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 最高20萬

(台北內科週報第568期/2023年3月2日-2023年3月12日)

【產學研連線】服務業的節能設備汰換與系統節能,經濟部已訂定補助辦法,自3月1日起正式受理線上申請,其補助包括節能設備汰換及系統節能專案補助等2項,企業可依需求擇一申請,業者只要上網依序填寫資訊,並上傳應備文件,便可以輕鬆完成申辦作業,同時可透過網站進度查詢功能,隨時掌握案件處理進度。

經濟部表示,「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方案,適用對象包括商業部門所有服務業業別: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及商業服務業等,另如醫事機構、托嬰中心、長照機構、短期補習班、私立幼兒園、休閒農場、駕訓班及庇護工廠等事業類型,也納入方案補助範圍。

▲經濟部112年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3月1日起受理線上申請(照片係經濟部提供)。

「節能設備汰換補助」,包含空調設備及照明設備兩項,空調設備需汰換為1級能效產品,每冷房能力(kW)補助2,500元,每台補助上限為3.5萬元,每家最高補助20萬元,而照明設備須汰換為節能標章LED燈具,每具補助50%,並以500元為上限,每家最多補助5萬元,申請事業完成節能設備項目後,於申請系統上傳用印申請書與統一發票、電費單等相關證明文件,即可快速完成申請作業,鼓勵業者透過設備汰換加入節能減碳行列。

「系統節能專案補助」對象為契約用電容量100瓩以上的服務業者,透過能源監管系統整合相關節能設備進行系統改善,其節能率須達10%以上,補助1/3金額,補助上限500萬元。經審查核准補助者,需與能源技術服務業者簽訂採購契約,確實完成改善前後基準線量測,評估設備更新後的節電量,規劃選擇最有利的節能改善措施,歡迎有需求的產業進行提案申請。連鎖型企業若僅總公司有獨立統一編號,也可透過申請本方案,提升轄下營業場所整體節能減碳效益。

為協助民眾掌握申請重點,經濟部商業司已於3月2日辦理第1場說明會,並同步於經濟部商業司官方臉書專頁線上直播,歡迎有意申請補助的企業朋友一同參與。後續,經濟部將於北、中、南、東及離島持續辦理說明會,歡迎踴躍報名。以上補助申請,流程簡便,企業可多加利用,共同響應政府設備汰舊換新節能行動。如有相關問題,可聯繫專業客服人員提供協助,諮詢專線電話:02-89785999;服務信箱:service@essc.org.tw


赴日考察經營模式 機不可失

(台北內科週報第567期/2023年2月20日-2023年3月1日)

【產學研連線】疫後的發展,正是考驗每個企業的經營者,而以台灣面對國際競爭,如何取人之長,彌補自己之短,可以說是非常重要,尤其日商經營和合作模式已呈多元化,創新也非導入人工智慧而已,須回到企業經營的本質,找出符合其生活消費型態,商研院基於協助服務業解決問題與提升營運力,以及協助國內業者掌握日本疫後市場趨勢,將徵集25家優質業者,並於3月27日至31日籌組「日本新科技經營模式考察團」赴日佈局商機。

這次考察團豐富的參訪內容,包括參訪電通集團(日本最大行銷傳播)、內田洋行(日本百年老店導入IT技術)、YAMAP(運動產業新模式)、W2 Solution(日本第一電商經營策略)、V-cube(電動車充電器及IoT解決方案)、Panasonic Center(全球最大電器製造商科博館)、日本Google(Open AI趨勢)(暫定)等知名企業外,也將參訪日本特色商店或商場。

▲商研院「日本新科技經營模式考察團」,早已名聲在外;圖係之前許添財董事長(第2排右5)率團出訪,與大家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睽違3年,商研院廣受好評報名踴躍的日本考察團,將重啟協助業者搶攻疫後商機,不僅滿足企業代表商務考察與交流,並兼有身心洗禮的精神與享受美食盛宴,具有3大優勢,包含考察日本企業經營模式、洞察日本市場商機,及觀摩日本成功行銷案例,藉以協助我國業者快速與國際接軌,促成台日雙方合作商機。

