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賞於天雕藝術

(曾季隆/撰文)

【人物報導】呂國政老師是南高雄的莊稼人,自小喜歡和玩伴在溪邊嬉戲,某天午間發現水裡有閃閃發亮的東西,好奇下水撿起來一看是顆石頭、上面有圖案,樣貌像是一條小魚,相當可愛~觸動了他小小的心靈,從此喜歡上了石頭,斷斷續續的玩賞、後來流浪到北部討生活,接觸到大海,感受到大海的遼闊無邊無際,吹吹海風在灘頭撿石活動筋骨,令人心曠神怡!

感覺玩賞海石的韻味和樂趣、易得遠大於溪石,大自然的奧妙和奇觀,真是讓人讚嘆!從此,呂國政得閒即常往海邊跑,撿石運動怡情又舒壓,實在快樂得很!興趣使然,不懂就請教玩石達人或自己查資料,慢慢的入行,有位老前輩告訴他:石來運轉、點石成金,會帶來好運喔!迄今仍然深信不疑,但他確信撿石運動吹海風,確實可以強身!

▲深諳天雕藝術的呂國政老師(照片係義樹家族提供)。

據前輩開示:玩賞石頭需具備要件,即形要好、質要好、色澤好、膚澤好、韻味好,總而言之,1顆好石會令人有天馬行空無限的想像空間。而1顆石頭從撿拾(或收藏)開始,其流程頗為繁復,例如,清理→賦予主題→配座→到展出等等方面,處處都能展現出收藏家、玩家~玩賞石頭獨特的品味和情感意境的表達,所以說玩賞石頭是1種獨特天然的藝術文化一點也不錯。

玩賞石頭從撿石到收藏石頭,一路走來,從一竅不通到一知半解,從自怡到怡人,一直不斷學習、請教行家,石頭雖不能言語,但卻最可人,呂老師說:「始料未及,令我感到榮幸的是,於2017年當選為基隆市雅石藝術學會的12屆理事長,更體會了玩石賞石藏石,的確是1門精深奧妙無比的學問,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樂趣無窮!」

▲呂國政老師的收藏品之1(照片係義樹家族提供)。

其次,談到呂國政從玩賞天雕奇木、收藏奇木,到搞創意奇木,那是10幾年前從汐止搬家到基隆的往事了,回朔大概是2009年吧!那年發生了莫拉克大颱風(也就是所謂的88水災),兇猛襲擊、重創全台灣,造成空前慘痛嚴重損失的災情,最令人痛心的是造成南部小林村的滅村災害,那時的電視新聞畫面天天都在播報災情,因為土石流造成山林崩塌,各地大量木材從高山流入大海、流到海岸邊、流到碼頭…全台灣的海岸邊到處都是木頭,看到此情此景真是令人痛心、觸目驚心動魄!

每次颱風過後,就要開始收拾殘局,關於廢棄殘枝木材的部分政府林務主管機關會視狀況公告開放時間給民眾自由撿拾利用,達到廢才發揮朽木的邊際效用。亂撿的話會處法,可能是老天爺的安排吧!讓我退休以後有事情可做,不能英英美代子、無所事事。政府公告一出,呂老師靈機一動,就去海邊跟著大家撿拾木頭。他沒有經驗根本不知如何撿起,東問西問、多聞多學,當時運氣蠻好的認識了「章讚成」好木友,就這樣我就開始玩賞起奇木,愛木成癡和奇木結下了不解之緣,有趣的是我和章前輩失聯多年、某1天在海邊又巧遇了…。玩賞、收藏奇木雅石到參加展覽,已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呂國政老師的收藏品之1:天雕台灣檜木-達摩(照片係義樹家族提供)。

旺哥電輔車鐵馬行

【人物專訪】「開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自行車剛剛好」,近年來騎自行車已然蔚為風氣,可以健身又可沿途欣賞美麗的風景。

今年5月5日,晴天國際旅行社獲得1個很具代表性的獎項:「自行車-國際組優勝」,5天4夜的山海圳鐵馬行車,適合喜歡挑戰自我的族群參與。可是,對大部分聽到騎自行車就會心生畏懼的朋友來說,即使有興趣也不敢跨出這一步,於是,晴天旅遊推出了「電輔車版」的「山海圳鐵馬行行程」,讓所有想要體驗騎自行車旅行的朋友,都能輕鬆駕馭這個行程!

