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再生變 經濟部祭三箭因應

(台北內科週報第633期/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產學政研連線】日前,中國再度片面宣告中止ECFA 134項產品早收優惠關稅,自2024年6月15日起實施,對此,我方一再呼籲,兩岸同屬WTO會員,貿易爭端應在WTO機制下協商予以解決。

經濟部表示,自2023年4月中方對我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以來,政府對於中方作為可能對我產業影響,已有掌握並預為準備,包括與石化、紡織及機械等相關業者密切溝通座談,並盤點備妥相關升級轉型、分散市場等具體作法。

此次中方取消的早收優惠項目,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產品,相關產品稅率恢復為1%-12%不等。2023年該等產品輸中金額約98億美元,占我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近年中國石化大擴產,台灣石化產品出口到中國已持續下降至兩成。我ECFA早收對中出口占對全球出口比重亦逐漸下降,2023年降至3.6%,評估目前對我國的衝擊應在可控制範圍。

▲中方再度片面取消ECFA早收優惠,經濟部將協助產業因應(照片係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強調,已備妥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與分散市場,將輔導業者發展差異化及高值化產品、協助分散市場、精進低碳化與數位化製程3大策略來進行。換言之,在協助業者分散市場方面,將整合產業,以異業結盟方式群聚拓銷;由公協會以大帶小帶領業者參展;建立中小企業共同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經濟部將再與業者溝通、瞭解需求,降低中國中止關稅減讓的影響。

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加上經濟成長趨緩,經濟部指出,2023年我國對中出口1,522億美元,減少18%,比重降到35.2%,創21年來新低,而2024年1-4月出口453億美元,減少3.7%,進一步降至30.7%。政府過去為強化供應鏈韌性,已持續推動市場多元化,對東協、美國、日本、歐盟市場之占比持續上升,顯示與其他主要國家的經貿鏈結持續增加。


找商研院 學講商務外語就不難

(台北內科週報第626期/2024年4月15日-2024年4月21日)

【產學政研連線】對外貿易的重要性,關係到台灣的經濟發展甚大,而行銷人才的培養與商務人員的外語能力,都是不容忽略的,為了協助企業、個人,及專業領域人士增進外語能力,商研院(CDRI)旗下數位創新學院精心設計「商務外語」系列課程,藉以培養中小企業跨國商務專才,即日起開放報名,凡4月26日前完成報名,享有早鳥優惠。

商研院獨家的「商務外語」系列課程,將以「越南語」與「泰語」打頭陣,從基礎班到高階商務課程,並搭配遠距同步教學,滿足不同學員的需求。首先針對零基礎的學員,提供了「基礎泰語」和「基礎越南語」的課程,讓學員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速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

▲「商務外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富有經驗,讓學員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速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即將開班的「商務外語」課程設計,旨在結合理論與實踐,並透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實際案例,幫助學員更好地應對跨文化溝通和商務場景下的語言需求。尤其商務外語教學團隊執行多年教育部計畫,也擁有豐厚的語文授課經驗,透過靈活的教學方式與線上教學策略,使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取得實用的語文能力,為學員不管是個人事業發展、還是國際交流打下堅實基礎。無論是希望拓展海外市場的企業家,還是準備走向國際舞台的專業人士,「商務外語」系列課程都將為您提升競爭力,未來也將朝向更多元的課程方向,是充實企業語文能力的最佳選擇。

想瞭解更多關於課程內容和報名方式的訊息,請至官方網站:https://edu.cdri.org.tw/,或電話洽詢:02-77074964;相關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4月26日前完成報名享有優惠。


談連鎖加盟業海外落地

王建彬/撰文

(台北內科週報第619期/2024年2月26日-2024年3月3日)

近期,國內連鎖加盟業者欲赴海外落地者多,根據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調查,2024年欲往海外落地的連鎖加盟業者多達55家。對此,商研院站在國家級研究機構的立場,個人樂於提供研究成果為業界所用。

