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專家研討 魚菜共生新發展

(台北內科週報第632期/2024年5月27日-2024年6月2日)

【ESG促進平台】可永續發展的糧食生產系統,是當前積極研發的議題,台灣海洋大學5月29日舉辦「貝蒙論壇永續糧食生產與消費-魚菜(藻)共生國際研討會」(Systems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AQUAPONICS OPT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邀集來自台灣、德國、瑞典、南非、土耳其及美國等的專家,深入探討魚菜與藻類系統在永續糧食生產中的最新進展與成果,將近100位的利益關係人參與。

魚菜共生系統(Aquaponics,AP)結合了水耕栽培(HYP)和循環養殖系統(RAS),中間設有生物過濾器,透過細菌將廢棄的有機物質轉換為營養,且封閉的循環系統能夠回收本來會流失的水和能源,因此顯著減少了用水量、飼料及肥料的投入;海大以冉繁華副校長為首的水產養殖學系研究團隊,即已投入魚藻共生系統發展,為永續生產計畫帶來多元視角。

▲海洋大學舉辦「貝蒙論壇永續糧食生產與消費-魚菜(藻)共生國際研討會」;圖係海大許泰文校長(左)感謝出席研討會的國際學者(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許泰文校長於開場致詞時表示,我們要響應貝蒙論壇跨學科整合的精神,共同推動永續生產的科學研究創新。台灣地狹人稠、四面環海,永續生產與消費離不開健康海洋,透過魚菜共生等創新技術,有機會轉變農業生產模式,增進糧食安全與可持續性。

這次國際合作計畫總主持人Dr. Alyssa Joyce來自瑞典哥特堡大學,Alyssa團隊與英國、歐洲、加拿大、美國、澳洲等實驗室,都有著長期合作,她表示,在貝蒙論壇發出邀請要將哪些國家納入聯盟時,她立即就想到了台灣,也非常開心能與台灣的魚菜共生生產者交流,並很期待接下來幾天的參訪考察。

▲6國專家齊聚海大,參與「貝蒙論壇永續糧食生產與消費-魚菜(藻)共生國際研討會」(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當天,在宇泰講座、台灣水產學會及海洋委員會的支持下,來自6個國家的專家代表共計發表10場的精采演講,內容涵蓋魚菜共生系統優化、供應鏈評估、建築環境結合、社會需求及教育實踐;由於明年度貝蒙論壇會有新的邀請,台北大學李育明特聘教授也特別出席介紹計畫。研討會後並安排參訪海大附中的魚菜共生教育場域、北海岸沿海魚藻共生養殖場,以及台灣具規模型的魚菜共生農場,展現台灣在魚菜共生發展議題的經驗,並與專家共同討論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技術優化。

海洋大學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及貝蒙論壇推動計畫辦公室支持下,與5個國際團隊展開3年的跨國長期合作,不僅將優化魚藻共生系統,亦透過社會科學研究了解地方不同群體生產者的需求,進一步促進、多元夥伴關係、責任消費與生產的投入,推動地方與全球的永續發展行動。


開發深層海水 將有無限可能

(台北內科週報第604期/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1月19日)

【產學政研連線】深層海水為深度在海平面200公尺以下,具有低溫安定、無菌潔淨、富含礦物質及營養鹽等特性的海水,素有「藍金」之美譽。全球目前進行深層海水開發,僅只有台灣、美國、日本、韓國等極少數國家,其中,台灣東部因沿海海底地形陡峭,離岸幾公里即可取得深層海水,在發展深層海水產業上有成本與品質上優勢。

由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及台灣海洋大學共同主辦的「2023深層海水創新應用國際研討會暨成果展」,11月13日於台灣海洋大學校園盛大登場,共有來自日本、韓國及台灣等超過上百位產政學研專家代表及學者與會,蔡英文總統心繫深層海水產業發展,也特電致賀,期盼藉由此研討會加速深層海水研究,健全資源永續利用;海洋委員會海洋資源處王茂城處長表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今年3讀通過,期望在明年正式施行後,透過統合協調讓深層海水產業的發展更加蓬勃。

▲海大許泰文校長(第1排左6)在2023深層海水創新應用國際研討會,與多位產政學研專家代表一起探討(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海大許泰文校長於開幕致詞說,深層海水的利用與產業非常具發展潛力,除應用在養殖、飲用,更是往生技醫療、觀光等多元產業開發。目前在台東的深層海水抽水工程已完成,相信在產官學研各界攜手合作下,台灣深層海水開發與產業推動發展將有無限可能,期望中央與地方政府能持續協助產業推展,讓深層海水產業向美、日、韓等國看齊,帶動藍色產業的永續發展。

台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長、海大冉繁華副校長表示,深層海水產業已逐漸落實,期望鏈結產政學研,搭配這次國際研討會的兩項重點,抓住國際趨勢並永續發展,不僅透過17項SDGs,包含藍匯將是台灣海洋深層海水今後最重要的1個發展。

▲綜合討論時,與會者積極詢問深層海水發展方向的情景(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此次研討會共邀請來自日本、韓國及台灣產政學研專家代表及學者安排5場專題演講,並由台灣深層海水發展協會陳仁仲理事長主持。來自日本Xenesys公司岡村盡董事,針對日本沖繩久米島海洋深層水綜合利用的現狀進行說明;韓國海洋技術學院朱賢姬博士,則分享韓國政府為擴展海洋深層水產業,並開拓新市場的努力與成果。此外,日本久米島海洋深層海水協議會大道敦會長,介紹久米島的深層海水產業利用概況及與未來發展。

當天,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鄧仁星博士也以「ALPS處理水排放對太平洋地區的影響」為題,發表專題演講;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許紘瑜副組長,則就台灣深層海水全利用的發展現況與全球淨零排放共識下深層海水的轉型策略,探討未來海洋「資源」與「能源」的新應用。


