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共融玩聚列車 享受親子樂

(台北內科週報第634期/2024年6月10日-2024年6月16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玩具,不論年齡大小總是難忘,也是可以連結親子關係的媒介,今年正值慶祝工藝中心70週年,在6月份啟動「六五工藝節」系列活動,其中,將生活工藝館4樓打造為兒童專屬空間,融入顏水龍老前輩相關工藝元素,如馬賽克鑲嵌藝術等,邀請國內木育玩具設計領導品牌PLAYME TOYS玩偶的家和陪您育兒到樂齡教練協會共同策劃「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營造1個工藝共融共創的兒童小天地,即日起於工藝中心生活工藝館4樓展出。

▲大樹塗鴉工具拍照區、讓親子互相學習成長,共融共創更多美好回憶(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六五工藝節」係以顏水龍老前輩的生日(即6月5日)發想訂定,紀念他在台灣工藝的卓越貢獻,同時響應聯合國「世界環境日」(即6月5日)訴求。而這次「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選定於6月5日開展,展覽內容連結顏老前輩元素與木育概念。一方面,扣合他「生活就是藝術」的信念,及他在繪畫、編織與竹製品外,亦透過馬賽克拼貼創作公共藝術。另一方面,連結近年來學校教育現場推動的木育議題,引導孩子從認識木材、體驗木材到動手玩木頭,透過自然材質與5感體驗,瞭解森林的美好與木共生,啟迪環境意識與永續生活教育。

▲「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營造1個工藝共融共創的兒童小天地(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展場從顏老前輩當年乘坐列車踏查台灣工藝為意象出發,打造系列遊戲區域,由紅色火車頭造型服務台佇立門口區域迎接大小朋友的到來,還有大樹塗鴉工具拍照區、探索閱讀區、寶貝竹籠積木區、木玩闖關區與顏水龍馬賽克專區等多項互動體驗設施,透過遊戲體驗啟發工藝創意,增進親子互動與交流,從遊戲中學習成長,傳遞微笑,提升幸福感,共融共創更多美好回憶;後續展覽也將推出相關教育推廣活動,啟發兒童好奇心、刺激感官及培養創造力,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官方網站(https://www.ntcri.gov.tw/)或官方臉書查詢。

▲過遊戲體驗啟發工藝創意,增進親子互動與交流(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繼往開來 工藝中心再啟新境界

(台北內科週報第633期/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產學政研連線】杜甫感懷他的遭遇,曾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但對1個重要的文化機構而言,70年後,正是要大展宏圖之年,尤其適時的由來自於學界、肯做事的陳殿禮教授接棒,承繼前輩的風範,繼往開來,更是前程看好!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為文化部所屬,卻與產業息息相關,在今日各國莫不以工藝彰顯人文精神之際,欣逢成立70週年,為迎接與慶祝台灣工藝劃時代的里程碑,自6月5日起至6月10日籌辦首屆「六五工藝節」,展開為期6天的系列活動,包含工藝大師—獻藝傳心、工藝行旅、工藝辦桌、電影欣賞、工藝市集、工藝展覽等;無疑的,其為1場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的盛會,除展示工藝界多彩文化底蘊,更是宣揚台灣工藝精神,及展現工藝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時刻,期許再啟新工藝文化的契機,已是昭然若現!

陳殿禮主任自去年9月20日接任後,即已和工藝中心團隊揭露「活工藝.工藝活」,期望國人落實生活中使用與運用工藝,並激發工藝的新生命,讓工藝價值與精神真正深入人心。

▲(左起)南投縣文化局林榮森局長、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捐贈顏水龍作品熱帶魚電光牌衛浴公司代表及台灣工藝聯盟陳啟村總會長共同為顏水龍馬賽克作品熱帶魚揭幕(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事實上,工藝中心起源於1954年,係有「台灣工藝之父」美譽的顏水龍老前輩創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70年來,致力於培育台灣工藝技藝人才與推動落實工藝生活美學,不只培育多位國寶級工藝大師,亦積極推動台灣工藝文化產業發展,而不遺餘力。

