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足交趾陶領域 營造另片天

(台北內科週報第633期/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逐夢築夢專訪】跨足交趾陶領域,既是核子醫學科林昶仲醫師的夢想,也是他的志趣所在。以1位先端科技的專業人士,無疑的,他不是平常多見的醫師,可是生命的追求,卻引領他走上很有意義的路。悠遊於醫學與藝術的不同場域,畢竟他的付出和收穫,都是超乎一般的想像!

在1個沒想到的機遇,林昶仲醫師加深了和交趾陶的緣份,他說:「曾經,在推廣交趾陶過程,我遇到1位學甲人,也是透過他的介紹才認識慈濟宮董事長。他說,他從小在慈濟宮遊玩長大,又是保生大帝的契子,卻完全不知道葉王交趾陶是國寶,感到很震驚!即使這麼親近的人也對交趾陶知之甚少,讓我更堅定要去推廣!」

▲林昶仲醫師(左2)曾多次策畫交趾陶展出;圖係他有次在當時文化部鄭麗君部長來參觀時,向她解說交趾陶的展品(照片係林昶仲醫師提供)。

對於異國文化,林醫師年輕時就很喜歡日本文化,他表示,「曾努力學習日文,學了日文才知道台灣跟日本是完全不同的。在日文考試有1個題目,討論博愛座的問題,如果有1個老婆婆進到新幹線自由座車廂,沒有位置,是否要讓位?日本人的思維是不要,因為自由座是要提早排隊,努力得來的位置不應該給別人,而且如果想要有位置就應該花錢買指定席或提早來排隊,更重要的是老婆婆不一定需要你讓座,讓座反而造成了別人的困擾,這樣的思想其實與台灣人是大不同,讓我思索到底台灣文化是甚麼?」

在林昶仲醫師心目中,交趾陶是工藝品,還是藝術品?他是如何來定位?對它在國際上代表台灣文化的一環,他的看法又如何?他指出,「工藝有其遵循傳統的規則;藝術有其抒發自我的意涵。從葉王開始,雖然一樣做著八仙過海封神演義的題材,但他卻將其日常所接觸之親朋好友,融入作品裡,正式從工藝過渡到藝術。日本學者尾崎秀真在『清朝時代的台灣文化』專題演講裡,直稱『台灣300年間,只產生陶藝名師葉王1人』,葉王的藝術成就受肯定之程度可見一斑,葉王堪稱台灣交趾陶的第一代宗師!」

▲跨足交趾陶領域,林昶仲醫師(左2)與台南學甲慈濟宮很有緣份;圖係與友人攝於慈濟宮前(照片係林昶仲醫師提供)。

隨後,林醫師很快補充說:「在所有傳統工藝中,交趾陶有著其獨特的地位。尤其歷史上的因緣際會,造就了交趾陶與台灣的連結。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將葉王作品送往法國巴黎參加世界博覽會展,便曾驚動世界藝壇。李登輝總統深知交趾陶代表台灣的獨特性,因此每每出國訪問,總會特別精選交趾陶名家作品送給外國友人。這些年來,台灣的主體性慢慢建立,除了經濟上的成就,國人也需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文化。交趾陶再經過多年的沉潛,近年來有位吳榮大師其創作的交趾陶獨具特色,佳作連連,不只是台灣元素,更因為其精緻造型與絢麗釉料,成為台灣蔦屋書店第1位邀請辦展之交趾陶藝術家,可見交趾陶雖然可以代表台灣,但也需要有人才來發揚光大,相信未來前景不可限量」。


台灣綠工藝品牌力 共創共享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產學政研連線】今年,為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70週年,更倡議「活工藝.工藝活」,期許人人生活有工藝,也讓工藝重新激活,使工藝價值與精神真正深入人心,尤其正值「大師月」的此刻,展開2024「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活動,令優良工藝品的能見度將大為提升!