人稱「旺哥」、晴天旅遊行銷業務部林春旺副總經理,從事旅遊業超過20年,他對每個企畫總是抱著「交朋友」的心情,不只是「以客為尊」,而且讓大家有賓至如歸之感。

旺哥說:「1群人一起騎車是1件很快樂的事,但每人的體力有所不同,漸漸地『騎快的人,不盡興;騎慢的人,有挫折』,讓原本愉快的事漸漸有了壓力,於是,『讓所有人能一起參與騎車運動』的『電輔車之旅』產生了!」

何謂電輔車?顧名思義,以人力踩踏為主,電力為輔。騎乘過程中,騎士一樣要踩、一樣會喘會流汗,只是當您在進行爬坡、起步時,單車會自動啟動輔助您,以減低您起步時的膝蓋負荷,尤其在逆風時,更像是有人助您一臂之力的感覺,在爬坡時像是有人在車後推您一把!

▲旺哥誠摰邀請您來體驗:「電輔車版」的山海圳鐵馬行(照片係晴天國際旅行社提供)。

2021年11月,晴天旅遊再次以尋訪斯卡羅3日,龍坑、琅橋半島單車經典行,而獲得「旅遊金質獎」,並將於12月11日舉行盛大的頒獎活動。旺哥指出,「斯卡羅行程設計的重點,在於國境之南體驗海岸公路寫意浪漫,騎乘單車於10大經典車道之1的大鵬灣環灣自行車道、最美的台26線與屏東199縣道,這段山和海唯美交織的美麗景色,湛藍的海色,貝殼般的白沙,廣闊無變的天際,金黃的沙丘,當您迎風騎乘時絕對是次浪漫驚喜的感動。」

有著台灣10大自行車經典車道美譽的大鵬灣環灣自行車道,在這位晴天旅遊達人林春旺副總經理的描述下,有著想像不到的情境,他說:「沿潟湖而行,沿途景色優美、海天一色、慢遊騎乘1圈約兩小時,途經5大區域特色,分別是:『潟湖景緻、漁村風情、人文社區、碧海藍天海堤、紅樹林自然生態及濕地』,全程視覺開闊,使得騎士的心情就更加輕鬆悠閒自在,也更符合樂活精神!」

11月26日~11月29日,於台北世貿展覽館舉辦的台北國際旅展,晴天旅遊屆時將在會場展現,同時展出自行車版尋訪斯卡羅3日與山海圳鐵馬行4日行兩種行程,並於11月28日(星期日)中午12點和下午3點,將邀請自行車騎士和晴天旅遊副總經理Gio旺哥,一起於活動現場舞台對談,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道路兩旁美景呼喚著,騎電輔車便可逍遙自在(照片係晴天國際旅行社提供)。

咖啡譜下情誼

【人物專訪】創建中的「咖啡共和國」,可以是「6產極致化的示範點」,也可以不是!它是任何人對咖啡感受和親近咖啡的結果,隨著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形象。當然,共同點是,每個人都可在「咖啡共和國」,獲得自由自在!

「咖啡共和國」的創始人、「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院長王杉財博士,這位頗有成就的科技業菁英,在盛年之際和「咖啡」結了不解之情,一心投入「咖啡文化」推廣與教育認證,矢志開創「台灣咖啡新世紀」,他不只有壯志,尤其豪情萬丈,展開未可限量的新旅程。

王杉財院長表示,「和理範學員柯先生(Jerry)教學相長的互動中,我也學會法式甜點(patisserie francaise)的內涵,是《甜點師》和《麵包師》的兩種不同專業性。」

據他說,柯先生原本任職於外商銀行法人金融部門,年輕時曾經派駐新加坡、香港數年時間,喜愛旅行的Jerry也藉著這個機會遊歷了許多國家,並接觸到各國不同的咖啡與美食文化。由於工作時常和客戶喝咖啡洽談業務,加班時也往往需要借助咖啡提神,Jerry慢慢地喜歡上咖啡獨特的香氣與情調。數年前,Jerry離開銀行業成為自主投資人,在金融交易的閒暇之餘,Jerry更戀戀不忘的是一直以來對於咖啡的愛好,於是參加了理範的課程,並順利取得了《吧台技師》、《吧台經理人》的國際專業證照。

