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運用科技整合 挺長照

(台北內科週報第605期/2023年11月20日-2023年11月26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以智慧健康照護需求出發,資策會將互動式學習與科技整合,提供精準照護,有效解決長照中心人力不足的窘境,並於11月15日舉行成果發表會,除了展示智慧照護外,同時啟動雅悅鳳山日照中心智慧照護場域試營運,有助於提升國內高齡者社交、娛樂、健康、學習等多元照護服務。

當天,現場展示5項高端顯示器及5項軟體加值服務創新應用。其中,以高齡者最重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與「延緩老化速度」全人照護理念出發,發展科技訓練照護模式。場域中導入彩色電子紙多媒體與智能清消導引,推播每週課表與活動照片,省去人力、時間及紙本,以達到節能減碳目標。

隨著年齡漸長,高齡者的認知能力逐漸衰退,需要透過互動刺激減緩老化速度,場域也運用32吋A.R.T.擬真藝屏介面加上博物館等級色彩還原技術,展示擬真藝術畫作與農村照片,來觸發長輩藝術賞析及對於過去農村生活的回憶,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觀感以提升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將園藝體驗移植到大尺寸觸控顯示器,通過手眼協調執行採收動作促進肌肉訓練,大尺寸觸控顯示器更具備最新的光學玻璃觸控技術,支援多達20點觸控允許多位長輩同時進行互動。

▲雅悅日照中心長者進行腦認知訓練操作。

此外,腦部的訓練更不可少,藉由Smart Pod沉浸照護及樂齡學習互動艙,透過先進隔音鋼化玻璃、吸音棉牆面及低噪音新風系統,並整合智慧化環控系統創造舒適、安靜的學習和治療環境。此設備內部配備醫務一體機,採用雙系統顯示技術,並通過腦感測器進行雙向互動,可以測量長輩的腦部活動以便記錄學習進度。

以互動顯示平板搭配腦認知訓練軟體,透過36款認知學習訓練遊戲搭配NIRS近紅外線設備即時偵測大腦前額皮質的血液循環,並提供神經反饋,在每次遊戲過程中透過遊戲畫面的不同顏色了解大腦活躍情況,將遊戲分數納入個人訓練日誌,以追蹤大腦訓練的進展,透過腦力鍛鍊延緩腦部衰退。

資策會指出,從深入瞭解日照中心之照護痛點需求(Demand)開始,整合供需方需求,包括為面板業者、系統整合商及互動內容業者,透過服務與規格設計(Design),輔導樂齡共學健康賦能劇場之建構(Development),以導入場域與服務營運,進而推動方案於國內驗證與國際輸出(Diffusion),將解決方案推向日本、新南向等國際市場,期望未來持續透過數據的蒐集,提供精準照護,改善照護品質,減輕照護人員的負擔,真正解決現今照護領域之不足之處,開創新照護模式。


居家護理師愈形重要

(台北內科週報第603期/2023年11月6日-2023年11月12日)

(俞美娟/撰文)健保署石崇良署長提出4大數位醫療解方,包括建置家醫大平臺、遠距醫療整合在宅醫療、優化健保雲端系統,以及完善健保資料庫和數位基礎設施等資料生態系措施。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在宅急重症照護計畫(HAH)居家護理師如何扮演成功的參與角色?筆者認為,我們的重要性,已隨著有關政策的推動,是愈來愈應受到政府與社會各界的重視。當前,照護甚至不亞於醫療!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慢性疾病的日益普遍,在宅醫療需求不斷增加,居家護理師的角色因而變得日益重要。居家護理師提供的,不僅僅是基本的醫療照護,他們的工作範疇包含了疾病管理、健康教育、情感支持,以及照料規劃等多個層面。

▲俞美娟執行長熱心公益,圖為她大家講授「居家護理介入傷口照護」(本報檔案照片,原為私立常春藤居家護理所提供)。

居家護理師在居家醫療服務中,是連接病患與更廣泛健康照護系統的關鍵橋樑。跟醫生不同的是,醫師有診所業務,看診開藥,而居家護理人員是專心在個案的照護過程,不僅是家庭背景,環境評估,個案的身體照護各種面向的護理,身心靈的評估,社區各項資源的連結,都是居家護理師幾10年來所耕耘的重點跟日常。

