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共和國 和你圓一個綠金夢

(台北內科週報第636期/2024年6月24日-2024年6月30日)

【逐夢築夢專訪】在夢想中,身為「咖啡共和國」創始人、「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院長,王杉財博士的夢,很早就已圓了,可是在現實環境中,這個夢有了新的發展。永續的時代,雖然使人類有個美好未來的憧憬,但是它的願景卻大部分還是空中樓閣。只有咖啡的領域,可以創造出讓人想像不到的富足安樂,而在此刻它仍然處於起步的階段。有夢,當然就有實現的1天!

怎樣圓1個綠金咖啡的夢?請聽聽這故事!王杉財創辦人的學經歷跨領域,是位頗有成就的科技業菁英,在盛年之際和「咖啡」結了不解之情,一心投入「咖啡文化」推廣與教育認證,矢志開創「台灣咖啡新世紀」,不是只有壯志,尤其豪情萬丈,早已展開未可限量的新旅程。

▲掛有「咖啡共和國」認證的「綠金咖啡館」(照片係理範國際實業公司提供)。

曾經,他在摩納哥蔚藍海岸的核心-蒙地卡蘿,喝著咖啡、享受到自由悠遊的氣息奔放,耳邊F1賽車馳騁聲光的速度快感,還可看到豪華郵輪浪漫奢華的娛樂圖騰,觸動了他心中的那根弦;回到台灣,在午夜夢迴時,常常揮不去那如夢似幻的情與景。

和孫逸仙博士不一樣,王杉財博士不是要革命,更不打算造反,他只是結合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建「咖啡共和國」,為喜歡咖啡、愛咖啡的人,提供心園中的1塊自由樂土。這塊樂土不必大,卻可以無邊無際;這塊樂土不必種植,卻可以源源不斷收穫。他說:「福爾摩沙是咖啡Wonderland!」

迪斯奈樂園是20世紀的產物,王杉財表示,「正當我迷惑著如何聚集咖啡這麼多樣特色,又可以架構出『台灣咖啡共和國』時,剛好在我舉辦的『三三咖啡天使』活動上,出現了1位迪斯奈樂園建築大師-簡廷在會長。看著他介紹如何規劃迪斯奈樂園結合本土藝術,落實在香港、上海等等。我突然間領悟到,有為者亦若是!」

▲王杉財博士(左)頒證給取得咖啡師認證的知名藝人(照片係理範國際實業公司提供)。

那時候,王杉財的心中,對「綠金咖啡」不再只是空泛的夢了,他說:「基於『有為者亦若是』的理念,咖啡共和國和台灣原民部落小農結合,經過3年多的努力串聯,呼籲100名小農參加『咖啡小農種碳專案』,讓小農可以從自己的生產、生活、生態做到減碳,讓草根生命力能夠進入國際減碳領域。」於是,「林下經濟」已然播下種子,也在「咖啡共和國」志士的呵護中成長。

事實上,今日若仍只顧談碳權,實在太落伍了!生物多樣性,才是ESG永續發展的根本。過去,台大森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博士曾提及《台灣植林》的政策,應回歸BioCredit & ESG Future生物多樣性的綠色價值,也是地球生態與人類永續的未來。

當前,台灣瘋咖啡的行為,山巒峰頂「砍樹種咖啡」,實是破壞山林的面貌、滅絕物種,王杉財博士認為,如能積極推動「林下咖啡共生經濟」的BioCredit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發展「無碳無廢綠金商機」進行科研與商務團隊,以發展可投資、交易買賣、轉讓、綠色經濟有價證券化、數位化產業組織,即可架構成為商貿平台大串聯的兆元綠金商機,於是,規劃串聯成立、唯一可以享受到胼手胝足熱血小農的幸福城市「咖啡共和國綠金認證咖啡館」。

▲已獲咖啡「咖啡共和國綠金咖啡館」認證的三仙台彧咖啡館(照片係理範國際實業公司提供)。

談到「綠金咖啡、自然共生」的實踐者,就必須介紹1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彧咖啡國際學院創辦人、也是東海岸原住民精品咖啡發展協會理事長蔡彧博士,他指出,「日治時期在東海岸遍種咖啡,並以南洋楹作遮陰共生不必施肥、不噴農藥,自體抗葉鏽病,形成天然有機效應,熟成的咖啡果實不但鮮紅甜美、風味獨特,多為日本皇室的貢品」。

