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龍展現創意 宣導兒童權利

(台北內科週報第579期/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8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千禧龍青年基金會於5月13日,再度以創意、創新精神,為年輕人樹立了典範,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與南投縣政府在中興新村大操場舉辦「菁音草地音樂祭」,結合野餐、兒童市集、青年文創市集、美食攤、保護兒童機構、少年警察隊、家庭暴力暨性侵防害防治中心設攤,兼有宣導和專業藝人Control T的精采演出,也提供中部地區青少年上台展現才藝的機會。

每位參加的民眾皆可獲得1張摸彩券,最大獎除了電視以外,更有各式實用家電…等,獎品豐富摸採品贈送,吸引數以千計民眾闔家出席同樂,渡過1個愉快周未假期。

▲謝彩鳳董事長(左3)與暨大武東星校長(左4)等貴賓合影(照片係千禧龍青年基金會)。

帶領千禧龍團隊的謝彩鳳董事長表示,這是首次將音樂祭、野餐及兒童市集,結合社區親子活動一起舉辦,希望能夠透過社區的參與,而能有更好的親子交流與互動關係,也藉此機會倡導兒童權利公約概念,重視孩子的4大基本權利,包含了表意權、禁止歧視權、最佳利益權與生存及發展權,讓他們能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安全的長大。

▲「菁音草地音樂祭」活動,結合野餐、兒童市集、青年文創市集、美食攤、保護兒童機構、少年警察隊、家庭暴力暨性侵防害防治中心設攤宣導及專業藝人Control T的精采演出,全場熱鬧滾滾(照片係千禧龍青年基金會)。

事實上,千禧龍青年基金會曾於2019年榮獲中華民國觀護協會頒給「第18屆金舵獎」,在短短的不到兩年,2021年又獲行政院表揚為「反毒有功團體」,這1份難得的殊榮,也再度激勵謝彩鳳董事長和她帶領的團隊。

謝彩鳳董事長並不是大財團的負責人,她和千禧龍青年基金會創辦人2000年成立這個團隊,也不是只著眼於推動公益活動而已。她接棒以來,日復一日,對千禧龍來說,每天都接受挑戰和考驗。他們過慣了沒米沒鹽沒菜的日子,但卻過不慣失去理念和願景的生活。換言之,他們過的是,看到需要幫助的人的成長,即使力量有限,也從來不怕難、不怕苦,更不會懈怠!

▲南投縣政府與千禧龍青年基金會,在中興新村大操場舉辦「菁音草地音樂祭」,出席貴賓大合照(照片係千禧龍青年基金會提供)。

由於他們的對象是青少年,所以無法純粹訴之以理,常常必要動之以情,而和他們建立起信任感,必須花費極大的心力,該基金會林彥邦執行長表示,「千禧龍服務青少年22年了,一路走來我們從最前端的推廣正當活動(志工、台灣壯遊)到基礎犯罪預防(脆弱家庭、非行、高關懷),後端犯罪後輔導與陪伴(保護管束少年與毒品預防)都深耕許久,能得到社會的肯定,都是1個連續不間斷的資源整合與我們服務同仁合作的成果」。


一場醫學盛會 展現人文之美

(台北內科週報第570期/2023年3月20日-2023年3月26日)

【逐夢築夢】相隔22年,第28屆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重返高雄,112年度外科聯合學術演講會於3月18、19日在高雄盛大舉行,邀請國內外醫界權威進行大會貴賓演講、特別演講,加上國內26個合辦醫學會重量級醫師加入、逾700場講堂,尤其兩天高達6735人報到,更創歷屆年會與會人數的新高,說是1場醫學盛會,肯定不會有人持相反的看法。

那兩天,不只冠蓋雲集,更是醫學界老中青菁英傳承與切磋的絕佳機會,其中,據中國時報的報導,莊垂慶教授獲贈「最佳研究論文獎」,助理教授蔡政宇獲贈「青年外科醫師研究獎」的,2人均發表重要論文;高雄長庚陳肇隆名譽院長分享換肝患者治療經驗,新光醫院洪子仁副院長則暢談AI智慧醫療在台灣的發展趨勢。