再進一步說,居家護理師在疾病管理上,治療是醫師的工作,護理師是執行醫師的醫囑。他們需要依照醫囑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測,調整和執行治療計劃,並根據患者的反應和恢復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護理師還需與醫生緊密合作,提供準確的病情報告,確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療。

居家護理師的培養上,政府也極為重視,以護理政策而言,如居家護理所的倍增計畫,及近年來統一居家護理評估模式的「全人評估」。由此可見,居家護理師在台灣的成長與努力,已受到重視!相對的,就筆者所知,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曾理事長,為了提升服務的水準,更是不餘遺力的帶領會員的居家護理所,增進人才培育與護理品質,而且卓有績效。

▲居家護理是接觸個案第1線,若有HAH的需求,可以第1時間介入(本報檔案照片,原為私立常春藤居家護理所提供)。

此外,居家護理是接觸個案第1線,若有HAH的需求,可以第1時間介入,媒合團隊中不同職種的醫師或藥師介入,我們的專長是護理,更站在最前端瞭解個案的需求,善於和醫療單位合作,也導入安寧的護理,以降低醫療資源的耗費,希望政府能充分考量,並付予更大的任務。

總之,居家護理師不僅在技術層面提供專業護理,更在人文層面上給予關懷,對於推動病患的整體健康和福祉至關重要。在社區醫療整合計畫中,居家護理師是最接近民眾,服務個案也最久。整個計畫團隊中,居家護理是唯一全時段投入社區,以HAH計畫而言,居家護理收案跟個案管理經驗是豐富的。因此,建議政府能重視居家護理師在這個計畫所扮演的角色,除了護理的主要工作,也應有收案跟個案管理的資格,一起參與HAH計畫,讓個案在宅接受如醫院般的照顧,也有熟悉的居家護理師,持續性的護理,這才是全國人民之福。

(本文作者係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理事、常春藤居家護理暨長照機構執行長)


商研院為企業 打開日本大門

(台北內科週報第600期/2023年10月16日-2023年10月22日)

【產學政研連線】日本在台灣的經濟發展,始終站著重要的地位,有著相當的影響力,尤其近10年來,台灣面臨老人化時代,銀髮世界已經來臨,醫、養、運、健、美、寵、藥、食、妝、器等建構成大健康產業生態圈,日本在大健康產業中,更是有很多值得標竿學習與交流,而以大東京地區為日本健康產業的翹楚,營運模式發展日新月異,若能前往觀摩學習,將可省去多少摸索和嚐試的時間。

▲王建彬院長曾親率日本大健康考察團,讓業者前往實地觀摩學習(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商業發展研究院自2016年以來,每年均組團前往東京考察健康照顧產業,相關知名長照、健康、藥妝、運動廠商,也都已建立關係與能量。在過去良好的基礎上,王建彬院長上任後,更投入不少心力,希望能協助業者縮短研發時間,並快速強化競爭力。最近即將籌組「日本大健康考察團」,率業者前往大東京實地觀摩學習,取得第1手資訊,實屬機會難得!歡迎業者搶先報名。

商研院表示,大健康產業在國內蓬勃發展,各集團包括電子業、健康集團、各級醫院、藥局、長照機構、醫美診所、運動健身、健康管理、生技製藥、智慧醫療、再生醫療、醫材防疫、營養保健、美妝、寵物、精準健康均積極投入。

▲王建彬院長上任前,即已對商研院執行工業局「健康促進計畫」,投入不少心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當前,全球科技巨頭莫不紛紛投入大健康產業,風起雲湧,誰與爭峰!而商研院執行工業局健康促進計畫多年,累積國各大健康業者能量,此次與日本多家企業聯繫,即將帶領國內大健康業者實現下列目標:一、標竿學習日本長處與營運模式;二、創造與日方技術、產品及服務交流與合作機會;三、讓團員藉這次日本大健康考察團參加的機會,能夠彼此緊密鏈結,相互合作、投資;四、延續成果、媒合廠商發展事業,產生火花,共創多贏!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日本大健康考察團,自11月27日至12月1日赴東京考察,包括高端醫美、長照2家、健檢、健康食品、特色運動場館、再生醫學、銀髮康健科技等8家,有興趣業者可聯絡:0910-663570王先生。


受媽祖感召 宏揚孝慈齊發心

(台北內科週報第589期/2023年7月31日-2023年8月6日)

【本報逐夢築夢特別報導】人在汪洋大海中,顯得很渺小,遇到暴風雨的侵襲就更是無助了。然而,千百年來,媽祖不只成為人在海上活動的守護神,而且發揮大慈大悲,對眾生莫不慈暉普照,讓有善心的人都能平安喜樂過日。這份恩情總是令生民感動的,那,如何報答呢?