在各方因緣際會下,整套「咖啡共和國綠金咖啡館」的認證辦法,已經完善制定好了,目前正展開甄選活動,凡符合下列條件者:擁有群聚30人以上活動空間,且業主具關注社會公平和社區權益的意見領袖,或具發展職能教育和培訓的公益人士,皆歡迎向主辦單位:理範國際實業有限公司(手機:0963-060308;市話:(02)2633-0289 洽王博士;E-mail:roc.club.tw@gmail.com;網址:https://www.roc-club.org/WebMaster/ 咖啡共和國服務與交流平台),或洽協辦單位:身心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請將你line的I.D.與手機號碼寄至:email:cowell.tw@gmail.com曾季隆執行長,即可為您服務)提出申請,大家共同致力於「綠金咖啡」永續發展的築夢成真!


與神共飲 品味奇妙書友與咖啡

曾季隆/撰文

(台北內科週報第634期/2024年6月10日-2024年6月16日)

【以書會友】咖啡,是人與人交流最好的觸媒,可以獨享,更可以共飲。其實,獨享時是和自己共飲;共飲時也是享受著獨享所無的人情味。對咖啡來說,它的存在為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文化生活。有了它,即使是1個人喝著咖啡,也有不同於其他飲品的享受。

本來,我不是喜歡喝咖啡的人,總覺得喝起來會有苦味,又耽心喝多了會有咖啡因的問題。後來,認識了咖啡共和國創辦人王杉財博士,才整個轉變了觀念。在他送我很好的咖啡之後,更是慢慢地著迷。喜歡看書的我,沒多久,就將咖啡和書、友連結起來了。書友之間,有咖啡當觸媒,整個品味的境界居然提升得很高。

▲藉著咖啡,我們連結起來了。

台灣的咖啡文化發展是有脈絡可尋,早期深受日本的影響,直到1997年星巴克來台設點,才受到新的刺激,於是,美式咖啡的風氣愈衍愈盛,當然,咖啡就是咖啡,豈有什麼不同!只是咖啡在不同人的飲用,便滋生不同的品味。有人極為講究,而有人卻只拿它當一般飲料。這,就天差地別了!

書與咖啡,很早就已譜出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了,若在兩者之間加上「友」的奇妙元素,那,必然點燃起意想不到的生命火花。我和書的因緣,起於將近50年前,也就是民國64年,時剛從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意氣風發,便想到此後看書便看書,不為升官發財,更不為搏取學位。這樣,天天興之所近的看書,沒想看了幾10年居然練出1天看1本書的功夫。何況,「以書(作者)為友」、「以書會友」,自己也交了很多好朋友。

既然,書與友、書與咖啡都是談得上的良媒,在認識王杉財博士之後,很快的就一拍即合,共同發起成立「神來咖啡書友會」,希望藉著「以書為友」、「以書會友」、「以友為書」,享有高度美好的文化生活。

▲與友共飲,不只樂在交誼,而且發揮互助共學精神,獲益良多。

神來的「神」,是我深感書友與咖啡連結在一起,必可產生「與神共飲」的效應,這個「神」是法力無邊的!透過「以友為書」的概念,讓大家可以時時歡聚,包括線上和實體運作,及實際的工作坊。此外,更可秉持「以書會友」的精神,結識來自不同領域的各界專業人士,形成跨業交流,實踐「互助共學」,以發揮「同儕學習」的正向效果。

在這AI時代,連機器人都肯「深度學習」了,何況是你我為萬物之靈,而要學習新事物最好的管道,仍然建議採取我倡議的「以書(作者)為友」、「以書會友」、「以友為書」,不只「簡單易從」,而且又能日起有功,活在當下即未來!欲知其詳,歡迎與我聯繫(請將你line的I.D.與手機號碼寄至email:cowell.tw@gmail.com曾季隆執行長,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和你連結起來),希望藉著「互助共學」的方式,實現我們學習新事物的心願,讓AI掌握在手腦之中!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是本報發行人,目前在書與友之間,積極推動「以書為友」、「以書會友」、「以友為書」為宗旨的書友會組織)


英雄識英雄 楊景端拜會曹賜斌

(台北內科週報第627期/2024年4月22日-2024年4月28日)

【逐夢築夢】自古以來,英雄識英雄,有才幹的人莫不惺惺相惜!不久之前,遠在美國的紐約北方醫學中心楊景端總裁生平首次來台,在台北艾美酒店舉辦「功能醫學研討會」,獲得廣大迴響。會後,大中華史懷哲協會王杉財理事長力邀他偕紐約北方醫學中心國際合作處主任陳彥玲教授聯袂南下高雄,拜會《國際白疤中心》曹賜斌院長,兩人相見可說恨晚!

