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取代競爭

(曾季隆/撰文)

【特稿】一般的商務中心,常將本身定位於「房東」或「物業管理」的角色,來提供商務辦公室租賃服務,雖擁有氣派、寬敞、奢華時尚的空間和其他硬體條件,但談到對於創業者的幫助方面,則多數業者仍僅只止於「行政服務」,而非站在「協助」企業發展的角度,更遑論「輔導」了!

隨著疫情對生活的影響逐漸下降,企業間的商務交流活動,便逐漸又頻繁起來了。亞太商務中心定期舉辦各式商務交流活動,來協助創業者鏈接人脈與創業資源,也於9月23日舉辦了1場主題為「產業鏈商機交流日」的產業交流活動,大家熱絡地分享寶貴經驗。

▲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多年來一直以成為「最能夠幫助創業者的商務中心」自我期許(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多年來一直以成為「最能夠幫助創業者的商務中心」自我期許,他結合BNI長雋分會的企業菁英及專家顧問,組成了名為「企定神閒」的企業服務產業鏈,該產業鏈的成員有商務中心、財會顧問、法律顧問、網站建置、人力資源、資訊產業、動畫行銷等,皆是有能力擔任輔導新創團隊的顧問群,目標是協助每個走在創業道路上的創業朋友。

除了上述既有的成員之外,亞太商務中心還定期透過舉辦商務交流活動,來找尋更多合作夥伴,許哲毓表示,「『用合作取代競爭』就是對我們來說最好的註解,活動當日也吸引了眾多來賓參與,出席的來賓裡有銀行副理、營養師、行銷顧問、烘培業老闆等不同產業的朋友,當天現場交流熱絡、激盪出很多異業結盟的機會,期待彼此能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產業鏈商機交流日」的產業交流活動,激盪出很多異業結盟的機會(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幾年前,在許哲毓創辦人的擘畫下,亞太商務中心已從「商務中心1.0」轉型發展至「商務中心2.0」,並透過號召而成立「創業應援團」、「創業保母」,邀請各方面的專家顧問結合起來,以提供1系列的創業輔導諮詢協助,從公司設立、稅務諮詢、法律顧問、人力招募、政府補助、網站建置、資訊安全等,都是他們可以提供的協助範圍,這樣的商務模式很快就獲得同業的認同,也紛紛往輔導、協助的方向前進,可見1個人的用心能使整個行業都升級了。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企業打擂台拼營收

【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反應敏捷的企業,儘管目前疫情仍陷於每天3、4萬人確診,可是放眼疫後日期的到來,不能不趕快籌畫以變制變的策略,而且行動必須立刻展開。這也正是廣博勵進會推出前所未見的「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的動機,希望能鼓舞企業界發揮「互助共學」的精神,採取群策群力的方式,以實現「共創共享」願景,毫無畏懼地向惡劣經營環境挑戰,並扭轉深受影響的業績,使早日能夠否極泰來!

營收,為企業的血脈,若能借重外部人力資源(彼此互相推薦客戶),將可使現金流暢通起來,並實現倍數成長的目標,何況藉著「擂抬賽」活潑有趣的競賽方式,激勵內部人力資源,更可在自助人助下,業績突飛猛進!

像日本小山昇這樣知名的企業家,不只有謀有勇,而且站在第1線非常瞭解市場動態,可以說無人出其右!2015年,天下雜誌出版他所著的「5年營收2倍成長:這樣的經營計畫如何做」,鼓舞了很多經營者的鬥志,很快醒悟「這是不改變就『無法存活』的時代」,也再不會怯於「挑戰全新的事物」,同時,立刻擬定「5年提升兩倍營業額的長期經營計畫」,並作出1系列的決定來實現目標。

廣博勵進會曾執行長表示,「我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21年了,深知企業遭到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唯有以變制變,才能使危機變成轉機,此次的『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不是大家打得分出勝負,剛好是大家互相促進參賽夥伴的業績來決賽,既激發內部的鬥魂,提升低迷的業績,又借助其他參賽者的引薦,使每1家的營收都獲得成長」。