以餐飲業海外品牌授權代理為例,其3大痛點如下:好的連鎖品牌找不到適合的代理商,缺乏品牌包裝加值能力,授權條件不佳。為此,商研院建立品牌授權代理知識平台,平台中授權條件邏輯演算內容,包含授權區域範圍、獨家/多家代理、授權金、合約期限、雙方權利義務分工(訓練/物料來源/設計/品牌)、是否開放unit franchise。

其次,跨國合資雖然投資報酬率較高,但相對的風險也大,如何減少合資模式的風險產生,是餐飲業者最大的困難。例如,實際操作方面,海外合作夥伴股份比例?工作如何分配?品牌價值如何維持?如何保護專有技術?雙方應提供甚麼資源?是重點。

從合資模式的商議開始,一直到實體店面的落地,總共分為7個階段,從合資條件計算確立雙方的條件進行評估和試算、合約的條件擬訂包含雙方的權利及義務、簽訂合約、落地營運、調整、消費者調查分析及最後的反饋進行修正。根據此7步驟,進入海外市場的機會高、有助於海外連鎖發展、有助於與合作夥伴的關係建立,對於品牌的掌控度高。

返觀台灣餐飲最大特點為地方特色小吃,卻無法揚名國際,尤其在推廣與複製系統上極其困難,主要缺乏品牌行銷與包裝概念,在營造用餐的氛圍、器具的使用上,無一致性的包裝與特色,也難以創造品牌的獨特性來吸引顧客,最後無法將餐廳的名聲推廣至海外市場。

▲王建彬院長樂於分享,總是勤於貢獻自己的學經驗(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對於上述的應對之策,筆者借籌代籌如下:調查東協各國對台食文化的認知、建立東南亞台食文化元素、台食文化塑造推廣模式、整合輸出台食文化餐廳。建議推出各國專屬台灣十道菜料理,可組成各國專屬的小型聯合艦隊,為台灣餐飲廠商配置一個適合國際化的模組。

餐飲業者過去必須在有限資源下處理赴海外開店事宜,同時,除了當地通路以外,其他支援如原物料、設備等都必須自行尋找或從台灣出口,何況餐飲業者對海外市場不熟悉,如經營法規、當地口味、人力資源等,需自行調查和改良以符合在地化經營,投資成本和風險都過高。

如何化問題為機會?我們建議的策略如下:由通路商為核心,整合公協會/團體及支援服務業,提供餐飲服務業當地資訊、人脈引薦、食材推薦等,以提供餐飲服務業當地經營資訊,再由通路商經營行銷推廣活動吸引消費者注意,使成員之間彼此交易更便利、更有效。

再進一步,更可將主題特色文化與台灣的餐飲文化做結合,透過文化融合產生出新的餐飲經營模式和創新產品,同時也帶動台灣上游產業在國外的拓展。如何找出1個具「主題性」且有「特色」的模式,並將台灣的特色文化融入其中,且容易被當地消費者接受。重點在主題文化x台灣文化導入x產品設計、服務模式、場域規劃、氛圍營造。

此外,餐飲廠商對於海外市場需求的口味和喜好不熟悉,產品在還沒調整的前提下,無法有效率的打入市場。海外商圈租金太高,初期門店投資成本高,在未掌握當地市場狀況之下,無法達到損益平衡的經營。筆者認為,可先以小型央廚的方式進入市場,再以不同的經營通路來建構品牌力和調整產品,隨後以完整的資訊和已建立的品牌名聲,導入實體店面,成功率會較以往的高。

(本文作者係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前瞻數位貿易新商模

許添財/撰文

(台北內科週報第617期/2024年2月12日-2024年2月18日)

台灣市場狹小,出口貿易永遠是台灣經濟成長的引擎,但不能繼續只靠商品出口「單引擎」。在數位經濟時代,「數位貿易」越來越居貿易發展主流與主導地位,。這也是我們能夠善用「得晶片,得天下」優勢,發展服務出口,打造「出口雙引擎」的空前挑戰與大好機會。

