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79期/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8日)
【記者蔡秀娥專題系列報導】經典裡經常提到「三身佛」,即「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之稱。華嚴經中所指華藏世界之3位聖者,毘盧遮那佛居中位,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脅侍在左右,稱為「華嚴3聖」,來利樂一切眾生。毘盧遮那佛為5方佛之1,位居中間,可見毗盧遮那佛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
盧舍那佛這個名字其實就是法身毘盧遮那佛的簡稱,釋迦牟尼佛在立名時,把祂的報身和法身立在同1個名中,表示法、報不二。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根本無分別,都能受到恩惠,啟動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間成道,為救度眾生,在海塵婆羅門時曾發5百大願,找尋自身的智慧珍寶,轉迷為悟,出離三界火宅,為一切有情得到真正的解脫而示現。

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佛陀依據因緣隨類應化,而示現出來的千百億化身,可化為千百億個釋迦牟尼佛身;事實上釋迦牟尼佛就是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的千百億化身之1。毘盧遮那佛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能放智慧之光,普照法界眾生,化解無數障逆,所求滿願,具有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法身佛為中道自信,佛以法為身,故稱法身,法身處於常寂光淨土,更是光明理智的象徵。

意譯「大日如來」或「大日覺王」的毘盧遮那佛,如同太陽遍照眾生,如同佛隨緣示現的千百億化身。在大悲咒第12句:「南無.那囉謹墀」觀世音菩薩現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相,意為皈依賢愛慈悲心、恭敬心、無上菩提心。告訴世人皈依三寶,首應以身作則,為人表率,次以接引後學為當然責任,應習大乘菩薩的道行,以濟世渡人為己任,如此才可使世界化為清淨。因此,大日如來就是人的自性佛,即人的佛性;在每個眾生的身上,都可以看到佛性,因為佛性是人人本俱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