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新進階 商業開發最夯

(台北內科週報第630期/2024年5月13日-2024年5月19日)

【產學政研連線】產學合作多年,已有很多的成果,也磨合了不少互補互動的模式,發揮極佳作用,日前,國科會推動「科研創業計畫」致力於探勘學界的前沿成果,並連結科研創業生態系,轉化科研成果落地商化,提升我國產業創新能力與競爭力,更舉辦「商業開發培訓營」,協助學界具技術產業化的潛力團隊進行商業化,參與團隊將接受商業發展策略、市場分析等專業培訓,同時與成功企業家和投資者互動,建立有價值的聯繫和經驗分享。

以中央大學陳啟昌教授團隊所衍生新創公司互宇向量公司為例,其累積10餘年研發歷程,成功提出了國內唯一自主設計製造之光纖陀螺儀(FOG)與光纖陀螺儀慣性量測單元(FOG-IMU),該公司已擁有國內外25項以上發明專利與申請案,提供光纖陀螺儀一站式服務完整解決方案,現更與國內航空大廠合作進入試量產階段,產品可應用於國防、海事、航空與太空等領域,如無人機(UAV)、無人載具(AGV/ROV/UUV)、小型衛星(CubeSat、LEO),提供無GNSS/GPS或參考座標下的慣性相對定位,亦可衍生應用於旋轉式地震儀和橋樑監控等防災系統等防災應用,並於今年前往美國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參與Satellite 2024展覽,積極拓展國際商機,致力於成為光纖陀螺儀慣性量測領域的國際領先品牌。

▲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舉辦商業開發培訓營,協助學界具技術產業化的潛力團隊進行商業化,與成功企業家和投資者互動,建立有價值的聯繫和經驗分享(照片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提供)。

其次,台南大學張家欽教授團隊核心技術亮點,為鋰電池的先進完全回收技術,其以低能耗、高安全性的專利技術分離鋰電池正、負極材料與電解液,並可高度回收鎳、鈷、銅等金屬,目前電池拆解技術的總回收率已達80%以上;回收後,可用於再生鋰電池的正負極材料製作和電解液製程,並應用於備用電池、小型鋰離子電池等市場,且再生材料製作不需使用高溫耗能設備,從源頭降低生產成本和大幅改善環境汙染問題,解決了電芯製造廠的廢棄物處理難題,同時實現石墨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從而達成鋰電池產業的循環經濟。

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用量不斷增長,未來將面臨大量除役廢棄之鋰離子電池,張家欽教授團隊的回收技術,必有助於將有限資源重生再利用,實現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循環經濟模式,達到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12,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國科會作為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推手,長期發掘學界具商業潛力之前瞻技術成果、串接上下游跨部會資源,建構學界完善創業生態系,建立科研成果創業典範,積極孵化臺灣新創企業,並協助科技新創爭取國際資金與市場,對接全球創業生態圈,擴大臺灣的國際影響力。台南大學張家欽教授團隊即為1例由國科會交棒經濟部接力支持,攜手構築成產學研新創的生態鏈,加速科研新創團隊達成重要里程碑,推動台灣產業智慧化和循環永續,展現出創新科技領域的優勢。想瞭解更多「科研創業計畫」資訊,可洽:https://exp.stpi.narl.org.tw/project/TGP/index


TAISE最新民調出爐 揭露多項發現

(台北內科週報第616期/2024年2月5日-2024年2月11日)

【ESG促進平台】全球矚目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8),已在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召開,會中決議「逐步淘汰」未經處理的化石燃料,宣告終結人類依賴已久的石油時代,成為全球對抗地球暖化有力行動的另1里程碑。

1月31日,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發布了最新「2023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結果,其顯示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和影響關心度增加,然而,對於台灣當前能源現況、國際情勢及政府作為的瞭解,仍相對不足。與會學者專家齊聲呼籲,政府今後必須強化對民眾的教育與溝通,期待各大政黨凝聚對氣候變遷的共識,讓台灣真正與國際接軌。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進行「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已邁入第13年,這份民調針對台灣19個縣市民眾進行電話訪問,調查時間自11月27日至12月8日。在參與人數創紀錄的COP28落幕後,此時公布這項台灣對於氣候變遷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格外具有參考價值。