每年農曆3月,台閩地區有「瘋媽祖」的習俗,並已列為世界3大宗教盛事,可見信眾的投入與盛況!據童鈴雅在風傳媒2021年4月14日的報導,談到她的親身參與說:「筆者也曾跟過白沙屯媽祖遶境,相較於大甲媽是自發性的參加,我比較像是『被白沙屯媽祖吸引』而參加,猶記得當年聽母親說過白沙屯媽祖遶境的特色,當年弟弟因為身體不太好,待在家休息,母親也留在家沒去繞境,但依然很虔誠地在家門口敬奉茶水、接待徒步累了想休息的信徒,結果1座神轎就這樣超出原來的軌道,轉彎來到家面前,母親當場跪下流淚,拿出我們小孩子的衣服跪著鑽神轎,說也奇怪,弟弟的身體就漸漸好轉」。

根據童雅玲的敘述,「隔年我跟母親就決定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因為遶境路線訂定方法和大甲媽不同,這是我第1次感受到一股特殊的,彷彿神轎上有一股意志,傳達給抬轎者該怎麼走,有時候即使報馬仔已經前去通知,有個性的白沙屯媽祖也有可能在這個路口就決定轉彎,沿途讓人感到充滿挑戰與驚奇,信徒卻總能在未知旅程覓得一份內心安定力量」,充分顯露「瘋媽祖」的目的是得到「心安」。

▲陳陽春教授生前所畫的台南天后宮媽祖(檔案照片;原係台北市陽春水彩藝術會提供)。

對媽祖的恩德,世人除了燒香拜媽祖之外,就是行善修福了。其實1個人的力量總是很有限,行善的成果也是微弱的。那,怎樣集合萬人的力量,又藉著創新媒體「無紙報」為工具,以實現永續懷恩報德的夢想?

自從歷經3年的疫情之後,每個人都宛如置身於浩瀚大海之中,不只生活動盪不安,尤其心境更是難以安定。惶惶不安的情勢下,任何事情也做不好。何況處於超高齡社會迫在眉間,轉眼即到來,而所謂的「長照2.0」卻無法澈底解決問題,仍然需要依靠銀青兩代的互相照顧。其次,淨零排放是必須在2050年前達成,但現在各國依舊問題重重,如何能免於浩劫呢?

媽祖的法力無邊,又收服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更添祂的助世人之力。談到求神相助,則要自助、人助,才可獲神助!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林茂賢副教授,曾撰「台灣人為何瘋媽祖──媽祖文化隱含的母親意象」1文指出,「從台灣媽祖的稱謂、造型及民間傳說的神蹟觀之,媽祖早已由海神信仰轉化為母親之神。因具有母親的特質、慈母的形象,信徒會將對母親的依賴感投射到媽祖身上,使媽祖成為『母親之神』,而普受百姓愛戴。媽祖的母親意象,並非宗教的『創世主』、『造物主』概念。祂並無創造宇宙萬物、宰御萬物的傳說,而是以『慈母的形象』,守護百姓、庇佑信徒」。

▲賴威佑和吳玟瑭兩位老師打造的珊瑚媽祖(檔案照片;原係水雲藝術工作室提供)。

是的!如同林茂賢在文中所說:「每當人們焦慮不安、痛苦無助時,總是尋求母親慰藉,媽祖的意象正如同慈母般,溫和、慈祥、包容、關懷,可以撫慰每一個受創、不安的心靈」,相信媽祖婆樂於救助世人能「銀青共享」、「永續發展」。而大前提便是,從自助與人助做起,自然會有神助。

成道前,媽祖的孝心早已為鄉親所稱道;成道後,祂對世人的慈愛心,更是深獲信眾的感恩戴德。今天,若能仰體媽祖的「孝慈典範」,銀青兩代發心「宏揚孝慈精神」,子女對待長輩以「孝」、長輩對待子女以「慈」,只「孝慈」精神就可讓人人轉危為安了。

