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南投 首創工藝遶境展出

(台北內科週報第636期/2024年6月24日-2024年6月30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遶境,是深受社會大眾響應的民俗活動,能師法它的精神,並用在工藝上則是很有創意的活動,而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從1954年設立迄今,已歷70年,回顧與前瞻之際,日前啟動「工藝遶境」計畫,首站「風起-南投」,即日起至8月4日在工藝文化館展出,將持續以1年時間巡遊至台北、彰化、台東、台南及新竹等地,透過重新爬梳工藝中心70年來的發展,帶著工藝中心典藏之寶前往各地巡禮,更與在地工藝人與工藝物進行多層面的探究與連結。

整個「工藝遶境」過程,除了以工藝作品展示為核心之外,隨同展覽亦推出工藝占卜、永續工藝、VR科技體驗、隨行旅物.SHOP等特別企劃,並連結周邊工藝店家推出「街角工藝」,展現工藝與當代生活連結的廣度與深度。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工藝遶境不僅是1場文化巡禮,更是1場充滿意義的社會行動,透過這次遶境計畫,希望能將工藝的精神和價值傳遞給更多人,喚起民眾對工藝的關注與熱情,並促進工藝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與發展。」

▲畫龍點睛的「工藝遶境」,寓意以「大樹」串起工藝生態發展的脈絡(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陳殿禮主任更指出,「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為遶境整體計畫的靈魂人物,「工藝遶境」的啟動,除源自民間信仰神明遶境的傳統外,另方面,則師法顏水龍創辦人作為首位「工藝遶境」先驅,曾在1937年展開的火車環島行中,進行全台工藝材料與分佈情形的調查,將其實踐台灣工藝之精神,視為本計畫的重要歷史參考背景。

這次首創「工藝遶境」的主題規劃,寓意以「大樹」串起工藝生態發展的脈絡,以工藝中心為源頭,經由「風」的傳遞,將工藝種子散播至各地,也將70年來的發展、茁壯,透過「工藝遶境」展開各地區的跨域「巡」禮。首站定名「風起-南投」,係以南投擁有豐富的山林生態,並由顏水龍在此建立台灣工藝發展為起點,逐步孕育了百花盛開的工藝家,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就地取材創造生活中各種美好工藝,展品包含顏水龍、歷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南投在地人間國寶及技術保存者等精彩作品。

至於展場設計,即呼應自顏水龍搭乘火車踏查台灣各地工藝為起點,運用鋼板材質特性,折彎且串接起來的效果呈現軌道的意象,同時為配合持續1整年的展覽巡禮時程,融合ESG永續發展概念,落實展覽物件重複使用率、強化使用結構強度、以及可供拆解再組合等設計,呈現展示空間巧思及設計的多樣性。

▲工藝遶境整體展場設計,呼應自顏水龍搭乘火車踏查台灣各地工藝為起點(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另外,為展現台灣工藝的當代性與多元化,更推出特別企劃內容,包含工藝占卜、永續工藝、VR科技體驗、隨行旅物.SHOP等,透過工藝占卜運用生成式AI,連結命理五行及工藝材質進行算命體驗,探詢適合自己的工藝類項;永續工藝區則展出工藝中心近年推動的廢棄物料再循環利用成果,VR科技體驗將可讓民眾深入其境,宛如參觀王清霜等6位工藝大師的現場創作情景。而隨行旅物.SHOP,係以在地台灣綠工藝入選作品為主軸,推動生活工藝品融入民眾日常生活。

「工藝遶境」的展覽,也將透過階段性工藝徵件,邀請在地工藝家投件,即日起至7月14日辦理「台北場」徵件,期間亦同步推出「街角工藝」活動,徵集串聯全台工藝店家優惠折扣或體驗活動,參與工藝遶境展覽中的「工藝占卜」活動或憑「街角工藝明信片」,於參觀日1個月內至店家消費即可享受相關優惠。此外,「工藝遶境」巡遊至各地時亦將舉辦相關活動,如開幕市集、講座及工藝體驗等,邀請您共同探索工藝的魅力和價值,見證工藝的豐富與蓬勃發展,更多活動訊息請至活動網站查詢:https://expo.ntcri.gov.tw


繼往開來 工藝中心再啟新境界

(台北內科週報第633期/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產學政研連線】杜甫感懷他的遭遇,曾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但對1個重要的文化機構而言,70年後,正是要大展宏圖之年,尤其適時的由來自於學界、肯做事的陳殿禮教授接棒,承繼前輩的風範,繼往開來,更是前程看好!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為文化部所屬,卻與產業息息相關,在今日各國莫不以工藝彰顯人文精神之際,欣逢成立70週年,為迎接與慶祝台灣工藝劃時代的里程碑,自6月5日起至6月10日籌辦首屆「六五工藝節」,展開為期6天的系列活動,包含工藝大師—獻藝傳心、工藝行旅、工藝辦桌、電影欣賞、工藝市集、工藝展覽等;無疑的,其為1場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的盛會,除展示工藝界多彩文化底蘊,更是宣揚台灣工藝精神,及展現工藝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時刻,期許再啟新工藝文化的契機,已是昭然若現!

