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會展 工研院秀減碳新技術

(台北內科週報第632期/2024年5月27日-2024年6月2日)

【ESG促進平台】配合中央與台南市政府推動大台南成為綠能科技重鎮,工研院綠能所團隊已進駐台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與產業共同發展打造綠能科技,技術驗證及整合應用平台,讓綠能產業在台南扎根發展。

這次的「2024台南國際綠色產業展」,已於5月30日至6月1日,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行,並延續去年主軸,邁向低碳永續新未來。今年展位數量相較前年增長近3成,吸引超過80家廠商參展,涵蓋250個展位,並迎來超過6國以上的參展廠商。其中,經濟部能源署綠能館更首創全台低碳會展,將展館從宣傳到佈展,全面導入節能低碳的設計,且應用工研院碳盤查資料庫,揭露展館的碳排資訊,率先成為低碳展典範。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王漢英所長表示,傳統會展經常使用高耗能產品和1次性的材料,此次則藉由台南國際綠色產業展機會,將展館從規劃階段起就將低碳排放列入設計要素,包含使用低碳或循環再利用的材料佈置、採用電子化廣宣,以及運用AI智慧電力感測器監測電力使用等,相較傳統展館作法減碳量近80%,希望透過這個展館,也讓舉辦單位、參展廠商及參觀來賓,都能實際體驗節能減碳可以融入與落實於商務活動中,在會展中不僅是要達成行銷目標,還能針對每1件展覽材料從製作、使用、廢棄、回收再利用等都納入碳排估算來實現減碳,讓大家一起向與永續環境邁進。

▲台南市黃偉哲市長(前排左2)參觀台南國際綠色產業展認為,工研院人工智慧電力感測器對建築能源管理十分有幫助(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在經濟部能源署綠能館,工研院也展示下列幾項重要綠能技術與展品:

一、人工智慧電力感測器-貼著電線就可以測量,即時實現能源監測

為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已成重要趨勢。企業要節能,能源量測就是最基本的第1步,但目前業界使用與安裝能源量測電表的成本過高,工研院開發的人工智慧電力感測器,外形只有拇指大小,直接貼著電線就可以測量,更可結合雲端能源管理或工控系統進行能源分析,快速揭露工廠、商辦電力流向,有效找出節電的解決方案。目前國內如捷運、石化大廠等都已安裝。

二、氫能創新平台-首創一條龍驗證開發,打造國內氫能產業鏈

淨零排放的浪潮中,氫能被視為未來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能源技術之1,工研院這次亦展示了氫能創新平台,整合再生能源電解產氫、氫氣純化與高壓儲存、燃料電池發電,及複合儲能等氫應用技術,可進行氫氣生產、輸儲、應用之全方位的測試、示範與驗證,目前已吸引11家廠商在此進行研發與驗證合作,並衍生新創公司氫豐綠能。除了作為新創氫能產品開發的搖籃,也可讓國內外氫應用產業鏈利用場域既有設備快速進行測試驗證,打造完整解決方案。


元旦好消息 節能新制雙料補助

(台北內科週報第611期/2024年1月1日-2024年1月7日)

【ESG促進平台】元旦好消息,節能新制報你知!經濟部自2024年起全新推出「住宅燃氣器具節能產品補助」,凡購買1、2級能效瓦斯爐及瓦斯熱水器,每台最高可享3,000元補助。

不只如此,「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已公告延長辦理1年,無論是在2023或2024年購買的冷氣機與電冰箱,只要符合1級能效及汰舊換新規定皆可申請3,000元補助,如再搭配財政部貨物稅退稅措施,每台家電合計最高有5,000元的節能優惠。

此次燃氣器具補助產品與金額如下:雙口以上瓦斯爐及自然排氣式燃氣熱水器,1級能效產品補助2,000元,2級產品補助1,000元;強制排氣式燃氣熱水器1級能效產品補助3,000元,2級產品補助2,000元。依補助作業要點規定,同1電號之住宅用戶可申請瓦斯爐及瓦斯熱水器各1台。

▲住宅節能2024年元旦新制上路,燃氣器具、冷氣冰箱雙享補助利多(照片係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指出,燃氣器具補助購買期間從2024年1月1日起至4月30日,為期4個月,預計可補助23萬台。有意申請補助的民眾,應在購買1或2級能效瓦斯爐與瓦斯熱水器後,備妥申請表、身分證件、存摺、安裝地址電費單、統一發票等規定文件,以掛號寄至專用郵政信箱(板橋郵政68-123號信箱),或直接線上申請,加快補助審核速度。