你的企業敢來打擂台嗎?向自己去年同期的3個月營收挑戰,同時和其他的44位參賽者競技,究竟誰的營業額提升的比率最高?尤其參賽者相互之間,不只不是玩「零合遊戲」,反而是跨業的「互助共學」,也正是引薦客戶給其他人(可以加兩成計分,以表鼓勵),並向對方學習(異業可以為師啊),以實現「自助助人」與「利人利己」的擂抬賽目的。

這次的擂台賽,是自家和自家比較,便可以發現自己可以改進的空間,何況,經由3個月的同台競賽,以及透過兩報(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行16年的「台北內科週報」與發行7年的「富貴有道週報」)和1網路平台(即「廣博創業樂」)的連結作用,加上私下的相互請益,必能異於去年的單打獨鬥,而產生「突飛猛進」的成果,並奠定今後經營的優越人脈!這是參加任何比賽,所贏不到的「獎品」!

人脈,當然勝於錢脈,不過要拓展人脈卻不開發錢脈難上加難,而「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的參賽辦法,正是讓每位參加打擂台的精英,能以運動員的精神,和其他的經營者互相切磋,共同面對「疫後」的經營環境,無形之間,產生了「革命感情」,彼此互補、互幫,更相互拉抬業績,將建立了堅實的關係。

說到「獎品」,由廣博勵進會主辦、亞太企業顧問公司協辦的「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備有真正買不到、卻具廣大行銷力與連結效應的「最特別獎品」,即「冠軍給予1次全版的深度報導,並製作PDF版供使用;亞軍則有半版專訪,也製作PDF版供使用;季軍則有3分之1版,及製作PDF版供使用」,詳情請你參考「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報名簡章」。


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報名簡章

主辦單位:廣博勵進會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亞太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一、緣起

營收,為企業的血脈,若能借重外部人力資源(彼此互相推薦客戶),將可使現金流暢通起來,並實現倍數成長的目標,何況藉「擂台賽」活潑有趣的競賽方式,激勵內部人力資源,更可在自助人助下,業績突飛猛進!

二、參賽資格

營運滿1年以上的合法企業所推派的代表人。

三、活動內容

(1)宗旨:秉持「互助共學」精神,並結合內外部的人力資本,創造營收的倍數成長。

(2)競賽項目:今年8、9、10的營收(以發票為準)與去(2021)年同期比較的成長倍數(成長率最高者為冠軍)。

(3)競賽辦法:將分3隊,每隊為15家企業為限,透過每月聚會1次,每家簡報業務爭取他人協力(若引薦給任何參賽者的業績均以加權20%計入本身的業績),同時也增進彼此的交流;每月月底將營收總額報至主辦單位(對第3者則不予以公開),經評定後公佈排行榜,以激勵之。

(4)獎勵措施:1、報名後,主辦單位即提供「三合一」實虛整合媒體(即兩報加上1網路平台)為各參賽者報導之用,間接地向台北內湖園區的15萬從業人員推廣;2、鼓勵參賽者相互引薦;3、冠軍給予1次全版的深度報導,並製作pdf版供使用;亞軍則有半版專訪,也製作pdf版供使用;季軍則有3分之1版,及製作pdf版供使用;4、參賽者都可成為廣博勵進會的會員,並免收第1年年費;5、需要加購報紙時,每份僅收5元(含稅),以示優待;6、其他如參加專業講座,也都享有比會員更優惠的收費,以表禮遇之忱。

四、報名費

新台幣6000元(廣博勵進會會員則減收1000元),及贊助公司產品或服務(可按售價計,約10000元;也可折抵現金為6000元)。

五、報名截止日期

111年7月21日中午12時。

六、報名手續

(1)檢具公司設立登記表與公司章程(皆照相版),並寄至:cowell.tw@gmail.com

(2)接到主辦單位通知後,請將報名費6000元匯入廣博勵進會有限公司銀行帳戶:111-12-024583(台灣中小企銀東湖分行,總行代號050)。

(3)書面通知匯款後5碼,後續主辦單位會直接洽理。

七、其他未盡事宜

將視實際需要補充之。


為入駐企業營造舞台

(曾季隆/撰文)

【專訪】一般的商務中心,常將本身定位於「房東」或「物業管理」的角色,來提供商務辦公室租賃服務,雖擁有氣派、寬敞、奢華時尚的空間和其他硬體條件,但談到對於創業者的幫助方面,則多數業者仍僅只止於「行政服務」,而非站在「協助」企業發展的角度,更遑論「輔導」了!