資深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專科醫師曹賜斌院長,窮其一生研究治癒白疤患者,弭平患者心理障礙,不只技術領先全球,而且創辦「國際白疤中心」,闡揚「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與「整形整心」的理念,其仁心仁術與卓越成就,早已享譽海內外,更榮獲史懷哲基金會頒授「2023醫學科學藝術創新獎章」,確是實至名歸!

▲大中華史懷哲協會王杉財理事長(右1)陪同美國紐約北方醫學中心楊景端總裁(左3)、陳彥玲主任(左2),拜會曹賜斌醫師(右2),並在史懷哲國際獎章前合影留念(照片係大中華史懷哲協會提供)。

多年來,曹賜斌醫師能夠以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有效化除國際公認的疤痕絕症「白疤」,挽救國內外白疤患者的心痛、隱私,並投入極大心力,設置全球首創的《國際白疤中心》,已於去年11月14日下午舉行隆重落成典禮,讓患者走出傷痛、重見天日!

當天,楊景端總裁言談中表示,他慕曹賜斌醫師國際白疤手術之美譽,特地利用來台灣的機會專程拜會,同時希望能邀請曹院長赴美、參加「國際美容整合醫學」研討會,並做專題演講,藉台美之間的醫美交流而開啟歷史性合作。

▲曹賜斌院長設宴於寒軒國際大飯店,嘉賓直上40樓餐敘,居高臨下、氣慨不凡(照片係大中華史懷哲協會提供)。

曹院長的白疤手術中外馳名,連中醫世家的楊景端總裁都讚不絕口。事實上,楊總裁的祖上曾是清朝皇帝的御醫,父親是治療精神疾病的專家。他13歲便開始在用繩子扎起來的草紙上練習針灸,看中醫古書,按方子抓藥。到上大學時,父親說他中醫學得差不多了,應該再學學西醫,便遵從父命考入了醫科大學,全面學習了生理、生化、病理、藥理以及內科、外科、婦科和小兒科等全套西醫知識。後來,他又前往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學西藥,成為1名精通中西醫的綜合醫學博士。

從未到過台灣的楊總裁,為什麼對台灣醫學研究如此的暸解?原來這都歸功於陳彥玲教授。她畢業於台灣大學、師承陳建仁教授的心胸與精神,擁有心身醫學與整體心理學博士(Ph.D. in Mind-Body Medicine and Holistic Psychology)、台大醫學院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兒童發展碩士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特殊教育碩士4個學位,可以說是教育界的奇才,並曾任職台大精神科,擔任臨床工作20多年,也曾是台大兒童精神科短期研究員。有超過2千場演講的經驗,她的DVD已被國家圖書館列為典藏,長期受到廣大閱聽人的歡迎。


名師傳授新住民 義式咖啡拉花

(台北內科週報第625期/2024年4月8日-2024年4月14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在慢生活、快節奏的趨勢下,時下享受慢生活的人進入咖啡館時,反而急切地盼望香氣四溢的咖啡出杯儀式。這也難怪人氣咖啡廳都備有營業用半自動義式咖啡機,作為常年提供快速咖啡的不得不抉擇。而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院長王杉財博士,基於經典義式咖啡市場的熱切盼望,特別配合台北市內湖區公所展開新住民職能培訓,更聘請去年(2023)國際動態咖啡拉花冠軍的Terry老師教授專業技法,賦予學員咖啡拉花競爭技能,並能填補職場人力缺口。

▲Tarry老師自許成為1名很專業的咖啡拉花藝術家,他認真教學的情景(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什麼是咖啡動態拉花?王杉財院長表示,拉花的英文是Latte Art,顧名思義就是拿鐵藝術,亦即利用奶泡在咖啡上作畫。一般拉花咖啡的基底都是Espresso(濃縮咖啡),這是因為Espresso上有1層厚厚的油脂(Crema),能夠產生足夠的表面張力,托起由微小氣泡所組成的奶泡。