為鼓勵民眾線上申請補助,能源署已建置燃氣器具補助網站,提供最新補助內容及申請流程資訊,另有產品查詢、表單下載、線上申請、進度查詢等便民服務功能。民眾可經由住宅節能補助入口網頁(https://save3000.moeaea.gov.tw)或從能源署官網首頁連結前往燃氣器具補助網站。如有任何問題,亦可撥打諮詢電話專線:02-2955-9666,向專業客服人員詢問。

除了燃氣器具,家電產品一樣享有政府節能補助。能源署表示,為加速住家汰換老舊冷氣及冰箱,113年將繼續辦理家電汰舊換新補助,並預計有64萬台補助申請額度。能源署提醒民眾,家電汰舊補助僅適用1級能效冷氣機或電冰箱產品,申請時須一併檢附環境部廢四機回收聯單,證明舊機已汰換回收。填妥紙本申請書,掛號寄至專用郵政信箱(板橋郵政8-17號信箱),亦可經由住宅節能補助入口網頁(https://save3000.moeaea.gov.tw)或從能源署官網首頁連結前往家電補助網站,進行線上申請。



經濟部鬆綁 有助活絡綠電市場

(台北內科週報第609期/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

【ESG促進平台】為了符合國際邁向2050的綠電需求,國內產業購買綠電需求成長,經濟部能源署開放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所發綠電,可以銷售給再生能源售電業,再由再生能源售電業轉售予企業用戶,協助國內業者取得綠電,保持產業的競爭力。

經濟部指出,過去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也就是俗成的太陽光電第2、第3型若要轉售,必須先轉為第1型電廠,也就是傳統電業,但「3轉1」對中小型電廠而言,會面臨許多對於大型電業的要求,因此考量法規與便民,以及擴大綠電進入交易市場的規模,能源署針對電業法做出解釋,開放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太陽光電第2、3型)可售電給再生能源售電業,再由再生能源售電業轉售給一般需要綠電的企業。

▲為活絡綠電市場,經濟部開放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太陽光電第2、3型)可售電。

其次,考量目前綠電交易價格,經濟部表示,依台電公司統計資料,至2023年10月,太陽光電躉購費率5.5元以下的自用發電設備年發電量約為86億度,5元以下的第3型自用發電設備年發電量約71億度,這兩類的綠電都有可能因這次開放進入綠電市場。

除了活絡綠電市場外,經濟部進一步說明,開放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的綠電可以銷售予再生能源售電業,增加綠電直接進入一般企業購電市場,也可望減少台電公司躉購綠電,降低購電成本,未來經濟部也會強化再生能源售電業的營業體質健全與管理,以確保綠電市場交易秩序。


風與光聯手 台電推增氣和展綠

(台北內科週報第604期/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1月19日)

【ESG促進平台】近日,在野黨立委召開能源議題記者會都提到減碳的重要性,對此,台電表示,近年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以達兼顧穩定供電及環境保護目標,從各政黨總統參選人陸續公布的能源政策,都肯定發展再生能源與低碳燃氣橋接的功能。近年,除與民間積極合作擴大再生能源之外,也在北中南地區加速推動興建燃氣機組,以進一步深化減碳效益,目前供應北北基地區重要電源的協和電廠更新計畫,正在進行環評中,以氣換油後,不僅空污可減排96%、溫室氣體亦減量52%,盼請各界大力支持。

天然氣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視為重要的橋接能源,台電說,燃氣機組具有低碳優點,透過以氣代煤、油,可以發揮兼顧穩供與環保的功能,且燃氣複循環機組除可配合再生能源發電快速升降載,穩定區域供電平衡,未來亦可以混燒、甚至專燒氫等無碳燃料,持續導入減碳技術,以「先低碳,後零碳」之方式邁向淨零排放。

近年來,政府、民間及台電致力於投入綠電設施建置,台電指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大幅增加。根據能源署統計,截至今(2023)年9月底,光電裝置容量累積超過1,155萬瓩,風電達258.3萬瓩,相較2016年9月,光電僅100萬瓩,風電僅68.2萬瓩,已分別成長為當時的11倍與3.7倍以上。風與光聯手,不僅讓電力供應更穩健,對於減碳也是一大助力。