這次協辦「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的亞太企管顧問公司許哲毓創辦人,多年來,也經營著亞太商務中心,但和一般同業不同的是,「亞太商務中心」是個以利他理念與富有服務熱忱的優質品牌,為入駐企業營造亮麗舞台,他表示,「任何成功的企業,需要有屬於自己的文化、願景與使命,熱情、誠信、積極、互助是我們的企業文化,打造全台灣最友善的創業平台便是我們的品牌願景,協助每個走在創業道路上的客戶是我們的團隊使命,多年來我們持續深化商務中心服務,期望能提供全面性的創業輔導協助給創業的朋友」。

▲許哲毓創辦人(右)與入駐企業「沐甄豆」張晏甄創辦人合影(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在許哲毓創辦人的擘畫下,幾年前,亞太商務中心已從「商務中心1.0」轉型發展至「商務中心2.0」,並透過號召而成立「創業應援團」、「創業保母」,邀請各方面的專家顧問結合起來,以提供1系列的創業輔導諮詢協助,從公司設立、稅務諮詢、法律顧問、人力招募、政府補助、網站建置、資訊安全等都是他們可以提供的協助範圍,這樣的商務模式很快就獲得同業的認同,也紛紛往輔導、協助的方向前進,可見1個人的用心能使整個行業都升級了。

亞太雲端文創商務中心創立至今已有7年的光陰,許哲毓說:「在這期間,我們成立了中山1館、站前館、中山2館,以及民權館共4個分館,並籌組了『創業應援團』團隊,提供了各領域的創業顧問及輔導服務」。其實還不限於此,最讓入駐企業稱讚的是,許哲毓經營事業的全神投入,常常協助大家辦活動,以發揮行銷力。借助於多年來他布建的人脈,很多亞太商務中心主、協辦的活動都相當成功。他也時常透過舉辦各式商務交流活動,或事前、事後,來協助創業者引薦人脈與媒合資源。

在1次談話時,他聽到廣博勵進會曾季隆執行長有意舉辦「營收倍數成長擂台賽」,便很熱心表示可以提供場地和服務,而且熱心參與其事,分享他辦活動的經驗,使曾執行長當場邀請他為協辦單位,於是,讓大家可預期的是,這場別開生面的擂台賽,將在好的開始之後,走向「利他」的大道上!

▲許哲毓創辦人(第1排左3)親自參加「亞太商務中心」協助台灣優質社會企業豆奶品牌「沐甄豆Care Mully」舉行的產品發表活動(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你也能收入兩倍成長

(曾季隆/撰文)

【平台交流特稿】對於日本知名企業家小山昇所寫的「5年營收2倍成長」,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邱奕嘉教授在推薦序中表示,「對許多企業而言,『5年兩倍』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若沒有設定此高標準,企業容易習於現狀,不求改變,最後就像溫水煮青蛙般地走向衰敗。反之,藉由高標準的建立,企業才能坦然面對現有產品、顧客、甚至經營模式的限制,大刀闊斧地改革,在競爭的烈燄中重生」。

邱奕嘉教授更指出,「對台灣經理人而言,首要之務是提出高標準的目標,再配合事業經營、人才發展與資本設備管理計劃,逐步進行改革。眼前企業體煥發的光芒究竟是苟延殘喘的夕陽餘暉?還是蓄勢待發的朝陽彤光?就看企業經理人能否參透變的哲學,讓夕陽成為朝陽。」

若從個人收入兩倍成長的角度來探討,尤其是上班族的薪資大多數已多年未曾調整,如何才能實現兩倍成長呢?小山昇為企業打造的成長策略,對大家會有幫助嗎?其實,每個人形同1家「一人公司」,要怎樣追求「營收的成長」,必須運用對的經營策略。

書中,小山昇舉例說,日本酒不獲青睞的理由甚多,譬如「年輕人不好飲酒」或「宴會減少」等,但他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現在所販賣的日本酒」:「沒有預測到世界潮流的變化」;「沒有長期的事業計畫」。如同,薪水多年沒有調整是「果」而不是「因」。照他的看法,最大的原因在於「你多年來」:「沒有預測到世界潮流的變化」;「沒有長期的收入計畫」。

