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日本館山市 走向國際共榮

(台北內科週報第564期/2023年1月30日-2023年2月5日)

【產學研連線】日本千葉縣館山市與基隆市,同為富含人文與海洋文化的城市,館山市森正一市長(Mori Shouichi)、石井敬之議長(Ishii Takayuki)於1月31日帶領觀光協會會長、入境協議會會長、館山市觀光港務課團隊等府會成員前來訪問台灣海洋大學,雙方舉行地方創生合作簽約儀式,並將建立資訊與研究的交流平台,促進觀光、文化、農業、漁業等相關產業發展,未來也將透過產業實務與語言長時間的培訓,促使雙邊的合作效能最大化。

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與蔬菜水果的館山市,保有當地的鄉村風貌,以觀光結合地產地銷、推動外國人訪日等帶動人流,更是推行移住定居、企業招攬、新工作方式及城鎮創新等營造人口回流發展的利基,值得作為台灣漁村活化的參考案例。

▲海大莊季高副校長(右)曾訪問館山市,對物產直賣所等創生行銷留下深刻印象(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過去,台灣海洋大學長期與館山市維持良好互動,莊季高副校長、張文哲研發長更曾於2019年訪問館山市,見證館山市推行在地創生歷程,也對當地物產直賣所、博物館等創生行銷留下深刻印象。

日前,海大許泰文校長表示,海大作為教育部台日聯盟6大USR中心之1,長期實踐社會責任計畫,在漁港活化、長照、在地青年成長都頗有建樹。而館山市緊鄰海洋,環境與海大所在的基隆市相仿。海大要透過師生蹲點、交換、研修等途徑,以海大招牌的海洋海事相關專業研究成果為利器,貫徹合作約定。

▲許泰文校長(第1排右3)與館山市森正一市長與石井敬之議長帶領的府會參訪團合影(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森正一市長指出,館山市位在房總半島最南方、三面環海,雖設有東京海洋大學實習場,引入青年從事養殖等研究,但仍面臨人口外移及老化之挑戰;他有11年半市議員經驗,期間就曾參與擬定地方發展策略,其中,海洋作為館山市最大的魅力所在,借鏡海大推動海洋創生經驗,實有必要。

海大深耕地方,尤其近10年持續推行USR,積極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培育學用合一人才。目前協助基隆八斗子、和平島、馬祖、新北市貢寮區、宜蘭等場域營造新產業生態系,也與基隆市政府、海洋科技博物館等機構合作,共同型塑區域發展願景。2022年11月,更協助國家發展委員會落實推行「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於海大設立地方創生北區輔導中心,引領8縣市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成長共好,青年返鄉創生讓在地產業發展遍地開花。


藍海講座經驗傳承 激勵學子

(台北內科週報第554期/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1月23日)

【本報訊】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領域的應用,隨著時代的進步,成為年輕學子的夢想所繫,如何在學習的過程,能夠親身領略前輩的精神與經驗,更是築夢路上企求的機會,而台灣海洋大學設有「藍海講座」,在11月8日上午邀請台灣大學傅立成國家講座教授蒞校專題演講,講題為「AI&機器人–迎向人類進步的新未來」,正是分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領域的應用,希望海大學子積極與產業接軌,成為我國優秀的專業人才。

▲傅立成國家講座教授期盼學子,能積極與產業接軌成為我國優秀人才(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海大莊季高副校長表示,傅立成教授任教於台大電機系及資訊系,至今已有35年,曾擔任過台大主任秘書、台大電資學院副院長、國科會控制學門召集人,現為台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曾榮獲國內外多項學術獎肯定,亦擔任多項國際重要職務,經歷豐富而多彩。

現今人工智慧的應用益加廣泛,傅立成教授擅長研究智慧型機器人、虛擬與擴增實境、智慧醫療、前瞻視覺應用、系統控制等領域,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具有很大的貢獻,期望透過這次傅教授的演講,海大師生能夠廣納人工智慧合作,激盪出不一樣的光彩。

▲海大莊季高副校長致贈感謝狀,向傅立成國家講座教授(右)表示謝忱(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演講中,傅教授分享人工智慧的變革,歷經60多年,透過不同領域合作,讓人工智慧在許多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他指出:「透過人工智慧的發展,利用現有的高科技來改善人類生活的困境已是各國重要研究課題。」其次,透過AI創建智慧化城市,將AI與機器人結合,可以實踐應用至各領域,例如:交通工具、能源、經濟、公共空間、建築、運輸等,AI甚至可以協助家庭自主診斷阿茲海默症,提高醫用的準確度及效率,對台灣的長者照護安養有所幫助。

莊季高副校長於演講結束時說,傅教授精彩的演講,讓我們對人工智慧產業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海大是全台前幾所讓學生修習人工智慧概論作為全校必修的大專院校,非常具有前瞻性,期望海大學子以傅教授為榜樣,將本科系專業知識與人工智慧結合,以跨領域合作做出亮眼的成果。

▲海大學生把握機會,向傅教授請教人工智慧趨勢的情景(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