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本報專訪】2019年創立的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短短的3年中,曾勤媛理事長帶領大家走出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道路」。以專業、品質、創新、教育及輔導為核心,該會連續3年與台灣受恩公司共同推出不同機構的長照評鑑輔導系統。尤其是日前在「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大規模舉行「台灣居護藝術節」,讓參觀者實際瞭解居家護理人員在照顧領域的專業能力,及多年來對社區民眾的關懷與用心。
曾勤媛理事長係2006年台北護理健康大學、2020年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的傑出系友,在她的心目中,「護理」的角色有如「妻子」一般,她說:「『護理』在醫療團隊裡,像足了相夫教子維護家庭的『妻子』;她不求回報、不擅作主張、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曾幾何時,我們被招喚到一個個社區裡,讓進不了醫院、診所的人們,在居家就能得到照護!這『居護師』的角色,就像溫暖有力的雙手,讓1個個因病無法就醫的人們,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穩定下來了。」

如何成為居護師堅實的後盾,根據該會會員的回應,「社會變遷、照護環境改變,心念支撐下像極了肉搏戰的『居護環境』,無法讓社區照護環境的發展好好的一代傳一代,所以居護師要勇敢面對處遇及正向改變環境。我們的能力有限,但我們也看到愈來愈多的力量,一雙雙前輩的手(護理、醫療、科技、長照及社區前輩)適時給我們溫暖、堅定的力量和突破的智慧,這些點滴力量慢慢匯集至『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讓協會更像我們在外打拼,累了可以依靠的後頭厝!曾理事長全然扮演著她所不知道,但我們都清楚的最重要軸心。若我們累了、若環境颳風下雨,協會這個『後頭厝』都在!」由此,可以看出曾理事長的帶領,是深入每位會員的心!
對於護理工作的投入和感受,曾勤媛講出居護師的心聲,她說:「我從事護理工作40幾年,第1次在護師節看到來自護理界與跨域單位的祝賀『居家護理師』護師節快樂,每回顧1次祝賀影片,眼眶就溼1次,護理師投入社區服務本是善盡社會責任與貢獻,不覺得辛苦,護理就是我們的本業,我們做我們應該做的事,而是因為感受到溫暖和支持,宛如在艱困的旅程中有盞盞明燈,看顧著我們的腳步,讓我們毫不猶豫的勇往向前行,因為我們知道,可以繼續為民眾與居護師謀得更大福利,並給政府政策倡議、提升全國社區居家健康政策能與國際接軌」。

曾理事長心中有願,她表示,「本會的短期目標是:一、居家護理政策倡議;二、輔導新單位成立;三、協助機構評鑑/督考;四、推展會員漂書築夢館的運用;五、建立居護空中講座;六、辦理專業相關教育訓練,培育長照管理人才投入社區服務。其次,中長期目標則希望能達成:一、居家護理政策倡議;二、辦理專業相關教育訓練,培育長照管理人才投入社區服務;三、推動各縣市會員USR產學合作;四、跨業聯盟引進居家與社區智能照護科技。」朝著這些目標,帶領著整個團隊在理監事的支持和指導下,她不怕事情的繁雜與困難,總是充滿信心的向前邁進!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