雖然,「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是沒有計畫卻是「連要怎樣變化都不知道」。何況,眼看著AI時代已來臨,無論就業或創業都將起很大的變化,個人若能知預測潮流和擬定長期計畫,那薪水的兩倍成長就不是困難的事了。至於如何預知潮流與擬定長期計畫,不必想得太週到,正如小山昇的建議,對於5年計畫(當然個人不一定要規劃5年之久,也可2、3年)應以「當機立斷」為上策,不應鉅細靡無遺地考慮太多,他說:「先試填入數字看看,即便只是『概數』也無所謂。一開始亂無章法也沒關係,總之先嚐試製作,實際填入『數字』並思索如何達到『5年提昇兩倍營業額』的目標。」再說,從未來看今天,就容易看出今後潮流的走向了。

全書最值得重視的,就是小山昇說:「今後若怠忽『以長期的觀點來思考事物』、『預測世事的變化』、『立即採取對策』,任誰都會被時代所淘汰」。這句話強調在當前不能隨波逐流,而必須明白唯有「以變應變」,才能讓收入不減反而大幅成長!其關鍵就在於:「從未來看現在,再找出改變的要點,就做好長期的計畫,讓本身銀著時代進步」。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斜槓的創業路

(許哲毓/撰文)

【銀青論壇】10多年經營商務中心的過程中,筆者時常能夠接觸到很多新創朋友,絕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甚至是一人公司的負責人,這些創業者常見的創業模式都是在既有的工作中,先利用業餘時間另外發展出「副業」,再由「副業」而成為事業,以至藉「斜槓」之力而經營「複業」。

拜網路科技蓬勃發展所賜,在網路雲端的世界裡,創業的種類與方式日益多元,從早期Web1.0的電商、網拍、部落客等單向提供資訊或服務給目標客群的創業型態,轉變至Web 2.0的網紅、直播、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等,與受眾對象雙向互動的服務模式,近年更是發展出Web3.0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相關技術如元宇宙、加密貨幣、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等,幾乎年年都有新的議題與技術出現,在創業路上也就百花齊放。

▲許哲毓創辦人(右)年輕有為,經營事業已累積10多年經驗,對於斜槓創業路更有實際體認(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不管時代及新科技如何演進,想邁向創業成功這條路的道理似乎是亙古不變,那就是先專注做好「客戶需要的服務」這件事,鮮少有新創事業能因為同時提供多元服務而獲得巨大的成功,原因是創業初期資金有限、人力有限、資源也有限,如果不聚焦在自我的優勢領域裡深根及深耕,很快就會落入資源耗盡、無以為繼的窘境。

特別是近幾年「斜槓」一詞耳熟能詳,彷彿成為青年朋友事業發展的新顯學,確實,創業前多方嘗試,並找尋自我優勢有助於長遠的事業發展,但副業如何能發展成主業,再從主業延伸成為「複業」,且隨著事業成長茁壯的過程中,透過發展「複業」的方式產生複製、倍增的效果,最後藉此獲得更大的綜效以取得事業成功。

▲樂於分享的許哲毓創辦人(講者),常常和大家交流(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以上這條看似理所當然的成功路徑,有個重要的大前題,那就是至少要有1份主業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先站穩腳步,才有機會透過發展「複業」來擴大勝果,否則將有可能落入古人所說的「梧鼠五技而窮」的情況。

總之,先人的智慧與經驗即便是在日新月異的現代仍十分受用,以筆者自身經營的亞太商務中心為例,期初我們先把做好空間氛圍、營造及環境維運管理設定為主要營運目標,將客戶最需要的辦公室租賃服務專注做好,取得客戶的信任之後再來往下延伸發展出「創業輔導」、「企業顧問」等與主業相關的周邊服務。這樣兩種業務的發展中,就能產生良性循環與獲得綜效,藉此取得更大的市場認同與成功。因此,專注做好眼前的小事才有機會成就出大事,是我給創業朋友的首要建議。

(本文作者係亞太商務中心創辦人,已有10多年的專業經驗,極受客戶肯定!)


許哲毓創業創新思維

(曾季隆/撰文)

【人物專訪】人和錢,是創業最重要的兩大元素,有錢沒人固然創不了業,可是有人沒錢,又如何經營事業?何況沒人、沒錢,事業如何能夠發展起來?面對創業所遭遇到的問題,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是怎樣面對挑戰一路走過來的?

