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總統首次敞廳談話

(台北內科週報第636期/2024年6月24日-2024年6月30日)

【本報社評】賴清德總統於6月24日上午,在總統府對立法院修法發表敞廳談話;這也是他就職後的第1次,當然引起我們的關注,何況針對的議題又是不容忽視的理念之辨、憲政之爭!

當天,總統表示,「我們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國會改革;國會理當改革,但不應該任意擴權。改革國會的方式更應該合法、合憲。尤其,立法院的調查權,不能侵害司法權和監察權,更重要的是,不能侵害人民的『隱私權』、『營業秘密』以及『不表意的自由』等基本權利。因此,基於守護憲政秩序、保護人民權利,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見總統府發布的新聞稿)。

就我們所見,上述的宣示,不啻告訴國人「總統不以調和五院自居,而介入憲政之爭」,這豈不違背了此次敞廳談話總統說的:「1個月前,我在這裡宣誓就職總統,向全國人民承諾,我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同時,總統不是在談話中也提醒國人:「自由民主的憲政制度,核心精神就是『權力分立』和『監督制衡』以及『保障人權』」嗎?

▲總統在總統府對立法院修法發表敞廳談話的情景(照片係總統府提供)。

假如,總統今天不是以總統的身份,而是執政黨主席的身份,也不是在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那麼,我們毫無置喙的餘地,而且理當如此!可是站在五院之上,又批評立法院通過的法律(總統說:「立法院這次修法,除了在審議程序引起社會高度疑慮,相關規定更對憲法的權力分立和制衡原則,造成危害風險」),實不知他置自己於何等憲政制度的地位?

行政院長於覆議失敗,可以再經總統同意提請釋憲,這是職責所在!但話說回來,既然總統已如行政院所請,他的意思也表露無疑,又何必在國事日漸紛擾的此刻,無能解決紛擾,卻又介入紛擾!請問總統,立法院應由哪個機構「監督制衡」?總統又是誰能「監督制衡」?尤其此次的「國會改革」也涉及總統的職責(總統說:「立法院這次修法,將總統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義務化』、『即問即答化』,試圖改變憲法對於責任政治的設計,混淆了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的制度,從而產生擴張憲法賦予立委權力的疑慮」),請總統站在既有的憲政高度,自可無慮!

如今,總統已將治國與治病相提並論,令辦報的我們不知台灣的民主之路,要如何走下去?總統究竟是內科、還是外科?要對立法院通過的法律動手術嗎?如果是內科,是不是先在總統府中培元固本?總統說:「治病如此,治國也是一樣的道理。未經審慎評估、討論的法律或制度移植,也可能對國家的憲政運作、人民的權利保障,造成不良後果,我必須更加嚴肅以對。」請國人同聲一嘆!


立法院豈可重演亂象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本報社評】立法院亂象再起,豈是全民之福!難道我們只能聽令這些才選他們出來為大家做事的委員,就是只能打打鬧鬧嗎?藍綠白3黨領導人,難道也只能縱容這些立委打打鬧鬧嗎?身為國內創新第1大報的我們辦報人,必須在此時嚴正指出,這1屆的立委處於3黨不過半的情勢下,人民再不容你們只會打打鬧鬧、爭新聞版面了。

請聽我們辦報的人一言,520已開啟台灣的新時代,在中華民國的旗幟下,台灣才有一線生機,對國會改革固然重要,可是對如何維護台海的和平更重;對3黨各自之私固然重要,可是對全民之福更重要。在任何改革之前,我們身為報人、求人不如求己。換言之,新聞媒體在過去也是亂象之1,不過在今天,經營「無紙報」的我們,深感自我革新是必然的振興之道。於是歷經兩年的創新過程,本報已為社會找到1條主張「公平正義」的路,此後,再不容譁眾取寵、謀求一黨之私!

▲立法院的委員只能排排坐,或打打鬧鬧嗎?圖為立法院第11屆立法委員宣誓就職合影(照片係取自立法院官網)。

敬愛的忠國愛民的立委,看到打打鬧鬧的重演立法院亂象,你們怎能袖手旁觀?為什麼不從黨團去反應你們另一面的看法?助紂為虐,其實不可恕!想想人民的期待,是希望1黨獨大、兩黨相爭,還是像今天3黨不過半?我們認為,這些結果都不是人民的希望。可以明確的說,人民希望立法院議事必須拋開黨派之爭。做不做得到?就要看你們國會改革是不是真有心革新?

今後的民心,不再是沈默的大多數!我們站在民眾的這一邊,而不是民代的那一邊。既然已選邊站在民眾的立場,便呼籲立法院的先進:豈可重演亂象!當前最急的,不是所謂的國會改革,而是立委的議事精神,究竟領了人民的薪水應該如何認真服務?這才是我們關切的重點!請各黨立委三思,感謝!