6月5日,實深具意義!正是顏水龍創辦人的生日,也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環境日」,以這天為「六五工藝節」,既能表達後人對他的感念之情,更彰顯永續發展為新工藝文化的不二職志。

今年「六五工藝節」於6月5日揭開序幕,當天特別邀請與會來賓穿戴或攜帶工藝品出席,除響應與實踐生活工藝美學,也同時向工藝中心獻上祝福。開幕儀式甚具傳承意義,由電光企業公司代表及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等貴賓共同為顏水龍創辦人的「熱帶魚」馬賽克壁畫揭幕,並宣示「六五工藝節」活動起跑。

▲六五工藝節由九天民俗表演團的壯麗鼓聲揭開序幕,展現震撼人心的氣勢(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熱帶魚」馬賽克壁畫,係顏創辦人於1973年(時年70歲)應電光牌衛浴設備公司之邀所創作,這也是他唯一以海洋為題材的馬賽克壁畫。《熱帶魚》在電光牌台北門市改建時因工程碎裂成多塊,李昭亭董事長感於文化資材保護的重要性,立刻出資請顏創辦人的門生負責修復工作,完成修復後,更將它捐予工藝中心保存迄今。

「2024-2025年工藝遶境展」,第1境「風起-南投」作為六五工藝節的重頭戲,已於6月5日同時開展,該展緣起顏創辦人1937年的全台火車環島工藝產業調查與1954年促成工藝中心成立之始,主軸以「大樹」串起工藝生態發展的脈絡,經由「風」的傳遞,將工藝種子散播到各地。

此次藉由工藝遶境,展開全國6個地區的跨域「巡」禮,期待如媽祖遶境般讓工藝典藏回返地方,發揮齊聚力量,重新發掘工藝與靈力連結。該展匯集顏水龍、歷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南投在地人間國寶及技術保存者等人匠心獨具的作品,並推出工藝占卜、VR科技體驗、永續工藝、隨行旅物.SHOP等特別企劃,即日起至8月4日於工藝文化館1樓至2樓展出。

總之,工藝中心誠摯邀請您參與「六五工藝節」系列活動,感受台灣工藝的無限魅力,歡迎大家共度歡慶這個美好時刻!更多活動訊息請至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官網(https://www.ntcri.gov.tw/)或其臉書查詢。


台灣綠工藝品牌力 共創共享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產學政研連線】今年,為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70週年,更倡議「活工藝.工藝活」,期許人人生活有工藝,也讓工藝重新激活,使工藝價值與精神真正深入人心,尤其正值「大師月」的此刻,展開2024「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活動,令優良工藝品的能見度將大為提升!

2021年,工藝中心將「台灣優良工藝品」轉型為「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品牌的建立,並透過台灣工藝認證與推廣計畫,公開徵選發掘深存各處的原創工藝,藉著「活工藝.工藝活」的倡議和實踐,將喚醒大眾體會「良品美器」存在的重要性。

令人矚目的是,「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品牌主軸為「綠活工藝.良品美器」,其強調工藝從本質出發,應貼近生活所需,亦即在生活中發現器用之美,探索「用物哲思」:用有;用符合身心靈的物件滿足需求:用好;用好技術、藝術及學術共同成就的好工藝豐沛生活;用無,用器物內含的無形意念誘發生活美感與生命價值之提升。此外,工藝品應是美學與實用兼備、手感與溫度並融,具產品市場性與推廣潛力,引導大眾將工藝用於生活,進而體會生活,深入日常實踐與創造個人品味。

▲工藝中心70週年的系列活動中,5月是「大師月」,亦從即日起舉辦「2024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活動」的報名;圖係楊英風大師-鳳凰來儀(3)經典之作重現工藝中心(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很務實的,入選作品都將獲工藝中心兩大面向的資源,既公開授予榮耀,並輔助作品內容形塑轉譯,收錄年度入選作品型錄,創造「品牌形象加值」,同時,又可獲社群媒體行銷曝光、各類推廣活動參與、市場通路引介合作與線上商務輔導拓展等「行銷資源挹注」,以及輔助開創多元行銷與銷售管道。總之,結合公部門資源與工藝品牌創作能量,攜手工藝品牌共同走入市場,增進產業動力活絡消費產業鏈,促使工藝產業持續不息的運轉循環。