具有實地考察價值的行程之外,主辦單位還安排入住豪華東京巨蛋飯店,含每日豐盛的日式料理,時值日本櫻花盛開的3月,更具附加價值,但名額有限,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報名網址:https://pse.is/4m4tha,或請洽0910-663570王先生,或02-77074943廖小姐,信箱:jennyliao@cdri.org.tw


助服務業打造 生活驚探號平台

(台北內科週報第556期/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7日)

【本報產學研連線】疫後的行銷方式,正考驗著服務業是否能面對絕大的改變,而走出一條新路來,適時地,商研院受經濟部商業司委辦舉行「商業心賣動‧AI圖像精準行銷成果發表會」,與服務業分享疫情後消費者的購買消費習性改變,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及新媒體的輔助下創造新商業模式及業績。

這次活動係由商業司蘇文玲司長、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商研院行銷與新媒體研究所康耕輔組長、歐立達公司陳逸弘董事長、樂典國際公司盧又熏創辦人、廣和集團鄧欣豪特助,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智慧製造科技研究所王孔政所長,針對商業服務業趨勢與智能零售發展提出相關見解,並就自身成功案例分享。

會中,除了針對AI圖像精準行銷進行分享討論外,並於會場打造生活驚探號店鋪,且由經濟部商業司司長蘇文玲擔任「一日店長」,介紹今年度輔導共13家品牌(根據新消費型態及需求所推出的16項新品),產業從母嬰、運動用品、早午餐、烘焙到時尚美麗等五大類,並提供超值優惠給消費者,並搭配多位Instagram網紅與團媽前來助力,不只坐而言,更起而行、炒熱年末買氣!

▲蘇文玲司長(左6)擔任生活驚探號平台一日店長,邀請多位IG網紅一同炒熱年末買氣(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蘇文玲司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過往商業服務業很重視口碑行銷,但在數位行銷時,除了口碑以外,圖像也成為影響消費者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為了協助我國商業服務業者因應網路社群圖像影音行銷的新趨勢,持續在線上開拓新顧客,同時,商業司透過「後疫情時代智能零售:新媒體互動模式建置與精準行銷應用計畫」,經由洞察不同產業在網路社群圖像分享的熱門趨勢,開發「AI圖片診斷輔導平台」,提供產品形象照的範品與優化建議,並幫助店家迅速製作在網路上吸睛的行銷素材。」

隨後,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說:「由於過往的商業獲利模式,可能無法持續實現,因此運用科技協助業者重塑商業獲利模式,重啟與消費者間的對話,是產業的重要課題。商研院始終關注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以及商業型態發展的動態,透過聚焦在AI人工智慧的應用來分析消費者行為、消費趨勢,並進行升級轉型,再加上創意無限的經營策略及商業模式,將是台灣躋身世界先進國家的路徑。」

▲經濟部商業司舉辦「商業心賣動AI圖像精準行銷成果發表會」,商業司蘇文玲司長(右4)與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左4)及專家學者攜手輔導國內企業效果有成(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此次也邀請各零售領域中已經和科技結合的成功範例現身說法,首先,康耕輔組長針對後疫情時代行銷方式提出,現今消費模式已虛實整合,行銷趨勢迎向科技數位化。

繼而,王孔政教授在會中以AI智能零售圖像辨識(以Instagram為例)行銷應用程式開發分享為題,說明過去以人工審核不當貼圖和言論的兩大平台,透過“IG”10億張公開照片「訓練」AI來取代人力,打造被簡稱為「SEER」(SElf-supERvised)的電腦視覺程式圖像自主識別物件,用於自動分類商品、阻擋有害圖像在社群上傳播,並進一步在行銷上為企業建立智慧圖像客服,精準找到消費群,提升業績、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未來企業主可透過線上接觸、取得大數據、再經由“AI”分析、創造吸引買家的內容,精準接觸買主並維持互動關係,以創造營收。您我每天在使用的FB、IG已經進行了1場“AI”革命。