據自由時報的報導,侯明鋒理事長表示,台灣外科醫學會底下有27個專科協會,共有7000多名外科醫師會員在國內外嶄露頭角,這次相隔22年在高雄舉行,高醫體系全體總動員花了近10個月籌辦,隨著疫情管制鬆綁,今年也邀請了近30位外賓參與盛會,18日下午還特別安排會員搭船遊高雄港、看日落,藉著這次年會同時行銷高雄,外賓及來自中、北部醫師都驚豔高雄的改變,大讚是座美麗的大城市。

▲邱文通執行長(右2)和有故事團隊富有默契,合作繳出漂亮成績單(照片係有故事公司提供;林建榮/攝影)。

如同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典禮,幕前、幕後都一樣的重要,這場年會固然非常盛大,也以「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為主題,充分展現了台灣醫界的人文之美,可是幕後故事同樣的相當精彩,聯合報系有故事公司協助貴賓及各次專科醫學會的專訪,並製作專刊、發布電子書,讓年會增色不少!

有故事公司邱文通執行長表示,有故事成立「醫學有故事」媒體平台的目的,在於要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因此,和台灣外科醫學會討論今年年會主題時,獲得侯明鋒理事長、年會郭耀仁主委的大力支持,是他參與此次年會籌備相關事務最感欣慰的事。

身為「有故事」公司執行長,邱文通談到創業故事說:「最原始的構想,是為了幫家族、老人家寫故事、留下記錄,並打造1個家族樹的服務平台,串接DNA檢測的大健康產業,但經驗不足,方案並未成功,於是轉型為專注講醫師故事的媒體平台──《醫學有故事》,迄今已經建立了不錯的品牌形象。」

新創之後,邱文通帶領團隊不只建立了「不錯的品牌形象」,更值得自豪的是,它一步一腳印走出1條訴說「故事」的路,而且發揮其他媒體難以發揮的影響力,讓1群默默為延續生命而付出的醫師的好,不會埋沒在1大堆紛紜吵雜的訊息下,難以見到天日!而能在「醫學有故事」團隊勤於耕耘,逐漸深入大家心目之中。

▲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右2)在這次年會獲贈終身成就獎,與侯明鋒理事長(左1)、陳建志董事長(左2)及陳建宗院長(右1)等合影(照片係有故事公司提供;劉俊輝/攝影)。

這次「有故事」團隊製作專刊的最大挑戰,邱文通說:「在最短時間內,要完成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等9位國內外醫界權威的專訪,以及26個合辦醫學會的補充訪問,不僅要兼顧內容的高品質與版面的高見度,文字還要深入淺出,讓專業醫師覺得有份量,一般民眾看得懂。」他也坦承,難度的確很高,還好聯合報系內資源豐沛,透過數位資深醫藥記者的跨刀相助,便順利完成此挑戰性任務。 

參與此次年會作業的收穫是什麼?邱文通表示,從「做中學」去挑戰不可能,並整合資源與動員去完成艱鉅任務,以及有機會結識更多醫界菁英,將來一起為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而努力,是最大的收穫。當然,學然後知不足、做然後知有缺,則是鞭策「有故事」團隊繼續努力的動力。

有故事製作外科年會專刊與電子書之後,並廣發各個醫療大健康社群,得到不錯的回響,包括錢本文醫師和鴻仁生技張錦達總經理都來函索取。此外,「有故事」團隊在那兩天現場採訪,合計發稿9篇,聯合、自由、中時等報都有刊出,若含期前宣傳,發稿約20篇,見刊近60篇,成果斐然!


ERP與數位轉型

(李鳳珠/撰文)

【八方論壇】以筆者的經歷而言,從事ERP系統產業已有30年,專精於食品產業、螺絲產業等製造業的整廠ERP系統建置整合經驗,當然也有其他產業。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是我的日常,每週都與客戶固定會議,疫情間,仍線上進行也不停歇。從現有ERP系統中發掘問題再優化,甚或是重新定義流程、反覆琢磨或以新模式運作等。每當企業陷於迷思,我會以專業第3者角度協助找出最佳方案選擇,在業者多年積習之下,同樣會有反對、消極,或不作為的抵制,但在這已建置系統基礎上,實現創新與數位轉型目標是很明確的持續著。

