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69期/2023年3月13日-2023年3月19日)
【本報獨家專訪】春天來了,時令的更替正是注重養生的時候,身為有抱負的營養師、肯尚健康管理顧問公司陳韻帆執行長表示,「1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牽動著身體的細胞新陳代謝,而大地中的食材,正是滋養我們細胞的養分。當生活開始體悟調息養生,營養這件事情也變成理所當然」。
多年來,陳韻帆營養師想過很多方式傳達她所體悟到的理論,但卻一直苦於片段沒有章法。疫情後,她靜下心來,不斷從外界找答案,轉而回到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想替客戶找尋找網路文章或食譜,希望透過文字讓客戶從健康知識開始,進而落實到生活中,於是籌備肯尚健康生活學院電子報(https://bv-hlm.com/)傳遞四季養身、在地食材、日月生理時鐘規律作息、營養醫學、運動生理、壓力及睡眠等資訊。

陳韻帆指出,歷經冬天的養藏沉靜,迎向春天的萌發蛻變之時,春養肝,也就是「肝排毒」與「抗發炎」是春季調理養生的重要關鍵!猶如大地萬物在春天自然甦醒生長,人體從寒冷的冬季邁入溫暖的春天後,身體活動量也隨之逐漸增加,帶動血液循環、代謝及荷爾蒙分泌的增強,所以主要負責能量生產代謝、解毒功能、廢物排除、荷爾蒙轉換的肝臟,在春節時分更應注重保養,讓身體代謝開始活躍之際,同時排除冬日積累的脂肪及廢物,提高調理身體的效果。
換言之,她說:「這樣乍暖還寒的多變氣候,加上多風及春雨的特性,對溫度的調節能力,以及皮膚和呼吸道的刺激大,過敏症狀大多會加重,甚至影響自律神經,情緒容易受到波動。所以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亦是春季保養的重點。」
對於關懷社會大眾身心健康的維護,陳韻帆營養師提出1個很好的觀點,她說:「在還沒有成為母親前,因為工作緣故,常常在月子中心和幼兒園做營養講座,那時總是以專業自居,自信滿滿,現在回頭看看以往的自己,就只是個專業的演說者;若我是坐在底下的聽眾,聽完講座的感受大概是:『她雖認真,但卻是沒實務經驗的營養師,沒有靈魂的在表達飲食指南,聽完講座也無法解答我心中的營養疑問』,成為母親後才發現,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要找到自己孩子的照顧模式,需要一直學習、實作、優化,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專業,千萬別盡信網路分享」。

在肯尚3月2日舉辦的講座中,陳執行長提醒大家用「母親的心」照顧自己的身體,她認為,只有母親才會知道孩子需要的是營養而不是一般食物,而且體力需要慢慢鍛鍊、營養必須慢慢累積、有些事情總是急不來,身體的鍛鍊,需要一些「耐心」、需要一些「觀察」、需要一些適當的調整,才能真的用半強迫、半鼓勵的方式做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吃進營養食物」,所以她才會希望每1位想要「健康老化」必須用主管的眼、母親的心,才有可能把壞習慣改掉、把好的習慣保留。
事實上,肯尚提倡四季養身,用24節氣給予大家適時的健康提醒,感受氣候變遷與身體的連結與需求,營養講究在地、當令。台灣有句諺語:「正月蔥、2月韭、3月莧、4月蕹、5月匏、6月瓜、7月筍、8月芋、9芥藍、10芹菜、11蒜、12白」;從當令的食材裡就可以找到節氣養身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