2021年,工藝中心將「台灣優良工藝品」轉型為「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品牌的建立,並透過台灣工藝認證與推廣計畫,公開徵選發掘深存各處的原創工藝,藉著「活工藝.工藝活」的倡議和實踐,將喚醒大眾體會「良品美器」存在的重要性。

令人矚目的是,「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品牌主軸為「綠活工藝.良品美器」,其強調工藝從本質出發,應貼近生活所需,亦即在生活中發現器用之美,探索「用物哲思」:用有;用符合身心靈的物件滿足需求:用好;用好技術、藝術及學術共同成就的好工藝豐沛生活;用無,用器物內含的無形意念誘發生活美感與生命價值之提升。此外,工藝品應是美學與實用兼備、手感與溫度並融,具產品市場性與推廣潛力,引導大眾將工藝用於生活,進而體會生活,深入日常實踐與創造個人品味。

▲工藝中心70週年的系列活動中,5月是「大師月」,亦從即日起舉辦「2024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活動」的報名;圖係楊英風大師-鳳凰來儀(3)經典之作重現工藝中心(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很務實的,入選作品都將獲工藝中心兩大面向的資源,既公開授予榮耀,並輔助作品內容形塑轉譯,收錄年度入選作品型錄,創造「品牌形象加值」,同時,又可獲社群媒體行銷曝光、各類推廣活動參與、市場通路引介合作與線上商務輔導拓展等「行銷資源挹注」,以及輔助開創多元行銷與銷售管道。總之,結合公部門資源與工藝品牌創作能量,攜手工藝品牌共同走入市場,增進產業動力活絡消費產業鏈,促使工藝產業持續不息的運轉循環。

主辦單位表示,2024「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活動的報名,自即日起至7月5日截止。凡具公司登記、商業登記或團體立案登記等依法設立具統一編號的工藝廠商,作品於台灣生產製造,並可量產銷售,皆所歡迎參與「台灣綠工藝」認證徵選活動,期能與工藝中心協力拓展工藝產業市場,同時亦歡迎各通路業者與工藝中心接洽合作推廣「台灣綠工藝」,串連工藝生活產業鏈。詳情請參閱:https://twc.ntcri.gov.tw/default.aspx


坐不累椅 帶出創藝島發展動力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本報銀青共享人物專訪】創藝島,是很特別的木藝機構,係已逝蔣茂煌老師所創立,後由梅門弟子賴秉銳師兄奉師命接手,繼續發揚光大,產品雖不是很多,但各具獨特思維與展現實用價值。

賴秉銳說:「剛接手經營時,我的第1個功課就是要籌措每個月照顧蔣師母的生活費與廠房租金,雖然蔣老師給了我們很多有形無形的資產,包含機器設備、材料、設計的作品及結識的緣分等等,但因為自己22歲就進了道場,當初接手時對工藝真的是一竅不通,空有資源卻不知如何運用,於是請教李鳳山師父該怎麼辦?師父先告訴我要鞏固精神,他說:創藝島的目的就是要發揚百工百藝的精神,裏頭有4大支柱:創作、展覽、教學及銷售,我們要用銷售持續推動前面3個部分。」

▲賴秉銳師兄很感謝李鳳山師父(右),對創藝島發展方向的提點(照片係創藝島顧問公司提供)。

掌握住經營理念,賴秉銳心無罣礙,可是問題是要賣甚麼?又賣給誰呢?他說:「創藝島製作的第1件產品、就是坐不累椅,它是蔣茂煌老師所創作,讓人坐在上面自然中正放鬆,設計時煞費苦心,試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材質、作法、尺寸,而且版本很多,但最厲害的是老師找到了1個貼切的弧度,讓人一坐上去就因脊椎被托正,而非常舒服。這恰好能運用在李鳳山師父帶領梅門推動的平甩功上」。

平甩是1招簡單有效的導引術,賴秉銳指出,「當我們遇上許多無法久站,甚至脊椎有問題的人,結合『坐不累椅』真是太好了!換言之,上乘的功法配合適宜的道具,練起功夫來事半功倍,這真是絕妙的組合!何況全榫接的結構,更讓椅子經久耐用,又因蔣老師的設計兼具美感,完完全全符合工藝的精神,從發心、材料、做工到美感都能到位,直至今日都是常銷型的作品」。

▲坐不累椅,直至今日都是創藝島常銷型的產品(照片係創藝島顧問公司提供)。

常銷型的產品,雖可以細水長流,嘉惠愛用者,但畢竟銷售是支撐創藝島經營的創作、展覽、教學3大部分,這張「坐不累椅」要賣給誰呢?表示,「這個真的要感謝我們李鳳山師父,他創立梅門,用團體的力量推動4大綱宗:教養生、傳文化、辦教育、推休閒。梅門的師兄師姐在師父的教誨下,齊心協力地做公益,所以一開始坐不累椅都是師兄師姐請購,大家給予我們最真實的回饋,然後,根據回饋我們持續改良,口碑相傳,就一步一步地推廣出去了。因為坐不累椅的常銷,我們支持了當時老師讀大學的的女兒讀至畢業,也讓創藝島的經營得以持續」。


