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不空談 郭珊珊率團前進COP28

(台北內科週報第606期/2023年11月27日-2023年12月3日)

【ESG促進平台】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台達不只長期關注,而且付諸行動不計其數,11月30日更宣布,將參與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8),今年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召開,「氣候投資」為聚焦重點之1,台達將攜手國際工商組織、氣候意見領袖,於官方談判區(Blue Zone)舉辦周邊會議,發表台達內部碳定價如何結合管理機制幫助企業減排。

此外,台達今年也首次與聯合國環境總署(UNEP)主導的全球建築與營建聯盟(Global Allianc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共同籌辦會議,於談判區的「建築館(Building Pavilion)」,分享淨零建築與社會培力。此次是台達連續第16度實地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在藍區籌辦及參與共4個場次、1個展位,由品牌長暨基金會郭珊珊副董事長領軍,邀集台達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歐洲的主管參與分享或與意見領袖深入交流,展現永續深植於台達企業文化,並已跨區域、多面向深耕。

▲台達不只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而且付諸行動不計其數;圖係鄭平執行長(右2)、郭珊珊品牌長(左2)、周志宏永續長(左1)、中達電通譚怡中總經理(右1)出席台達工博會媒體交流會(為本報檔案照片,原係台達電子公司提供)。

郭珊珊副董事長表示:「面對氣候危機,全球亟欲降低碳排,但長期存在脫碳成本高、轉型困難等挑戰,尋求氣候投資解方正是COP28探討主軸之1。台達長期在COP大會中分享應對氣候變遷的科技解方,今年在這個基礎上更提出達成淨零目標時不能或缺的碳定價管理工具,並分享台達如何透過長期節能減碳,將『碳排有價』觀念在內部札根,及逐步發展為具體行動,到2021年結合管理機制,已落實於全球營運,以持續促進組織減碳及低碳創新。」

身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正式觀察員的台達基金會,今年再度取得在藍區舉辦周邊會議的資格,與擁有25萬企業會員的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和德國碳交易協會(German Carbon Trading Association)合作,將以「創新金融與氣候解方投資策略」為題,台達分享內部碳定價的推動經驗,透過優化碳管理機制,持續朝淨零邁步。同時,將和國際產政單位共同探討:如何利用創新金融方法,驅動低碳能源與技術發展。

▲由台達品牌長、台達基金會郭珊珊副董事長(中)領軍,率領ESG與台達基金會團隊前進COP28(照片係台達電子公司提供)。

除了周邊會議,今年也首度與聯合國底下的倡議團體全球建築與營建聯盟合作,在「建築館」主辦會議場次,台達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表示,「建築佔全球能耗約3分之1,節能減排也是重要課題,台達從綠建築走向淨零建築過程中,累積不少技術應用與人才培育實務經驗,此次希望就『打造韌性建築與培力綠領建築人才』為題分享,邀請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科學減碳目標倡議(SBTi)、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以及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一同交流及分享全球促進建築減量與韌性的行動。」

在大會展位上,預計展出台達基金會與海科館共同成立的亞洲首座零碳潮境珊瑚保種中心,向各國際談判代表和氣候意見領袖介紹台達珊瑚復育計畫,包含由台達開發的珊瑚垂直養殖系統,以及利用微米級電腦斷層掃描儀器(Micro CT),建立瀕危與易受害珊瑚的碳酸鈣骨骼資料庫,盼藉此與相關復育組織在國際上交換經驗、擴大行動。

▲前進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台達品牌長、台達基金會郭珊珊副董事長(中)、台達周志宏永續長(右)、台達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出席行前記者會合攝(照片係台達電子公司提供)。

台達和西班牙島嶼政府 談儲能

(台北內科週報第554期/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1月23日)

【本報訊】自2007年起,台達長期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定期帶回最新的國際談判動態和減碳知識,協助台灣緩解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衝擊。身為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正式觀察員,台達基金會至今已經累積在聯合國氣候會議主辦或參與了18場交流活動。未來,更將持續透過提升能源效率的技術、厚待自然萬物的復育行動,實踐台達「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7)已於埃及登場,台達今年第15度積極參與,此次以「島嶼」概念策畫雙主軸議題,分別是台達的「氣候減緩措施」與「生態調適理念」向國際發聲。