主辦單位表示,2024「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活動的報名,自即日起至7月5日截止。凡具公司登記、商業登記或團體立案登記等依法設立具統一編號的工藝廠商,作品於台灣生產製造,並可量產銷售,皆所歡迎參與「台灣綠工藝」認證徵選活動,期能與工藝中心協力拓展工藝產業市場,同時亦歡迎各通路業者與工藝中心接洽合作推廣「台灣綠工藝」,串連工藝生活產業鏈。詳情請參閱:https://twc.ntcri.gov.tw/default.aspx


楊英風大師風範 照亮工藝五月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世界知名雕塑家楊英風,一生創作2554件以上作品,並以創作晚期現代主義抽象組合造型、不銹鋼材質及中華文化的藝術思維著稱。他的創作生涯超過一甲子,藝術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作品領域橫跨傳統與現代,包含水彩、油畫、水墨、版畫、漫畫、插畫、設計、石雕、木雕、泥塑、不鏽鋼、景觀規劃、雷射、攝影等。

▲「楊英風-鳳凰來儀(3)作品開幕記者會後,與會者大合照(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這次工藝中心展出的「鳳凰來儀(3)」作品原型,為楊英風大師於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所創製的「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主要表現祥瑞神獸婉約的英姿,以流暢動態線條引領觀者視線,彷彿一切的真善美乘著鳳翼翩然而至,而其色彩隨光影角度變化,展現出豐厚細膩、雍容古雅的含蓄美感。「工藝70」的5月大師月,「鳳凰來儀(3)」展現祥瑞雄偉英姿,昂首於工藝中心工藝文化館前,展期預計自即日起至2026年4月30日止。

談到工藝中心與楊英風的緣份,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推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工藝中心前身)的建設,他接受委託、擔任該研究所新建工程總設計師,現今台灣工藝文化園區中的指標性建築「工藝文化館」與「工藝設計館」均是他的創作。

▲這次工藝中心展出的「鳳凰來儀(3)」作品原型,為楊英風大師於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所創製的「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文化館」,係由楊英風邀集貝聿銘建築團隊的彭蔭宣與程儀賢兩位建築師共同設計,外型簡潔以4支橢圓柱直立支撐,以雙十和經緯交織為元素,呈現工藝產業向上拓展的意象;「工藝設計館」亦由楊英風規劃設計,以建築美學揉合現代主義極簡風格與東方哲學表現形式,並透過景觀雕塑創作理念與手法,呈現內斂而平穩的空間精神與簡潔的混凝土建材質感。由此可見,他對於工藝設計館與工藝文化館的設計理念,都考量建築與環境整體性的表現,也試圖從設計與工藝技術中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謙卑思惟。

在工藝中心5月大師展開展記者會中,同時舉辦「蕭瓊瑞教授美學講座」,蕭教授為台灣重要的美術史研究者,長年研究楊英風大師,更將其藝術生命耗時10年編纂成書冊,在講座上以深入淺出、生動趣味的介紹,將與會嘉賓帶入時光隧道,徜徉於楊英風先生的藝術美學風華時代。

▲蕭瓊瑞教授以深入淺出、生動趣味的介紹,將與會嘉賓帶入時光隧道,徜徉於楊英風大師的藝術美學風華時代(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會中,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目前於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也正展出由歷史博物館與楊英風美術館共同主辦的「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而工藝中心推出的5月大師月活動中,除了這次展出楊英風的鳳凰來儀(三)之外,陸續將可欣賞到工藝中心重要創立人顏水龍老前輩經典的「熱帶魚」馬賽克作品,以及當代藝術家楊北辰的公共藝術「工藝之樹」等,以長中青3個不同世代脈絡,呈現時代的變遷與多元性,期許台灣工藝持續開創屬於下個世代的新紀元。


大師典範如風 有時吹有時不吹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本報特別報導】大師風範,總是令人欽敬不已,尤其有心向他學習者,更是苦無機會,而技藝的代代相傳才能形成文化,在工藝中心5月大師展的前夕,本報曾季隆總編輯專訪陳殿禮主任,請他談談師徒相傳、如何讓技藝在傳承中能有創新的成果產出?