奉師命接創藝島 賴秉銳心篤定

(台北內科週報第630期/2024年5月13日-2024年5月19日)

【本報專訪】創藝島,是很特別的木藝機構,係已逝蔣茂煌老師所創立,梅門弟子賴秉銳師兄說:「我身為梅門弟子,奉李鳳山師父之命,照顧當時癌症復發的蔣老師,因而結緣,3個月密集的鍛鍊、讓老師奇蹟似復原,但後來卻因操勞過度加上過度的醫療導致惡化,終至逝世。我銜師命傳承他的遺志,接手創藝島的經營,目的是為了發揚百工百藝的精神」。

台大金融財務系學士、政大國貿研究所碩士,並師承李鳳山師父已24年的賴秉銳,具有經營事業的好條件,但工藝產業不同於一般的事業,他卻能游刃有餘,最主要的是深獲李鳳山師父的啟發,他表示,「師父常帶著我們探訪許許多多的工藝家,也看了大小文創展覽,我感受最深的是,工藝家與商業經營若能好好合作,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賴秉銳師兄(左)主持112年梅門防空洞秋展:廖仁彬彩墨創作展(照片係創藝島顧問公司提供)。

理念正確的賴秉銳,在蔣茂煌老師的傳承下曾有很多體悟,他說了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當年第1回去拜訪蔣茂煌老師帶他練功,行前知道他因為癌症吃到骨髓,隨時都在痛,想說他可能在休息,一到時只見1位個頭小小的人,紮著馬尾,綁著護腰,拿著電動起子,冒著汗,還在鎖螺絲。我們趕緊跟老師說『不要累著了』,耽心他的身體撐不住,但老師一邊咬牙一邊說:『鎖完這些再說。』而我從這兒、真正見識到了藝術家堅持的精神」。

一直以來,賴秉銳深知「商業經營首重與大眾結合,切中需求才能得到大家的青睞,若是曲高和寡就難以推廣了」,因此,創藝島在他的做中學也走出1條穩健的路,迄今只有3、4樣產品,對於這段心路歷程,他說:「我剛開始經營創藝島時,憑著個人的喜好選擇推廣的作品,常常顧此失彼,積了許多的存貨,記得有1次訂做了100個小木盒,榫接製作,生漆塗裝,看起來蠻精緻的,價格相對於做工其實不貴,但是乏人問津,一問之下,大家紛紛反應:不知道要做甚麼用?當藝術品品質談不上,太便宜;當實用品不好用,又太貴,卡在中間以至於賣不出去,只好當禮物送人,這倒是挺討喜的!」

▲李鳳山師父(左2)帶著賴秉銳師兄(右2)等數人參觀展覽,請了1幅作品(照片係創藝島顧問公司提供)。

經過真槍實刀的磨練之後,賴秉銳有不少心得,他說:「我學到了,有些精湛的作品不見得能賣得好,反而有些粗俗但便宜的東西有很多人買,但創藝島不想做粗俗的東西,那該做甚麼呢?觀念還是養生,在物品上表現就是要『品質保證』。第1,要好用;第2,要耐用;第3,要好看;第4,要耐看。不做暢銷品,要做常銷品,而且要能精益求精,不斷改良、改進,盡量做到雅俗共賞。」掌握到創藝島的核心思想:「不做暢銷品,要做常銷品」之後,賴秉銳的心就很篤定了。


論新工藝的私與公

(台北內科週報第630期/2024年5月13日-2024年5月19日)

【本報社評】新工藝的新,在於「鼎故革新」的新,也是有所變、有所不變的創新!換言之,應有所變的是「心態」;有所不變的是,振興台灣工藝的志向。心態上如何求變求行?今天,我們抱著前瞻未來的心態,要來談一談「新工藝的私與公」。

回顧過去的70年,工藝產業已有當年難以企及的成就,這一方面是業者的努力,二方面是時代的進步,三方面則是社會的促成。談到社會的促成,我們不能不指出,社會對個人有如天對地,固然大地生產萬物,可是若無天的運行是無法達成的。顏老前輩的一生,確是「以私濟公」的典範,迄今在工藝界,我們坦白講,還看不到第2人!