在11月16日的周邊會議(Side Event)上,與西班牙Balearic和Canary島嶼政府代表,以及美國知名能源智庫RMI的專家,台達以自身的儲能方案與案例回應島嶼能源轉型所面臨的問題,呼應西班牙兩島發展能源轉型的需求,提供強化電網韌性的建構經驗,實體會議同步線上直播,吸引數百位國際氣候意見領袖關注。

▲台達於COP27舉辦周邊會議,與西班牙Balearic和Canary島嶼政府代表,及美國知名能源智庫RMI的專家同台交流(照片係台達基金會提供)。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表示:「隨著再生能源供電占比逐步提高,加速建構更具韌性的分散式能源系統是COP27熱門話題之1,此次周邊會議同台的兩個西班牙島嶼政府代表,不約而同地強調科技是實現能源轉型路徑的必要關鍵,台達身為節能科技的領導者,提出的儲能解決方案具有跳機救援、削峰填谷和解決供電瓶頸等功能,因地制宜協助電網穩定,透過金門和蘭嶼兩個島嶼實際案例向國際分享,如何借科技之力來提升電網韌性。」

周邊會議由台達基金會策題,邀請西班牙島嶼政府互相交流島嶼型能源轉型。Balearic島地方政府副主席暨能源轉型地區部長Pep Malagrava強調,再生能源佔全島電力來源比例要從2030年的35%成長到2050年的100%,這意味著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將以每年增加200MW的速度,在2030年前達到1600MW,需透過創新解決方案,像是將綠氫(Green Hydrogen)應用於儲能系統,或開發新方法使海上風能、波浪成為可利用之綠電。

此外,西班牙Canary島生態氣候和土地規劃局主秘Jose Antonio Valbuena Alonso也分享該島的能源轉型計畫(PTECan),並提出透過電網穩定性分析、預測能源需求、需求管理、分散式發電等方式來最大化再生能源占比,隨著能源計畫也創造了當地就業機會,培養綠領人才,提前預防擺脫能源貧困。

RMI全球南方項目負責人David Gumbs則指出,發展中國家的小島常處於氣候災害最前線,過去40年間,加勒比海地區因天災損失1400億美元,災變突顯了電網穩定的重要性,亟需強化韌性。RMI作為國際性能源智庫意識到必須支援發展中國家加速能源轉型,才能避免重蹈已開發國家的進程,守護1.5°C的地球升溫底線。


台達在COP27 分享珊瑚復育

(台北內科週報第554期/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1月23日)

【本報訊】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台達積極參與於埃及城市沙姆沙伊赫召開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7),並舉辦「周邊會議(Side Event)」與「行動倡議區座談(Action Hub)」兩場重點活動於同天登場,其中Action Hub是台達基金會首度申請舉辦,也是台灣團體唯一的1家通過資格審核,此次提出呼應主辦國埃及積極推動的珊瑚復育議題,進而探討以科學方法觀測及復育珊瑚、耐熱珊瑚基因研究、藍碳生態系統等專業議題,及和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全球海洋觀測夥伴關係(the partnership for observation of global ocean, POGO)、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 EJF)等專家攜手,獲得現場國際意見領袖熱烈迴響。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表示,「台達自50周年起正式投入珊瑚復育計畫,今年底已提前達到種植千株珊瑚的目標,接下來3年,將持續與海生館、海科館及保育團體共同合作,以3年10000株的目標努力,除了支持耐熱珊瑚的基礎研究,並確保基因多樣性,也持續投入台達的LED燈、自動化等技術設備,希望能與時間賽跑,讓台灣周遭海洋的生物多樣性,在面對更加頻繁的海洋熱浪時,不至於一夕崩解,並能在淨零達標後逐步復原。」

▲台達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於COP27 Action Hub分享台達珊瑚復育計畫(照片係台達基金會提供)。

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陳德豪副館長也親赴埃及,同場分享台灣培育耐熱珊瑚種苗與基因保存的研究進展,他表示,海生館將致力於耐熱珊瑚的選殖與培養,希望能打造海生館成為珊瑚方舟(Coral Ark),在海生館進行珊瑚活體養殖、基因庫、種源庫保存。

