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電廠 將可強化電網韌性

(台北內科週報第631期/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6日)

【ESG促進平台】電力的穩定,關乎國家的經濟發展動脈,花蓮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地震,就是運用儲能等方式度過電力挑戰,展現電網系統的韌性,未來如想要持續強化電力系統,可利用於電力調度、強化電網韌性的「虛擬電廠」,而它也將成為台灣必須發展的關鍵技術。

日前,工研院、台灣電力及能源工程協會、台電公司共同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邀請日本東芝、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東京電力公司、台電、Enel X義電智慧能源、安瑟樂威等產學研專家進行交流與對談。

工研院劉文雄院長表示,面對電力需求增長與減碳趨勢,除開發新能源外,美國等先進國家早已透過提升能源效率等方式,導入電力需求面資源,同時運用整合資源規畫(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IRP),找出最佳電力資源配置與優先使用次序;在電力資源使用上,虛擬電廠技術至關重要,能將再生能源、需量反應、儲能等多個分散能源整合成為可調控電力,於有電力需求時給予最佳的備援。

虛擬電廠目前在德國、日本都已行之有年,德國政府透過法規政策與資金挹注,推動虛擬電廠示範區,逐步建立出可行的商業模式,如德國Next Kraftwerke就整合超過10000個分散能源,截至2022年4月為止,公司累計發電容量超過10GW,近約9座大型電廠發電量。而日本擁有相當數量的住宅儲能系統,提供發展虛擬電廠重要基底,更於2016年至2020年推動虛擬電廠示範計畫,成功吸引德國Next Kraftwerke等國內外廠商投入,目前東京電力公司、關西電力公司也致力於整合更多住宅能源,並提升虛擬電廠調度精準度,以創造更多電力資源。台灣的虛擬電廠也正逐步推行中,如Enel X 義電智慧能源就與gogoro合作,將全台1000多個電池交換站聚合成虛擬電廠,工研院也開發出「聚合多元資源的虛擬電廠技術」,目前已整合連鎖商場、學校中的空調、太陽能等資源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市場,為供電穩定貢獻心力。

▲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台電共同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促進國內外產學研界交流合作,打造虛擬電廠完整的生態鏈(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台電表示,台電持續推動多元電力建設,除滿足用電成長需求,亦落實能源轉型,呼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隨著再生能源、儲能、需量反應措施及自用發電設備等分散式電力資源持續發展,虛擬電廠已成為國際電業可整合運用的關鍵商業模式。台電自2021年啟用電力交易平台實踐虛擬電廠,上線至今(2024)年4月,民間業者參與已超過80家、參與容量近1,350MW(百萬瓦),台電也將持續借鏡各國經驗,促進相關研究發展落地實現,共同協助全國電力系統穩定。

日本東芝能源系統株式會社小坂田昌首席技監幸表示,東芝在2017年開始投入節能聚合服務(Negawatt Aggregation Service),並於2022年推行活用AI人工智慧的再生能源聚合服務(Renewable Energy Aggregation Service),協助綠電廠商、電力機構、需求端等客戶進行虛擬電廠前期建置。運用自有氣象預報系統,估算廠商的太陽能設備在不同時間帶的發電量,結合電力市場價格預測及其自動市場交易的最佳化,期許能為參與虛擬電廠的廠商創造最大效益。

東京電力控股株式會社經理濱田拓指出,虛擬電廠同樣可應用在電動車充放電。其中東京電力在2018-2020年專案中,成功開發了電動車遠端控制充放電系統,並且正在考慮與其他國家的電力公司合作,將電動車應用在虛擬電廠的資源當中。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首席顧問長谷川功指出,虛擬電廠是2011東日本大地震後,國內重要的電力改革的一部分,政府積極鼓勵國內大型電力機構透過官民合作,落實虛擬電廠發展。


對賴總統的建言

尤英夫/撰文

(台北內科週報第622期/2024年3月18日-2024年3月24日)

做為1個小市民,作為1個關心社會國家的知識份子,在民進黨賴主席就要於5月20日就任總統職位之前,願意提供一些淺見,供決策時的參考。

第1:建立穩定的兩岸關係

就目前整個政治情況而言,兩岸關係無疑是重中之重。在未來的就職演說中,談到政府治理與未來的發展時,有必要說明如何穩定兩岸的關係。看著中共軍機航艦不斷繞台實施聯合軍事威懾。就知道穩定兩岸的關係,不是簡單容易的事,但又不得不努力以赴的任務。

賴總統恐怕要繼續秉持前任總統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態度,處理兩岸事務。儘量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政府各部門應該與友好國家多多交流溝通,同時鼓勵民間社團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作者建議即將就任總統的賴清德,務必在新政府成立後,儘速立法通過揭弊者保護法,給老百姓一新耳目。

▲賴副總統(右)即將於5月20日就任總統職位;圖係他於3月20日上午接見「史瓦帝尼王國總理戴羅素(Russell Dlamini)伉儷乙行」所攝(照片取自總統府官網新聞與活動)。

第2:廣納民意

每個人的思慮都不可能完美,所以一定要認真聆聽其他人的意見,尤其是不同的意見。這些不同的意見,有很多是善意的。但有一些可能是惡意的,特別是反對黨。但是傾聽批評人士或反對黨惡意的意見,不會造成自己不好的形象,大可不必怒言相對或怒目相向。

由於國事如麻,可能需要全國人民的集體智慧提供意見,不妨研擬舉辦多方面的國是會議,諸如經濟、民生、社會、國防、政治等國事會議。相信有心人士一定樂於幫助賴政府做一些事。

近日,蔡總統與民眾黨柯文哲主席的會面交談,是很好的朝野溝通。

第3:誠實是最好的政治策略

絕大多數的人不會承認自己的言行是錯誤的,尤其是政治人物,這也是人性使然或者攸關自己的政治利益。問題是言行錯誤,是不可能因為沈默或反駁變成正確。如果還硬拗到底,就可能會邊延伸一大推的問題,而無法善了。 誠實承認錯誤或是不當,難免引來譏諷惡評,面子裡子雙輸。但是不誠實承認錯誤或是不當,怎麼會有改善或改正的可能?再說,天下之大,何人不會犯錯?又不是神仙,有人敢保證全不會犯錯嗎?一陣風過了,同時改善改正了,人民更有可能由衷的尊敬。

對於人民有疑慮的事情,有必要講清楚說明白,不可以遮遮掩掩。以台灣的電力而言,很多人包括外商一直懷疑不夠使用,即使政府官員一再的說明,還是無法解決一大推的迷惑。個人認為有必要請外界專家來調查說明。外界專家不妨由質疑的團體來推薦。如果他們出面說明台灣電力足夠用,就沒有話說。如果電力不夠用,也可以由這些專家提出改善的辨法。這樣下來,還有人會自討沒趣再敢說話嗎?

(本文作者係律師、賽珍珠基金會榮譽董事長;作者的看法,不代表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