什麼是ERP?ERP就是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運用資訊科技對企業所有資源:產、銷、人、發、財做規劃,以會計為導向的內稽內控管理系統,例如,製造業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品管、採購,以及銷售、庫存、財務、人事、薪資、成本…,都是需去做企業的內外部資源整合與管理,若是服務產業,則需將服務流程系統化,不僅提供好的客戶體驗與服務,最重要的是運用ERP作為「擴大事業規模」與「創新」的利器。

▲李鳳珠總經理(右5)從事ERP系統產業已有30年;圖係她與夥伴參訪企業時合影(照片係智泉資訊公司提供)。

在後疫情時代,企業不只期待回到過去的日子,更希望能創新商業模式、改造流程,以翻轉企業的發展。不同以往的是,轉型目的不只是達到效率提升而已,還需將「企業價值放大」,能更快速因應變化、為顧客創造好的體驗,並與ESG永續經營理念趨勢結合。總之,數位轉型已勢在必行,在新經濟時代轉換後,再推出新商品或服務是企業需積極超前部署。

ERP能快速部署使用,盡可能少客製需求,但若為區隔化或突顯商業價值來考量,則需客製化以創造獨特性產品與服務為主。同時,清晰的轉型藍圖源自企業核心價值與定位的精準、所處階段與執行策略、想達成的明確數位轉型目標,莫不需要專業顧問協助。另視需要運用數位科技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RPA、大數據等等,加速深化與實踐,如此才能在不斷優化過程中逐步實現轉型藍圖與創新市場。

(本文作者係智泉資訊公司總經理,具豐厚的ERP系統產業實務經驗,協助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尤其受到肯定)


許哲毓與創業保母

(曾季隆/撰文)

【專訪】當前的疫情嚴竣,使很多經營者必須面對創業以來未曾有的情況,最有作為的是,能夠在危機出現時,不只化危為安,而且還蓄積「彎道超車」的準備,對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來說,便是抱著這樣的思維,共同成立「創業保母」團隊來協助新創業者,希望結合不同領域的顧問群,為企業的突破困境盡一份心力。

談到「將心比心」,許哲毓創辦人說:「在資訊領域工作了10年之後,我開始對開創自己的事業懷抱夢想,因為對房地產很有興趣的關係,因緣際會瞭解到商務中心的行業,我覺得很多台灣人都有創業夢,而這個行業又能夠接觸到很多創業者,交到很多創業的好朋友,所以就投入商務中心的經營」。

▲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中),持續與各領域優秀的商務人士建立長期有意義的合作關係(照片係亞太企管顧問公司提供)。

在許哲毓創業過程中,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是這兩年的疫情挑戰,他指出,「客戶對空間的需求從大變小,租賃期間從長變短,附加價值從少變多,當很多同業不敢做太多行銷活動的時候,我們反而逆勢在網路行銷方面著墨更多,提高更多的曝光度。另外,也積極的與各領域的專家顧問來合作,組建創業顧問團隊,並發展『創業保母』品牌,來協助創業者」。

許哲毓所經營的「亞太商務中心」,具有下列3大特色:一、充滿文創感的空間設計;二、豐富的商務交流及人文氣息;三、提供創業輔導協助。這也讓它與絕大多數的同業區隔開來,並提供更具附加價值的服務。於是,大幅降低疫情對他們業務的影響,反而找到另一大片藍海市場。

▲亞太商務中心定期舉辦成功企業家交流活動,分享事業成功祕訣(照片係亞太企管顧問公司提供)。

放眼未來,許哲毓創辦人心有所感表示,「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創業的模式,未來輕資產創業及遠距辦公將會是主流,創業者不再需要華而不實的辦公室,轉而需要更有彈性、更加機動且有多元協助的辦公空間解決方案,亞太商務中心10年來一直陪伴創業者走在創業的第一哩路上,堅信我們能提供的不僅是1個體面並兼具彈性的辦公空間,我們還能集結各領域的創業專家及顧問來提供創業輔導協助,自公司設立、法律諮詢、產品設計、政府補助、人力招募、網站建置、數位行銷、資訊委外等,所有創業過程中需要的支援與資源,我們都協助整合好了!而這些,都將會成為所有進駐在亞太商務中心的新創團隊成就事業的強力後盾。」

▲在亞太商務中心舉辦的「創業大哉問公益論壇」活動中,請來8種不同領域的專家,讓大家問個夠;圖第1排右3為許哲毓創辦人(照片係亞太企管顧問公司提供)。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