講100句、不如做到1句,其實卑之無高論,本報(「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辦報(原為有紙報,現已創新成為無紙報),迄今已逾16年,始終默默耕耘不懈,此刻蒙受媽祖感召,冀望在祂的庇佑下,聯合善心的朋友一起組成「媽祖孝慈書友會」,將以「滾雪球」的方式請讀友來參與。


和鄰慢步華爾滋 關心長者用藥

(台北內科週報第589期/2023年7月31日-2023年8月6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依據健保署的統計,截至110年,台灣已經有將近250萬的糖尿病患,也就是全國有差不多10%的人罹患糖尿病。此次,和鄰居家護理所於7月28日舉辦的「慢步華爾滋」課程,目的是希望慢性病患者除了配合生活型態的改變,最重要的還有規律看診及用藥。當天邀請多位講師「寓教於樂」,藉動態性的活動,為長者講解「慢性病用藥安全」等課程,效果非常好!

相關課程開始前,和鄰鶯歌據點的秀菊店長就已提醒每位學員要帶平常吃的藥物與健康食品來分享,在大家當天的分享過程中,便明顯感受到分享保健食品時滔滔不絕,更覺得透過這樣的互動,能對自己非常有幫助。

▲李佩芬老師(右1)認真的講解情景(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可能是,最近電視廣告常見的保健食品,許多學員都有買,受到一些影響,卻對於醫師所開的藥物卻存著很多疑問,更有學員甚至提出,吃了藥為什麼血壓、血糖都降不下來,或擔心吃藥容易有副作用。

李佩芬老師說:「台灣雖健保就醫方便,民眾普遍常逛醫院、尋求名醫,但受到許多健康食品誇大療效的廣告,而在臨床經驗中,常發現病人未能好好看診用藥,甚至尋求偏方治療,讓慢性病失控衍生諸多併發症等憾事發生」。

▲與會長者莫不跟著老師的示範,親身體會運動的要領(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因為大部分的學員都有高血壓的問題,與會的林瑞祥教授特別提醒,無論是保健食品或藥物,為了証明療效,一定要自我監測血壓,他也再次讓大家複習,血壓至少控制在130/80mmHg,而且早晚都需量測血壓。若有血糖、膽固醇等問題,也要定期回診檢查,再將監測數據與醫師討論。

另方面,在課程進行中也特別提醒,定時服藥的重要性,且勿中斷治療,多位學員問到:保健食品成份是否有功效?李佩芬老師回答說:「我們希望所有保健食品最好有國家標準認證,及明確成份標示,勿吃來路不明,或成份不明的保健品,也再次強調,若要証明療效,可至醫院抽血或做影像學檢查(如骨質疏鬆)是否有改善,避免花太多冤枉錢」。

▲在多位講師的專業帶領下,透過分享,希望能激發生命影響生命(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短短50分鐘,因主講的每位老師帶動下,長者熱烈討論,當天無法一一為他們解答,只好預約下次課程再進行討論,也很感謝學員熱於分享自己的體驗,並認真隨著老師練習一些運動方法,而「慢步華爾滋」系列課程,在多位講師的專業帶領下,最大核心價值,希望能激發生命影響生命,每位學員自己就是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有效控糖穩糖 全在定時定量

(台北內科週報第588期/2023年7月24日-2023年7月30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飲食的質與量,關係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怎樣吃才吃得對,更是控制血糖的不二法門。在7月21日「和鄰居家護理所」舉辦的「慢步華爾滋」第6場活動中,康甄真老師指出,對於糖尿病患者血糖要控制好,絕對不是「少量多餐」,而是依照黃金準則:「定時定量」。

所謂「定時定量」,康甄真表示,「簡單地說,就是固定3餐的用餐時間,固定會影響血糖食物的量即可;醣(即碳水化合物)就是會影響我們體內血糖食物的總稱,包含有澱粉的多醣和有甜味的糖,在每日飲食指南的6大類食物中只有全榖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的食物才會影響血糖」。

▲參加活動的長者透過實際操作,瞭解食物的份量(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運用「慢步華爾滋」工作坊,「和鄰」將枯燥變好玩,當天除了讓參加這場活動的長者瞭解甚麼是含糖食物與會影響血糖的食物之外,還將平時3餐會吃的主食和點心,一起分類和一起秤重。這些平時就隨手可接觸的食物,在按份量一一秤重後,長者都驚呼平日碳水化合物吃多了。為了加深印象,現場將自己所秤的食物,寫下食物名稱、重量及份數,再由熱心的長者介紹說明給其他長者學習。有1位曾是老師背景的長者,清楚的介紹每種食物重量與份量,因說得太好了,還得到滿堂喝采!與會的長者真是臥虎藏龍!