許哲毓創辦人表示,「創業道路上確實有重重考驗與挑戰,鮮少有人是一帆風順而沒有遭遇任何困難。回顧10年來的創業經歷,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挫折與挑戰有以下兩點,其1是創業的第2年就面臨到股東理念不合,導致公司營運狀況不佳,甚至最後還走向對簿公堂的情況。當時,對1個滿懷創業憧憬的青年來說,確實是1個巨大的打擊,一度還因此萌生退意。這個寶貴的經驗告訴我,慎選創業夥伴的重要性。其2是,隨著傳統商務中心的發展勢微,尤其只當2房東的經營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了,且無法滿足新創團隊的需求,我們必須思考改變與轉型,也因此有了現在的亞太商務中心與『創業保母』顧問團隊,唯有不斷求進步與思考利他,才能在創業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亦是我學到的重要1課」

▲「後疫情時代的創業新思維」講座活動情景(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雖然,事非經過不知難,但是如能不必繳「學費」,就能換得經驗,那就是對新創業者最好的模式了,許哲毓將心比心說:「回想起10年前剛投入商務中心經營的我來說,就跟很多創業初期的朋友一樣,那時資金有限、且人脈匱乏,發展事業的過程中,用了不少時間摸索,時常花了冤枉錢、走了冤枉路,特別對1人公司的微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而且台灣的創業環境對新手來說不太友善,也無怪乎創業成功的案例總是鳳毛麟角」。

▲BNI長雋分會於亞太商務中心舉辦商務交流活動,大家相見歡(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面對創業初期的種種挑戰,卻挑起許創辦人的雄心壯志,他為了與新創業者共享自己的從無到有,以至於今天經營4個商務中心據點的心得,便投人心力,終於和心世界企管顧問公司范哲綱總經理共同成立「創業保母」團隊,他說:「過程中,我不斷思索如何能讓進駐在商務中心的創業朋友,有1個更友善且能提供多元創業輔導協助的空間與環境,透過BNI長雋分會商會夥伴的協助,亞太商務中心時常舉辦各式課程、講座等商務交流活動,像是去年3級警戒時線上舉辦的『老闆來抗疫之疫起活下去』,及今年初實體的『後疫情時代的創業新思維』交流活動,透過這些有別於一般傳統且生硬的『創業講座』特色活動,除能讓創業所需的關鍵人脈及顧問群與新創朋友對接,更可以給予創業朋友相互支持的認同感,『創業保母』總是友善地陪伴他們走在創業道路上的第1哩路。」

▲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左1)和創業保母顧問群合影(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廣博創業樂螞蟻雄兵

(曾季隆/撰文)

俗語說:「人是英雄,錢是膽」,這是很有哲理的1句話,對有心創業的人更是至理名言!有誰經營事業可以沒人、沒錢?可是天底下的事,一樣米卻養百樣人,沒有兩個人是靠複製生下來的,即使雙胞胎也沒辦法完全相同,何況是不同父母生,或年齡不同,或身家背景也不同,怎樣能夠共同為1個目標來打拼?

多年前,還沒創辦「廣博勵進會」公司的時候,曾執行長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認識了不少企業家和從業人員,就已瞭解「人」的問題比「錢」的問題,更不容易解決。於是,他不斷思考這個惱人的問題,直到有1天終於豁然開朗,原來每個人都有「群聚」的天性,只要提供完善的交流平台,讓大家可以透過「互助共學」的方式,發揮「共享經濟」(這必須向螞蟻學習)精神,便能夠很容易解決「人」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錢」的問題。

現在,曾執行長和一些夥伴已將夢想中的「交流平台」,運用實虛整合的商業模式打造好了,它包括2份實體報紙(「台北內科週報」和「富貴有道週報」),及1個網路平台(「廣博創業樂」),可以讓大家在加入「廣博勵進會」時就能夠很方便和其他分布在各地的會友連結起來,您任何和人、和錢有關的都能「互通有無」與「共創共享」。

