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現百分之一的力量

(曾季隆/撰文)

人的潛力無窮,卻很難全部發揮出來。可是令人驚奇的是,即使任何事物微弱到只是1%,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力量。而偉大的夢想,剛開始根本看不到能夠實現,僅僅是念頭而已,例如,登上月球,又如飛上天空,都是人類從1%做起的。

任何人如果做事情懂得從1%做起,他一定不會覺得吃力。能挑100斤的人,請他只挑1斤,一定可以箭步如飛。相反的,只挑得動1斤的人,要他挑100斤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但是分成100次來挑,每次都很輕鬆完成。換句話說,1%的力量顯現出來,真的使天下的事都變得簡單了。

▲羅中湖顧問(左1)攝於新北市展望同心會成立大會(照片係羅中湖顧問提供)。

去年10月1日,筆者做了1件事,那時覺得很容易,沒想到一下子想做到100%,結果迄今連1%都做不到。於是,就找書看了,希望從書中找到解決策略。運氣還不錯,有本書名就是「1%的力量」,它的作者是和筆者同年出生的鎌田實醫師,係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畢業,1974年赴長野縣諏訪中央醫院任職,致力於「塑造健康運動」、「與當地居民共築醫療」。

自1991年起,長達25年間,派遣上百次醫師團至白俄羅斯的核災污染地區,支援多達14億日圓的醫藥品。2004年開始援助伊拉克,為伊拉克四所兒童醫院運送藥品,並在難民營提供診療服務。目前擔任諏訪中央醫院榮譽院長、日本車諾比連帶基金會(JCF)理事長、日本與伊拉克醫療網絡(JIM-NET)代表、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臨床教授、東海大學醫學部兼任教授。

▲王杉財博士(中)和他3位朋友,連同曾執行長(左2)成立了「杉財圈」(照片係晴天旅遊林春旺副總經理提供)。

看到鎌田實醫師經歷,可能很多人都會誤以為他是有錢人家的子弟,而且自己的收入也可觀,殊不知小時候的他過的是有1餐沒1餐的日子,四處去他人家裡吃飯。他之所以體悟到1%的力量,正是個性使然!反正再壞也壞不到那裡去,何不放下肩膀的負擔?他的書中寫了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說盡「付出一點點就足夠的淚光奇蹟」。

沒有看完鎌田實醫師的這本書,筆者已經感到無限希望,也打從心底湧現力量出來。自己開始不再有壓力,先從1%做起,做成之後再做1%。正在做的這件事,是筆者在數年前發起的「以書會友」運動,做到最後竟始終只有筆者個人享受到閱讀的好處。數月之前,筆者從更寬廣視野再度發起「親友會」的成立,卻又重蹈覆轍,事情仍然進行得很不如預期。有一些好朋友也都出了很大力氣,尤其是不求名、不求利的中湖兄,願意和筆者一起創辦!幸好,現在受到同年的日本兄弟啟發,終於瞭解「1%的力量」,不只信心備增,而且再也不擔心事情做不成。總之,「人有願、天必從之」。

▲廣博勵進會曾季隆執行長放眼未來,他期待大家透過「三合一新工具」的使用,能夠實現「人脈共享」的願景(照片係廣博勵進會公司提供)。

附註/親友會邀請發起人簡單說明如下:

「親友會」計畫在2022/3/12(六)召開成立大會,預定要有60位發起人與會由曾創辦人與羅共同創辦人發起,將邀集58位志同道合親友一起成立,若屆時發起人不足,將另擇期舉行。

※「親友會」是柔性組織的公益社團,參加「親友會」發起人,也同時成為「廣博勵進會」的會員每年的6000元年費是繳交給「廣博勵進會」,由廣博勵進會有限公司開具發票,享有廣博勵進會會員的服務)。

※繳交「廣博勵進會」年費6000元後,並成為「親友會」發起人,且可享有免費參加親友會「良機講座」的福利。

※未來「親友會」所有活動所需的經費,只需曾創辦人同意,均由「廣博勵進會有限公司」支理,不足之數亦由曾創辦人籌募支理。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布建人脈帶來新希望

在這一元復始,期待萬象更新的此刻,很多人都想著,怎樣實現美好的計畫?或者,有什麼困難要突破,使新年更能成長?尤其有哪些事物必須改善,讓自己享有幸福的生活?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無不在於:「親情與友情的營造」。

孩子,一天天長大;朋友,在日子中分分合合。有1天孩子將變成朋友一般,而朋友如何才能輕鬆而緊密相繫呢?這是身而為人,在這歲末年初最需要想清楚的。拜科技的進步與人文的發達,當代的人享有各種前所未有的機會,更承擔著史上所無的變遷。當前很多人受困於事情太多、時間又太少,實在難以專心!