▲長者瞭解甚麼是含糖食物與會影響血糖的食物之外,還將平時3餐會吃的主食和點心,一起分類和一起秤重(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康甄真老師說:「這次的課程透過實際操作、合作無間、經驗互動,讓我們都可以輕鬆的『控糖穩糖、聰明吃醣』保健康」。她認為,講10句還不如做1次,在現場讓大家實際操作比較容易收到學習效果。當天的實際操作如下:一、準備不同主食與點心,如白飯、稀飯、山東饅頭、肉包、麵條、乾冬粉、玉米1條、紅豆、雜糧麵包、蘿蔔糕、五穀飯、饅頭、雜糧饅頭、燒餅、菠蘿麵包、泡麵、麥片、白吐司、去皮地瓜、法國麵包等;二、秤出2份的重量,另有一些食物則是秤出原本完整食物的重量,再換算成幾份的主食。


想練出好肌力 千萬不要吃錯了

(台北內科週報第587期/2023年7月17日-2023年7月23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40歲以後,肌肉質量逐漸下降,40-70歲每10年下降8%,70歲以後則每年則下降15%,而多數的長者對於肌少症的警訊還是比較輕忽,總覺得肌少症是老化必然現象,其實真正影響肌少症的主因還是吃錯了、少動了。

運用「慢步華爾滋」工作坊,主辦單位「和鄰居家護理所」將枯燥變好玩,更在熟齡共據的生活裡,激盪出好玩、活潑、共同學習、融入生活,達到「與慢病共舞」的目的,7月14日第5場「華爾滋練出好肌力-聚焦肌少症」登場,分享長者的是,如何關心自己的肌力。

▲長者關心自己的肌力,莫不在「慢步華爾滋」工作坊認真學習(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主講的康甄真老師表示,「我們當天檢視長者的『黃金蛋白質』是否吃對了,同樣的使用圖片問答互動、桌遊遊戲,讓長者更瞭解優質蛋白質吃的份量與它的重要性,最後,活動筋骨也是重要的一環,我們一起唱跳『我的餐盤健康操』,了解每1餐健康飲食的份量,也一起做口腔運動『益口銅身操』,預防吞嚥肌肉的退化。有了規律的活動,吃對了優質蛋白質,就能維持優雅的生活品質,健康老化。」

只見現場的長者其樂融融,大家跟著康老師的講解,藉著桌遊的方式,很快就有了概念,康老師說:「因耽心長輩已忘了上次講的營養課程內容,所以在課程剛開始,我都會有短短的『前情提要』來幫他們複習和提醒上次的一些重點內容,使效果更好了。」

▲康甄真老師藉食物九宮格的圖,講解優質蛋白質的攝食(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康甄真老師在課程中安排的桌遊遊戲,雖很簡單,但是相當有趣,主要的是:一、食物九宮格的6大類食物分類;二、翻翻看,翻到2張是同1類食物,便可取牌,取走越多牌,就是贏家。只見長者有如回到童年,翻動著食物的牌子,希望成為贏家。無形中,遊戲結束時,每個參加者莫不學得怎樣吃才能吃到「黃金蛋白質」。

在活動進行時,長者也提出問題來請教康老師,最後,她綜合回答,並有兩點供大家參考,1是「蛋黃的膽固醇雖高,但卻不影響體內的血膽固醇,所以ㄧ天要吃幾顆蛋,應取決於整天的蛋白質攝取量,如葷食肉吃多者,每天1顆蛋即可,素食豆製品吃少者,可多吃幾顆蛋」;另1是「雞精、雞湯可以補補元氣,但只喝雞湯不吃雞肉,是補不到蛋白質,同理,牛肉湯、魚湯皆如此,都要吃到牛肉、魚肉才可以補到優質蛋白質」。

▲長者對玩食物九宮格,感到樂在其中(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和鄰讓長者體會 運動是良藥

(台北內科週報第585期/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9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和鄰居家護理所舉辦的「慢步華爾滋」第3場,在6月30日揭開「華爾滋優雅肌肉展現-運動肌肉隨你控」序幕,使社區的長者有機會瞭解「如何透過運動提升自己的肌力」,實在很有意義!