王院長指出,當牛奶和咖啡的完美融合後帶出的甜感,更是令人回味無窮。尤其客人要求咖啡師為他們特別拉出不同的花樣,那式動態的、不定性的1杯有著漂亮拉花的咖啡,比1杯了無創意的美式咖啡確實更有吸引力。

▲台市內湖區公所林秉宗區長(左)前曾於開訓典禮,請王杉財博士(右)介紹理範咖啡系列工程學課程全貌(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過去曾有和台北市內湖區公所合作培訓新住民經驗的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將於4月13日、20日連續兩個週6,再度協助辦理「113年度新住民義式咖啡拉花培訓班」,並請來去年(2023)國際動態咖啡拉花冠軍的Terry老師教授難得學到的專業技法。

Terry老師就讀美容彩妝科系時也在咖啡館打工,早已練就一身「咖啡彩繪」的好功夫!近年,更先獲得2018國際義式咖啡拉花亞軍,再奪得2023國際動態拉花冠軍。他除了外型開朗亮眼之外,還自許成為1名很專業的咖啡拉花藝術家,而自我要求有別於傳統咖啡拉花的樣式,不斷加入自己的發現與巧思,以及運用極簡風格,常藉簡單線條呈現出讓人愛不釋手的細膩畫面。

▲王杉財博士曾於新住民金舌頭鑑賞課程上,介紹世界咖啡進化史觀(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仁醫築夢 創辦國際白疤中心

(台北內科週報第624期/2024年4月1日-2024年4月7日)

【逐夢築夢】「國際白疤中心」的創設,歸功於曹賜斌醫師;他不僅是名醫,更是仁醫,素有「白疤之父」的美譽,其歷史定位無人能出其右!目前,台灣除科技產業在全世界不容忽視之外,在醫療領域的軟實力更是深受矚目。而曹醫師以深具使命感的精神發揚白疤技術,不僅獨步全台,更是世界第1!這在台灣的醫學界及學術界都是1件大事,更是美容外科醫師後輩學習的典範。

資深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專科醫師的曹賜斌院長,窮其一生研究治癒白疤患者,弭平患者心理障礙,不只技術領先全球,而且創辦「國際白疤中心」,闡揚「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與「整形整心」的理念,其仁心仁術與卓越成就,早已享譽海內外,更榮獲奧地利史懷哲基金會頒授「2023醫學科學藝術創新獎章」,確是實至名歸!

▲有國際白疤之父美譽的曹賜斌院長(左1),向前來拜會的史懷哲亞太執委會主席王杉財博士右2)與執委會嚴子貿秘書長(右1),闡述白疤治療效益(照片係史懷哲亞太執行委員會提供)。

奧地利國際史懷哲基金會亞太執委會主席王杉財博士,於3月28日偕同執委會嚴子貿秘書長等多位人士前來拜會曹賜斌院長,他親予接待之外,並闡述創辦「國際白疤中心」的理念。

曹賜斌院長表示,當年受到長庚醫院創院羅慧夫院長的感召,除了在長庚醫院創設台灣第1個「唇顎裂暨顱顏醫療中心」,並派他出國遠赴美加一流醫院深造尖端整形科技,以及給他擔任高雄長庚醫院首屆整形外科主任磨練機會,讓他得以脫胎換骨,無論知識或技能都更精進,也使得全世界頂尖整形重建的醫師必須來長庚醫院研修,這是台灣醫療的最驕傲!

言談中,曹賜斌醫師強調地說,由於白疤印記影響求治者心理層面甚鉅,阻礙患者腳步不敢邁向未來。今後,希望能藉由「國際白疤中心」落成啟用,促進白疤醫療國際化,闡揚「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與「整形整心」的雙理念,以及延續他恩師已故羅慧夫院長「用愛彌補」的大愛精神,讓愛傳承,並完成唇顎裂醫療最後一哩路,使唇裂疤痕看不見,患者才敢於面對婚姻和未來。

▲國際白疤中心曹賜斌院長右3、陳青企劃長右1,與前來拜會的史懷哲亞太執委會主席王杉財博士左4、碳盤查產業工會周春梅秘書長右2、環太平洋商務洪明哲總裁左3、執委會嚴子貿秘書長左1等合影(照片係史懷哲亞太執行委員會提供)。