當然,羅馬不是1天就能造成!在您決定加入這全球唯一的「人際網絡系統」時,除了辦理加入手續之外(和使用Line免費卻每月要繳電信公司月租費一樣,使用上述「三合一」新工具是免費的,但每年需繳服務費用6000元,平均每個月只需500元,您就有如雇了小編和企畫製作團隊為您服務,讓您不時透過2報及1網路平台和成長中的會友們交流),還要準備個人的簡歷與Line ID寄email給曾執行長(cowell.tw@gmail.com),他很快就會以Line和您聯繫,並在短期間協助您使用。

曾執行長15歲(時為成功中學高1學生)發願辦報,並於26歲畢業於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64年),同時也開始投入準備辦報的工作,曾歷任國會記者、副總編輯兼副總經理、總經理、總編輯、副社長、報社執行長,以至於「台北內科週報」(2007年創刊)與「富貴有道週報」(2015年創刊)的創辦人、發行人及兩家公司的執行長,而且全部事業皆沒有聘雇任何員工,也就是澈澈底底的「一人公司」經營模式。

若您和曾執行長連結起來,他在台北內科園區21年所建立的人際網絡(包括辦報的15年多),便能完全與您共享。過去,每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幫他的忙,同樣的,他也常常幫朋友的忙。地球總是圓的,凡付出者必得到回報。這一切就從您的行動展開!

螞蟻,是值得人類學習的社會性昆蟲,小小的螞蟻早在1億多年前就已經居住在地球上了,與恐龍為同一時代。隨著地球環境的變遷,軀體龐大的恐龍早已滅絕,而身軀細小的螞蟻卻仍活躍在地球上。牠們依靠群體的力量取得食物、生長、發育及繁衍後代,成功地適應了地球上各種惡劣的環境,造就了繁榮興盛的王國。

廣博創業樂期待在大家參與下,也能組成了「螞蟻雄兵」,在各領域呼風喚雨,讓每位會友很快的順著所布建的「人際網絡」,推廣自己的公司或產品、抑或是個人專長、開課,尋找合作機會!也會不定期舉辦「良機講座」和交流會(歡迎參加;每人每年4場免費),增進彼此的認識與交流。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許哲毓與創業保母

(曾季隆/撰文)

【專訪】當前的疫情嚴竣,使很多經營者必須面對創業以來未曾有的情況,最有作為的是,能夠在危機出現時,不只化危為安,而且還蓄積「彎道超車」的準備,對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來說,便是抱著這樣的思維,共同成立「創業保母」團隊來協助新創業者,希望結合不同領域的顧問群,為企業的突破困境盡一份心力。

談到「將心比心」,許哲毓創辦人說:「在資訊領域工作了10年之後,我開始對開創自己的事業懷抱夢想,因為對房地產很有興趣的關係,因緣際會瞭解到商務中心的行業,我覺得很多台灣人都有創業夢,而這個行業又能夠接觸到很多創業者,交到很多創業的好朋友,所以就投入商務中心的經營」。

▲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中),持續與各領域優秀的商務人士建立長期有意義的合作關係(照片係亞太企管顧問公司提供)。

在許哲毓創業過程中,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是這兩年的疫情挑戰,他指出,「客戶對空間的需求從大變小,租賃期間從長變短,附加價值從少變多,當很多同業不敢做太多行銷活動的時候,我們反而逆勢在網路行銷方面著墨更多,提高更多的曝光度。另外,也積極的與各領域的專家顧問來合作,組建創業顧問團隊,並發展『創業保母』品牌,來協助創業者」。

許哲毓所經營的「亞太商務中心」,具有下列3大特色:一、充滿文創感的空間設計;二、豐富的商務交流及人文氣息;三、提供創業輔導協助。這也讓它與絕大多數的同業區隔開來,並提供更具附加價值的服務。於是,大幅降低疫情對他們業務的影響,反而找到另一大片藍海市場。

▲亞太商務中心定期舉辦成功企業家交流活動,分享事業成功祕訣(照片係亞太企管顧問公司提供)。

放眼未來,許哲毓創辦人心有所感表示,「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創業的模式,未來輕資產創業及遠距辦公將會是主流,創業者不再需要華而不實的辦公室,轉而需要更有彈性、更加機動且有多元協助的辦公空間解決方案,亞太商務中心10年來一直陪伴創業者走在創業的第一哩路上,堅信我們能提供的不僅是1個體面並兼具彈性的辦公空間,我們還能集結各領域的創業專家及顧問來提供創業輔導協助,自公司設立、法律諮詢、產品設計、政府補助、人力招募、網站建置、數位行銷、資訊委外等,所有創業過程中需要的支援與資源,我們都協助整合好了!而這些,都將會成為所有進駐在亞太商務中心的新創團隊成就事業的強力後盾。」