陳莉雯老師指出,「您可能聽過『運動是良藥』這句話,因為養成運動習慣不論是疾病疼痛不良姿勢,都可透過運動改善或達到預防與治療,我經驗裡發現長者多缺乏運動觀念,和鄰這次華爾滋很特別,聚集了不同專業領域人士,透過列席觀察瞭解、會談、評估後改善活動的設計,中間更穿插個案討論整合慢病管理,齊心給予長者多元照顧,讓長者有自我管理能力。」

▲陳莉雯老師示範正確的動作,讓長者很快就領會了(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為了讓運動觀念深化到長者內心,陳莉雯說:「我的規劃是有半小時能瞭解長者先前對運動的觀念,再以『極球』進行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的全方位訓練,全程融入體適能8大要素進行上下肢肌力強化,並套入濃濃台灣味的台語老歌,讓年長者更能有情境的融入華爾滋舞步,從坐在椅子上的訓練,也讓年長者有1個更安全的運動姿勢與容易達成的運動環節,是相當重要的。這讓年長者在家看電視或是任何空檔時候,都可以在家行安全的自主練習」。

當然,肌肉訓練,就如同學習任何技能一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肌肉也是」,有力量的肌肉是身體最好的保護,陳老師說:「當長輩在不小心跌倒時,將可以降低跌倒時的受傷程度,令人感動的是,長者來到『和鄰』都有著非常願意學習的態度,就像個大家庭,彼此之間,更有著互相鼓勵的默契,想在這12週學到什麼的心,你會感受到長者都是帶著期待和開心來『和鄰』的,這讓我非常感動!何況讓長者加入運動來改善慢病,對長者的健康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在慢步華爾滋的第3場,長者學習以「極球」進行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的自主訓練(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過程中,兩位長者來據點量血壓時偏高,從他們的眼神裡,就是想跟大家一起動,音樂一放、運動一展開,長者忘我的動起來,工作人員不時的緊盯,還好中場休息就到了,下半場長者在休息室,還是一直舞動著身軀,手足舞蹈的靈魂不間斷,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的運動從坐在椅子開始舞動。

從這場活動後的閒聊,陳莉雯老師發現,「幾位長者想問更多自己的表現情形,正向互動後,他們覺得很開心,感覺自己好久沒有運動,居然也達到了運動的目標,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滿滿的自信和成就感,讓我感覺到自己正做著1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和鄰居家護理團隊,彼此合作無間(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和鄰相約長者 與食物親密對話

(台北內科週報第583期/2023年6月19日-2023年6月25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長者在老病相侵下,幸好社區裡有長照機構的關懷。設於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和鄰居家護理所」,於日前舉辦「慢步華爾滋」活動,使長者透過對食物營養的瞭解,能夠改善飲食習慣。由於「和鄰」座落於新北市文化局古蹟指定用地,建築本身具有古樸的藝術感,使現場更增添了溫馨氛圍。

▲第2場「華爾滋美食相約-與食物的親密對話」登場,當天與會長者發問情景(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運用「慢步華爾滋」工作坊,「和鄰」將枯燥變好玩,更在熟齡共據的生活裡,激盪出好玩、活潑、共同學習、融入生活,達到「與慢病共舞」的目的,6月16日第2場「華爾滋美食相約-與食物的親密對話」登場,分享長者的是,對6大食物營養的認識,邱青萸執行長表示,「食物是會在身體裡說話的,所以我們要認識它,更要懂得如何攝食得宜!」

當天,不只課程內容很實用,而且還包括「血糖健康控」與「端午節慶健康吃」兩大主題,提高與會的長者興趣。熱心的李佩芬老師,也再次前來參與,她說:「對這次鶯歌慢性病長者,我們聚焦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肌少症,尤其肌少症也值得關切。」她希望參加的長者,能夠多和現場主講人互動。

▲參加「與食物的親密對話」的長者,專注講的情景(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串聯整場活動的關鍵人物、鶯歌「有fu長照站」的秀菊站長說:「我受益於課程內容,把照顧的知識落實在來據點的長者中。這些長者都已邁入晚年,他們無法改變生病的事實,但我們能做的,是在他們生活裡面,埋入讓生活品質一步步改善的希望種子!」。