以大師的傳承為例,陳殿禮主任表示,「大師的傳承是1個深奧而豐富的過程,它超越了傳授知識和解惑的層面,更蘊含了1種生活哲學和精神風範,大師不僅僅是教導理論,更重要的是他們身體力行,實踐自己所宣揚的價值觀和理念,大師的言行舉止都反映出他們的思想和態度,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深具學者風範的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對技藝傳承曾提出「3好1創新」的理念,他強調了品德、態度、觀念3個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創新的關鍵作用(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言教不如身教,能夠親受大師的指導,當然是三生有幸,陳主任指出,「大師的風範是1個規範,是1個有系統的模式,但又不是僵化的,他們如風一般,有時吹,有時不吹,這需要學生透過深入體悟大師的生活和言行中,才能領悟到,而大師的風範通常體現在他們的日常語言和作風中,並且通過身體力行來實踐他們所宣揚的理論,在無中形成有,在日月交替的過程中持續進化和轉化,這就是我認為大師的精神實踐,要傳承大師的風範,需要近身生活,深入理解大師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並且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透過生活的實踐和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和傳承大師的風範」。

▲「鳳凰來儀」為楊英風大師當年應葉公超先生委託,為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的景觀美化而創製(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技藝的師徒相傳,關係到工藝產業的生態演化,稍一不慎則精湛的技藝便失傳了,相對於學校有系統的教學,兩者如何相輔相成?陳殿禮主任認為,「師徒相傳強調的是實踐中的技能習得和知識傳承,通過長期的跟隨和模仿,學徒可以獲得師傅身上的技藝和經驗,這種方式下,技藝的傳承是深入的、生動的,能夠傳授更多無法以文字、數字和繪圖表達的「無形」知識和技能(Jeanne Gamble,2001)。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和工作場所的靈活性需求,師徒制度在一些情況下已經不再適用(Guile and Young,1999),相比之下,學校教育提供了更系統化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通過課堂教學和實習,學生可以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基礎和技術訓練。因此,兩者並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現代工藝產業需要結合傳統的師徒相傳和學校的教學方式,以滿足不同人才的培養需求」。


工藝中心培植 MT型領導人才

(台北內科週報第629期/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產學政研連線】培育工藝人才,一直是工藝中心的重要工作,今年暑假陰將開辦的6項大專人才培育營,課程包含:「漆藝上身1_3D飾物創作營」、「包袋設計及電繡應用研習」、「木質工藝結合數位製造技術應用培育課程」、「之間‧錫與花瓶的對話」、「手作之美/竹藝與紙藝結合應用培育課程」及「複合陶瓷音響結合3D列印設計課程」等,目前更透過工藝中心成立的6大工藝實驗室,讓大專優秀的學生在第1階段先學習工藝技術,瞭解現代科技發展趨勢與相關數位科技課程。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為培育更多新生代工藝人才與完善工藝人才培育支持系統,今年暑假7月至8月期間,將開設暑期大專人才培育營,以大專院校青年學子為對象,透過思考從I型垂直軸的人才培育強調技術性工法,並整合為實驗室的概念,進一步培育水平軸具備跨域能力的T型人才,最後形成將I型與T型聚合而成的MT型工藝領導人才。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右)表示,培植將I型與T型聚合而成的MT型工藝領導人才;圖係他過去指導青年學木藝的情景(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陳殿禮主任更指出,在第2階段,則鼓勵大專院校學生有機會帶著自己的想法,透過工藝材料、設計及技術的運用,實際創造出各種獨特的作品,展現個人風格和品味,最後透過第3階段的成果發表,讓課程開發的產品與實際情境空間相結合,學員也透過實際的參與學習彼此相互結合,創造獨特的生活工藝美學。