這次「商業心賣動‧AI圖像精準行銷成果發表會」,將最新概念與實用例證帶給後疫情時代需要轉變的業者,發表會精彩內容可至https://fb.watch/h9pnULM3RU/觀看,或上網搜尋生活驚探號(https://findwow.cdri.org.tw/)獲得更多好康優惠。


商研院輔導 祥寶集團啟動ESG

(台北內科週報第554期/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1月23日)

【本報特稿】今年以來,商業發展研究院持續推動ESG一條龍式輔導服務,相繼開出《服務業ESG企業主班》、《永續管理師實作班》、《國際認證班》等專業課程,並同步輔導企業撰寫永續報告書的服務,已普遍獲得服務業的肯定,發揮輔導的功能。

國內知名的祥寶長照集團,在商研院的輔導下,完成「永續報告書」的撰寫,日前更舉行ESG啟動典禮;這份永續報告書共包括6大主題,即一、穩健經營治理:集團簡介、董事會功能提升等;二、多元溝通交流:利害關係人互動、利害關係人鑑別等;三、集團價值創造:客戶滿意度調查、永續供應鏈等;四、環境永續經營:環境政策與管理、溫室氣體盤查;五、員工健康關懷:人權保障、薪資福利與關懷等;六、社會公榮共好:環境保護關懷、企業志工隊等。

在ESG啟動典禮上,祥寶集團林哲弘董事長表示,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一定要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努力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商研院王建彬院長(左3)、祥寶集團林哲弘董事長(左4)共同主持ESG啟動典禮(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商研院王建彬院長表示,本院一條龍服務包括人才培訓、國際認證、診斷輔導、永續報告書的服務,期望透過此永續報告書撰寫,形成標竿,擴散到更多服務業。

王建彬院長更指出,在永續報告書的撰寫方面,分成6大項目:包含多元溝通交流、環境永續經營、社會共榮共好、員工健康關懷、企業價值創造、穩健經營治理。完成永續報告書以後,為求獲得國際通行無阻,可取得國外第3方查證單位,認證通過。隨後,可登錄於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

身為國家級的智庫,商研院為了力挺服務業界能夠加把勁完成布局的工作,已於今年5月12日發佈「人才培訓、國際認證、診斷輔導,與永續報告書」一條龍的服務模式與內容,並以它具備的全方位研發、輔導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技術能量獨特優勢,為服務業發揮「ESG×數位轉型」畢其功於一役的加乘效果,以追求聯合國揭櫫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迫在眉睫的ESG零碳戰

(曾季隆/撰文)

【專訪】曾經在中國生產力中心服務長達19年的台灣產業永續發展協會(TISDA)何毅夫理事長認為,遇到事情,不要先想「一定不能怎樣」或「一定是怎樣」的框框,這世上唯一的框框,就是你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框框,所以說,人,不該先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與思維所綁縛,應隨時問自己,「做這件事是否有價值」?

當前,對全球關切的永續發展,尤其是企業界正加緊推動的ESG領域,何毅夫理事長也是持以同樣的心態,他說:「最近,我應台北科技大學進修部之邀,即將於11月12日前往講授『迫在眉睫的ESG零碳戰』,雖是6小時的課程,但是若能吸取正確的觀念、學習可行的方法,就能開啟後續行動的成果,即使零碳戰迫在眉間,我們只要避免走錯路,時間仍然是夠的!」

▲在企業求知若渴之際,何毅夫理事長受到各機構的邀約授課;圖係攝於商業發展研究院課程立牌前(照片係環球傳承台商學苑公司提供)。

對在2000年擔任千禧年(Y2K)行政院稽核服務團執行長的何毅夫來說,透過學習才能快速累積經驗,何況在知識經濟時代,他以自己為例指出,「顧問這1行,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時時學習、天天學習、不斷地學習,就算工作數10年,只要是還在做,每天還是要學習及整理資料」。