在這份TAISE最新民調的最新調查結果中,氣候變遷讓國人「最有感」的生活影響是「消費變高」,較2022年上升了28.0%,此外,支持對抗氣候變遷納入候選人政見的比例高達72.6%,過半的受訪民眾支持政府徵收碳費或碳稅,顯示氣候變遷議題已逐漸走入台灣民眾的日常。

另方面,完全沒聽過「淨零排放」、「碳中和」的比例有4成,知道國際對抗全球暖化目標、要減少工業革命前均溫1.5℃的受訪者,僅佔11.9%,更甚者,對於台灣目前主要發電方式,有93.3%的受訪者答錯!

從這份民調結果看來,雖然,我國立法院已在2023年2月15日3讀通過了《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也代表台灣正式進入淨零時代,但是台灣民眾對於相關實質內涵的理解,仍然有待加強!

發布會中,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提醒,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瞭解僅止於大方向,包括我國目前的能源政策、配電方式都缺乏更深入的認知,另外,民眾對抗全球暖化的行動也嫌不足,受訪者對於政府、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所採取的積極度也持保留態度,顯見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中)、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彭啟明總經理(右)、TAISE執行長顧洋教授出席「TAISE氣候變遷民調發布會」,並於會後合照(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TAISE執行長顧洋教授表示,由這份民調可以看出,相較於2022年的TAISE民調結果,2023年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議題造成影響、以及如何減緩暖化的考量更為廣泛,關切的層面已擴增至生活消費、健康、糧食、能源,甚至法制規範、就業及公平正義。

針對TAISE這項民調結果,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彭啟明總經理提出他的觀察,他表示,「台灣民眾對於氣候變遷除了災害外,開始大幅意識到糧食不足、能源短缺、消費變高、就業衝擊、健康疾病及公平正義,顯見國人開始重視氣候變遷的實質內涵」。

再進一步,啟明總認為,國人對於氣候變遷雖高度關注,但對相關內涵及其所帶來的改變,仍有顯著的認知落差,「這將不利於淨零轉型的推動,建議應該多進行全民教育推廣或開放溝通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由民調結果顯示,僅6.7%的受訪者正確答出我國目前主要發電來自天然氣;21.1%的比例回答核能,對此,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李明旭教授指出,民眾對於國家目前與短期電力發展結構,仍存在相當的認知落差。

這份民調的結果也發現,具政黨傾向的受訪者較無政黨傾向的受訪者,更支持將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如全球暖化、減碳等)列入政黨或政治人物的重要政見。但是,在碳費徵收、水電費調整等議題的支持度,將有所下降,顯示當氣候變遷涉及民眾荷包時,對於相關政策的支持度比較保守。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周桂田主任直言,2024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結果,台灣未來4年將出現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的政府型態,新任總統為民進黨籍,立法院席次則呈現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各自不過半的比例,政黨立場將影響氣候與能源政策與法案的推動,但發展綠色能源為國際趨勢,政府立場較不易改變。彭啟明則提醒,從先進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對於能源政策具高度對立的國家,不利於能源轉型的推動,建議朝野應積極進行對話討論,形成較明確的共識。

TAISE的民調中詢問受訪者,是否認同禁用化石燃料是減少全球暖化最重要的路徑,結果顯示認同比例約僅50%,遠低於減緩暖化影響力不大的「植林」與「資源循環零廢棄」。

對上述結果,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特聘研究員表示,顯示台灣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部分認知與國際訴求無法同步,這項有趣的差異是否反映出台灣目前能源政策的論述,以及相關報導不足,導致受訪民眾認同禁用化石燃料的比例偏低,值得探討。


海洋環境監測 兩岸密切交流

(台北內科週報第602期/2023年10月30日-2023年11月5日)