今年,工藝中心將研習課程主題目標設定為「潮工藝-活工藝.故我在」,「潮工藝」是指融合了時尚潮流和個性化風格的工藝製作或創作方式,並包含了個性化設計、時尚潮流、多元化材料及技術,除發揮工藝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亦重視創作者的獨特風格和創意。大專學生具備無窮的創意與設計能力,並能結合時事創造獨特議題,融合工藝技藝,衍伸自我的創意與喜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潮工藝作品,成為自己作品的設計師和創作者,達到「活工藝.故我在」目的。最後,透過成果發表結合課程開發的產品與實際情境空間,彼此深入交流學習互動,創造獨特的生活工藝美學,透過參與人才培育營的過程,鼓勵學員繼續投入工藝創作並深化思考轉化為未來的發展事業,實現自我夢想的可能性。

▲透過工藝中心成立的6大工藝實驗室,讓大專優秀學生學習工藝技術(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人才培育營培訓時間,為7月2日至8月16日,主要授課地點於工藝中心技術組6大工藝研發實驗室,除專業技術課程外,亦安排通識課程與參訪見習行程,深化跨領域知識;課程招生對象為年滿18歲且為工藝、美術、設計、藝術等相關科系或對工藝技藝學習與創作具有興趣之大專院校學生,各班至多招收15名學員,歡迎有興趣的學子可至工藝中心官網參考各項課程簡章(http://www.ntcri.gov.tw/)或致電承辦人員洽詢。


當旭日東昇 一技在身希望無窮

(台北內科週報第629期/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特別報導】人有一技在身,一輩子就擁有永續發展的希望,如何讓生命發光、發熱,也在於如何善用自己的獨家技能服務他人,若愈受歡迎、則成就愈高,古聖先賢莫不是如此!

顏水龍老前輩便是最好的典範,他赴日、法學藝,技成之後,懷著感恩的心、踏上有別於一般畫家的路,更體現「用」與「美」的緊密關係,了不起的是,他的實踐精神與傳道策略,以後者而言,遠在70年前,即已成立「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值得重視的內涵有兩點,第1,他強調「工藝」;第2,他標舉「研究」,足見「工藝」的重要性,而且沒有「研究」精神,工藝便不是「活」工藝,當前「工藝中心」傳承他的精神,卻沒有有落實在策略上!

▲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創辦「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的曾季隆執行長,希望和大家一起傳承顏水龍老前輩的香火(照片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提供)。

〈旭日東昇〉馬賽克壁畫,是有「台灣工藝之父」美譽的顏水龍1966年作品,原設置於台北日新戲院大廳。這幅壁畫是由大樓建築師蔡柏鋒邀請顏水龍創作,早年視為戲院的鎮院之寶。因2021年戲院停業,作品先遭拆除下架、置放在他處,今年才在文化部史哲部長的大力支持下,歷經種種艱難的準備工作,終於在國美館前重見「日出」!

當年,顏老前輩對原住民族面臨的生態和文化危機感到擔憂。戰後,他持續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傳統工藝,並將其創新設計、現代化,以擴展台灣文化的國際視野,提升台灣民眾的生活品味。以利他的精神為基礎,他更致力於創造台灣的美好形象。尤其台灣的陽光與多彩色彩,成為他不斷追求和歌頌的主題。他一生致力於美術創作和工藝實踐,並以服務眾人的藝術形式,將美感帶入現代生活中。

▲國美館與工藝中心首次合作、目前舉辦「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的展場內,提供馬賽克拼圖讓民眾放置於合適的位置,使每日在此昇起的太陽情景都會有不同(檔案照片;原係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今天,「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正籌組中,即以「即知即行」的精神,自4月1日起、以「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內科」是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簡稱,今已創刊17年了,兩年前由有紙報創新成為「無紙報」)為展場,舉辦前所未有的「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特展,迄今參「閱」者即將突破千人以上,預定展至6月底,再由其他個展接續舉辦。

一技在身如何帶來希望無窮?在顏水龍老前輩的德澤流傳下,後人應可領悟到:「傳承」的重要性,若當年他沒有創設「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將「工藝」與「研究」相結合,那麼1954年之後,70年來這一切將不存在了!幸好,他是有遠見的,不只「功成弗居」,更在他的中晚年投入工藝的教育工作(網址:顏水龍老前輩薪傳 旭日再東昇)。