現在,期待有心響應「新工藝文化運動」的先進,認清社會是公、個人是私,如何發揮「以私濟公」,從而收到「以公濟私」的成果?就要從工藝的「私」與「公」談起。對個人來說,一技在身可以有無窮的希望,職人莫不是頂真的提升自己的技藝,可是不管怎樣努力,能夠創新求進的畢竟個人的力量有限。同時,個人的精進並不代表產業的成長。若仍然以農業、工業的心態,那麼,我們敢斷言:台灣的工藝很難在世界爭得高人一等的地位!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智慧財產權的觀念,正是保護私人的權利,但更要重視「以私濟公」的成果。任何創新的結果,全人類都可以共享之!「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首揭「互助共學」的精神與實踐,我們也肯定這種透過私與公的交融觀念。實務上,我們推崇歷經夏、商、周的「井田制度」。它在西周時代,就已完備了,為「一井分為9個方塊,周圍的8塊田由8戶耕種,謂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歸耕戶所有;中間是公田,由8戶共耕,收入全歸封邑貴族所有」,而今天師法此意念,新工藝的私與公便能互濟,其前途發展則無可限量!


工藝中心培植 MT型領導人才

(台北內科週報第629期/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產學政研連線】培育工藝人才,一直是工藝中心的重要工作,今年暑假陰將開辦的6項大專人才培育營,課程包含:「漆藝上身1_3D飾物創作營」、「包袋設計及電繡應用研習」、「木質工藝結合數位製造技術應用培育課程」、「之間‧錫與花瓶的對話」、「手作之美/竹藝與紙藝結合應用培育課程」及「複合陶瓷音響結合3D列印設計課程」等,目前更透過工藝中心成立的6大工藝實驗室,讓大專優秀的學生在第1階段先學習工藝技術,瞭解現代科技發展趨勢與相關數位科技課程。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為培育更多新生代工藝人才與完善工藝人才培育支持系統,今年暑假7月至8月期間,將開設暑期大專人才培育營,以大專院校青年學子為對象,透過思考從I型垂直軸的人才培育強調技術性工法,並整合為實驗室的概念,進一步培育水平軸具備跨域能力的T型人才,最後形成將I型與T型聚合而成的MT型工藝領導人才。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右)表示,培植將I型與T型聚合而成的MT型工藝領導人才;圖係他過去指導青年學木藝的情景(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陳殿禮主任更指出,在第2階段,則鼓勵大專院校學生有機會帶著自己的想法,透過工藝材料、設計及技術的運用,實際創造出各種獨特的作品,展現個人風格和品味,最後透過第3階段的成果發表,讓課程開發的產品與實際情境空間相結合,學員也透過實際的參與學習彼此相互結合,創造獨特的生活工藝美學。

今年,工藝中心將研習課程主題目標設定為「潮工藝-活工藝.故我在」,「潮工藝」是指融合了時尚潮流和個性化風格的工藝製作或創作方式,並包含了個性化設計、時尚潮流、多元化材料及技術,除發揮工藝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亦重視創作者的獨特風格和創意。大專學生具備無窮的創意與設計能力,並能結合時事創造獨特議題,融合工藝技藝,衍伸自我的創意與喜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潮工藝作品,成為自己作品的設計師和創作者,達到「活工藝.故我在」目的。最後,透過成果發表結合課程開發的產品與實際情境空間,彼此深入交流學習互動,創造獨特的生活工藝美學,透過參與人才培育營的過程,鼓勵學員繼續投入工藝創作並深化思考轉化為未來的發展事業,實現自我夢想的可能性。

▲透過工藝中心成立的6大工藝實驗室,讓大專優秀學生學習工藝技術(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人才培育營培訓時間,為7月2日至8月16日,主要授課地點於工藝中心技術組6大工藝研發實驗室,除專業技術課程外,亦安排通識課程與參訪見習行程,深化跨領域知識;課程招生對象為年滿18歲且為工藝、美術、設計、藝術等相關科系或對工藝技藝學習與創作具有興趣之大專院校學生,各班至多招收15名學員,歡迎有興趣的學子可至工藝中心官網參考各項課程簡章(http://www.ntcri.gov.tw/)或致電承辦人員洽詢。


當旭日東昇 一技在身希望無窮

(台北內科週報第629期/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特別報導】人有一技在身,一輩子就擁有永續發展的希望,如何讓生命發光、發熱,也在於如何善用自己的獨家技能服務他人,若愈受歡迎、則成就愈高,古聖先賢莫不是如此!