【ESG促進平台】基於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技術交流的重要性,台灣海洋大學海洋工程科技中心於11月1日主辦「第10屆海峽兩岸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技術研討會」,為兩岸海洋學界的交流與科研合作做出貢獻,期望提升雙方研究和應用能力,以維護台灣海峽海上安全,造福海峽兩岸人民,共邀請18位學者演講,包含兩場大會專題演講。

由於兩岸面對面交流尚未完全解封,因此,研討會採用現場與視訊會議同步舉行,分別於台灣海洋大學與廈門大學會場視訊連結。開幕式中,海大許泰文校長致詞表示,海洋大學曾經在2010年舉辦過第2屆研討會,今年剛好是海大70週年校慶,非常榮幸在可以主辦第10屆會議,期望藉由本研討會提供與會的兩岸海洋科學學術界、產業界分享彼此的經驗,進一步讓兩岸相互交流最近的研究成果。而大陸方則由廈門大學校長特助、翔安校區管委會陳光主任致詞,他感謝主辦方海洋大學為本次籌辦會議的付出與努力,並期待下次會議兩岸能夠實體交流。

▲廈門大學洪華生教授透過視訊會議,與台灣與會學者熱烈討論(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豐富,環繞「海上觀測、雷達及遙測技術發展與應用」、「海洋數值模式及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在預報技術之發展應用」、「海洋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及生態災害與管理」等議題,並針對人工智慧於海洋環境研究的利用進行探討,特別邀請到台灣海洋聯盟召集人蔣國平特聘教授主講:「海洋科學研究或數據是有效海洋治理的關鍵-AI是海洋研究的高效工具」、中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于福江主任主講:「構建自主化智慧化的海洋預報技術業務體系」。

會中,海大李明安副校長展示海水表面溫度的長期觀測結果,也揭示了氣候變遷對烏魚捕撈帶來的衝擊;國家海洋研究院賴堅戊研究員,則結合海洋觀測數據與AI影像辨識系統,開發APP告知使用者即時海況與水域活動的適宜程度,期盼讓民眾能更安全地進行海洋遊憩活動。

▲會中,蔣國平特聘教授主講:「海洋科學研究或數據是有效海洋治理的關鍵-AI是海洋研究的高效工具」(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海峽兩岸海洋環境監測及預報技術研討會」,係由廈門大學洪華生教授、台灣中央大學劉康克教授、台灣成功大學高家俊教授發起,於2009年10月首度在廈門舉辦,之後,並由兩岸輪流主辦。今年已邁入第10屆,與會的兩岸海洋科學學術界、產業界分享交流成果和經驗,達成許多共識,業已成為海峽兩岸學界在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技術領域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最重要的平台之1。


探索台灣永續心世界 發光發熱

(台北內科週報第571期/2023年3月27日-2023年4月2日)

【產學研連線】由20個國家、11所大學,共44位同學所組成的11支隊伍,完成探索活動的重重挑戰到最後1關,再為爭取「中鼎國際交流獎學金」的最高榮耀,而持續發光發熱,並於3月25日在中鼎集團第1總部,舉行「永續新印記New imprint of Taiwan SDGs journey」成果發表與決選,分別講述在探索過程中領悟與觀察到的台灣永續發展現況。

上述活動,係中鼎教育基金會(CTCI Education Foundation, CTCIEF)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wan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TAISE)聯合主辦的「2023第9屆探索台灣120h-永續心世界」活動,據主辦單位統計各隊於該會臉書粉專發佈的貼文觸及人數達15,382次、貼文總按讚數共計8,225次,各參與隊伍以活潑生動的成果影片紀錄、圖文並茂的簡報,用中、英文方式精彩呈現120小時探索台灣的深度觀察心得,講述在探索過程中領悟及觀察到的台灣永續發展現況,記錄了政府機關、企業及社會各領域在永續發展面向的貢獻。