▲顏水龍老前輩的馬賽克壁畫〈旭日東昇〉,重現在國美館前迎接觀眾(檔照片係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雖然「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還在萌芽時期,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顏水龍老前輩的典範移轉,「互助共學團」抱著無窮的希望,如今已啟動「70又開始」的計畫,而且即知即行,將在5月開辦「互助共學工坊」,預定結合群力、請來名師指導、名教練輔導,及有心的工藝師聚集一堂,藉兩天12小時的「神仙訓練班」與1年期的無時不刻輔導,培育「百工百藝百傑」,以傳承顏水龍老前輩的香火,欲知詳情,請將你line的I.D.與手機號碼寄至email:cowell.tw@gmail.com曾季隆執行長,他會以最快的速度和你連結起來。


工藝成就獎表彰 擇一事執一生

(台北內科週報第629期/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產學政研連線】工藝成就,是沒有上限的,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國家工藝成就獎」,所要表彰的是,「擇一事、執一生」的精神,堪稱為工藝最高榮譽,素為工藝界職人所重視,更代表社會莫大的肯定!

俗語說:「日以繼夜、夜以繼日」,任何技藝,要能不捨晝夜的自我追求,始能有所成就,何況人中有能人、強中有強中手,登峰造極必須付出多大心力?去年,頒給粘碧華藝師,當時,文化部長史哲表示,邁入第17屆的「國家工藝成就獎」頒發予刺繡大師粘碧華,除是工藝成就獎首次由纖維工藝類別獲獎,亦是首位女性獲獎者,彰顯了台灣工藝技藝的豐沛多元,也作為性別主流化的重要提醒。粘碧華的刺繡技藝融合東西方,新創可穿戴的「刺繡首飾」,展現對技巧與材質的嫻熟理解與創意延伸,作品不但承襲古典傳統的細緻優雅,更獨樹一幟地呈現穿越古今的宏觀視野,開拓台灣纖維刺繡工藝的新篇章。

▲「國家工藝成就獎」作為工藝界最高榮譽獎項,收件自6月3日至6月26日止(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由史哲部長點出的,「國家工藝成就獎」表揚的,不只在傳統文化的精進,更在於文化的創新,也正是傳承的同時再上1個層次,使技藝邁向新境界!今年,已邁入第18屆,工藝中心表示,為表彰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且具卓越貢獻者,每年選出得獎者1名,可獲得獎金、得獎證書乙張及獎座乙座。除舉辦公開頒獎儀式表揚之外,也將透過如辦理得獎者特展、專輯出版或拍攝紀錄片等方式,擴大推廣得獎者之工藝成就及貢獻,提供後輩工藝人精采的典範,期能傳遞薪傳之火,使台灣工藝生態系生生不息。

「國家工藝成就獎」作為工藝界最高榮譽獎項,是以「國家」榮銜肯定得獎者的工藝成就與貢獻,除代表政府對工藝人才之重視外,更具有社會典範學習精神與人才永續傳承的象徵意義。今年報名收件日期,自6月3日至6月26日止,邀請工藝各界踴躍報名,凡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國民,不限性別、年齡,均可自行參加或接受推薦參加徵選;徵選簡章及報名表請至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網站:http://www.ntcri.gov.tw/下載附件或來電索取。洽詢電話: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電話02-23887066分機120廖小姐。


梁又照傳承絕學 暢談易設計

(台北內科週報第628期/2024年4月29日-2024年5月5日)

【日夜頌-人物專訪】工藝,始終是文化重要的一環,對台灣來說更是淵遠流長,尤其在光復初年即回到中華文化的主流,很快的獲取一脈相傳、源源不絕的職人精神滋潤,再經數10年百工百藝的心力灌溉,在台灣已是蔚然成林!

顏水龍老前輩於1954年啟動,並成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實成為今日「新工藝文化」的源頭。12年後,也就是民國55年5月25日,有1位前輩卻才遇到他此生的轉捩點。日前,本報很榮幸的得到他的首肯,由曾季隆發行人親自專訪,請他談談這60年來的「創新設計」心路歷程。他,就是長庚大學客座教授梁又照!