▲在亞太商務中心舉辦的「創業大哉問公益論壇」活動中,請來8種不同領域的專家,讓大家問個夠;圖第1排右3為許哲毓創辦人(照片係亞太企管顧問公司提供)。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職場紅海怎樣變藍天

(曾季隆/撰文)

【特稿】兩年前爆發的疫情,迄今都讓全世界的人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有的人甚至永遠離開了摰愛的家人,現在的就業市場更是在氣候變遷、疫情惡化等多重的衝擊下,隱藏著極大的變數,何況處於前景未明的今天,怎樣選擇和決定,又關係到自己切身的未來!

當此之時,最好的選擇將是「以變制變」,雖然目前不知道「以變」的「變」是什麼,路徑也不明,但是幸好人是萬物之靈,懂得「嚐試」新策略來求變,以就業而言,不管市場怎樣起了大變化,自己仍然可以選擇與改變的權力。

在待業中的人,也許看到1則消息帶給他1個機會,讓他受到鼓舞;在職場紅海中的人,也許覺得不妨發掘自己興趣、開拓「複業」,便可以尋求變以制外在環境的變。

變,當然有風險;不變,難道就沒有風險?只要選擇風險是能夠承受的,那風險將不是風險了。以創業或開拓「複業」而言,都同樣有風險,若能嚐試「微創業」,是不是風險就降得很低了?什麼是「微創業」?也許是你第1次聽到。

去年5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大廳響起特殊的「鳴鑼聲」,2021年廣發證券大學生微創業行動也正式啟動。高校教育專家、創投機構代表及優秀專案代表等近100人齊聚一堂,聚焦青年學生創新創業生態,協助他們投身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詳見2021-12-15「中國青年報」楊柳所撰「2021年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啟動」)。

該文指出,「過去6年,通過徵集優秀大學生初創專案或創意方案,為300個初創專案發放扶持基金550萬元;同時,聘請200多名微創業導師走進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40餘所高校,通過微創業大講堂、微創營、專案路演等系列活動,與上萬人次大學生面對面交流,並通過視頻直播、雲講堂、短視頻等新媒體方式和上千萬人『雲上見』。」類似這樣的大學生行動,就是「微創業」的體驗行動。

要使職場紅海變藍天,最沒風險的做法,便是先發掘自己的興趣,再做個「微創業3個月行動計畫」,然後參加「微創業行動」體驗營,讓自己親身投入「市場」實驗戰,正如同學習游泳一般,始終在泳池旁邊練習是學不會的,必須下水才能很快學成。

從「知」到「行」,最聰明的人是「即知即行」,這是幾百年前,明朝的陽明先生發現的,他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那麼,創業之前聽過而且知道「微創業行動」是什麼,就很重要了。這樣,不只大降低創業風險,更能夠讓夢想付之於行動。

所謂「微創業」,它和創業只有1字之差,這個「微」字充滿著玄璣,完全在於想創業的人的定義。懂得界定「微創業」的創業者,必然可以贏在未創業之前。任何人若肯親身來體驗,便享有成功和失敗的樂趣。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成功,使人體會從無到有的美好滋味,而失敗卻能帶來經驗,也是另類的成功,何況成功裡總是隱藏著「失敗因子」,同樣的,失敗裡隱藏著「成功因子」,對於有親身體驗的人,他都能享受著那份幸福感,這絕對是只有知行合一的人才有的權利,希望大家來體驗「一人公司」知行家曾執行長安排的體驗活動。

曾執行長已做好準備了,他表示,「在斜槓的時代,盛行跨領域和複業的經營,可是想和做之間,如何變成簡單的事,這就有賴於透過交流進行『互助共學』,以前科技不發達,沒有機會學習當老闆,現在機會來了,請不要讓它離您而去!」

想「創業」的人若不知什麼是「微創業」,一開始便投入創業,那很可能要遭遇許多挫折,相反的,參加「微創業行動體驗營」,雖不能保證你在3個月中,能夠完全排除創業的風險,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必定將風險減至最低,並且瞭解自己的點子要如何調整創業行動。而有些人只想在工作之餘兼一下副業,以滿足多1個退路或增加1份收入,都可以考慮是否投入「微創業」,而給自己嚐試的機會,又不會有什麼損失!