為了讓參加的人員可以取得「相輔相成」的學習效果,目前是環球傳承台商學苑公司董事長的何理事長表示,「我即將在台北科技大學進修部,也講授『企業ESG永續風險及ESG推動實務』,就風險來講,其實是蘊藏著很多機會,而如何認清風險所在,並展開ESG計畫與行動,便必須即知即行了」。

長年以來,在顧問生涯中,何毅夫不論服務的對象是集團企業、大型企業,或者是中小企業,甚至微型企業,只要去執行輔導服務,雖然目標不同、作法不同,態度都一樣,就是抱持不斷的「自我學習」,進而找到這個企業或產業的價值,進行輔導。

▲樂於傳承的何毅夫理事長,總是受到學員的敬重與歡迎(照片係環球傳承台商學苑公司提供)。

舉1個例子,何理事長說:「記得將近20年前,曾輔導1家在新竹地區、佔地很廣的木製傢俱企業,老闆是當地仕紳,繼承父業而當上負責人。當時,很多傳統木製品廠商都已搬到對岸大陸,而老闆堅持將企業留在台灣,所以需要我去輔導員工、建立制度、以改善公司產品的品質,我覺得很榮幸,有機會擔任這家公司的品質輔導顧問。有1天到公司,老闆拉著我說,有1家大賣場來拜訪他,提出承租廠地(因為該廠超過6000坪,離市區又不遠)的要求,條件很優厚,比他維持目前工廠的營運還要賺錢。我問他如何決定?老闆笑著說他回絕了,因為廠址承租給大賣場,在他企業內服務的員工都會失業,部份員工在廠內服務已超過30年,所以當下,他決定維持企業運作,以保障員工生計。」

這位老闆當時的思維與作法,給何理事長很大的震撼與感動。日後,他面對每1家企業進行輔導時,都先「心態歸零」,不被舊有的思維綁住,儘量設身處地替這家企業著想,它到底需要什麼?該怎麼幫助他?儘量鼓勵企業追求各種獎項,因為企業在追求獎項時,必須在眾多的競爭者中爭取脫穎而出。若不斷以追求更高獎項做目標,企業就會不斷的改革,以獲得更高的榮譽。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有16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服務業導入ESG的關鍵

(曾季隆/撰文)

【專訪】根據文獻探討,服務業導入ESG的好處,共有6項,包含:一、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營運風險;二、因應國際供應鏈以全球競爭;三、在金融市場較易取得營運資金;四、創造利害關係人長期價值;五、員工生產力提升;六、服務品質提升。

商研院王建彬院長表示,「服務業導入ESG,在E的部分,有3個部分,第1步是組織盤查,包含:能源管理、組織碳盤查及環境管理;第2步是服務盤查,包含:PCR(產品類別規則)、服務碳足跡、碳足跡標籤與減碳標籤;第3步是碳中和,包含碳補償(植樹)、零碳排(再生能源)、碳交易(綠碳、藍碳)、供應鏈管理。企業需界定計算範疇,範疇1為直接排放、範疇2為間接排放、範疇3為上下游活動,並根據碳盤查計算器、盤查表單、排放係數管理表等具體計算。」

▲王建彬院長帶領商研院團隊,投入「ESG一條龍服務」,力挺服務業畢其功於一役(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其次,在S的部分,王院長指出,「包含GRI規範的12項指標,也就是:1、勞雇關係,2、勞資關係,3、職業安全衛生,4、訓練教育,5、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6、當地地區關懷,7、供應商社會評估,8、公共政策,9、顧客健康與安全,10、行銷與標示,11、客戶隱私,12、社會經濟法規遵循」。

至於G的部分,他說:「以公司治理3.0為主,包含:一、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二、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三、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好互動,四、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五、深化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5大指標」。