海大與連江縣 打造馬祖碳匯島

(台北內科週報第585期/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9日)

【產學研連線】為了將馬祖打造成國際島,連江縣王忠銘縣長、陳冠人副縣長及縣府團隊6月27日拜訪台灣海洋大學,與許泰文校長、冉繁華副校長、李明安副校長、海大行政團隊及馬祖相關研究的老師進行交流。

許泰文校長表示,海大堅持社會服務的理念設立馬祖校區,在教學、產學、研究及觀光發展協助在地,馬祖學舍於近期落成,感謝縣府的協助,海大也會將周遭建設得更好,與連江縣政府攜手並進,透過海大的努力與行銷,用產學帶動教學,一同將馬祖打造成國際島,馬祖更好就是海大更好!

▲海大在教學、產學、研究及觀光發展方面協助馬祖開發,並期望透過碳捕捉和碳匯,將馬祖打造成「海洋碳匯島」;圖係許泰文校長(左)與王忠銘縣長交流情景(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王忠銘縣長說,海大馬祖校區可以說是馬祖的母校,這次參訪就是為了參觀母校的建設與經營,與海大團隊加深鏈結。海大馬祖校區,對馬祖的海洋產業帶來莫大的幫助,像是龍蝦復育、淡菜養殖、藍眼淚生態研究等學術發表,海大的年輕學子為馬祖注入許多青春活力,帶來不一樣的創新思維,培育出的學生也是馬祖的人才、馬祖的資源。他也提到,未來會持續深化馬祖與海大在海洋產業的合作,同時在馬祖酒廠也計畫1系列的產政學合作,促進馬祖的教育發展與學術研究,期待海大優秀學子的加入,更促進馬祖產業的永續發展。

在交流過程中,海洋大學也針對水產養殖產官學合作、藻類培育、加工打樣、海洋工程、觀光及文創開發等議題,與連江縣政府深入交流,並實際參觀海洋工程綜合實驗館與水產加值打樣中心等。

▲海大與馬祖的合作,將持續深化(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在淡菜、裙帶菜等育苗的技術,目前貢寮種苗繁殖中心已經完成淡菜的培育研究,與養殖戶的產學合作中也有達到800萬粒的育苗量,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暨檢驗中心可以協助驗證水產品的馬祖產地標章;水產加值打樣中心也可以協助後續的加工與產品輔導,期望帶動馬祖水產品的整體產量上升,提升海洋產業的經濟規模與品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馬祖海帶在固碳上具有良好的效益,藻類培育除可以增加周邊商品的開發利用外,也可以將海洋碳匯的概念導入,並搭配生態導覽活動,非常符合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

馬祖全縣的陸域面積將近3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卻有6000多平方公里,且海域水質營養豐富,十分合適海帶、裙帶菜生長,冉繁華副校長補充說明,期望透過碳捕捉和碳匯,將馬祖打造成「海洋碳匯島」;王忠銘縣長也表示相當支持。


乘風破浪 獨木舟挑戰基隆嶼

(台北內科週報第580期/2023年5月29日-2023年6月4日)

【逐夢築夢】在畢業時節,台灣海洋大學舉辦「畢業生獨木舟挑戰基隆嶼」活動,展現海大畢業生親海、知海、愛海的精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這次活動是睽違兩年再度舉辦,5月22日清晨總計近60名海大學生,包含40名經歷兩個月集訓的畢業生,從海洋大學小艇碼頭出發,乘風破浪航向基隆嶼,於海面環島一周後成功折返。來回12公里的航程,象徵海大畢業生向人生下1階段勇敢航行。

▲海大畢業生勇於自我挑戰,並感受母校帶給他們的滿滿祝福(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

海大「畢業生獨木舟挑戰基隆嶼」活動,從2013年開辦,每年吸引超過百名學生爭取報名機會,獲選的40名應屆畢業生,需經歷兩個月集訓,除了得具備開放水域的操槳與航行能力,克服暈船等症狀外,還需接受翻船復位與脫離及航行耐力訓練。凡通過體能測驗後,才能夠獲得上船挑戰來回基隆嶼的機會。今年挑戰活動更藉怡人的天候和海象,首度挑戰航向基隆嶼同時繞島1周,是歷年挑戰活動中航程最遠的1次。透過完整訓練與成功挑戰基隆嶼的經驗,海大畢業生展現勇於挑戰自我,積極懷抱大自然的精神。

▲海大畢業生展現勇於挑戰自我、積極懷抱大自然的精神(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

海大冉繁華副校長表示,海洋大學是全台海洋相關學術領域研究最完整的大學。受惠於海大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並推廣各項水上活動。畢業前夕舉辦充滿海洋味的畢業活動,讓畢業生自我挑戰,划獨木舟航向基隆嶼,充分表現親海、愛海、敢於冒險的海洋精神,感受海大帶給畢業生未來面對挑戰時的滿滿祝福。

▲海大體育室黃智能主任於活動尾聲,頒贈「挑戰成功證書」予挑戰基隆嶼成功的海大畢業生(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

體育室黃智能主任,更於活動尾聲頒贈「挑戰成功證書」予挑戰基隆嶼成功的海大畢業生。他並表示,畢業生划獨木舟挑戰基隆嶼是海大特有的傳統,活動能順利舉辦,除了需要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默契以及水域活動能力,還需要天候、海流、漲退潮等諸多要素的配合,而這次活動的能順利辦理,足以顯示海大人與海共生、共好的展現。他期待今後划獨木舟挑戰基隆嶼的傳統能夠延續,為1屆又1屆的海大人,留下獨有的海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