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再生變 經濟部祭三箭因應

(台北內科週報第633期/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產學政研連線】日前,中國再度片面宣告中止ECFA 134項產品早收優惠關稅,自2024年6月15日起實施,對此,我方一再呼籲,兩岸同屬WTO會員,貿易爭端應在WTO機制下協商予以解決。

經濟部表示,自2023年4月中方對我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以來,政府對於中方作為可能對我產業影響,已有掌握並預為準備,包括與石化、紡織及機械等相關業者密切溝通座談,並盤點備妥相關升級轉型、分散市場等具體作法。

此次中方取消的早收優惠項目,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產品,相關產品稅率恢復為1%-12%不等。2023年該等產品輸中金額約98億美元,占我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近年中國石化大擴產,台灣石化產品出口到中國已持續下降至兩成。我ECFA早收對中出口占對全球出口比重亦逐漸下降,2023年降至3.6%,評估目前對我國的衝擊應在可控制範圍。

▲中方再度片面取消ECFA早收優惠,經濟部將協助產業因應(照片係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強調,已備妥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與分散市場,將輔導業者發展差異化及高值化產品、協助分散市場、精進低碳化與數位化製程3大策略來進行。換言之,在協助業者分散市場方面,將整合產業,以異業結盟方式群聚拓銷;由公協會以大帶小帶領業者參展;建立中小企業共同品牌拓展海外市場。經濟部將再與業者溝通、瞭解需求,降低中國中止關稅減讓的影響。

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加上經濟成長趨緩,經濟部指出,2023年我國對中出口1,522億美元,減少18%,比重降到35.2%,創21年來新低,而2024年1-4月出口453億美元,減少3.7%,進一步降至30.7%。政府過去為強化供應鏈韌性,已持續推動市場多元化,對東協、美國、日本、歐盟市場之占比持續上升,顯示與其他主要國家的經貿鏈結持續增加。


光儲充整合應用 台達超前部署

(台北內科週報第598期/2023年10月2日-2023年10月8日)

【ESG促進平台】台達精益求精、超前部署,於10月4日宣布,DeltaGridR能源管理系統領先業界在光儲充整合應用中,取得專業機構TUV NORD工控系統IEC 62443-3-3的資安認證。

DeltaGridR能源管理系統是1個結合創能、儲能以及能源調度的管理平台,可應用於電力輔助服務、商辦廠辦能源管理、太陽能電廠儲能調度、充電站管理及碳排放管理等場域,透過AIoT技術整合,協助客戶優化能源管理及使用效率。此次取得認證,說明台達方案的資安防禦策略接軌國際標準,最大化系統運行效率,且為智慧電網/電網智慧化提供更高的防護門檻,有效避免基礎設施因網路攻擊而中斷能源供應,滿足客戶永續營運的目標。

在智慧電網、智慧交通、智慧製造…等智慧物聯網的趨勢中,企業必須具備數位化的思維,台達能源基礎設施暨工業解決方案事業群張建中總經理表示,理解跨系統整合才能最大化解決方案的運行效益。台達秉持長期以來對資訊安全的高度要求,於DeltaGridR能源管理系統,導入嚴苛的工控安全標準IEC 62443-3-3規範,滴水不漏地鞏固整體方案的可靠度,有效地協助客戶守護能源資產,實現安全永續未來。

▲台達能源基礎設施暨工業解決方案事業群張建中總經理表示,DeltaGridR能源管理系統取得IEC62443-3-3資安認證,為智慧電網電網智慧化提供更高的防護門檻(照片係台達電子公司提供)。

能源基礎設施方案大多具備聯網功能,且運維期長達10至20年,若資訊安全防護不到位,將對運營造成衝擊。台達耕耘光儲充領域10餘年,從研發、製造,到系統規畫及後續安裝運維,皆已累積諸多經驗與能力,而IEC 62443是適用於全球各產業工控網路的安全標準,旨在提供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免受網路惡意侵犯威脅的安全認證框架。目前,台電正參考IEC 62443、NIST SP 800以及行政院發布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資安防護建議》制定智慧電網安全佈署計畫,DeltaGridR能源管理系統扮演能源調度關鍵角色,不論從設計到佈署,或是運行階段,都能接軌國際標準,有效地在身分驗證、存取控制、資料保護、資源可用性等面向嚴守安全措施。

台達表示,將於10月18日到20日開展的Energy Taiwan 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台達以DeltaGridR能源管理系統呼應參展主題「台達能源管理專家,原廠設計、在地規劃、長期運維AlwaysOn」,更以軟體賦能為能源基礎設施系統與設備加值,並透過數位化運維最佳化設備可用度與營運效益,歡迎各界先進前往南港展覽館1館「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參觀編號J0318的台達展位。


APEC防災會議 吳政忠提台灣經驗

(台北內科週報第590期/2023年8月7日-2023年8月13日)

【產學政研連線】全球災害頻傳,引起各國的重視,行政院吳政忠政委受邀參加APEC首次部長級防災會議,於美西時間8月2日在部長級「災害管理首長論壇」代表台灣發言,他以「具包容性及數位化之社會防災韌性」為題,分享台灣如何運用自然、社會及工程科學等工具,兼顧社會多元性與災害多樣性,落實包容性及數位化之防減災工作。