▲為商研院一手打造二代班的王建彬院長(右2),對此投入很大心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為發揮ESG×數位轉型、畢其功於一役的加乘效果,其中,有關ESG部分,王院長說:「商研院ESG一條龍服務有以下4個重點:一、為企業主ESG新領導力與執行力而開設『服務業ESG企業主班』,首次即獲得80位企業主的參與與肯定;二、『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超過30家企業主共同響應國際永續;三、國際認證則有《SGS》與《Afnor》的10種國際專業證書課程,包含『ISO14067主導查證員』、『ISO14064內部查證員』等,也受到業者反應熱烈;四、『永續報告書』將同步輔導企業如何撰寫永續報告書的服務,目前有意參與商研院輔導ESG,像是杏一等上市櫃公司,祥寶健康照護更是已執行永續報告書撰寫服務。」

對於今後服務業如何降低轉型風險,王院長指出,「目前服務業有兩大轉型風險,包含二代接班的風險和數位轉型的風險,二代接班應包括組織、經營、成長、行銷,與策略夥伴。有鑒於此,商研院舉辦『二代班』帶給企業主二代傳承與接班成功的希望,課程傳授經營管理、成長策略、市場營運、創新模式、數位科技轉型技能以及精準行銷。數位轉型,則鼓勵業者要先決定策略與方向,才能有正確且有效的流程和方法導入工具。我們也提供企業價值鏈完整的解決方案,從政策法規、策略規劃、消費者行為、市場需求與商機調查、新科技導入與應用、產品開發、物流、品牌、通路(虛實)、定價、精準行銷、市場競爭、經營模式、經營流程/系統/方法、國內顧客、海外市場顧客、循環經濟到人才培育。」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


兩智庫聯手推動ESG

(曾季隆/撰文)

【特報】放眼「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在當前的情況下,企業界迫切需要學研機構助一臂之力,而商研院CDRI為國家級智庫,於7月6日即與旗鼓相當的台灣金融研訓院簽署「促進產業落實ESG永續轉型發展」的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就ESG永續轉型的人才培訓、辦理論壇,及政策研究等進行合作,期待發揮強大的助力。

兩大國家級機構簽署儀式中,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指出,雙方結盟合作的目的,係共同促進我國產業落實ESG永續轉型,以達成台灣2050淨零碳排放目標。金研院吳中書董事長則引用阿基里德的名言:「只要給我1個支點,我就能撐起地球」,他表示,商業發展研究院與台灣金融研訓院,作為政府在商業服務業與金融領域的兩大重要智庫,兩院的使命便是責無旁貸必須要發揮槓桿的功能,設定一連串的支點,讓ESG永續的推動能有事半功倍的加乘效果。

▲商研院與金研院舉行MOU簽署儀式,由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右)、台灣金融研訓院吳中書董事長代表簽署(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吳中書更進一步指出,金融機構的ESG表現,僅是彙總其放款或投資對象的ESG表現,而透過與商研院合作互補,金研院負責金融機構這一端,商研院則負責其他的企業這一端,將會形成1個永續金融生態圈,帶動所有產業共同邁向永續發展之路。

金融業本身正面臨ESG永續轉型的挑戰,更要同時肩負起協助受眾發展ESG永續轉型的企業社會責任。服務業的ESG轉型發展,同樣面臨種種來自各種「合規」(compliance)的嚴酷要求與市場內的相互激烈競爭,此時更需金融業對其的支援與服務。服務業與金融兩者相互間,以及共同面對ESG永續發展都同樣深具挑戰與責任,也同時扮演著重要樞紐角色。此時此刻,做為研發服務金融發展的金研院與研發服務商業服務業的商研院兩個國家智庫的ESG永續轉型推動合作,必可發揮強大功能,實深具歷史性意義!

