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再生變 經濟部祭三箭因應

(台北內科週報第633期/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產學政研連線】日前,中國再度片面宣告中止ECFA 134項產品早收優惠關稅,自2024年6月15日起實施,對此,我方一再呼籲,兩岸同屬WTO會員,貿易爭端應在WTO機制下協商予以解決。

經濟部表示,自2023年4月中方對我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以來,政府對於中方作為可能對我產業影響,已有掌握並預為準備,包括與石化、紡織及機械等相關業者密切溝通座談,並盤點備妥相關升級轉型、分散市場等具體作法。

此次中方取消的早收優惠項目,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產品,相關產品稅率恢復為1%-12%不等。2023年該等產品輸中金額約98億美元,占我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近年中國石化大擴產,台灣石化產品出口到中國已持續下降至兩成。我ECFA早收對中出口占對全球出口比重亦逐漸下降,2023年降至3.6%,評估目前對我國的衝擊應在可控制範圍。

▲中方再度片面取消ECFA早收優惠,經濟部將協助產業因應(照片係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強調,已備妥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與分散市場,將輔導業者發展差異化及高值化產品、協助分散市場、精進低碳化與數位化製程3大策略來進行。換言之,在協助業者分散市場方面,將整合產業,以異業結盟方式群聚拓銷;由公協會以大帶小帶領業者參展;建立中小企業共同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經濟部將再與業者溝通、瞭解需求,降低中國中止關稅減讓的影響。

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加上經濟成長趨緩,經濟部指出,2023年我國對中出口1,522億美元,減少18%,比重降到35.2%,創21年來新低,而2024年1-4月出口453億美元,減少3.7%,進一步降至30.7%。政府過去為強化供應鏈韌性,已持續推動市場多元化,對東協、美國、日本、歐盟市場之占比持續上升,顯示與其他主要國家的經貿鏈結持續增加。


商研院助醫療科技業 進軍印度

(台北內科週報第599期/2023年10月9日-2023年10月15日)

【產學政研連線】印度是台灣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為協助台灣業者爭取當地商機,在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導下,商研院日前於印度孟買舉辦「Wow!Taiwan Project-醫療科技印度雙邊交流暨媒合洽談會議」,透過印度出題、台灣解題活動以及1對1面對面的洽談,展現了台灣醫療科技產業能量,並協助業者拓展印度醫療市場。

駐印度代表處經濟組陳郁淇組長開幕致詞表示,印度是台灣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為了讓印度業界更加瞭解台灣醫療科技業者的能量,所以這次活動匯集了台灣最優秀的醫療科技業者,針對印度的需求提出了解決方案,以開啟雙方合作的契機。此次活動,台灣許多業者展示了優質的醫療設備與解決方案,透過優質的醫療設備與解決方案,以提高民眾的生活品質與醫療服務,希望能促成台灣、印度企業交流與合作機會。

▲「Wow!Taiwan Project-醫療科技印度雙邊交流暨媒合洽談會議」中,當地業者與台灣業者互動熱絡(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此次活動參與的台灣業者,包括遠距醫療、醫療設備以及照護輔具等業者。而隨著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穿戴式和行動健康設備的發展加強了遠距醫療照護的能力,台灣業者以科技滿足不同的醫療需求。當天包括博鑫醫電、帆宣科技、廣積科技等透過裝置與AI等技術,提供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獲得印度業者高度關注與興趣。

其次,在醫療院所與居家施行救治,以及實驗與照護時,精密的儀器增強了醫療環境的穩定度與精準度,也能協助患者加速其康復,因此包括輔人科技、精拓生技、鯨揚科技、奈捷生技與鴻辰通訊以智能感應裝置、精密儀器,及穿戴式裝置,協助醫護人員以更精準有效的方式完成救治,並優化患者生活環境與品質,都獲得印度業者青睞。

▲駐印度代表處經濟組陳郁淇組長(左4)、商研院行銷所曾志成所長(左3),會後與貴賓合照(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總共有超過20家印度當地業者參與此次媒合洽談會,其中包括擁有24年醫療相關產品代理經驗的AAKAAR Medical Technologies,也打進印度最大集團信實醫院體系的TS Comprozone和由Bilakhia家族成立的Meril印度醫療器材廠商等知名企業。參與活動的買主表示,台灣擁有重視醫療的傳統,醫療企業更擅長軟硬整合,並應用於醫療設備和儀器的開發,這些都是台灣在醫療產業的優勢。利用這次的機會,在行程中更參訪了印度孟買知名的兩家私立醫院P. D. Hinduja Hospital&Medical Research Center與Dr. L. N. Hiranandani Hospital,互動過程中讓他們瞭解台灣業者的強項。更多新興市場情報,及議題研究與活動等資訊,請至該計畫官網「新興市場情報誌」查閱:https://mvp-plan.cdri.org.tw/


我半導體聚落優勢 難以複製

(台北內科週報第591期/2023年8月14日-2023年8月20日)

【產學政研連線】日前,王美花部長於出席APEC能源部長會議期間,參加美國「國家亞洲研究院(NBR)」於8月14日舉辦的台美供應鏈及經貿合作論壇,分享台灣對於跨國供應鏈韌性的看法與未來期許,她除闡述台灣與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互補,彼此合作方能創造最大利益,並強調我國擁有政治穩定、科技實力卓越等眾多優勢,係全球供應鏈的最佳夥伴。