在專業的技術上,曹賜斌醫師說,白疤的手術過程是從患者耳後取出1小片皮膚,去除上半層表皮及皮下脂肪,形成含色素細胞的皮層。然後,這片皮膚被切成約1至2厘米大小的顯微色素皮粒,並利用針頭在白疤上進行間隔性穿洞,再將色素皮粒植入白疤中。顯微色素皮粒將在手術後3~6個月內逐漸生長,白疤之處逐漸呈現正常皮膚顏色。

最為醫界稱道的是,曹賜斌醫師鑽研疤痕治療超過20年,研創出能治癒白疤絕症的新科技「白疤顏色再生術」已嘉惠全球上千名求治者,更於2019年與2021年分別將多年來的白疤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刊登於全球美容整形醫界排名第1的學術期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只顧談碳權太落伍了

(台北內科週報第607期/2023年12月4日-2023年12月10日)

(王杉財博士/撰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正在杜拜舉行,關鍵議題之1是「國際碳交易機制」,而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今年成立的碳權交易所,要如何與「國際碳交易市場接軌」?更是台灣最棘手的問題。

事實上,今日若仍只顧談碳權,實在太落伍了!生物多樣性,才是ESG永續發展的根本。過去,台大森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博士曾提及《台灣植林》的政策,應回歸BioCredit & ESG Future生物多樣性的綠色價值,也是地球生態與人類永續的未來。

▲台東部落大學咖啡講師成果發表會後,王杉財院長(前排右2)偕蔡彧院長(前排右3)、重安部落咖啡園主楊品楹博士(前排左1)和學員合影(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當前,台灣瘋咖啡的行為,山巒峰頂「砍樹種咖啡」,實是破壞山林的面貌、滅絕物種,筆者認為,如能積極推動《林下咖啡共生經濟》的BioCredit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發展《無碳無廢綠金商機》進行科研與商務團隊,發展可投資、交易買賣、轉讓、綠色經濟有價證券化、數位化產業組織,即可架構成為商貿平台大串聯的兆元綠金商機。

在識者眼中,咖啡產業可以是無碳無廢的兆元經濟體,個人樂於揭露咖啡的永續特色如下:一、咖啡樹吸收二氧化碳排氧是一般植物的140 %,具固碳效益;二、咖啡與雨林共生產生根部氮肥供應之外,也提高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回復有機天然生態、不用人工肥料;三、咖啡豆是最養生飲品之外、具抗氧化的保健良方,堪為百藥之王;四、天然日曬咖啡花葉果肉,可做花茶系列飲品;五、咖啡植物果實棄物的纖維可抽紗,具排汗除臭的衣物,是無廢料的經濟作物。再加上《自創風力發電系統》,提供智慧工業4.0-全綠能100 %小農咖啡產銷平台,即可達成碳淨零排放,還可以轉化「碳權」銷售。

(本文作者係先後於英業達集團、廣達電腦、香港南太集團任職,並獲有摩納哥皇家大學品牌博士,現任「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院長、南盟智慧六產革新委員會主席)


部落咖啡譜出美妙午後

(曾季隆/撰文)

【特稿】和一般的聚會不同,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以全球獨步的系統工程學,包括「技藝、官能、品味、知性、美學」的元素,倡導官能與藝文的結合,更引領咖啡產業的學術交流。每逢每月第3個星期的星期3主持「三三咖啡天使營」,邀集咖啡愛好人士,齊聚分享新鮮事與國際咖啡最新動態。

理範學院院長王杉財博士說:「有1年在古坑,咖啡老前輩親手用58%咖啡酒烤烏魚子、入口絕妙的烏魚子香味,令我回味無窮,特別記下來如何酒烤烏魚子,並在三三天使營活動分享這1獨特的民間口味,也適時的介紹古坑咖啡百年的歷史風華。」

當時話題核心的這位咖啡耆老張景科,曾在2013年度以蜜處理法獲得台灣國產咖啡特等獎(冠軍)。尤其他獨家研發的麝香蜜處理法技術,找出益菌品種加入發酵蜜處理後,成功模擬麝香產出咖啡酵素,風味低調華麗震驚業界,做實了台灣第1。連中南美洲百年歷史咖啡基業的咖啡大國宏都拉斯雷耶斯副總統都說讚,並特邀到該國傳授技術。