▲商研院與金研院「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後,與會貴賓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日前,商研院與金研院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MOU),揭櫫未來的合作範圍與項目包括:一、提升金融業與商業服務業的「淨零碳排」(Net-Zero)意識與能力建構;二、ESG永續金融發展趨勢對服務業的挑戰與機會;三、金融支持ESG永續創新的商業模式;四、服務業ESG人才的培育等相關政策進行合作,以達到台灣2050年淨零(Net-Zero)轉型目標。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政府紓困愈紓愈困

(曾季隆/撰文)

行政院會在5月26日通過國發會「因應疫情新一波振興作為」,針對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觀光業等受影響產業,投入164.9億元振興,並編列167.8億元協助減班休息勞工;另外,包含租金、權利金減收、延長貸款等,總計將投入345.6億元。

另方面,行政院4月15日函請立法院同意將「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及其特別預算施行期間均延長至112年6月30日,也於日前獲朝野立委審議3讀通過。

從上述行政院的政策趨向來看,名雖是強調「振興」,其實它的內容卻全是紓困,可是1波波的紓困有沒有讓產業、甚至人民生計脫離困境?令人費解的是,國發會設計的3倍券、5倍券接連實施,都看不到紓困和振興經濟的一點作用,似乎政府的紓困是愈紓愈困,原因又何在呢?

基於關懷國計民生、人人有責,我們若就政府兩年以來的施政看,可以看出領導人只是錯以貨幣政策當解決財政的困窘之用,這是非常嚴重的事!豈可一而再、再而三?換言之,政府以印鈔票為能事,只要一直用補助金來紓困就可有「政績」了,何況閣揆有沒有本事,老百姓是不瞭解,但他能說會道確是早在當省議員就很出名了。

如今的「因應疫情新一波振興作為」,他不是說以「助產業」、「護勞工」、「減負擔」、「穩金流」為4大目標,而台灣能夠一直推這樣政策嗎?請問沒有振興經濟的方案,紓困的錢要從何來?最後,「助產業」不是變成害產業?「護勞工」不是讓勞工沒頭路?「減負擔」不是吃通貨澎脹的苦果嗎?

(本文作者擔任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台北內科週報」、「富貴有道週報」兩份報紙的發行人,已逾15年,近10年來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力挺服務業ESG布局

(曾季隆/撰文)

【特稿】服務業占我國GDP的62%,就業人口也佔我國的60%,是整個經濟體中極為重要的角色。它如何做好ESG布局,實在不只關係企業、產業發展,更將對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都有莫大的影響。而商研院身為國家級的智庫,為了力挺服務業界能夠加把勁完成布局的工作,已於5月12日發佈「人才培訓、國際認證、診斷輔導,與永續報告書」一條龍的服務模式與內容,並以它具備的全方位研發、輔導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技術能量獨特優勢,為服務業ESG發揮「ESG×數位轉型」畢其功於一役的加乘效果,以追求聯合國揭櫫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根據文獻探討,服務業導入ESG的好處,共有6項,包含:一、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營運風險;二、因應國際供應鏈以全球競爭;三、在金融市場較易取得營運資金;四、創造利害關係人長期價值;五、員工生產力提升;六、服務品質提升。

商研院王建彬院長表示,「服務業導入ESG,在E的部分,有3個部分,第1步是組織盤查,包含:能源管理、組織碳盤查及環境管理;第2步是服務盤查,包含:PCR(產品類別規則)、服務碳足跡、碳足跡標籤與減碳標籤;第3步是碳中和,包含碳補償(植樹)、零碳排(再生能源)、碳交易(綠碳、藍碳)、供應鏈管理。企業需界定計算範疇,範疇1為直接排放、範疇2為間接排放、範疇3為上下游活動,並根據碳盤查計算器、盤查表單、排放係數管理表等具體計算。」

其次,在S的部分,王院長指出,「包含GRI規範的12項指標,也就是:1、勞雇關係,2、勞資關係,3、職業安全衛生,4、訓練教育,5、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6、當地地區關懷,7、供應商社會評估,8、公共政策,9、顧客健康與安全,10、行銷與標示,11、客戶隱私,12、社會經濟法規遵循」。

▲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右3)、王建彬院長(左3)及張皇珍副院長(右1)皆出席「服務業ESG解決方案記者會」,將助服務業界一臂之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至於G的部分,他說:「以公司治理3.0為主,包含:一、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二、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三、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好互動,四、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五、深化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5大指標」。