立法院上演的三黨演義

(台北內科週報第614期/2024年1月22日-2024年1月28日)

【本報社評】昔有三國演義,今有立法院三黨演義,尤其未開演先轟動的「龍頭之爭」,已從各黨的黨內到黨外開始布局。初上演的這齣戲碼,是否能博得民眾的喝采?我們看到現在,很難過的下個斷語:不容易!雖然有了演員,也有了劇本,更不缺導演,但是正如戲要叫好叫座,必須能夠吸引有水準的觀眾和戲評家。

今日的政治舞台劇,我們認為最缺的就是「有水準的觀眾和戲評家」,不管演得多麼荒腔走板,或是平淡無奇,卻總有觀眾大聲叫好、熱烈鼓掌,也有「御用」的戲評家捧場、大力吹捧,讓人看不下去的戲竟可以連演數個月,實在令人徒呼奈何!

這齣未演已轟動的立法院「龍頭之爭」,在我們目前看來,正是步上前人後塵,儘管觀眾不少,各黨也都有叫好的聲浪,可惜除了讓劇評家覺得「不值一評」之外,更吸引不了有水準的觀眾。

▲立法院外觀(圖係取自臺北市文化局)。

當此之時,中國時報1月20日游念育副題為「1995年三黨不過半、在野同床異夢」的報導,喚起我們的記憶,儘管那時「國民黨取得85席、民進黨54席以及新黨獲得21席」,可是最後發生民進黨「正義連線的張晉城在陳水扁的運作下跑票,投給劉松藩,選舉結果81:82,施明德以1票之差落敗」,足見執政黨的資源多,而且在野黨往往貌合心不合,難以一致壓制執政黨。

依我們的觀察,現在的立法院也依舊是「政黨協商平台」,而非「最高民意機關」!若真要「國會改革」,便唯有改寫「三黨演義」,也就是必須記取1995年3黨不過半的教訓,同時,民眾也應早日醒悟:再不能寄望於3黨能真心推動國會改革,並期待「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能夠壯大組織、增進實力,以發揮更大的監督力量。


從變局中快找新出路

(台北內科週報第613期/2024年1月15日-2024年1月21日)

【本報社評】1月13日已過,變局也已形成!無論如何,這是國人的選擇和決定,我們必須很快找到「以變應變」的新出路!所謂「遲則生變」,唯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要看到美國人的行動之快,就知道不快不行!

根據中央社游凱翔記者台北1月14日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將遵循先例,在台灣總統選舉後邀請前資深官員以私人身分造訪台灣,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及前副國務卿史坦伯格(James B. Steinberg)今天(1月114日)抵達台北,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隨行」。

▲人民唱出心中的期待;圖為「中華民國113年元旦總統府升旗典禮」所攝(照片係取自總統府官網)。

美國代表團1月14日即已抵台,雖說是「遵循先例」,但這次速度之快是「前所未見」,也讓我們感到因應變局不能不快!

在求快的同時,我們籲請國人要冷靜思考下列3件事,第1,在所謂「朝小野大」局面下,如何關注行政與立法的互動?第2,在立法院3黨不過半的情況下,人民如何發揮督促的力量,讓立委能夠不為黨派所羈絆?第3,在兩岸僵局難解之下,我們與大陸同胞如何做好關係,庶幾可以發揮民間交流的柔和攻勢?

對於上述的第1個問題,站在報人的立場,我們願意提供為應AI時代需求所創新的「無紙報」(即本報;只是將報紙的載體去紙化,不必浪費印刷費用,並非一般的電子報),以串聯關心時局變化的民眾,讓大家可以同心齊力的督促政府朝著我們期待的目標施政。

▲蔡總統後繼有人,賴清德副總統將接棒;圖為「中華民國113年元旦總統府升旗典禮」所攝(照片係取自總統府官網)。

第2條出路,我們倡議成立「復興中華文化書友會」,以柔性組織團結有識之士,在各黨派之外,合縱連橫,發揮超越黨派的功能,產生實質過半的力量,以使立法院不淪落於各黨之私,而免於議事效率不彰,更不致於受制於第3小黨,而使「國會改革」徒托空言!

至於第3條出路,我們始終認為,一遇變局最重要的是,必須先看清何者不變、何者應變?因為大凡國事莫不是一脈相傳,可是又不宜因循怠惰,唯有「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所以在政府面對兩岸僵局無解的現況,我們老百姓既不能反政府,也不宜聽令台灣與大陸關係的漸行漸遠,那麼如何「變中有不變」呢?對此,要求變才能打開僵局,首先,須知之所以造成大陸對我政府「已讀不回」,係糾纏於所謂的「九二共識」,而馬政府時代應變的策略是「擱置爭議」,但因民進黨為其意識形態所羈絆,無能運用當時的策略,那麼唯今之計,也是最好的解開僵局策略是,政府在後、人民在前,也就是政府的心態要變,改以鼓勵民間擴大和大陸團體經貿與文化的深度交流。當然,不變的是,承擔起責無旁貸的振興中華文化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