▲BonBon Sweet的咖啡和特色甜點(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理範學院的課程不但讓Jerry獲得了咖啡從品種、烘焙、沖煮、杯測的專業知識,也同時讓Jerry對咖啡的歷史、文化心生嚮往。在產業歷經了第3波精品咖啡革命後,雖然咖啡在科學和技術的部分有了全面的革新,但是許多精彩的咖啡故事卻也逐漸被忽略、淡忘了。Jerry便決定以「品咖啡、聽故事」的型式,舉辦講座活動,一面將好的精品咖啡介紹給消費者,一面也讓大眾更加了解咖啡所涵養的豐富人文美學。

在某次咖啡活動中,Jerry偶然結識了1位曾任職於多家知名星級飯店、烘焙業的青年甜點師,相談之下,對於彼此在咖啡、甜點的理念和夢想感到興奮不已,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最後便決定在新竹共同經營BonBon Sweet朋朋法式甜點專賣店,一起將咖啡和甜點的美好帶入品味的生活層次。

這家BonBon Sweet甜點專賣店的獨特性引發王杉財博士的關注,並時常前往享有那獨特氛圍。什麼吸引了他?因為難得的是,甜點職人「一直秉持法式的精緻風格與浪漫的法式情懷」,對品質和食材的高規格堅持,呈現出令人念念不忘的經典千層蛋糕、馬卡龍…懷抱著最美好的心情,伴隨著幸福時光。這樣職人的堅持與浪漫氣氛的所呈現甜點專賣店,在新竹市區若不是唯一、絕對是「獨一」的!

▲結業授證儀式;第1排右1為王杉財院長(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他們都是您的朋友

(曾季隆/撰文)

友誼的可貴,是世間最令人珍惜的情份,從非親非故可以成為榮辱與共,那就是最神奇而特殊的感情了。這樣的交情可以得之容易,也可能得之不易!人和人相處是否融洽,其實是難以掌握。而能夠跨越貧富、學識高低,以及環境的差異,並結交成為知己,那確實需要「有緣有份」才行!

在高齡社會裡,銀青兩世代如何互學共享?在職場,大家如何競而不爭?關鍵都在於1個「友」字!只要是朋友,彼此就處於友善的關係中,不會計較,也不必計較!朋友互相對待最重要的在於兩件事,1件是互相學習;另1件是互相幫助。學習和幫助,在朋友間都不是單方面的,可貴的正是在「互相」,也就是「我幫你、你幫我」和「我向你學、你向我學」。如果是單方面的,那他們的關係不見得是「朋友」。

今年已是72歲的筆者,從懂事到現在,一直都在期盼能有個「友誼大同盟」,大家可以建立純真的朋友關係,不必言「利」而利自在其中,並且不必談「名」而名自在其中,甚至不必講「義」而義自在其中;這是多美好的情誼和關係!

數10年之後,世人遇到了「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卻難得的出現前所未有的機遇,要講求「社交距離」,結果使1位老報人無意中研發出來布建「人際網絡」的「三合一新工具」,讓每個人很簡單的就可以加入「廣博圈」這個「友誼大同盟」,並且每人只要引薦3位朋友,即可共享結交朋友的朋友的關係。

依照全球最大專業社群網站LinkedIn創辦人,也是矽谷頂尖創投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合夥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所說,「你的盟友、弱連結,以及現在認識的其他人,是你的第1度連結。根據鄧巴理論,任何時候你能連結的第1度連結有個上限,但你的朋友認識你不相識的人,這些朋友的朋友就是你的第2度連結。那些朋友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朋友,那些人就是你的第3度連結。」可見每個人不必相識滿天下,自然在第2度連結,能夠連結到朋友的朋友,就能使自己的人際網絡壯大不已。「廣博圈」這個「友誼大同盟」的興起,無疑的,將改變人際網絡的布建,讓人和人的交往再也不是難事!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共創共享咖啡共和國

(曾季隆/撰文)

【本報專訪】曾經,他在摩納哥蔚藍海岸的核心-蒙地卡蘿,喝著咖啡、享受到自由悠遊的氣息奔放,耳邊F1賽車馳騁聲光的速度快感,還可看到豪華郵輪浪漫奢華的娛樂圖騰,觸動了他心中的那根弦;回到台灣,在午夜夢迴時,常常揮不去那如夢似幻的情與景。

他,正是先後於英業達集團、廣達電腦、香港南太集團任職,獲有「摩納哥皇家大學品牌博士」的王杉財,令人想像不到,這位頗有成就的科技業菁英,會在盛年之際和「咖啡」結了不解之情,一心投入「咖啡文化」推廣與教育認證,矢志開創「台灣咖啡新世紀」,他不只有壯志,尤其豪情萬丈,創設了「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展開未可限量的新旅程。