此次也邀請到國際級專家POGO代表Margaret Leinen,分享海洋生物分子觀察網絡(OBON),介紹如何透過觀測為珊瑚生態盡一份力,而環境正義基金會葉于瑄專案主任則針對海洋藍碳資產議題,進一步說明藉由健全的藍碳生態系統,可封存、隔離碳,有助於緩解氣候變遷。

▲張楊乾執行長(右)、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陳德豪副館長(中)與POGO代表Margaret Leinen就珊瑚議題於座談交流(照片係台達基金會提供)。

Action Hub有別於傳統會議形式,在官方談判區內,以半開放式空間讓與會者自由參與,台達基金會於座談上,也分享了近期與亞洲大學、FAB D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合作發表的「演算珊瑚藝術NFT」,期盼透過多元議題,喚起大眾關注,同時,台達基金會也於COP27期間,在談判區內設立攤位,實體展示珊瑚復育設備,更吸引不少國際級氣候倡議者駐足交流。


聚焦雙主軸 台達前進COP27

(台北內科週報第553期/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16日)

【本報特稿】台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於11月8日宣布,積極參與於埃及城市沙姆沙伊赫召開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7),今年不僅是唯一在聯合國官方談判區(Blue Zone)主辦周邊會議的台灣企業,更設立攤位展示實體設備與各國交流,同時也是唯一大會通過在行動倡議區(Action Hub)舉辦座談的台灣團體。

這次台達以「島嶼」為題,分享島嶼電網韌性與珊瑚復育雙議題,透過發表影片,展示儲能穩定離島蘭嶼電網的案例,以及自台達50周年啟動的珊瑚復育成果,記者會上並與台達先行團隊於埃及會場越洋視訊連線,將第1手埃及會場的實況向外界分享。

▲前此,台達基金會郭珊珊副董事長(右)與海洋科技博物館陳素芬館長共同出席台達厚生地球影展記者會(照片係台達電子公司提供)。

氣候危機是現在進行式,台達一直努力為此尋找科技解方,身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正式觀察員,今年是連續第15次實地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台達基金會郭珊珊副董事長表示,至今累積在會場主辦或參與了16場交流活動,向國際傳達台達所提供的低碳解決方案與氣候調適策略。

郭珊珊指出,今年在周邊會議(Side Event)上,台達將和西班牙代表團及其島嶼政府交流地方能源轉型。面對氣候災害,台達將儲能解決方案導入離島電網,進一步建構低碳島嶼電網韌性。而在行動倡議座談(Action Hub)中,台達則分享已成功復育移植千株珊瑚的調適之道,並呼應主辦國埃及準備大舉開展的海洋復育計畫,攜手海洋生物分子觀察網絡(OBON)、環境正義基金會(EJF)、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專家,討論維繫海洋生物多樣性、開發藍碳等專業議題。

▲截至去年,台達基金會同仁連續14年參與COP大會,張楊乾執行長(中)更在COP26周邊會議中,分享低碳交通的經驗(照片係台達基金會提供)。

極端天氣事件常對島嶼獨立電網造成困擾,台達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艾祖華資深處長說,如何適當調配負載、提升災後復原能力,令管理單位頭痛不已,特別是當再生能源大量湧入電網,更須靈活、彈性的管理方法,台達分別在台灣兩個離島地區(金門、蘭嶼)安裝儲能系統,搭配功率調節系統(PCS),能在0.2秒內快速反應,避免跳電意外。台達將帶著這些實績前往本屆氣候大會,與國際氣候社群及島嶼代表交換意見,一起探討營運分散式電網、讓島嶼達成淨零排放的成功策略。

除將代表台達介紹島嶼電網韌性外,台達基金會也將向各國際談判代表和氣候意見領袖,展示來自台灣的珊瑚復育成果和海洋調適策略。台達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表示,若地球暖化升溫1.5°C,將造成70%到90%的珊瑚消失,因此台達將帶著與基隆海科館、屏東海生館,以及民間保育團體等專家的實質合作成果,與國際社會交流如何透過科技方法復育珊瑚,包括由台達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珊瑚育苗設備,以快速復育受到海洋暖化威脅的珊瑚生態系。

▲台達日前舉辦COP27行前記者會,台達文教基金會郭珊珊副董事長(左4)、台達周志宏永續長(左2)、台達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左3)、台達能源系統解決方案艾祖華資深處長(左1)合影(照片係台達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