顏水龍老前輩便是最好的典範,他赴日、法學藝,技成之後,懷著感恩的心、踏上有別於一般畫家的路,更體現「用」與「美」的緊密關係,了不起的是,他的實踐精神與傳道策略,以後者而言,遠在70年前,即已成立「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值得重視的內涵有兩點,第1,他強調「工藝」;第2,他標舉「研究」,足見「工藝」的重要性,而且沒有「研究」精神,工藝便不是「活」工藝,當前「工藝中心」傳承他的精神,卻沒有有落實在策略上!

▲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創辦「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的曾季隆執行長,希望和大家一起傳承顏水龍老前輩的香火(照片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提供)。

〈旭日東昇〉馬賽克壁畫,是有「台灣工藝之父」美譽的顏水龍1966年作品,原設置於台北日新戲院大廳。這幅壁畫是由大樓建築師蔡柏鋒邀請顏水龍創作,早年視為戲院的鎮院之寶。因2021年戲院停業,作品先遭拆除下架、置放在他處,今年才在文化部史哲部長的大力支持下,歷經種種艱難的準備工作,終於在國美館前重見「日出」!

當年,顏老前輩對原住民族面臨的生態和文化危機感到擔憂。戰後,他持續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傳統工藝,並將其創新設計、現代化,以擴展台灣文化的國際視野,提升台灣民眾的生活品味。以利他的精神為基礎,他更致力於創造台灣的美好形象。尤其台灣的陽光與多彩色彩,成為他不斷追求和歌頌的主題。他一生致力於美術創作和工藝實踐,並以服務眾人的藝術形式,將美感帶入現代生活中。

▲國美館與工藝中心首次合作、目前舉辦「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的展場內,提供馬賽克拼圖讓民眾放置於合適的位置,使每日在此昇起的太陽情景都會有不同(檔案照片;原係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今天,「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正籌組中,即以「即知即行」的精神,自4月1日起、以「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內科」是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簡稱,今已創刊17年了,兩年前由有紙報創新成為「無紙報」)為展場,舉辦前所未有的「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特展,迄今參「閱」者即將突破千人以上,預定展至6月底,再由其他個展接續舉辦。

一技在身如何帶來希望無窮?在顏水龍老前輩的德澤流傳下,後人應可領悟到:「傳承」的重要性,若當年他沒有創設「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將「工藝」與「研究」相結合,那麼1954年之後,70年來這一切將不存在了!幸好,他是有遠見的,不只「功成弗居」,更在他的中晚年投入工藝的教育工作(網址:顏水龍老前輩薪傳 旭日再東昇)。

▲顏水龍老前輩的馬賽克壁畫〈旭日東昇〉,重現在國美館前迎接觀眾(檔照片係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雖然「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還在萌芽時期,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顏水龍老前輩的典範移轉,「互助共學團」抱著無窮的希望,如今已啟動「70又開始」的計畫,而且即知即行,將在5月開辦「互助共學工坊」,預定結合群力、請來名師指導、名教練輔導,及有心的工藝師聚集一堂,藉兩天12小時的「神仙訓練班」與1年期的無時不刻輔導,培育「百工百藝百傑」,以傳承顏水龍老前輩的香火,欲知詳情,請將你line的I.D.與手機號碼寄至email:cowell.tw@gmail.com曾季隆執行長,他會以最快的速度和你連結起來。


梁又照傳承絕學 暢談易設計

(台北內科週報第628期/2024年4月29日-2024年5月5日)

【日夜頌-人物專訪】工藝,始終是文化重要的一環,對台灣來說更是淵遠流長,尤其在光復初年即回到中華文化的主流,很快的獲取一脈相傳、源源不絕的職人精神滋潤,再經數10年百工百藝的心力灌溉,在台灣已是蔚然成林!

顏水龍老前輩於1954年啟動,並成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實成為今日「新工藝文化」的源頭。12年後,也就是民國55年5月25日,有1位前輩卻才遇到他此生的轉捩點。日前,本報很榮幸的得到他的首肯,由曾季隆發行人親自專訪,請他談談這60年來的「創新設計」心路歷程。他,就是長庚大學客座教授梁又照!