王杉財博士和孫逸仙博士不一樣,他不是要革命,更不打算造反,他只是想結合同志一起創建「咖啡共和國」,為喜歡咖啡、愛咖啡的人,提供心園中的1塊自由樂土。這塊樂土不必大,卻可以無邊無際;這塊樂土不必種植,卻可以源源不斷收穫。他說:「福爾摩沙是咖啡Wonderland!」

▲王杉財博士向咖啡同好介紹「咖啡6產化」的概念(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USA Today與BBC先後遴選世界最佳品嚐咖啡城市,台北是唯一上榜的亞洲城市。可是台北城市中林立的咖啡館中,卻極少尋得銷售台灣本土咖啡的地方。台灣咖啡到底好不好?台灣咖啡,早年提供日本皇室的貢品。台灣8大咖啡產區,也有近百個特色莊稼農場。從中,每年評鑑遴選精品咖啡生豆的冠軍神農。

朋友已開始有人稱王杉財為「總理」了,他說:「台灣參加咖啡世界杯大賽,名列世界第1的有7位,我敬稱他們是台灣之寶可夢。有這麼多咖啡名望與豐厚相關資源,尤其人文藝術更是豐富,所以找1個大地方聚在一起,大家都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地交朋友、聊咖啡!」

迪斯奈樂園是20世紀的產物,王杉財「總理」表示,「正當我迷惑著如何聚集咖啡這麼多樣特色,又可以架構出『台灣咖啡共和國』時,剛好在我舉辦的『三三咖啡天使』活動上,出現了1位迪斯奈樂園建築大師-簡廷在會長。看著他介紹如何規劃迪斯奈樂園結合本土藝術,落實在香港、上海等等。我突然間領悟到,有為者亦若是!」

▲梁文隆董事長(左1)向企業家介紹新式智慧透視眼鏡的3D效果(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創建中的「咖啡共和國」,可以是「6產極致化的示範點」,也可以不是!它是任何人對咖啡感受和親近咖啡的結果,隨著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形象。當然,共同點是,每個人都可在「咖啡共和國」,獲得自由自在!

佐臻科技開發了世界第1支透視型智能眼鏡,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功地展示3D互動情境,深深印在王杉財博士的腦內,於是,在過去1個適當的機會,他力邀該公司創辦人梁文隆董事長加入咖啡共和國,也開創智能眼鏡與6產咖啡館結合的遊樂園。

王杉財說:「當你走進咖啡共和國、仿真機器人向您問安、引導入坐後遞上咖啡時,聽到你自己喜歡的音樂、台灣熊在您身邊出現,藍雀飛到桌上來和您互動。微風之後、突然的雨雪穿插著台灣四季的景象,都在虛擬實境之中…。」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世界第11名的咖啡林園-阿里山熱帶舞曲;圖左1為王杉財博士(照片係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提供)。

義樹家族顯露真性情

(曾季隆/撰文)

談到「義樹家族」,是2017年成立的同好組織,並設有群組,在游玉樹版主及各地管理員的帶動下,全台都留下家族成員的歡笑聲。姚鳳是聯絡窗口;游嘉儀是小編;組織毫不繁複,卻很緊密。

「義樹家族」成員主要是由1群愛好各種藝術品(玉石、雅石、奇石、木頭及其他藝術品)的朋友組成,並非買賣藝術品的社團,他們嚴禁散播謠言、人身攻擊及談論政治話題,以維護家族的團結與和諧。

▲宛如一家人,一起合照留下美好回憶吧(照片係義樹家族提供)。

在科技公司服務的姚鳳說:「自義樹家族於2017年成立以來,靠著網路拉近了群組家人們的距離,讓全台的同好凝聚在一起,我也跟隨群組一起全台走透透,家族成員找美石,我也在找美食,混吃混喝3年多,受到大家不少的照顧,覺得心有不安,曾經提出在公司(研華科技)瑞光總部分享,於是展出大家一小部分作品,讓同事在工作之餘可以看看我們假日的興趣和收藏,我們除了認真工作外,也有很好的興趣及創作,也希望有更多喜歡玉石的朋友可以一起討論分享。」

誠如,「最美的風景是人」,而「築緣、惜緣」正是游玉樹版主的人生態度;時常跟家族成員一起辦賞石,露營,郊遊等各項活動。每次活動都有分佈全台的家族成員參加,大家分享新作品、新收藏,新的活動景點,以及分享各種美食。

他們的聚會,總是抱著「朋友之間貴在相知、相挺、相扶持」的情懷,無論有哪一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很快找到最快速的解決方法。義樹成員遍佈台灣各地,行業類型也非常廣泛,就算是疫情期間大家也視訊聯絡感情,互相鼓勵,一起加油打氣,一起防疫!