▲簡又新董事長(中)頒發獎金給第1名得獎隊伍:中國科技大學「好所在ho-soo-tsai」(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中鼎教育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致詞時表示,各國學研生選擇到台灣求學,透過這次活動參與團隊旅程,也樂見各隊享受整個過程,去深入體驗台灣各種樣貌,並吸收永續新知,再迴轉向自己的國家及親友介紹台灣。

簡又新博士指出,中鼎教育基金會自2016年起開始辦理探索台灣活動,主要目的便是藉由不同國籍、文化、角度,探索台灣企業以及人、事、地、物的永續面向,持續向國際發聲與世界夥伴分享。當天,他也勉勵來自20國的學員,透過這次活動而晉升成為校園中的永續種子,將這活動所學的心得與想法帶回國家,持續成為1位永續大使!

▲中鼎教育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左3)與貴賓合影,(左起)台北市立大學衛生福利學系陳永仁主任、中鼎教育基金會林道通秘書長、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周家蓓特聘教授(左4)、中鼎集團品牌管理部胡美貞經理、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張德文教授(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這次成果發表會,在現場布滿20國國旗中拉開序幕,歷經3小時各隊生動有趣的報告分享後,由來自中國科技大學「好所在ho-soo-tsai」隊,獲得評審團青睞並一致通過,獨得「中鼎國際交流獎學金」新台幣10萬元整;第2名分別為台灣大學「STAR REabbit台灣」隊與台中科技大學「Expedition」隊各獲得新台幣5萬元獎學金;第3名共有5隊獲得,分別為中興大學「Invincible Warriors」隊、清華大學「The Formosan Phoenix寶島鳳凰」隊、屏東科技大學「TIME CREW 99」隊、成功大學「Maomao」及台灣師範大學「SDGirls」、各獲得新台幣3萬元獎學金;佳作獎計3隊獲得,分別為中央大學「AIR」隊、中國醫藥大學「葛萊芬多」隊及南台科技大學「Mission 2030」隊,各頒發新台幣2萬元獎學金;最佳人氣獎為活動前在主辦單位臉書粉絲專頁展開為期兩週的獨立獎項,11支組別影片中由有效貼文按讚數最高的中國科技大學「好所在ho-soo-tsai」隊獲得新台幣1萬元獎學金。

▲簡又新董事長(第1排右2)與全體合影(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天然資源探勘 黃文義細說從頭

(台北內科週報第566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19日)

【本報獨家訪報導】數10年前,出生於高雄縣大樹鄉高屏舊鐵橋附近的黃文義博士,畢業於屏東初中,是個在南部長大的庄腳小孩。其後,北上念建國中學,開始獨立在外生活。之後,他就讀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系,陸戰隊上兵義務役退伍,取得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碩士後,考上教育部公費留學地球物理組,也申請到科羅拉多礦業學校(Colorado School of Mines)地球物理系就讀,開始從事電磁波及電阻探勘的學習和研究。

黃文義於1980年取得博士學位,留在學校做了2年的研究,同時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戈登市(Golden)成立地平洋資源開發公司(GeoPacific Resources, Inc.),使用自行設計的軟硬體,從事地熱探勘與石油天然氣困難區域的探勘服務,也開始踏上逐夢之路。

▲年輕的黃文義博士與當年DEC LSI 11組裝的室內資料處理的電腦(照片係三捷科技公司提供)。

當時,黃文義博士使用的服務技術,為可控源瞬變電磁波探勘,也就是在地表或井底產生人為電磁波變化,使地層產生誘發的渦流電流(Eddy current),再測量地表或井底的電場或磁場的變化來解釋地質構造。

1980年代初期還沒個人電腦,黃文義使用的軟體與硬體是當時最流行的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PDP 11和LSI 11等等,可是科技發展速度很快,他也與時俱進,獲有一些探勘及與生產的專利權。