▲台電目前供應北北基地區重要電源的協和電廠更新計畫,在進行環評當中,以氣換油後不僅空污可減排96%、溫室氣體亦減量52%,盼請各界大力支持(照片係經濟部提供)。

其次,近年透過環保降載與增氣減煤政策,並致力於再生能源友善併網,逐步提高低碳及無碳能源發電比例,台電進一步指出,我國發電量雖呈現上升趨勢,然而電力排碳係數則為逐漸下降,電力排碳係數已自2017年每度0.554公斤,持續降至去(2022)年每度0.495公斤,每度電之排碳量逐步降低。

台電表示,減煤、減碳、減空污已是現在進行式,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台電公司全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削減率已達6成,讓近年在穩定供電的同時,亦可兼顧空污改善的需求。

推動協和以氣換油,台電再次強調,以燃氣機組取代舊有4部燃油機組,不僅空污可減排96%、溫室氣體亦減量52%,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此外,每個區域都有自身電源將有助於區域供電平衡,就近供電不僅可提升電網韌性,也減少長途輸電的能源耗損,提供北東發展穩定電力,是兼顧環境保護與穩定供電的雙贏最佳作法。


工研院打造 氫能示範驗證平台

(台北內科週報第600期/2023年10月16日-2023年10月22日)

【產學政研連線】在2023年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展出由工研院打造的「氫能示範驗證平台」,提供1條龍式的氫能技術與驗證解決方案,目前已協助國內公司推動餘氫發電,更衍生出新創公司「氫豐綠能科技公司」,帶動氫能產業蓬勃發展,並幫助產業搶攻新能源商機。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王漢英所長表示,氫能是台灣未來積極發展的重要能源,工研院已規劃「台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內容涵蓋未來30年於氫氣供應、發電應用、工業應用、載具應用,及法規標準、基礎設施等氫應用發展等面向。此外,工研院在氫能技術研發上亦投入大量心力,像是這次展出的「氫能示範驗證平台」,整合再生能源電解產氫、氫氣純化與高壓儲存、及發電應用技術,打造完整解決方案。目前已吸引11家廠商在此進行研發與驗證合作,而該平台所衍生的氫豐綠能科技公司,是工研院與經濟部能源署共同培育催生而成,並透過技術移轉,幫助我國氫能發電關鍵技術發展、培養運維能力及累積運轉經驗。

▲日前,於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永續發展館」,展出氫能等32項關鍵技術;圖左起為工研院綠能所王漢英所長、經濟部能源署翁素真主秘、經濟部能源署廖婉忖科長(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目前已有半導體矽廢棄物處理業者,透過餘氫發電技術,可將處理含矽廢棄物時產生的氫氣副產物轉換為電能,打造完整矽廢棄物循環經濟模式,並取得綠電憑證。期盼透過氫能發展平台,作為國內產業技術練兵基地,提升氫能產業規模,進而成為未來重要淨零電力來源。除了此次展出外,工研院也將趁此熱度,接續於10月16日舉辦「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展現實際在場域應用的技術與服務,希望藉此吸引更多產業合作,推動綠能科技發展。

今年永續發展館,工研院共展出32項關鍵技術,涵蓋創能、儲能、節能等不同技術。其中,在創能上,展出「穿隧氧化層鈍化接觸(TOPCon)太陽電池」技術,以超薄氧化層及多晶矽層作為背面鈍化堆疊層,為目前商品化中最具競爭力的商品化高效率太陽電池之1。目前此技術已技轉給國內太陽能大廠,該廠預估20223年已會有200MW(茂迪2023年產能)的電池與模組產能,其年產值可望上看30億元,今年更進一步擴大產能至350MW(茂迪2023年)。

▲工研院展出「氫能示範驗證平台」,整合再生能源電力調節、電解產氫系統、複合式氫能/電池儲能,及氫能發電與燃燒應用等技術(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其次,在儲能上,展出長時間儲能「釩液流電池暨關鍵組件技術」,屬於安全能量型儲能系統,可搭配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系統,解決其間歇性問題,目前已技術移轉給中油公司。

最後,在節能上,展出「創新低碳節能吊扇」,是全國唯一具完整碳足跡分析的低碳又節電的創新「吊扇」,目前已在中小學進行示範,在相同風量條件下,平均用電量只有傳統吊扇的三分之一、減碳達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