「以數位交付的服務」(Digitally delivered services),正蓬勃發展,它是數位貿易發展的代表性指標,也是檢視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分野的新指標。世界「以數位交付的服務」出口,幾乎年年成長。從2005到2022年,平均每年成長8.1%,超過同期間商品出口的5.6%與其他服務出口的4.2%。其金額,在2022年已高占全球商業服務出口的54%。

數位貿易發展用以促進傳統貿易的轉型,可協助突破商品貿易「單引擎」的侷限,但一樣無法自然必然跳脫「地緣政治」、「保護主義」及國際外交關係的現實障礙。因此,我在商研院提倡「新國際合作主義」商業模式,來因應世界後全球化的貿易新情勢與趨勢的挑戰。近年來,在東協的智庫會議、印尼的清真論壇、日本東京,甚至日內瓦的聯合國專家論壇等演講或發言,都已受到廣大的回響。

適值商研院行銷與新媒體研究所,長期接受貿易發展署的支持與委託,最新則以虛實合一,買賣雙方互動的方式,在「食品科技」(Food Tech)、「醫療科技」(Health Tech)、「生技循環綠色」(泰國的BCG經濟模式)、「智慧農業」(i-Farming)及「智慧能源」(Smart Energy)舉辦買賣家直播秀為起點,吸引各國指標性買家與我國業者互動洽談,並由商研院介入輔導與媒合,展開一系列的數位貿易與投資合作,開發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的商機與布局。我們將此商業模式整理命名為「產業智慧解決方案聯盟」(Industrial Intelligent Solutions Alliance, IISA)。

此模式可跨國跨域透過潛在買賣雙方,各依互補的相對優勢,就潛在消費者行為與準市場做精準預測,或量身訂做,進行互動、體驗、整合與創新,並發揮廣連結快速強大的市場滲透與開發能力。有關貿易便捷與障礙排除的需要,雙方也可以依照實現合作目的,就地、就需、就便共同化解。當然,數位轉型、AI轉型與ESG永續轉型,及創新價值新商業模式都在系統操作與運作動態過程中與時俱進。總之,發揮台灣在世界市場只有朋友,沒有敵人的歷史文化底蘊特有優勢,一舉化解台灣長期的經濟侷限與困局。

(本文作者係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商研院跨海印尼辦展 Wow! Taiwan Project

(台北內科週報第588期/2023年7月24日-2023年7月30日)

【本報產學研連線特稿】近年來,越來越多食品業者應用新科技於相關設備、系統及解決方案之中,並導入食品加工產業與餐飲服務業使用,是所謂「食品科技」的範疇,而這些新興的食品科技解決方案,亦可應用於新南向市場國家的相關產業發展。

對於海外市場的開發要有策略、有計畫,才能收到效果,因此,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商業發展研究院(CDRI)舉辦「Wow! Taiwan Project 智慧解決方案巡迴展-印尼『食品科技』」,並於7月24日在印尼雅加達盛大登場,當天現場別出心裁、更由3位當地專家進行產業痛點出題,台灣10家業者提供解決方案,及展示系統、設備與產品,這樣透過「解題」方式帶動採購商機,吸引印尼業者近百人出席,印尼5家媒體現場採訪。

此次的活動,由駐印尼台北經濟代表處經濟組路豐璟組長致詞後,便揭序幕,路組長表示,台灣在自動化食品機械與餐飲服務科技的領域相當發達,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印尼業者看到台灣提供的技術與解決方案,促成雙邊產業的合作。

當天現場,邀請印尼食品飲料協會(GAPMMI)Ahdi S. Lukman會長、印尼餐飲協會(APJI)秘書長DR. Siti Radarwati、當地大型食品廠(Queen Food)執行長Adrian Arinta等貴賓擔任出題專家,並邀請當地指標性買主Solaria, Pondan, Delcoco, Sreeya Sewu Indonesia Tbk, Imperial Group, Food Station, Foodex等參與活動。