▲每次的小聚,總是讓人期待下次再見,大家先拍個照(照片係義樹家族提供)。

當然!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每次的小聚都充滿笑聲不斷;幸福的溫度,就是每個成員臉上笑容的弧度。尤其像個大孩子的游玉樹有些人來瘋,他在活動中也很搞笑。每次活動的地點都不一樣,看到來自台灣各地的「家人」不怕路遠、不怕辛苦的來參加活動,他更加開心地說:「友直,友諒,友多聞」。因為分享,大家更充實;因為不計較,大家更快樂;因為互相幫忙,大家更幸福。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義樹家族因大家的熱情而歡樂,願彼此一直這麼正面又開心的走下去,也廣邀有興趣的好朋友加入義樹家族。於是,廣結善緣的結果,家族成員分佈也愈來愈廣,也愈聚人愈多了。之前,為疫情所困,等到稍緩的時候,便安排這次的聚會。一如過去,不只「乘興而去,興盡而返」,而且大家都期待下次再見,真不愧義樹家族風範!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因為分享,大家更充實;因為不計較,大家更快樂(照片係義樹家族提供)。

洪明哲擔當經貿橋樑

【人物專訪】在朋友眼中,中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厄瓜多經貿暨涉外事務總裁洪明哲,是1位意志堅定、鍥而不捨,而且樂觀、進取的人,這些人格特質也使他不眠不休的投入工作。

膺重任的洪明哲總裁說:「年輕時,我就立定目標要跑遍世界各國,所以先要考上英文系。但當時鄉下高中的英文教育,大都只注重在書寫,大學聯招英文只考6分,雖然當時的分數可以選擇國立大學,但就以進淡江外文為志願,進去讀後,英文連當2次,我一點都不感到氣餒,每堂課多讀幾次同樣可以把它讀好。」

▲洪明哲總裁(後排右4)致贈台灣的西文月曆,給厄瓜多各公協會全國理事長(照片係豐麗康國際開發公司提供)。

在南盟厄瓜多理事主席會議2017年8月就任演講時,洪明哲就引用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就職演說(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的名言,而表示人類要問能為地球做什麼,不要問地球能為我們做什麼,再度喚起中南美洲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對地球之肺的重視,更讓大家深入內心尊敬大自然的恩賜,積極推動綠能、環保及碳權。

歷經台灣產業的代工時期,自有品牌時期,到區域產業國際化,產業西進、南進的外移…,再到疫情爆發後的今天,學有專長的洪明哲看到產業的後疫情時代,台灣產業的足跡正在乾坤大挪移。當年他踏入中南美洲時,就嗅到了這片土地散發出來的自然新鮮氣味,物饒的豐盛及產業缺口,經過多年深入訪查市調,與高層對接,及完整的布局。此後,他藉所得到的機會,極願意扮演橋樑,帶著台灣企業以全球在地化(Glocal)的格局與心胸,勇闖全球無國界的藍海!

▲2017年洪明哲總裁(左4)協助推廣台灣巴士、漁船到厄瓜多(照片係豐麗康國際開發公司提供)。

當前,洪總裁正投入絕大部分的時間籌設機構,以作為「中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厄瓜多與台灣經貿的橋樑」,他說:「這是個資訊透明的網路時代、也是個分工合作打團隊戰的時代,沒有人可以單打獨鬥而獲勝,更沒有人可以單靠機會成功,唯有彼此合作,共享利潤,也分攤風險,才有贏的機會。於是,我和夥伴籌設的『中南美洲(南盟)在台委員會』也將因應而生。希望藉此廣發英雄帖、號召有共識的企業,能夠共襄盛舉、相互成就!」

聖經哥林多前書:「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也如聖經故事裡的五餅二魚,當你相信了,宇宙會為你開路。同樣的,洪明哲總裁秉持這樣的信念,就義無反顧投入,直到開花結果。