經過統籌併顧的考量,鑑於大部分的服務業企業主,對未來如何因應ESG不是非常瞭解,因此,商研院將在6月29日先推出「企業主/永續長/CXO班」,針對企業主講說3大重點:一、淨零排放與ESG對台灣企業主的挑戰;二、企業ESG轉型與落實;三、標竿案例信義房屋現場具體說明作法;四、15分鐘的簡易自評;五、根據自評表贈送企業主免費諮詢1小時;六、課程結束後餐敘交流,拓展商機。

此外,在SGS、Afnor國際認證課程中,主要包含ISO14064,14067主導查証員、ISO14064內部查証員、ISO50001能源管理內部查証員、GRI準則實務等5種課程,也分別預定於6月23日、7月5日、7月25日、8月1日、8月8日、8月11日、8月25日、9月24日、10月24日、11月14日等10梯次開班,且每班都採25-30人的小班制,課後測驗、取得國際證書。

最後,王建彬院長強調,「服務業ESG較簡易可行,並可帶來提升服務價值、提高員工生產力、創造長期價值、接軌國際供應鏈、降低營運風險、較易取得資金的好處。而品牌價值與形象的提升,更是企業無形資產的增加,服務業企業主宜儘速劍及履及」。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助服務業ESG一臂之力

﹙曾季隆/撰文﹚

【特稿】這兩年來的服務業面對多重挑戰,不只疫情始終影響業界業務發展,而且2030、2050的趨向,更是讓業界難以單獨來尋求解決之策,適時的,商研院以國家級智庫的資源,經審密的規劃,於5月12日召開「商研院服務業ESG解決方案記者會」,結合現場與線上的形式,發布「人才培訓、國際認證、診斷輔導,與永續報告書」一條龍的服務模式與內容,並以它具備的全方位研發輔導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技術能量和獨特優勢,支援服務業者發揮「ESG×數位轉型」畢其功於一役的加乘效果,以追求聯合國揭櫫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當天,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表示,全球先進的國家或是企業已將ESG永續趨勢的課題排在企業領導與經營中最核心的主要重點策略當中。而國內企業經營也開始面對ESG評價的挑戰,出口廠商必須防範屆時被課取「碳關稅」的威脅。政府刻正籌劃要對企業課取「碳稅」,對上市櫃公司更要求每年提出ESG《永續報告書》,銀行會對企業貸款與投資進行ESG績效的審核。

尤有甚者,許添財董事長指出,主要與國際鏈結的服務型公司,包含人力資源、行銷、通路、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品牌、售後服務、物流均需配合國際ESG要求。再就整體服務業而言,就業人口已達全國就業人口的6成,需要行為改變的生活轉型更是2050年淨零(Net-Zero)轉型的4大策略之1,關乎淨零碳排成功與否的重大因素。

▲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中)、王建彬院長(左),及張皇珍副院長皆出席「服務業ESG解決方案記者會」,將助業界一臂之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以目前國際供應鏈排碳要求,沒有哪個產業可以置身事外,何況國內服務業高達120.8萬家,更占台灣近6成就業人數,在國發會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後,淨零轉型勢在必行,業者不分大小都無法單獨面對,而今,商研院「服務業ESG解決方案」一條龍服務即日登場,服務計畫的執行分別在南北建立兩個平臺,分進合擊,相互支援,結合產官學研與國內外民間機構或智庫的資源與能量,期能為國內服務業的ESG評等與永續發展做出省錢有效,超快實在的貢獻。

負責北部的商研院院本部《服務業ESG》將提供「4種專業人培課程」:國際證照、診斷輔導、永續報告書,與專精課程研修;負責中南部的南院《ESG永續發展學苑》提供:永續規劃師培訓、碳盤查、第3方稽核報告、永續報告書等。商研院藉此協助廣大的服務業者能快速導入ESG流程與工作,以符合國內法令規定,並與時俱進的與國際接軌。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