▲商研院跨海辦展「Wow! Taiwan Project」,現場出題的貴賓於現場大合照(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印尼當地專家出的第1道題是:「印尼面臨製造業升級,食品加工產業如何轉型?是否有自動化設備或整廠規畫的解決方案?」我國的「百城機械」、「椿揚食品機械」分別提出糕餅、點心自動化產線,透過自動化加工處理,能夠協助印尼業者提高生產效率,並維持穩定品質。而「永純應用材料」則提出了食品級濾心解決方案,為食品安全把關,提升產品品質,讓消費者更安心。此外,「耐煜」與「金台益」都針對包裝機械有所規劃,金台益提供自動化計量包裝產線,耐煜更全面提供包裝產線的整廠規畫解決方案。

當地專家的第2道題是:「餐飲服務業導入哪些新科技可改善服務流程、降低人力需求?」,我國業者「博鈞科技」與「鴻翊國際」給出了創新答案;「博鈞科技」主打機器人平台,各式機器人除可應用在餐飲服務業的送餐服務,飯店、醫院也是機器人應用場景,可有效減少人力需求,而「鴻翊國際」產品則是透過整合性POS與Kiosk系統,提供當地業者更完整的零售終端解決方案。

第3道出題是:「面對疫後餐飲服務業的復甦與外送市場的興起,有哪些解決方案可協助因應?」我國業者「快特勵」提出商用蒸箱自動化解決方案,並由「超極設備」提出烘焙設備整體規劃解決方案,提供當地客製化設備規劃;最後,則是「威堡行」提出易撕膠帶與防拆封膠帶,是外送餐點在送抵過程中防止包裝被拆的產品,亦受到當地買家關注。


台灣豬外銷 奏起進攻的號角

(台北內科週報第553期/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16日)

【本報訊】為協助我國豬肉業者重啟海外市場,農委會委託重量級的商研院(CDRI),針對菲律賓、日本及新加坡豬肉市場進行調查,執行「111年至112年台灣豬外銷市場調查暨推動計畫」。

商研院今年9月即派研究員至菲律賓市場,進行調研與通路訪查,並於11月4日假高雄萬豪酒店,舉辦「台灣豬外銷菲律賓市場情資座談會」,將第1手資訊分享給地方政府農業單位與34家豬肉及相關食品業者,當天現場討論熱烈,對於台灣豬重返海外市場充滿信心,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再出發!

農委會國際處郭俊伶科長表示,為提高我國豬肉產品業者海外市場掌握度,進行市場調查,逐步發現商機,以協助業者提早策略布局,同時為因應未來兩3年出口契機,特別安排這場座談會,將研究成果分享給有興趣的業者,作為開發國際市場的基礎。

▲商研院舉辦「台灣豬外銷菲律賓市場情資座談會」,介紹台灣豬拓展菲律賓的發展機會、市場情資(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這次座談會,係由商研院張皇珍副院長主持,除農委會國際處郭俊伶科長列席指導外,台灣區冷凍肉品工業同業公會高銘穗總幹事及台灣區冷凍食品工業同業公會鍾明慈總幹事也特別參與。會中,針對3個主題,分別由菲律賓經濟文化辦事處高雄分處賴愛仁主任分享:菲律賓飲食文化;商研院杜明秀研究員則針對台灣豬拓展菲律賓的發展機會、通關流程剖析;此外,商研院謝忠安博士分享菲律賓通路現況、買主需求及商機;他們都帶來精采豐富的市場情報。

張皇珍副院長表示,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若要前進菲律賓市場,應提早半年準備申請文件,呼籲對菲律賓市場感興趣的業者盡快加入該計畫輔導專案,為進入海外市場做好準備工作,商研院也會進一步輔導協助並媒合;商研院農產外銷專案辦公室聯繫洽詢,聯絡電話:(02)7707-4800分機881;email:P1100308@cdri.org.tw

▲農委會國際處郭俊伶科長(右6)、商研院張皇珍副院長(右5)、菲律賓經濟文化辦事處賴愛仁主任(右7)及國內參與廠商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