▲去年,洪明哲總裁(中)參與「南方共同市場駐台辦事處」主席團籌備會議(照片係豐麗康國際開發公司提供)。

咖啡共和國呼之欲出

(曾季隆/撰文)

【人物專訪】創設「理範全球時尚技藝學院」的王杉財院長,先後於英業達集團、廣達電腦、香港南太集團任職,並獲有「摩納哥皇家大學品牌博士」,曾貢獻於ICT資訊製造業近30年,期間,更實驗驗證架構出品牌價值模擬平台,深受產學界肯定與受益,而推舉為國際專案品質美國管理協會院士。

令人想像不到,這位頗有成就的科技業菁英,會在盛年之際和「咖啡」結了不解之情,一心投入「咖啡文化」推廣與教育認證,矢志開創「台灣咖啡新世紀」,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運用所學和多年的科技業經驗,希望將咖啡提升為「6級產業」,更有創立「咖啡共和國」之心。

▲王杉財院長攝於在古坑咖啡園(照片係理範國際實業公司提供)。

王杉財院長說:「對『6級產業化』的初步認識,是中衛發展中心蘇錦夥總經理簽名致贈『六產達人』1書,讓我有機會一窺『台灣六產化推動』的緣起。『6級產業化』的概念是藉由1級的農業生產與2、3級產業合作,創造複商機,增加農產品新價值,進而衍生新興產業,促進農業創生與活化區塊鏈。」

在整個構想的核心之中,他表示,「利用大數據管理與分析,提供精準行銷服務,提升並優化咖啡產業,正是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成為『AIoT咖啡館』的解決方案。同時,串聯台灣9大咖啡情境莊園,一起推動咖啡莊園深度long-stay學旅。這樣結合起來,可以成為『綠金休閒娛樂』體系(營業額粗估大約3000億)。」

談到緣起,王杉財院長說:「回想當年退出電子製造業,因緣際會結識咖啡愛好人士一起推動產學結盟,將從事咖啡相關為志業的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及咖啡愛好者聚起來,分享創新管理的學術理論,也共同研究策劃和推展咖啡優化活動,更專注咖啡人文藝術及科技的開發與進化,發展次世代規格。」

▲咖啡共和國授旗合照;右2為王杉財院長(照片係理範國際實業公司提供)。

推動「咖啡共和國」的興辦,必須要有人有錢,在人才方面,他說:「有5位是極難得的有志之士,我稱呼他們為5虎將!」這5位有一般人沒有的條件,依他認識的先後介紹他們的背景如下:

第1位就是有台中珈神之譽的王神寶老師,在僑光科技大學開辦咖啡教學,也設立實驗室探研咖啡醫理,並著書分享健康喝好的密碼;第2位是志勇無限創意公司辦人譚雲龍董事長,他延續多年來在手機資訊業的經驗,開發出世界第1台智慧雲端咖啡烘焙機,透過手全能操控可共享烘焙曲線傳遞咖啡風味,而且內建相機自動偵測顯示程度,並且麥克能夠偵測豆子的爆裂聲是首創、獨特全能智慧設備。

第3位則是台東彧咖啡都米亞茲莊園的蔡彧院長,他以獨步咖啡植栽技能以及微氧低溫發酵技術傳授族人,鼓勵花東人返鄉創業;第4認識的是東帝汶福爾摩沙公司張揚執行長,建立雨林生態保育協會,並以無人機巡航為咖啡林園提供品種辨識、病蟲害防治偵檢、地域性微氣候探測,發展加密區塊鏈咖啡經濟;第5位認識為全球品牌娛樂大師嚴子貿總監,他是世界前3席頂尖的數位音樂人;曾擔任國際與港台知名古典、跨界流行音樂之專輯製作,150多位音樂藝人最佳合作夥伴,也是3金(鐘獎、金曲獎、金音獎)評審機制創辦人,更是藝術專業的文創工作者。

目前,王杉財院長和他們聯合起來,成立「台灣咖啡國際產學聯盟」,並以「咖啡共和國」作為平台,以咖啡藥理、學術研究創新規範與商務交流為宗旨,廣推藝術文化,共同探求台灣咖啡產業出路,期以制定「咖啡建國大綱與方略」為目標。展望前程,他充滿信心說:「我們始終認為台灣專業咖啡農林,是完成『咖啡共和國』的第一步,這1步在於一、台灣可以是世界學旅最安全的咖啡莊園;二、台灣可以發展成雨林共生保育咖啡莊園;三、台灣可以是共生林相最多元的咖啡莊園;四、台灣可以馴育純化新品種示範咖啡莊園;五、台灣可以成為極品整廠輸出的咖啡莊園…。」(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台灣咖啡國際產學聯盟創始照;左3為王杉財院長,右1為王神寶老師(照片係理範國際實業公司提供)。