陳殿禮主任自去年9月20日接任後,即已和工藝中心團隊揭露「活工藝.工藝活」,期望國人落實生活中使用與運用工藝,並激發工藝的新生命,讓工藝價值與精神真正深入人心。

▲(左起)南投縣文化局林榮森局長、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捐贈顏水龍作品熱帶魚電光牌衛浴公司代表及台灣工藝聯盟陳啟村總會長共同為顏水龍馬賽克作品熱帶魚揭幕(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事實上,工藝中心起源於1954年,係有「台灣工藝之父」美譽的顏水龍老前輩創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70年來,致力於培育台灣工藝技藝人才與推動落實工藝生活美學,不只培育多位國寶級工藝大師,亦積極推動台灣工藝文化產業發展,而不遺餘力。

6月5日,實深具意義!正是顏水龍創辦人的生日,也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環境日」,以這天為「六五工藝節」,既能表達後人對他的感念之情,更彰顯永續發展為新工藝文化的不二職志。

今年「六五工藝節」於6月5日揭開序幕,當天特別邀請與會來賓穿戴或攜帶工藝品出席,除響應與實踐生活工藝美學,也同時向工藝中心獻上祝福。開幕儀式甚具傳承意義,由電光企業公司代表及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等貴賓共同為顏水龍創辦人的「熱帶魚」馬賽克壁畫揭幕,並宣示「六五工藝節」活動起跑。

▲六五工藝節由九天民俗表演團的壯麗鼓聲揭開序幕,展現震撼人心的氣勢(照片係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熱帶魚」馬賽克壁畫,係顏創辦人於1973年(時年70歲)應電光牌衛浴設備公司之邀所創作,這也是他唯一以海洋為題材的馬賽克壁畫。《熱帶魚》在電光牌台北門市改建時因工程碎裂成多塊,李昭亭董事長感於文化資材保護的重要性,立刻出資請顏創辦人的門生負責修復工作,完成修復後,更將它捐予工藝中心保存迄今。

「2024-2025年工藝遶境展」,第1境「風起-南投」作為六五工藝節的重頭戲,已於6月5日同時開展,該展緣起顏創辦人1937年的全台火車環島工藝產業調查與1954年促成工藝中心成立之始,主軸以「大樹」串起工藝生態發展的脈絡,經由「風」的傳遞,將工藝種子散播到各地。

此次藉由工藝遶境,展開全國6個地區的跨域「巡」禮,期待如媽祖遶境般讓工藝典藏回返地方,發揮齊聚力量,重新發掘工藝與靈力連結。該展匯集顏水龍、歷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南投在地人間國寶及技術保存者等人匠心獨具的作品,並推出工藝占卜、VR科技體驗、永續工藝、隨行旅物.SHOP等特別企劃,即日起至8月4日於工藝文化館1樓至2樓展出。

總之,工藝中心誠摯邀請您參與「六五工藝節」系列活動,感受台灣工藝的無限魅力,歡迎大家共度歡慶這個美好時刻!更多活動訊息請至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官網(https://www.ntcri.gov.tw/)或其臉書查詢。


當旭日東昇 一技在身希望無窮

(台北內科週報第629期/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特別報導】人有一技在身,一輩子就擁有永續發展的希望,如何讓生命發光、發熱,也在於如何善用自己的獨家技能服務他人,若愈受歡迎、則成就愈高,古聖先賢莫不是如此!

顏水龍老前輩便是最好的典範,他赴日、法學藝,技成之後,懷著感恩的心、踏上有別於一般畫家的路,更體現「用」與「美」的緊密關係,了不起的是,他的實踐精神與傳道策略,以後者而言,遠在70年前,即已成立「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值得重視的內涵有兩點,第1,他強調「工藝」;第2,他標舉「研究」,足見「工藝」的重要性,而且沒有「研究」精神,工藝便不是「活」工藝,當前「工藝中心」傳承他的精神,卻沒有有落實在策略上!

▲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創辦「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的曾季隆執行長,希望和大家一起傳承顏水龍老前輩的香火(照片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提供)。

〈旭日東昇〉馬賽克壁畫,是有「台灣工藝之父」美譽的顏水龍1966年作品,原設置於台北日新戲院大廳。這幅壁畫是由大樓建築師蔡柏鋒邀請顏水龍創作,早年視為戲院的鎮院之寶。因2021年戲院停業,作品先遭拆除下架、置放在他處,今年才在文化部史哲部長的大力支持下,歷經種種艱難的準備工作,終於在國美館前重見「日出」!