主講的康甄真老師表示,「社區長者對於慢性疾病的概念是比較薄弱的,因為此刻的他們看起來很健康,其異常報告數值也並未帶來疾病上的困擾,但確不知道隱藏的危機點正慢慢的顯現,將影響未來的生活品質。」

▲和鄰的每一場活動,都事前投人很多心力籌備;圖為邱青萸執行長正看著筆電內的資料,和大家討論的情景(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對於當天的活動,康甄真認為,「飲食營養是很生活化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的日常,所以通常最容易忽略了。那天課程剛開始,長者還是有點放不開,可能是陌生的講師和學員之間彼此不熟,加上對問題不夠瞭解吧,讓長輩難以表達。」不過,她說:「有這機會帶領長者認識6大類食物的同時,他們似乎有許多疑問和迷思,然而我們卻能透過課程中的圖片、朗頌重要關鍵字及遊戲的互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而一次次的從未知、疑惑到充分理解,都讓我們看到每位長者臉上的成就感,也讓我感到滿滿的收穫!」


和鄰邀約 慢步華爾滋首登場

(台北內科週報第582期/2023年6月12日-2023年6月18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設於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和鄰居家護理所」,由於邱青萸創辦人的蕙質蘭心,使它和一般的居護所顯得很大的不同,尤其它座落於新北市文化局古蹟指定用地,建築本身具有古樸的藝術感,更增添了溫馨氛圍。

6月9日,運用「慢步華爾滋」工作坊,「和鄰」將枯燥變好玩,更在熟齡共據的生活裡,激盪出好玩、活潑、共同學習、融入生活,達到「與慢病共舞」的目的,邱青萸說:「起心動念是一切的根。看似簡單的『慢步華爾滋』,我們籌劃了將近1年,從去年在據點場域裡開始的小規模辦理講座,社區民眾踴躍參與,有幾位長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經過1系列活動後都變成控糖達人。很謝謝國北護的學姊李佩芬老師不離不棄,還有和鄰夥伴的支持,過程中,不為人知的包容、討論、激盪,以及結合內部照顧整合聯繫會議,共同擘劃了社區多元照顧,集現有資源下,心中美麗的方案誕生了!它慢慢成形,從個管、居督、居服、站長,還有復能老師也都抽空幫忙,讓和鄰社區整合照顧,從夢想、願景,走向實踐的路上」。

▲為長者量測的情景(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第1場「慢步華爾滋」,在6月9日揭開「慢步停看聽」的序幕,開頭就由李佩芬老師展開互動式的團體對話,現場清楚看見,有些長者害怕看到自己的數據拒絕量測,有些不想看到自己的數據,少數長者不認為血壓需要控制、也沒定期回診。

李佩芬老師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學會了自我監測血糖與血壓,這是慢病管理最重要的關鍵。」同時,這次活動高潮迭起的還有,台灣糖尿病衛教之父林瑞祥教授化身成活動志工,從中分享著慢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長者在「慢步停看聽」活動中,忘懷的融入情境(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當天活動後,串聯整活動的關鍵人物、鶯歌「有fu長照站」的秀菊站長說:「我受益於課程內容,把照顧的知識落實在來據點的長者中。這些長者都已邁入晚年,他們無法改變生病的事實,但我們能做的,是在他們生活裡面,埋入讓生活品質一步步改善的希望種子!」。

對於「和鄰」團隊默默耕耘與付出,邱青萸說:「能不感動嗎?若要問我的感受是什麼?只想說:夥伴正在做對社區有價值的事,不能說他們不辛苦,但我清楚感受到,他們的笑容來自於他們的付出和種下了照顧的種子。很謝謝夥伴的用心,並願意運用和鄰照顧平台,協助社區孕育出健康照顧氛圍的苗子!」

▲和鄰策畫團隊用心規劃,「慢步華爾滋」工作坊的第1場揭開序幕(照片係和鄰居家護理所提供)。

肯承擔1份社會責任,邱青萸始終懷抱著使命感。她說:「和鄰在乎溫度,融入在人本照顧和人際互動裡,我們更要和有心的內外部團隊結合,成為『值得信賴的社區照顧團隊』」。她和團隊用心耕耘,朝著願景的方向前進,屢屢獲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