地多面向瞭解實習生,找到更加適合公司文化及價值觀的人才,從而有效降低企業聘任風險。(○)

二、實習生因為不是企業正式編制,工資低,可以不需要各類保險,所以進行實習合作不用承擔額外成本。(╳)

、實習生受限實習課程是有學分數的,學校會針對實習成果加評分,所以會特別努力;如果不努力,企業可以隨時裁掉學生,不需要承擔責任。(╳)

四、很多企業都與學校建立實習計劃,甚至將實習生作為企業長期人才培育策略性選擇,進而降低用人成本和風險,並有效傳播企業文化與展示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易德福國際公司總經理詹家和博士,曾在大學任教20年,深知透過企業與學校合作,將能超前部署、解決人才荒(照片係易德福國際公司提供)。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