▲梁又照教授(中)關心「新工藝文化」的未來,日前更前往草屯參觀「竹跡+特展」,巧遇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左),相談甚歡(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梁又照教授,於民國28年出生於僑居地越南,民國46年返國升學,民國51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系,就讀期間由於他課餘興趣,曾獲台大全校美術比賽首獎。台大畢業後,考入當時全國第2大煉鋼廠「大榮製鋼公司」,從事鋼鐵冶鍊設備與工具機械之設計工作;53年由於為該公司完成煉鐵原料自動化輸送混合與燒結系統之機械設計工程,榮獲該公司當年模範員工獎。

民國54年返僑居地,任職於當地與台灣味全公司技術合作,生產味精與罐頭產品的越南食品公司,負責機械設備的設計與修配工作;民國55年因僑居國執行排華國籍法而再度返台。返台之後,考入中國生產力中心,他想到學機械工程的自己,難道一輩子就做些只是以拉計算尺為運算工具(當時尚無計算機與電腦),按照所設計機械工程系統的功能元件、以材料與力學的公式,運算出機械工程的元件與系統,並無思考內涵的設計工作嗎?此時,另1個聲音在他心中響起,那就是當時最需要的「工業設計」。一念之間,他的人生完全不同了。如今作育英才無數,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因他的傳承之心,在台北科技大學退而未休,又在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工業設計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

▲梁又照教授創始「易設計」,闡述「天地人」合一的造物與處世之「道」(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民國55年,相距於顏老前輩開鑿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那口井剛好是12年,當年顏老前輩正是轉而從事教育工作,自1960年至1968年間,曾於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為台灣藝術大學)兼任教職,並於台南家政專科學校、東方工專擔任美工科創科主任,更於1971年成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今實踐大學)美術工藝科,並擔任該科教授兼科主任;兩人堪稱志同道合!

對於中華歷史文化文物,如何在現代生涯再現?梁教授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創新性的轉化與創造性的發展!」俗語說:「站著說話不腰疼」,談「創新性的轉化」很容易,只不過是1句話就說完了,但是怎樣做到呢?何況是「創造性的發展」,又怎樣才能做到呢?其實,對梁又照教授來說,這方法和實踐並不難,只要參照他倡議多年、也在課堂上講授多年的「易設計」就可無罣礙了。

▲梁又照教授近20多年來,和大陸學界交流密切,他的論述深受肯定(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在他的心目中,「易經」可說是東方遠古人類,以觀察宇宙「天」體的運行,大「地」萬物創生與滋長萬象的「變易」,而悟得其背後的「不易」的變率,及人類與天地共存,「天、地、人」合一的造物與處世之「道」,並以「簡易」的圖說、文字表達,傳承予後世。

梁教授認為,要以設計的思維,而必須避免陷入「易經」章句的糾纏之中。對於從研發設計的角度,領悟「易經」蘊藏的「形而下」與「形而上」一體的理念,梁又照教授指出,「根本上,『易設計』的源頭,就是將『易經』宇宙萬物恆變的原理,與將其變易中不易的法則,以簡易與易從的方式,應用於實際思想,並融入設計的頭腦中。溯自遠古的時代,人類為什麼能夠創造器物,便是人類能夠有學習能力。最早,來自於生活環境的接觸,所謂『人法地』,為了滿足生活上的需求,開始設計器物。俯察地之後,繼而,仰觀天,發現世界不是自己置身的小小地方。於是,視野開闊了,追求的境界便變得不同了。」

▲梁又照教授專注授課情景(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再進一步言之,他投入「易設計」研究後發現,「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終的「道法自然」的「自然」,並不是僅指「大自然」,而是「自自然然」,也就是「道」的本體。設計,也只不過是將器物從「無」之中顯現出來罷了。

總之,根據梁教授的體悟,「若依照『易經』的思想為設計的理念,凡事應向『簡易』求,如何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且用起來比複雜的東西好用,這就需要發揮設計者的智能。當然,簡易不是簡單而已,除了必須簡單之外,還要好用才行!」

經過多年的實事求是,在「易設計」的理念上,梁又照教授總結地說:「自古以來,對『易』的描述最根本的是,『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變為六四卦,直至推演天地萬物』,而『易』的精神,則在於『簡易、不易、變易』。任何事情若能守著『簡易』,那麼它一定是最好的設計了。人類就是喜歡『變易』,卻不瞭解『不易』,結果愈變愈複雜,也愈變離初始的需求愈遠。若能在變易之前,找出『不易』的元素,僅變其該變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正如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做到『變中有不變,不變中要有變』,何況宇宙中『恆變』,如果不明『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最後會變出大問題!」


四十年歲月如斯 開鑿這口井

(台北內科週報第627期/2024年4月22日-2024年4月28日)