這次首長論壇共有14 APEC會員國代表參加,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Deanne Criswell署長於開幕致詞歡迎APEC防災首長參與此次論壇,呼籲面對天然災害及氣候變遷下造成之不確定性與挑戰,強調防災減災工作對APEC區域長期穩定繁榮的必要性,期待經由全體與會人員的討論及交流,建立APEC防災知識與經驗共享的平台。

▲吳政忠政委於部長級「災害管理首長論壇」代表台灣發言(APEC秘書處提供)。

吳政委主動回應會議的主軸,在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日益頻繁的威脅下,APEC必須共同研擬新思維與「新常態(New normal)」共存,為提升APEC區域防災韌性,以保障經濟成長和永續發展。以台灣為例,在面臨自然災害和環境變遷的多重風險下,持續導入防災科技發展,兼具包容性和數位化。同時,在災害風險管理和氣候變化適應方面推動長期計畫,提供以科學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在強化社會防災韌性上,政府以政策引導公私夥伴防災合作,進而動員社會整體在防災工作的參與。

稍後,吳政委接著提到「包容性的防減災整備」,是考量「新常態」的複合式風險,經由制定全面性政策,以涵蓋社會全體之防災工作,在「數位化的防災工具」強調如何應用數位工具(如物聯網及人工智慧),有效提高災害風險管理各個階段的應用及服務效率。

▲吳政忠政委(中)帶領跨部會代表參與APEC防災首長會議(照片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提供)。

此外,以台灣近5年「民生公共物聯網」在防災貢獻為例,吳政委說明如何以大數據、物聯網與AI技術為基礎,針對地震、水資源、空氣品質、以及防救災4大領域,推動更深入的數位化防災治理。除創造人跟自然更友善的互動,提升災害防救工作的質與量,希望以現代智慧的幫助共同面對環境帶來的諸多挑戰。面對複合型災害的威脅,在跨部會的合作下,陸續完成都會區大規模地震衝擊分析的研究與建議,以強化相關防災的因應對策。而科學園區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之1,為確保高科技產業的防災韌性與防災整備,一直積極推動降低科學園區災害衝擊的工作。


TAISE辦論壇 聚焦全球最熱議題

(台北內科週報第584期/2023年6月26日-2023年7月2日)

【ESG促進平台】日前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舉辦的「ESG趨勢論壇」中,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指出,碳稅與數位化是當前最受矚目的議題。當然,碳稅的設定並非僅由1個國家單獨決定,而是1個涉及全球範疇的議題。舉例來說,如果台灣的碳稅低於歐盟,我們的商品在出口到歐盟時仍將被課以進口碳關稅,同時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時間的推進,碳稅在國際上會趨於一致,進而可能引發綠色通膨的趨勢。

這場盛會聚焦於全球最熱門的「碳關稅與數位永續:永續潮流企業佈局」,並邀請台灣微軟商務解決方案事業部營運暨行銷事業群陳怡帆副總經理與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籌備處黃偉鳴副主任,介紹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並以數位服務作為解方,提供各企業ESG可行的數位戰略方向。本次論壇採實體及線上同步舉行,共計逾890人出席。

▲陳怡帆副總經理演講時,將焦點轉向科技永續發展的重要性(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首先,陳怡帆副總經理將焦點轉向: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與科技在這個領域中的關鍵作用。她指出,隨著各國對ESG法規的不斷加嚴,永續性已經不再只是公司營運的1部分,而是人類生存的關鍵。根據專業機構預測,永續性在未來將能創造高達43兆美元的產值,科技在其中收集相關數據的環節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特別是Scope 3(範疇3:其他間接排放)供應鏈碳排放方面。

隨後,陳怡帆進一步透露,微軟已經在營運上承諾要在2030年達到負碳排放,並已經收集到供應鏈80%的數據。她強調,IT中心的雲端化是微軟減碳排放的重要一步,這將有助於減少高達98%的碳排放。她也指出,儘管微軟只佔全球碳排的0.03%,但仍致力於協助顧客和供應商減少碳排放。

▲黃偉鳴副主任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法與台灣的淨零轉型計畫,提供了深入的見解(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當天論壇進行中,黃偉鳴副主任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法與台灣的淨零轉型計畫,提供了深入的見解。他指出,氣候變遷因應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實現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他並解釋說,盡管各國對於達成淨零排放的時程與定義,都有所不同,但聯合國對於這些不同的態度是理解和保持尊重。他也提到,氣候變遷因應法包含7章共63條文,對所有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規範,不僅僅是碳的規內容,並涵蓋了除減排外的氣候變遷調適措施。

此外,該法也啟動了碳定價及排放交易機制。這與亞洲開發銀行(ADB)的政策相呼應,也與國際趨勢保持一致。黃偉鳴進一步指出,自願減量額度(碳權)已經有相關的法規機制,但該標準相當嚴謹,並非簡單的擁有土地、種樹即可獲得。碳費的徵收也是這次修法的重點,訂定自主減量計畫及優惠費率,並參考了SBTi的審查機制。

▲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左2)、台灣微軟商務解決方案事業部營運暨行銷事業群陳怡帆副總經理(左1)、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籌備處黃偉鳴副主任(右2)、TAISE江惠櫻常務委員(右1)合影(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黃偉鳴最後強調,大眾行為的改變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因素,而節能科技的進步,如果伴隨著增量的能源使用,則可能導致能源的浪費。因此,推動大眾改變生活方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達成淨零目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