▲廣博勵進會曾季隆執行長放眼未來,他期待大家透過「三合一新工具」的使用,能夠實現「人脈共享」的願景(照片係廣博勵進會公司提供)。

幸好,發現問題所在,正是解決的契機!有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難道不能布建暢通無阻的人際網絡嗎?非不能也!實不為也!首先,要認明「人際關係」不足以構成「人際網絡」。以最廣的人際關係而言,就是「朋友關係」,但是除非能夠網絡化,否則任何人只認識朋友而已,不認識朋友的朋友!何況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那,要怎樣才能將朋友的朋友…都串連起來,而且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這問題雖困難,但在3個多月前(2021年10月1日)便已獲得解決,並已開始協助加入「廣博創業樂」的人構建了。

人與人相處,最難得的是有一份真誠的友誼,要和朋友的朋友連結起來。在過去社會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如今的傳播工具已經非常發達,除了無遠弗屆的網際網絡之外,現在還有不可或缺的溝通「三合一新工具」可以使用。

▲台灣成功學苑陳怜伶創辦人認為,「在新時代裡運用『三合一新工具』,建構朋友之間在多元平臺上互相學習、互相幫忙的情誼,將人際關係升級為人際網絡,堪稱為世界一大創舉」,早已成立她的廣博圈(照片係陳怜伶創辦人提供)。

今天,我們交朋友與他人和我們相交,其實都在於「互助、互學」的需求,但在網路上即使「相識滿天下」,畢竟「知交無幾人」,若能以「台北內科週報」與「富貴有道週報」為媒介,那麼每個人只要交3位朋友,然後在「人脈共享」的機制下,透過兩報與廣博創業樂平台(網址:https://lybetter.net/互相連結起來,自然你的朋友的朋友…便和你連結起來,而將社會網絡變成你的人際網絡。

怎樣使用「三合一新工具」呢?兩報的功能不只和傳統以新聞發布為主差異很大,並且也不只是當成訊息的露出使用,而是將它當1對多的自媒體使用,自己的動態透過兩報刊出,就可以讓整個網絡的成員都接收到,連不認識你的朋友都可以認識你,變成你的朋友。於是,朋友的人脈也成為自己的人脈。你和你朋友的關係,更得到擴展!何況最棒的人際網絡,不是在朋友人數的多寡,而是在於友誼的增長。交朋友是心意交流,如何使兩人能夠時時互相關懷、學習及互助,便是朋友交情深淺的關鍵所在。所謂「朋友之交,貴相知心」,正是形容朋友關係的可貴之處。

▲持有「燕窩夫人」品牌的葉淑芬(中),很認同廣博勵進會曾創辦人的人際網絡布建理念,很快已成立1個友誼圈,圖係她2017年參加人脈交流所攝,圖左為高雄台慶富民明誠店張宸赫負責人;右為SUM優質車商聯盟高雄大順民族兩店魏江煌負責人(照片係葉淑芬小姐提供)。
▲羅中湖顧問(左1)攝於新北市展望同心會成立大會(照片係羅中湖顧問提供)。

在廣博會創始圈成立不到3星期,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院長王杉財博士也和他的3位朋友,連同曾執行長成立了「杉財圈」,而且在10月裡兩報都分別報導他的很多訊息,並製作成網路版給他使用。這樣透過「新工具」的運用,彼此便可以在線上和離線都可以相連。

最重要的是,「杉財圈」是「創始圈」的延伸,對曾執行長來說,是和朋友的朋友連結成朋友,之後,彼此互相學習、互為貴人,每週都可以從報上得知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訊息,大家很容易維繫友誼,同時又可進一步串連他們朋友的朋友。

▲林張玉英女士頗為認同曾創辦人的理念,她很快加入廣博圈(照片係林張玉英女士提供)。

有心要建立自己人脈網的人,就像使用LINE一樣先使用這「三合一新工具」,其中兩報的對象是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15萬人,他們之中很可能有你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可是你卻不知道,只要你的訊息刊載在兩報上,他們(包括你還不認識的人)透過報紙就可認識你,將來也有機會成為朋友,何況本來就認識你的朋友!在此同時,由廣博勵進會將你在報上刊載的訊息,或是你希望網路上朋友的訊息,都能幫你製成網路版,你便可以透過自己的管道發到網路上。這樣兼顧線上和離線兩方面,運用實虛整合的媒體,達到人際網絡的布建。有意加入「廣博勵進會」的人,除了要有朋友引薦之外,每月只須繳500元,年費為6000元,將可與所有朋友連結起來,隨時都可的得到來自朋友的支持和關懷。

▲王杉財博士(中)和他3位朋友,連同曾執行長(左2)成立了「杉財圈」(照片係晴天旅遊林春旺副總經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