【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雖然,時間有如河水一般流動,但不像河水的是,人看不到時間的流動。其實,用心的人仍然可以時時刻刻感受著時間的流動。若想看到時間,就只有做出成果!有成果,才能顯現時間留下的痕跡。

人能飲水思源,才能承先啟後,對工藝產業的大大小小來說,最值得紀念的人,無疑的是,1997年離世而去的顏水龍老前輩,今天,「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之所以舉辦別開生面的、並於4月1日愚人節開展的「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特展(展場為「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目的無他,僅是希望對這位老前輩禮敬,且以1瓣心香祈求他顯靈,啟發後輩如何來繼承他的遺志,讓台灣的工藝產業在世界發光、發熱,引領世人追求技藝的登峰造極!

「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開展以來,已進入第4週了,真的是「歲月如斯,不捨晝夜」,可是到現在還看不到有多少人能體會顏水龍老前輩對「振興台灣工藝」的心志,開展4週來,唯一令人讚嘆的,是從辦展的過程,竟然找到70年前他開鑿的這口井:「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的源頭。

▲〈竹製客廳桌椅〉由顏水龍設計,許正製作(檔案照片;原係文化部提供)。

當年,顏水龍老前輩曾在1978年2月出版的《藝術家》雜誌,發表「我與台灣工藝-從事工藝40年的回顧與前瞻」1文(詳請參閱2016遠流版、顏水龍著《台灣工藝》p176-199),即使他於1952年自行出版的原著,已是72年前的事了,不過歲月的更替,卻帶不走他始終持有「復興台灣工藝」的心志,尤其在這篇重要的回顧與前瞻,更透露他40年開鑿的「這口井」的心路歷程,也為後人留下最寶貴的學習資料。

「工藝」,在顏老前輩的心目中是何等地位?他在上述的文中指出,「如何創造器具以達到『用』與『美』的功能來滿足更舒服、更美的生活,這就是工藝」。這也就是他雖是畫家,但卻願意「以藝入技」,實現「美」與「用」的結合,他曾說明:為什麼畫家也要從事工藝?其目的在於:「促進純美術的發展」;這樣的念頭,也影響了他走上工藝之路,實現了「美」與「用」的結合。

為了促進純美術的發展,顏老前輩認為,「首先應該要推行和生活有關之藝術,即對生活用具及居住空間或景觀的美化,以培養高雅樸素的趣味,生活才能導入純粹美術之境地。」他並接著問說:「這1段啟蒙的推行工作由誰來負責?是不是美術界或藝術家應負的責任?」最後,他得到的答案,便是以畫家來承擔這份責任。捨我其誰?於是,他當仁不讓的挑起「復興台灣工藝」的重責大任。

在顏老前輩的時代,是日本統治台灣的時期,他看到台灣空有很好的發展工藝條件,卻久受日本殖民地政策的影響,「經濟未能發展,以致生活文化十分落後」,更未能充分發揮技藝所長,尤其是正值2戰的前夕,連他構思多時的美術工藝學校創立計畫,都無法有實施的機會。

▲〈竹製乳母椅〉由顏水龍設計,許正、李榮烈製作,1990,台灣工藝研究與發展中心典藏(檔案照片;原係文化部提供)。

民國29(1940)年,他從東京返台,雖與殖產局官員商量,但在戰爭激烈之際,他們也無能為力,而只是鼓勵他先做調查工藝的現況。他便接受這項建議,並得到補助費用。之後,他發現,要推動工藝復興必先培育人才;辦學是應該做的事。他在1954年,以台灣省政府建設廳顧問的身份,創設「南投縣工藝研究班」。這也奠定了他令後人追思不已的地位。

日治時期,顏水龍老前輩接受1筆補助,曾於1941年在台南學甲、北門地區創設南亞工藝社,而且為保持品質規格化、產銷合理化,更組織「台南州藺草產品產銷合作社」,並設檢查產品制度,可見他不僅是能坐而言的人,也是能起而行的人。值得學習的是,他在合作社經營極為順利之後,就交給地方人士接管。對很多事情,他總是抱著「功成弗居」的態度,實是最好的典範!