▲王杉財博士(站立者)在三三天使活動中,與書畫藝術界朋友分享咖啡酒烤烏魚子的情景(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您想嚐嚐麝香蜜處理的咖啡風味嗎?眼就有1個很好的機會,理範學院即將於3月9日下午3點到5點舉辦「台灣部落咖啡與音樂的野性」的「三三咖啡天使營」聚會,特別請「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徐家元營運長擔任引言人,他將和大家經歷1個美妙的下午。受限於場地,名額極少,請勿失良機!理範學院報名電話:0963060308(Line ID同)。

最難得的是,在理範學院吧中,隨著徐家元引言人的介紹,聽聽鋼琴、小提琴、人聲的合鳴,柔和的燭光襯上優雅的氣氛,又浪漫又美妙,杯杯都醉人。與音樂交杯對飲的珍液是令人迷戀…每1個故事都這般離奇、幾杯咖啡酒下肚忍不住也跟著音樂哼著小調、晃著腦袋…聽聽1段雋永的樂章。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顯現百分之一的力量

(曾季隆/撰文)

人的潛力無窮,卻很難全部發揮出來。可是令人驚奇的是,即使任何事物微弱到只是1%,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力量。而偉大的夢想,剛開始根本看不到能夠實現,僅僅是念頭而已,例如,登上月球,又如飛上天空,都是人類從1%做起的。

任何人如果做事情懂得從1%做起,他一定不會覺得吃力。能挑100斤的人,請他只挑1斤,一定可以箭步如飛。相反的,只挑得動1斤的人,要他挑100斤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但是分成100次來挑,每次都很輕鬆完成。換句話說,1%的力量顯現出來,真的使天下的事都變得簡單了。

▲羅中湖顧問(左1)攝於新北市展望同心會成立大會(照片係羅中湖顧問提供)。

去年10月1日,筆者做了1件事,那時覺得很容易,沒想到一下子想做到100%,結果迄今連1%都做不到。於是,就找書看了,希望從書中找到解決策略。運氣還不錯,有本書名就是「1%的力量」,它的作者是和筆者同年出生的鎌田實醫師,係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畢業,1974年赴長野縣諏訪中央醫院任職,致力於「塑造健康運動」、「與當地居民共築醫療」。

自1991年起,長達25年間,派遣上百次醫師團至白俄羅斯的核災污染地區,支援多達14億日圓的醫藥品。2004年開始援助伊拉克,為伊拉克四所兒童醫院運送藥品,並在難民營提供診療服務。目前擔任諏訪中央醫院榮譽院長、日本車諾比連帶基金會(JCF)理事長、日本與伊拉克醫療網絡(JIM-NET)代表、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臨床教授、東海大學醫學部兼任教授。

▲王杉財博士(中)和他3位朋友,連同曾執行長(左2)成立了「杉財圈」(照片係晴天旅遊林春旺副總經理提供)。

看到鎌田實醫師經歷,可能很多人都會誤以為他是有錢人家的子弟,而且自己的收入也可觀,殊不知小時候的他過的是有1餐沒1餐的日子,四處去他人家裡吃飯。他之所以體悟到1%的力量,正是個性使然!反正再壞也壞不到那裡去,何不放下肩膀的負擔?他的書中寫了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說盡「付出一點點就足夠的淚光奇蹟」。

沒有看完鎌田實醫師的這本書,筆者已經感到無限希望,也打從心底湧現力量出來。自己開始不再有壓力,先從1%做起,做成之後再做1%。正在做的這件事,是筆者在數年前發起的「以書會友」運動,做到最後竟始終只有筆者個人享受到閱讀的好處。數月之前,筆者從更寬廣視野再度發起「親友會」的成立,卻又重蹈覆轍,事情仍然進行得很不如預期。有一些好朋友也都出了很大力氣,尤其是不求名、不求利的中湖兄,願意和筆者一起創辦!幸好,現在受到同年的日本兄弟啟發,終於瞭解「1%的力量」,不只信心備增,而且再也不擔心事情做不成。總之,「人有願、天必從之」。

▲廣博勵進會曾季隆執行長放眼未來,他期待大家透過「三合一新工具」的使用,能夠實現「人脈共享」的願景(照片係廣博勵進會公司提供)。

附註/親友會邀請發起人簡單說明如下:

「親友會」計畫在2022/3/12(六)召開成立大會,預定要有60位發起人與會由曾創辦人與羅共同創辦人發起,將邀集58位志同道合親友一起成立,若屆時發起人不足,將另擇期舉行。