▲梁又照教授(中)關心「新工藝文化」的未來,日前更前往草屯參觀「竹跡+特展」,巧遇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左),相談甚歡(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梁又照教授,於民國28年出生於僑居地越南,民國46年返國升學,民國51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系,就讀期間由於他課餘興趣,曾獲台大全校美術比賽首獎。台大畢業後,考入當時全國第2大煉鋼廠「大榮製鋼公司」,從事鋼鐵冶鍊設備與工具機械之設計工作;53年由於為該公司完成煉鐵原料自動化輸送混合與燒結系統之機械設計工程,榮獲該公司當年模範員工獎。

民國54年返僑居地,任職於當地與台灣味全公司技術合作,生產味精與罐頭產品的越南食品公司,負責機械設備的設計與修配工作;民國55年因僑居國執行排華國籍法而再度返台。返台之後,考入中國生產力中心,他想到學機械工程的自己,難道一輩子就做些只是以拉計算尺為運算工具(當時尚無計算機與電腦),按照所設計機械工程系統的功能元件、以材料與力學的公式,運算出機械工程的元件與系統,並無思考內涵的設計工作嗎?此時,另1個聲音在他心中響起,那就是當時最需要的「工業設計」。一念之間,他的人生完全不同了。如今作育英才無數,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因他的傳承之心,在台北科技大學退而未休,又在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工業設計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

▲梁又照教授創始「易設計」,闡述「天地人」合一的造物與處世之「道」(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民國55年,相距於顏老前輩開鑿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那口井剛好是12年,當年顏老前輩正是轉而從事教育工作,自1960年至1968年間,曾於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為台灣藝術大學)兼任教職,並於台南家政專科學校、東方工專擔任美工科創科主任,更於1971年成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今實踐大學)美術工藝科,並擔任該科教授兼科主任;兩人堪稱志同道合!

對於中華歷史文化文物,如何在現代生涯再現?梁教授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創新性的轉化與創造性的發展!」俗語說:「站著說話不腰疼」,談「創新性的轉化」很容易,只不過是1句話就說完了,但是怎樣做到呢?何況是「創造性的發展」,又怎樣才能做到呢?其實,對梁又照教授來說,這方法和實踐並不難,只要參照他倡議多年、也在課堂上講授多年的「易設計」就可無罣礙了。

▲梁又照教授近20多年來,和大陸學界交流密切,他的論述深受肯定(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在他的心目中,「易經」可說是東方遠古人類,以觀察宇宙「天」體的運行,大「地」萬物創生與滋長萬象的「變易」,而悟得其背後的「不易」的變率,及人類與天地共存,「天、地、人」合一的造物與處世之「道」,並以「簡易」的圖說、文字表達,傳承予後世。

梁教授認為,要以設計的思維,而必須避免陷入「易經」章句的糾纏之中。對於從研發設計的角度,領悟「易經」蘊藏的「形而下」與「形而上」一體的理念,梁又照教授指出,「根本上,『易設計』的源頭,就是將『易經』宇宙萬物恆變的原理,與將其變易中不易的法則,以簡易與易從的方式,應用於實際思想,並融入設計的頭腦中。溯自遠古的時代,人類為什麼能夠創造器物,便是人類能夠有學習能力。最早,來自於生活環境的接觸,所謂『人法地』,為了滿足生活上的需求,開始設計器物。俯察地之後,繼而,仰觀天,發現世界不是自己置身的小小地方。於是,視野開闊了,追求的境界便變得不同了。」

▲梁又照教授專注授課情景(照片係梁又照教授提供)。

再進一步言之,他投入「易設計」研究後發現,「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終的「道法自然」的「自然」,並不是僅指「大自然」,而是「自自然然」,也就是「道」的本體。設計,也只不過是將器物從「無」之中顯現出來罷了。