論壇中,王部長表示,長期以來美國與台灣各自在半導體晶片設計與生產領域各擅勝場,台灣能為美國晶片設計客戶生產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可稱作是台美合作的勝利方程式。

雖然過去幾年台海安全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但王部長強調,50年來台灣所發展的半導體聚落優勢是不可複製的,即使台灣企業為了就近服務客戶、技術合作等考量進行全球布局,強化供應鏈韌性,但依然在台研發最先進技術,堅持深耕台灣。

▲王美花部長參加美國「國家亞洲研究院NBR」舉辦的台美供應鏈及經貿合作論壇,會後合影;圖由左到右依序為:駐西雅圖辦事處甄國清處長、貿易局江文若局長、華盛頓州副州長Denny Heck、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國家亞洲研究局(NBRRoy D. Kamphausen總裁(照片係經濟部提供)。

王部長特別提及,台灣就像晶片,雖然小巧卻非常重要,在疫情期間車用晶片短缺,以及AI與高速運算等下世代先進科技日興,更凸顯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台灣業者提供全球客戶先進技術與高效製程,加上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連結緊密,可提供即時的相互支援,持續研發最先進製程技術,以做為全球供應鏈最佳助攻手,並與美國組成臺美產業夢幻隊,攜手共同成長。

這次論壇包括華盛頓州副州長Denny Heck及美國各界重要學者、智庫逾百人與會,與會者咸肯定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洽簽,不只深化台美雙邊經貿關係,更代表雙方共享民主自由價值與情誼,同時讚揚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與貢獻,期許雙方持續針對共同強化供應鏈韌性,強化經貿與各面向領域的交流,持續深化雙方關係。


接棒RIN主席 工研院發揮影響力

(台北內科週報第585期/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9日)

【產學研連線】多年來,工研院積極以科技協助台灣成為「國際可信賴的夥伴(Trustable Partners)」,持續在半導體、綠色能源、先進材料等產業領域,與美國、英國、歐洲及中東歐等各個國家,進行深入合作與交流,尤其參與歐洲規模最大的研發組織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 Technology Organisations;EARTO),近期更有重大突破,包括如下:一、受推舉為EARTO旗下「應用研究國際合作組織」(RTOs International Network;RIN)主席;二、成功爭取2024 RIN首長會議來台主辦權;三、引領創新推動RIN人才交換機制,工研院與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簽署人才交換協議在10月展開人才交流等,展現工研院扮演科技智庫之角色,以及聚焦市場導向的產業化成果受國際肯定,長期深耕經營歐、美、亞及中東歐等創新夥伴關係,更具顯著成效與重要性。

工研院蘇孟宗協理表示,RIN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國際應用研發機構鏈結平台之1,具備國家級代表之指標性,透過此平台可鏈結全球15個頂尖研究機構進行跨域交流,將工研院研發策略、經營理念、技術成果推行到國際科研機構中,激勵出更多的合作契機與科研創新,進而建立起台灣是世界各國發展科技創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可信任國際夥伴(Trustable Partners)領導地位,攜手產業鏈結國際網絡,進軍國際市場。

▲工研院劉文雄院長(左)與加拿大NRC院長Iain Stewart簽署人才交換協議,作為RIN組織第1個人才交換協議的示範(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今後,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工研院將以國際科研組織主席的身分,扮演產業界、學術界與國際間有效的橋樑,力促全球科技應用與實務的交流,推動國際合作機會與活化國際創新生態之連結,更以創新科技與產業化實力協助解決全球問題,攜手國內產業打進世界盃。

另方面,工研院也成功爭取到2024年RIN首長會議的主辦權,向來在歐美舉辦首次移師到亞洲進行舉辦,選擇台灣是重要的里程碑,透過RIN會員首長前來台進行商議與交流,將可提升台灣能見度,推動在國際經貿合作、人才交流及區域鏈結等面向合作與商機。

會議中,並由工研院劉文雄院長與加拿大NRC院長Iain Stewart,簽署人才交換協議,作為RIN組織第1個人才交換協議的示範,展現工研院引領RIN國際組織,樹立推動典範及增進國際影響力。而奠基在此協議上,雙方將於今年秋季進行人員互訪,並聚焦綠能、材料開發、醫療保健、半導體領域的交流及合作。工研院期盼以此為雙方深化交流搭起1座堅實的橋樑,促進國際人才與技術領域的實質交流與合作。

▲在RIN年度首長會議上進行主席交接儀式,工研院由蘇孟宗協理(左)接任第2屆主席,右為前任主席Iain Stewart(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當然,工研院長期也深耕經營美國、英國、中東歐等創新夥伴關係,積極建構與全球重點國家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平台,包括為深化台美供應鏈與產業互補,促成台美半導體研發聯盟合作,也透過台英雙邊合作半導體與離岸風電計畫,加速台英創新科技競爭力;此外,運用台灣與中東歐經貿產業優勢與技術互補,促成半導體及雷射領域交流,前進新興市場,拓展合作商機。

EARTO(Europe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rganisations)是歐洲最重要的研發組織協會。該協會代表來自歐洲32國、350個不同領域的應用研究機構。EARTO所屬會員機構,總共擁有超過15萬工程及技術研發人員,每年與超過10萬個以上的公司進行合作計畫。RIN(RTOs International Network)為EARTO轄下,於2019年成立的組織,也是歐洲最大國際應用研發機構鏈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