欲知其詳,請將你「微創業行動」構想,並附簡歷,寄信箱至cowell.tw@gmail.com廣博勵進會曾執行長,他將可很快協助你「以變制變」,化紅海為藍天!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讓錢自然湧進來

(曾季隆/撰文)

【特稿】即使史帝夫‧錢德勒和山姆‧貝克福,在7年前遠流出版他們的「勇敢做有錢人:100種祕密突破法,讓錢自然湧進來」書名,早已強調有100種祕密突破法,可以「讓錢自然湧進來」,卻到現在仍然未見多少人能夠做到「讓錢自然湧進來」,除非自認沒有錢的人能改變思維,將在「一念之間的改變」時,錢就自然湧進來,信不信都請你看完我這篇報導。

錢,要流通才算是「錢」,否則只是鈔票而已,一點也發揮不了錢的作用;這是事先必須向你聲明的。那一念之間的改變,便是明白「錢要流通才算是錢」。只要你內建這句話到你的思想和行為中,立即像魔法一般,讓你開始和「錢」連上線,正如同在銀行開1個戶頭,所不同的是,這個戶頭不是讓你存錢用的,而是讓客戶給你錢用的。至於看到這裡,信不信都請你看完我這篇報導。

你怎樣讓客戶將錢存到你的戶頭?不是針對他的需求提供商品給他,也不是為他服務,因為要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連疫苗都無法「獨家供應」,擁有專利的人在今日也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反而虛耗很多時間和物力!那麼,說到底客戶為什麼會匯錢進去?看到這裡,信不信都請你看完我這篇報導。

史帝夫‧錢德勒和山姆‧貝克福書中,很多話都講對了,只是沒講「錢要流通才算是錢」這句最要緊的話。尤其他們兩人在書的前言表示,「我們致力於引領人們走向財富自由之路。我們的客戶通常很享受這樣不可思議的成就,這樣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在思維方式上有了全新的突破。本書列舉100種最有效也最通用的思維突破法,這些方法曾讓別人成功,也將讓你成功。這本書不講投資或理財知識,它只是回顧了我們作為私人或商業顧問的個人經驗。這也算是我們兩人的自傳,記錄著我們從負債、失敗到持續成功的過程」,就算有人買書甚至請他們當顧問,為什麼買書的人卻無法像他們一樣,有人將錢匯給他們?看到這裡,如果你還不相信:一念之間的改變,可以讓錢自然湧進來,就請你不用再往下看了。

事實上,錢要怎樣流通起來的關鍵,就是有如水一樣由高處往低處流,也就是先讓錢流向對你有價值的地方,而且在不久之後,便會為你帶錢進來,就這樣簡單的事!史帝夫‧錢德勒和山姆‧貝克福的書中說,「大多數人會把拒絕當作感情受傷的藉口,但創造財富是個理性的邏輯過程。清除負面情緒,你就可以展翅翱翔;背負負面情緒,你就可能舉步維艱」,但是因為你先讓錢流出去,所以不會有負面情緒,便不必擔心它了!

他們兩人也在書中提供100種祕密突破法,例如,「無論銷售的是什麼,產品、創造、點子或其他,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情就是能盡快聽到別人說『不』。大多數人不理解,他們一生都在努力讓自己不被拒絕,他們認為被拒絕很痛苦。試著改變那種態度!走向前去尋覓拒絕,尋覓反對意見,不要猶豫,張開雙臂歡迎它,研究它。拒絕能教會你很多!」其實,你若將「錢」當作你販售的商品,會有人拒絕你嗎?欲知更多對廣博勵進會曾執行長不是祕密的祕密,請寫信給他吧!來信請寄:cowell.tw@gmail.com,他將很樂意回報你如何「讓錢自然湧進來」。也許,你會質疑他:「怎麼你自己還沒做到『讓錢自然湧進來』?」他將回答你:「等你和我連結後,便可以知道為什麼。」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