最棒的人際網絡

(曾季隆/撰文)

人與人相處,最難得的是有一份真誠的友誼,要和朋友的朋友連結起來。在過去社會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如今的傳播工具已經非常發達,除了無遠弗屆的網際網絡之外,還有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那就是筆者幾乎在長達半世紀(3分之2的時間,投入學習與研究傳統日報;3分之1的時間,付之於實際辦報),所一再改進完成的新時代的創新媒體:「台北內科週報」和「富貴有道週報」。想營造左右逢源的人際網絡,就不是1件困難的事了!

自從人類能夠製作工具,懂得使用來增進自己所不能,便不斷創造發明,於是有了科技的進步,人文的發展,更擴大生活範圍,讓人與人可以建立很好的關係,形成很大的力量。

在社會的演進下,會交朋友的人和不容易交到朋友的人,兩種人的發展前途便愈來愈拉開距離。何況溝通工具也愈精進,懂得使用的人和不懂使用的人,人際網絡的布建更是成效大為不同。如何營造最棒的人際網絡,將決定自己人生的成敗。

最棒的人際網絡,不是在朋友人數的多寡,而是在於友誼的增長。交朋友是心意交流,如何使兩人能夠時時互相關懷、學習及互助,便是朋友交情深淺的關鍵所在。所謂「朋友之交,貴相知心」,正是形容朋友關係的可貴之處。

善於運用兩報和「廣博勵進會學習平台」(網址:https://lybetter.net/)的人,無疑的可以很快布建最棒的人際網絡,而且置身於這網絡的任何人都能與朋友的朋友連結起來,不斷經由此3媒體進行溝通與聯繫,促進彼此交流,連原來不熟的朋友都能熟悉起來。

本來,人際關係是很難維護,過於親密會發生摩擦,疏遠的話則交情愈來愈淡,真是「減一分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除非能夠親疏恰如其份,那麼,透過媒介的營造,使朋友的朋友認識你,彼此維持不太親又有點熟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平日可以互相學習,一遇有事需要幫忙,大家也義不容辭會幫忙。於是,在人際網絡中的每位成員便可「獨立而不孤立」的過著舒適的日子。這,不是最棒的人際網絡嗎?機會,是給予快速行動的人!(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請振興券再轉個彎

(曾季隆/撰文)

行政院施政能力之每況愈下,可以從紓困為主的「振興5倍券」的發給看出來。根據聯合報8月13日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今針對民眾不需要負擔1000元換購振興五倍券規劃方向討論,但仍待周一上午聽取黨團成員意見後,再做最後定案。新北副市長劉和然指出,請盡快定案。台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說,朝令暮改,迄無寧日」,雙北兩市的反應已證明對中央決策沒信心。如此作為,既不得民心,又失去地方支持,實在大失政府顏面!

筆者本諸新聞人的職責所在,懇切希望行政院寧可再轉個彎,不必大費周章印券,而如學者專家的建言,「就直接發現金吧!」其實,券和現金在使用上是有所不同。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博士8月15日專文指出,「券與現金最大的不同是單位的不同,券最小可能是兩百元,又不找零,現金則可以隨心所欲花費。那經濟理性的選擇就是花券如何才不會浪費?則這個券就不會到早餐店、小吃攤,而是到便利店,一次購買多樣的東西或是寄杯,慢慢消費;或是進入賣場購買大額的用品。」

當前,「政府最想紓困的目標,是那些受到疫情影響的小服務業,如果是振興券,他們就得不到青睞」,豈不是有失本意?何況各界都一再反應,印券、發券的成本費時費錢,都是不經濟的行為!尤其,誠如林教授所言,「對講究環保的時代,砍樹造紙,一次使用就銷毀,傷害綠色環境,實在是不對的!」

再進一步,林建甫教授站在經濟學者的立場表示,「政府本來要每人花1000元買券,政策都可以大轉彎,免掉那1000元,那思考經濟理性,更應該發現金,則皆大歡喜。」筆者也非常認同他的看法。(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