總之,根據梁教授的體悟,「若依照『易經』的思想為設計的理念,凡事應向『簡易』求,如何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且用起來比複雜的東西好用,這就需要發揮設計者的智能。當然,簡易不是簡單而已,除了必須簡單之外,還要好用才行!」

經過多年的實事求是,在「易設計」的理念上,梁又照教授總結地說:「自古以來,對『易』的描述最根本的是,『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變為六四卦,直至推演天地萬物』,而『易』的精神,則在於『簡易、不易、變易』。任何事情若能守著『簡易』,那麼它一定是最好的設計了。人類就是喜歡『變易』,卻不瞭解『不易』,結果愈變愈複雜,也愈變離初始的需求愈遠。若能在變易之前,找出『不易』的元素,僅變其該變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正如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做到『變中有不變,不變中要有變』,何況宇宙中『恆變』,如果不明『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最後會變出大問題!」


竹跡+特展 與世界永續相連結

(台北內科週報第626期/2024年4月15日-2024年4月21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已於3月16日登場的「2024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橫跨5縣市,展出不同竹材於生活、工藝、建築中的多元應用之外,更舉辦數場體驗與市集活動;此次有30個國家200多位竹業領域專家來台參加,並分享淨零趨勢下全球竹產業發展現況,重塑次世代竹文化減碳生活新風貌。

這場盛會的同時,4月16日代表台灣竹藝的展區、「竹跡+特展」於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投草屯園區正式開展,展期至12月20日,期待讓台灣工藝的國際交流有更多元的樣貌呈現。

▲(左起)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人間國寶張憲平、林業署南投分署李政賢、人間國寶李榮烈等貴賓共同參與「竹跡+特展」開幕儀式合影(照片係文化部提供)。圖說879:「竹跡+特展」中,展現台灣竹產業所奠基的豐厚文化基礎、不斷創新突破的能量(照片係文化部提供)。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在世界減碳的議題下,竹的自然取材除了環境的永續與友善,台灣竹工藝更淋漓盡致地在不論是精品工藝、生活工藝,甚至科技工藝上精進與表現,當然,在整個台灣工藝史的發展上,更是見證台灣當代工藝創造「活工藝,工藝活」的重要典範。

在這慶祝工藝中心成立70週年的重要時刻,舉辦「竹跡+特展」更具歷史意義;1954年創設「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為工藝中心的前身)的顏水龍主任,實是台灣竹工藝產業的重要推手,他曾將工藝的精髓傳承下來,對竹藝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竹跡+特展」中,展現台灣竹產業所奠基的豐厚文化基礎、不斷創新突破的能量(照片係文化部提供)。

有別於一般的展會,「竹跡+特展」於4月21日特別規劃「竹產業之旅」、「竹藝體驗」,以及竹藝技術示範表演。在專家帶路下,深入台灣竹產業中心的竹山,開箱頂尖職人的工坊,我們將走入全世界碩果僅存之1的竹劍加工廠「竹育竹劍」,看見台灣桂竹傳統加工的技法;到「璞園藝術坊」,欣賞使用環保孟宗竹層積竹材設計的高品質生活用品;在「悅山工坊」可看到獨步煙燻技術結合漆與木工藝的細膩表現,使桂竹與孟宗竹之美成為雅緻的造景之材。尤其難得的是,曾6次榮獲「台灣工藝研究所生活用品評選最優獎」的「大禾竹藝工坊」,其以精湛結合技術與巧思的「玄機盒」趣味橫生,更是使人一再把玩,窺見竹的千變與萬化。而曾為專門生產棒針的「元泰竹藝社」,也在新生代接班下,轉型開發出深受年輕世代喜愛的新商品。

此外,工藝中心更邀請了台南市竹會與台灣竹藝協會,分別提供4項體驗課程和4位工藝老師竹藝技術示範表演。由台南市竹會張永旺老師帶領下,將安排小馬明信片、竹杯握、蝴蝶別針、竹編茶漏等4項不同生活實物的作品體驗課程;台灣竹藝協會則由4位竹藝老師代表,分別是竹雕藝師葉基祥、籃胎漆器藝師李明諺、竹編藝師邱錦緞、竹編藝師林美如,在現場做竹藝的技術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