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易素食大旗 改變飲食習慣

(台北內科週報第559期/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28日)

【本報社評】民以食為天;食以何為天?這是值得每個人探究的大事!唯有瞭解飲食習慣,將如何影響自己的生存、生活及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涯中,開創永續發展的人生。

吃葷、吃素,都淵遠流長,迄今仍然沒有定論,何況還有所謂「彈性素食主義」者,也就是葷素兩宜!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在他的書中,甚至稱「素食主義文化史」呈現的是「不流血的革命」,可見葷素還是相當對立的。有很多人想吃素又改變不了吃幾10年的葷食習慣,聽令歲月在遲疑中流失,最終仍然如故!也有些人因為健康、道德、宗教及生態環境等等因素,而改變了飲食習慣,一夕之間,斷然由葷而素!

改變習慣,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意志力堅強,或是為情況所迫,否則常常功敗垂成。特拉姆.史都華書中前言說:「『素食者』(vegetarin)1詞創造於1840年代,7年後,更成立了『素食協會』(Vegetarian Society),雖然不時遭到消融併吞或忽視,素食主義者運動隨之風起雲湧。」誠然,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素食者,這可從素食餐廳林立看出來。問題是,還沒有改變飲食習慣的人、想吃素,卻遇到既有習慣阻撓。

從易經,我們得到啟示,任何「變」必須遵循「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的變易大道理。以素食而言,從葷到素,變的是吃的內容,不變的是吃的需求。人類為什麼要吃?便是為了生存!當然,能生存下來,才談得上生活的目的與生命的意義。那要怎樣改變飲食習慣呢?一言以概之,就是採用「簡易」的辦法。我們不必要求自己「一步到位」,既然心嚮往之,那麼,以漸進的方式,在同儕的相互影響中,日積月累的深化,最後自自然然的轉變過來了。

今天,我們高舉「易素食」的大旗,希望透過無紙報結合和素食產消有關的每1個環節的串聯,實現「生活轉型」的底層目標,何況「民以食為天」,我們深知「食以何為天」,必須順著「簡易、不易、變易」的原則,讓自己能夠確實維護身心靈的健康。


再創素食文化的新頁

(台北內科週報第559期/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28日)

(曾季隆/撰文)【本報以書會友專欄】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寫的「不流血的革命:素食主義文化史」,中文版在9年前就已出版了,可是有悠久文化歷史的素食,演變到今天卻沒有太大的創新意義,反而要依託在「宗教」、「健康」及「環保」之下,不斷的鼓吹,即使如此,吃素的人口也只約佔10%而已,在同1個報告中卻指出,「盡量減少食用某些動物性製品的人口卻越來越多,這群『彈性素食主義』人口在2020年已佔全球人口42%,他們仍然不完全排斥動物性產品,但更偏好食用植物性產品或蔬菜」。

雖然直到1840年,「素食者」1詞才誕生,但是史都華的著作中卻表示西方文化如何從17世紀開始,就廣受素食者的影響,尤其思想家如法蘭西斯.培根、湯瑪斯.布謝爾都認為茹素不只能讓人長壽,更可以使靈魂獲得淨化:上帝允許亞當與夏娃吃植物、水果與種子,若人類能依樣茹素,那麼將可重返伊甸園式的自然和諧狀態。17、18世紀的印度旅遊者發現了印度教的不殺生概念(保存所有生命),並提供了無殺戮行為社會的理想願景。書中,史都華跟隨著素食者的腳步,從雪萊、盧梭,一直到19世紀醫學界認定人體構造較近似於草食動物而非肉食動物。

▲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寫的「不流血的革命:素食主義文化史」。

原著出版時,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文推薦中強調地說:「支持素食的人,提出了無數道德、宗教、哲學、環境與生物觀點,為茹素進行背書,但是肉食者所提出的反對論點恐怕更超越了普通肉食消費者的想像。長久以來,人們早已相信不吃肉就不能活的想法。1654年,大力推廣今日素食概念的羅伯.諾威德,就被眾人認為死於營養不良。」

華盛頓郵報也在上述文中說:「許多人對動物抱有特殊情緒、感覺與連結,但他們仍舊吃肉。假使有一天,人類發現蔬菜也有了感覺,但人們終究不會為此而坐以待斃。印度教曾明言,真正的聖人僅以空氣為生,但人類終究無法企及如此完美高度」,可見飲食習慣雖有長遠的歷史,但是究竟吃什麼會影響什麼,則仍待研討,最重要的是,人類飲食的目的固然是維持生命,可是深一層的探討,又不僅是如此,它還牽涉了生命的意義。吃,不只在於為了生存,而且更在於發揮生命價值。從這角度來思考的話,「素食」就不是單純的吃喝而已了。總之,唯有瞭解素食文化的歷史,才能鑑往知來,從而發掘素食文化的創新之道。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是本報發行人,逾半世紀來,始終為創新報業經營模式,付出大半生心力,更將見證台灣走上驅動媒體改善社會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