▲2019年,參加馬來西亞地下水探勘展覽(照片係三捷科技公司提供)。

在黃文義使用可控源電磁波探勘的時代,他說:「那時最主要的市場是地熱探勘服務,尤其是日本,最北邊的案場為北海道的層雲峽,最南邊則為指宿市,最東邊為八丈島,最西邊為松江市,包括海上,日本有400多座火山,地熱資源全球排名第3,但實際開發出來目前不到700MW,還有許多發展的機會」。

其次,黃文義博士指出,「哥斯大黎加目前再生能源佔全國能源需求99%以上,主要為水力發電,地熱發電佔約13.5%,1986年,我有機會在其Miravelles火山進行地熱探勘,雖然該地熱發電廠主要的探勘與生產不是我們的貢獻,但很慶幸、如今已有163MW地熱發電廠的規模」。

▲參與美國加州Lost Hill油田井下電磁波探勘情景(照片係三捷科技公司提供)。

1980年代初期,黃文義說:「當時也為中油地熱處,在宜蘭清水做了可控源電磁波探勘服務,但因不同意地熱處堅持的技術移轉,未能為台灣的地熱繼續貢獻」。到了1988年,黃文義博士便在台灣成立三捷科技,為美國GPI的資料處理與繪圖的下包公司,直到1996年結束GPI,因台灣沒有E&P(Exploration&Production)產業,返台後建立電子設計及量產工廠,另成立三捷深圳有限公司,客戶主要來自法國、美國、日本及巴西等,也行銷用在地球物理資料的物聯網。

2010年,黃文義有感於大陸製造業的競爭,結束大陸業務,台灣的業務也只接受客製化的4G/5G路由器及物聯網相關產品的開發與生產,並開始研發適合台灣複雜地形、地質及高人為噪音的新一代大地電磁陣列探勘,同時於2016年開始在日本、菲律賓、韓國及大陸提供探勘服務,也在台灣進行廣泛的地熱探勘,結果可解釋台灣的地熱為什麼不成功,因為沒有鑽在有地熱儲集層上,他也將此結論在2021+1的世界地熱論壇(WGC)發表。最近,他也積極研究台灣碳捕捉與封存(CCS)的技術及做法,並認為政府應積極鼓勵民間加入碳捕捉及封存的領域,激發出不同的CCS成果,為出口業者提供綠能之外的另1個ESG方案,也讓台灣淨零排放更容易達標。

▲黃文義博士(右)參加2016世界電磁波探勘論壇與展覽(照片係三捷科技公司提供)。

COP27後 全球淨零趨勢解析

(台北內科週報第557期/2022年12月8日-2022年12月14日)

【ESG促進平台】COP27,指的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甫於11月20日在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落幕,以「一起實踐」(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為核心精神,盼能攜手各方「實踐」氣候承諾,但為期兩週的氣候締約議案陷入膠著,造成閉幕延後兩天,最終通過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在氣候賠償跨出一大步,而針對逐步減少所有化石燃料等源頭減碳的行動則不足,也令更多人感到失望。

在國內,連續兩天(12月1日、12月2日)的「COP27後,全球淨零趨勢解析」交流研討會,係由外交部主辦、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的國際會議廳熱烈登場。此次研討會共邀請17位剛從COP27會議返台、來自產官學研等不同領域的氣候領袖,分享在埃及的所見所聞、進行跨界的對話交流,解析最新的國際氣候動態及淨零轉型行動。

無任所大使、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致詞時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年年開議,但每隔數年就會產生1次重大的成果,去年在英國舉行,通過很多重要決議。今年由埃及主辦的COP27被稱為是「非洲COP」,比較缺乏重要的決議,惟對於討論多年的損失與損害基金做出初步的決議,凸顯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排除中國、印度以外需要補助的國家)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負有共同但差別的責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而全球碳市場的議題也預期將會對台灣產生較大影響,值得持續追蹤觀察。

外交部連建辰司長致詞時也指出,我政府代表團於COP27會期,與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等30個締約方舉辦40餘場高階雙邊會談,充分就「我國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等議題進行交流;同時共有7個NGO在場內舉辦6場周邊會議,「中鼎教育基金會」更成為我國第11個獲UNFCCC認可的NGO觀察員,充分展現NGOs在氣候高峰會扮演的積極角色與成果。