總之,70年前他開鑿的這口井:「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的源頭,就是他以藝術家的視野觀照工藝事業,致力於實現「美」與「用」的結合,所付出心力有3個面向,第1,在教育上,他不只早在光復前夕(1944年9月)已接受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大前身)聘為建築工程科講師,也於民國54年9月應台南家專與東方工藝專科學校為工藝科教授兼科主任,更於民國60年6月在實踐家專謝東閔創辦人敦請下,創設美術工藝科,並於81歲時退休。第2,在創作上,顏水龍老前輩無論在美術或工藝兩領域,都有讓後人讚誦的創作;第3,在工藝的推廣上,他更是付出無比的心力,關照整個產業的「美」與「用」的結合,這也是他對後世工藝發展最為永續的影響力。


留得青山在 王清霜代代有傳人

(台北內科週報第627期/2024年4月22日-2024年4月28日)

【逐夢築夢】1922年出生、練就一身絕學的王清霜前輩,雖已103歲高齡,但藝高、人的志氣更高,確是名符其實的「人間國寶」啊!最可貴、也最受尊崇的是,他獨門心法不只傳子、傳孫,更傳授外人。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事有巧合,當年前往日本學藝時,由於「清霜」兩字日人不易發音,所以他曾以「清三」為名,創業後又採用發音相似的「青山」,作為產品的標示或品牌名稱,如今代代有傳人,豈非「藝貴傳承」最好的證明?

1937年,16歲的王清霜考上「台中工藝專修學校」,也決定他踏上此生的漆藝之旅。他當時還不太知道什麼是漆藝,只不過希望有一技在身罷。雖說如此,但畢竟這所學校,在當時的日人天下,錄取台灣人也只有3成,能夠考上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事。當時他和他的同學,幾乎都有「給漆咬到」(對於生漆所含的漆酚過敏)的經驗,但是始終沒有人肯退出,因為能考取真是太不容易了,誰都會堅持下去。堅持,可能任何人能揚名立萬的條件之1,當然,王清霜不只具備這項特質,他同時具備認真學習的精神,這更是他日後脫穎而出的另1項特質。

▲江明親所撰的《蒔光.漆蘊.王清霜》一書(圖係取自藝術家雜誌社)。

據江明親所撰的《蒔光.漆蘊.王清霜》書中指出,「1940年(昭和15年)王清霜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經由校長山中公的推薦,前往母校東京美術學校進修,當時一同前往的,還有第1屆學長,後來也是台灣漆藝界的重要藝師賴高山。當時的東京美術學校設有繪畫科、雕塑科和工藝科,顏水龍就是畢業於繪畫科。王清霜並沒有正式入學,而是經由山中公介紹直接進入河面冬山(1882-1955)的『體漆工房(日文:体漆工房)』學習。」

江明親更在上述的書中寫著,「抵達日本的王清霜,首次和『蒔繪』相遇。這熠熠透亮、發出悠長光澤的日本正統漆藝表現,是在殖民地工藝學校的學習沒有辦法接觸到的。王清霜首次感受漆的文化厚度、社會的看重,以及真正的漆藝職人一絲一毫未曾鬆懈的自我要求。在傳統工房中『蒔繪』的學習、美的養成,以及工房之外設計、雕塑專業的進修、眼界的開拓,使王清霜真正成為漆藝的王清霜。」

▲王清霜前輩(左4)本於促進台灣工藝發展之初衷與信念,技不藏私,傳子也傳賢;圖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殿禮主任(右3)親訪他和他家人合影;左1為王賢志、右2為王賢民、右1為王峻偉(檔案照片;原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以上的兩段敘述,勾畫出王清霜前輩如何因緣際會、學到紮實的技藝,他半是機遇、半是靠自己,否則,同樣的機會豈會造就出不同人的本事?江明親也在書中描述如下:「日本本土,則是在戰爭時期金屬極為珍貴的情況下,並不容易看到蒔繪的製作,然而河面冬山主要是為皇室製作御用品,王清霜得以在體漆工房中看到傳統蒔繪繁複細緻、層次豐富華美的製作過程,眼界大開,從此一心追求,從未停迄。」

如果王清霜前輩只求自己技藝的登峰造極,那就難以受到社會尊崇和肯定,最可貴的是,他對「技藝傳承」的重視和用心實踐,回想當初他所創立的「美研漆器工藝社」,正要大展宏圖之際,1952年顏水龍老前輩前來邀請他共同策辦「南投縣特產手工藝指導員講習會」,他不只慨諾無辭,將自己的事業委請兄長代勞,而且也於1954年成為顏老前輩開辦「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的副手。為的既不是名,更不是利!以今天看來,在這幾乎人人不談名則談利的時代,能有王清霜前輩的風範,實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