當年,顏老前輩對原住民族面臨的生態和文化危機感到擔憂。戰後,他持續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傳統工藝,並將其創新設計、現代化,以擴展台灣文化的國際視野,提升台灣民眾的生活品味。以利他的精神為基礎,他更致力於創造台灣的美好形象。尤其台灣的陽光與多彩色彩,成為他不斷追求和歌頌的主題。他一生致力於美術創作和工藝實踐,並以服務眾人的藝術形式,將美感帶入現代生活中。

▲國美館與工藝中心首次合作、目前舉辦「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的展場內,提供馬賽克拼圖讓民眾放置於合適的位置,使每日在此昇起的太陽情景都會有不同(檔案照片;原係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今天,「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正籌組中,即以「即知即行」的精神,自4月1日起、以「無紙報-台北內科週報」(「內科」是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簡稱,今已創刊17年了,兩年前由有紙報創新成為「無紙報」)為展場,舉辦前所未有的「日夜頌-顏水龍與台灣」特展,迄今參「閱」者即將突破千人以上,預定展至6月底,再由其他個展接續舉辦。

一技在身如何帶來希望無窮?在顏水龍老前輩的德澤流傳下,後人應可領悟到:「傳承」的重要性,若當年他沒有創設「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將「工藝」與「研究」相結合,那麼1954年之後,70年來這一切將不存在了!幸好,他是有遠見的,不只「功成弗居」,更在他的中晚年投入工藝的教育工作(網址:顏水龍老前輩薪傳 旭日再東昇)。

▲顏水龍老前輩的馬賽克壁畫〈旭日東昇〉,重現在國美館前迎接觀眾(檔照片係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雖然「百工百藝互助共學團」還在萌芽時期,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顏水龍老前輩的典範移轉,「互助共學團」抱著無窮的希望,如今已啟動「70又開始」的計畫,而且即知即行,將在5月開辦「互助共學工坊」,預定結合群力、請來名師指導、名教練輔導,及有心的工藝師聚集一堂,藉兩天12小時的「神仙訓練班」與1年期的無時不刻輔導,培育「百工百藝百傑」,以傳承顏水龍老前輩的香火,欲知詳情,請將你line的I.D.與手機號碼寄至email:cowell.tw@gmail.com曾季隆執行長,他會以最快的速度和你連結起來。


國美館前重見 顏水龍旭日東昇

(台北內科週報第624期/2024年4月1日-2024年4月7日)

【銀青共享特稿】文化部所屬台灣美術館與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首次合作推出「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展覽,已於3月30日盛大開展,最值得稱道的是,在國美館前重見「顏水龍旭日東昇」迎接觀眾!

〈旭日東昇〉馬賽克壁畫,是有「台灣工藝之父」美譽的顏水龍1966年作品,原設置於台北日新戲院大廳。這幅壁畫是由大樓建築師蔡柏鋒邀請顏水龍創作,早年視為戲院的鎮院之寶。因2021年戲院停業,作品先遭拆除下架、置放在他處,今年才在文化部史哲部長的大力支持下,歷經種種艱難的準備工作,終於在國美館前重見「日出」!

▲顏水龍老前輩馬賽克壁畫〈旭日東昇〉,重現在國美館前迎接觀眾(照片係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顏水龍(1903-1997)出生於台南下營,1920年前往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研究所,並於1930年前往法國深造。他在夜間加強素描與人物速寫,白天則在羅浮宮臨摹16世紀至19世紀的經典人物畫,立志將西洋古典藝術帶回台灣。他對殖民地統治下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狀況深表關切,在巴黎參觀世界殖民地博覽會後更加思考台灣文化的根源。

長期以來,顏水龍對原住民族面臨的生態和文化危機感到擔憂。戰後,他持續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傳統工藝,並將其創新設計、現代化,以擴展台灣文化的國際視野,提升台灣民眾的生活品味。

以利他的精神為基礎,顏水龍致力於創造台灣的美好形象。尤其台灣的陽光與多彩色彩,成為他不斷追求和歌頌的主題。他一生致力於美術創作和工藝實踐,並以服務眾人的藝術形式,將美感帶入現代生活中。

▲「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係文化部所屬台灣美術館與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首次合作推出的大展(照片係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令人思念不已的是,顏水龍的貢獻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工藝、設計、廣告、建築、公共藝術以及個人繪畫表現,成為台灣實踐融合「工與藝」的典範。這次兩單位攜手籌畫展出,不將美術與工藝視為對立,反而引領觀眾進入「美術中有工藝,工藝中有美術」的世界中。讓人再度親近顏水龍的藝術軌跡,更領略他與日本、歐洲、美國等國際場域緊密相連,以台灣文化為中心,塑造出全新的跨文化世界觀,重塑國人對藝術史的理解。

「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觀展的資訊如下:一、展覽時間為3月30日至6月30日;二、展出地點:國美館103~106展覽室、美術街及星光草坪;開放時間為週2至週5的9時至17時、週6、週日的9時至18時;館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服務電話:(04)-2372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