※「親友會」是柔性組織的公益社團,參加「親友會」發起人,也同時成為「廣博勵進會」的會員每年的6000元年費是繳交給「廣博勵進會」,由廣博勵進會有限公司開具發票,享有廣博勵進會會員的服務)。

※繳交「廣博勵進會」年費6000元後,並成為「親友會」發起人,且可享有免費參加親友會「良機講座」的福利。

※未來「親友會」所有活動所需的經費,只需曾創辦人同意,均由「廣博勵進會有限公司」支理,不足之數亦由曾創辦人籌募支理。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洪明哲獲頒名譽博士

(曾季隆/撰文)

【特稿】中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厄瓜多經貿暨涉外事務總裁洪明哲,是1位意志堅定、鍥而不捨,而且樂觀、進取的人,這些人格特質造就他贏得世人的讚譽,日前,更榮獲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院長王杉財博士,代表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and Training Organization Of Professional License(IATOPL),頒授專案管理名譽博士學位(教育部證號:11041 Doctor of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確是實至名歸!

早年,洪明哲總裁於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後,任職日商三菱商事從事國際貿易,全球營運的經驗豐富,企業職能完備,位居高職並不為此而自滿,旋於在雲林科技大學潛修前瞻管理碩士(AMBA)課業,領受舉世一流的哈佛個案教程與名師切磋,承傳高階創業導師為職志,樂於引領青年創業。

▲南方共同市場總會長的恭賀信(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為謀更大能量,洪總裁工作之餘,又於美國華盛頓科技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並於美國IABE(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8 Las Vegas發表博士論文,早具博士候選人資格,而今適逢「中南美洲(南盟)在台委員會」籌設之際,在華人百業領導人大會推薦與見證下,由王杉財院長代表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當天,他也在300多位企業家論壇上,揭櫫全球碳權危迫下產業巨變的宏觀機會,深受肯定!

在南盟厄瓜多理事主席會議2017年8月就任演講時,洪明哲就引用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就職演說(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的名言,而表示人類要問能為地球做什麼,不要問地球能為我們做什麼,再度喚起中南美洲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對地球之肺的重視,更讓大家深入內心尊敬大自然的恩賜,積極推動綠能、環保及碳權。

多年來,洪明哲總裁歷經台灣產業的代工時期,自有品牌時期,到區域產業國際化,產業西進、南進的外移…,再到疫情爆發後的今天,學有專長的他看到產業的後疫情時代,台灣產業的足跡正在乾坤大挪移。

▲洪明哲總裁(右)榮獲國際商學聯盟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當年,他踏入中南美洲時,就嗅到了這片土地散發出來的自然新鮮氣味,物產的豐盛與產業缺口,經過多年深入訪查市調,與高層對接,及完整的布局。此後,他藉所得到的機會,極願意扮演橋樑,帶著台灣企業以全球在地化(Glocal)的格局與心胸,勇闖全球無國界的藍海,更開闢新沃土!

當前,洪總裁正投入絕大部分的時間籌設機構,以作為「中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厄瓜多與台灣經貿的橋樑」,他說:「這是個資訊透明的網路時代、也是個分工合作打團隊戰的時代,沒有人可以單打獨鬥而獲勝,更沒有人可以單靠機會成功,唯有彼此合作,利潤共享,也分攤了風險,才有贏的機會。於是,他積極和夥伴籌設的「中南美洲(南盟)在台委員會」也將應運而生。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布建人脈帶來新希望

在這一元復始,期待萬象更新的此刻,很多人都想著,怎樣實現美好的計畫?或者,有什麼困難要突破,使新年更能成長?尤其有哪些事物必須改善,讓自己享有幸福的生活?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無不在於:「親情與友情的營造」。

孩子,一天天長大;朋友,在日子中分分合合。有1天孩子將變成朋友一般,而朋友如何才能輕鬆而緊密相繫呢?這是身而為人,在這歲末年初最需要想清楚的。拜科技的進步與人文的發達,當代的人享有各種前所未有的機會,更承擔著史上所無的變遷。當前很多人受困於事情太多、時間又太少,實在難以專心!