▲COP27,無任所大使、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中)與群英會,並一起解析「全球淨零新趨勢」(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則透過「決議、倡議、抗議」3大面向來觀察氣候高峰會的樣貌。除了損失與損害基金機制、再次確認1.5℃控溫目標、協商新財務目標、氣候培力行動、全球調適目標、農業與糧食安全、全球盤點等決議外,淨零轉型、漂綠監督機制、青年或氣候正義展館等倡議是較令人注目的焦點,而在特定區域進行的抗議可能進一步成為日後的倡議及決議。

林子倫也歸納分享氣候政治與淨零轉型的7大趨勢,包括氣候變遷從科學議題到政治議程、「去碳化」改變全球地緣政治版圖、能源轉型、碳定價時代來臨、城市與次國家體系的角色提升、企業扮演關鍵角色,以及新氣候政治崛起等。

面對碳定價時代來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氣候變遷辦公室吳奕霖組長表示,巴黎協定第6條(PA Article 6)是COP27其中1個重要焦點。日本、美國是否會創造新的碳市場規模,值得進一步關注。同時,台灣企業邁向淨零轉型,未來如何取得或參與國際碳市場會是1大課題。

此外,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已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如何加大加快氣候行動的力道?台灣綜合研究院顏婉庭組長指出,要達成1.5℃控溫目標,不管是減緩或調適行動,都需要資金、技術的支持及能力的建構,同時要有強化的透明度、私部門參與及國際合作。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趙恭岳執行長建議,「每個氣候衝擊都是在地化、客製化的」,不管是減量或調適行動,都應結合在地化條件再去執行,同時要以自然為本、以科學數據為本等。

環境問題的解決,企業扮演重要的角色。親自率團參加COP27的玉山銀行黃男州董事長認為,善用資金、技術,以及加強國際、公私協力及跨世代合作,才能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與機會。

▲由外交部主辦、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的「COP27後,全球淨零趨勢解析」交流研討會,為各界所矚目(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呼籲多、承諾少、行動慢」,是歐萊德公司葛望平董事長參加COP27的印象。他強調,誠如美國拜登總統所言:「好的氣候政策就是好的經濟政策」,淨零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攸關競爭力,數位轉型及淨零轉型都可能創造出新經濟物種,如NFT、碳權等,帶來新商業模式。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彭啟明總經理則建議,國際碳權連結、國內再生能源發展、國內離岸風電、綠色金融等議題有待更多的倡議推動,「台灣一般大眾對氣候議題的關注度仍不足,需要各界一起合作努力,匯集更多的資源。」

此外,糧食與農業,是另1個在COP27備受關注的主題,台灣在周邊會議中分享建置「農作物天災預警系統」、農業害蟲區域防治等經驗。行政院農委會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劉玉文副執行長說:「因應氣候變遷的農業調適方案,需要因地制宜,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她同時談到有關土壤與糧食安全及氣候的「千分之4」倡議、減少開發中國家毀林及森林退化的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的具體進展。

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衝擊也不容小覷,比方說肺部、心血管等很多疾病都與空氣汙染有所關聯。「醫院的碳排放量其實很驚人,」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分享,健康照護體系可以透過「領導與治理」、「減緩」、「調適」等三方面採取具體的氣候行動,包括廢棄物分類及回收管理、加強個人綠生活行動等。邁向健康永續,仍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

中央大學李河清教授進一步補充,「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是COP27的關鍵字之1,指涉對象多元、因應對策跨領域,而且在地需要大於全球趨勢。」洪申翰立法委員也指出,臺灣目前正在研擬公正轉型的戰略計畫,並呼籲所有關心氣候變遷的人一起關注《氣候變遷因應法》、2050淨零排放路徑的十二項關鍵戰略、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等在今年底前的最新進展,共同形塑臺灣氣候行動的新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