▲廣博勵進會曾季隆執行長放眼未來,他期待大家透過「三合一新工具」的使用,能夠實現「人脈共享」的願景(照片係廣博勵進會公司提供)。

幸好,發現問題所在,正是解決的契機!有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難道不能布建暢通無阻的人際網絡嗎?非不能也!實不為也!首先,要認明「人際關係」不足以構成「人際網絡」。以最廣的人際關係而言,就是「朋友關係」,但是除非能夠網絡化,否則任何人只認識朋友而已,不認識朋友的朋友!何況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那,要怎樣才能將朋友的朋友…都串連起來,而且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這問題雖困難,但在3個多月前(2021年10月1日)便已獲得解決,並已開始協助加入「廣博創業樂」的人構建了。

人與人相處,最難得的是有一份真誠的友誼,要和朋友的朋友連結起來。在過去社會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如今的傳播工具已經非常發達,除了無遠弗屆的網際網絡之外,現在還有不可或缺的溝通「三合一新工具」可以使用。

▲台灣成功學苑陳怜伶創辦人認為,「在新時代裡運用『三合一新工具』,建構朋友之間在多元平臺上互相學習、互相幫忙的情誼,將人際關係升級為人際網絡,堪稱為世界一大創舉」,早已成立她的廣博圈(照片係陳怜伶創辦人提供)。

今天,我們交朋友與他人和我們相交,其實都在於「互助、互學」的需求,但在網路上即使「相識滿天下」,畢竟「知交無幾人」,若能以「台北內科週報」與「富貴有道週報」為媒介,那麼每個人只要交3位朋友,然後在「人脈共享」的機制下,透過兩報與廣博創業樂平台(網址:https://lybetter.net/互相連結起來,自然你的朋友的朋友…便和你連結起來,而將社會網絡變成你的人際網絡。

怎樣使用「三合一新工具」呢?兩報的功能不只和傳統以新聞發布為主差異很大,並且也不只是當成訊息的露出使用,而是將它當1對多的自媒體使用,自己的動態透過兩報刊出,就可以讓整個網絡的成員都接收到,連不認識你的朋友都可以認識你,變成你的朋友。於是,朋友的人脈也成為自己的人脈。你和你朋友的關係,更得到擴展!何況最棒的人際網絡,不是在朋友人數的多寡,而是在於友誼的增長。交朋友是心意交流,如何使兩人能夠時時互相關懷、學習及互助,便是朋友交情深淺的關鍵所在。所謂「朋友之交,貴相知心」,正是形容朋友關係的可貴之處。

▲持有「燕窩夫人」品牌的葉淑芬(中),很認同廣博勵進會曾創辦人的人際網絡布建理念,很快已成立1個友誼圈,圖係她2017年參加人脈交流所攝,圖左為高雄台慶富民明誠店張宸赫負責人;右為SUM優質車商聯盟高雄大順民族兩店魏江煌負責人(照片係葉淑芬小姐提供)。
▲羅中湖顧問(左1)攝於新北市展望同心會成立大會(照片係羅中湖顧問提供)。

在廣博會創始圈成立不到3星期,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院長王杉財博士也和他的3位朋友,連同曾執行長成立了「杉財圈」,而且在10月裡兩報都分別報導他的很多訊息,並製作成網路版給他使用。這樣透過「新工具」的運用,彼此便可以在線上和離線都可以相連。

最重要的是,「杉財圈」是「創始圈」的延伸,對曾執行長來說,是和朋友的朋友連結成朋友,之後,彼此互相學習、互為貴人,每週都可以從報上得知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訊息,大家很容易維繫友誼,同時又可進一步串連他們朋友的朋友。

▲林張玉英女士頗為認同曾創辦人的理念,她很快加入廣博圈(照片係林張玉英女士提供)。

有心要建立自己人脈網的人,就像使用LINE一樣先使用這「三合一新工具」,其中兩報的對象是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15萬人,他們之中很可能有你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可是你卻不知道,只要你的訊息刊載在兩報上,他們(包括你還不認識的人)透過報紙就可認識你,將來也有機會成為朋友,何況本來就認識你的朋友!在此同時,由廣博勵進會將你在報上刊載的訊息,或是你希望網路上朋友的訊息,都能幫你製成網路版,你便可以透過自己的管道發到網路上。這樣兼顧線上和離線兩方面,運用實虛整合的媒體,達到人際網絡的布建。有意加入「廣博勵進會」的人,除了要有朋友引薦之外,每月只須繳500元,年費為6000元,將可與所有朋友連結起來,隨時都可的得到來自朋友的支持和關懷。

▲王杉財博士(中)和他3位朋友,連同曾執行長(左2)成立了「杉財圈」(照片係晴天旅遊林春旺副總經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