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領域大突破 前景看好

(台北內科週報第567期/2023年2月20日-2023年3月1日)

【產學研連線】科技的創新,才能有較大的競爭力,日前,工研院提供具專利的充電技術,獲得車業龍頭和泰集團、機電大廠士林電機投資,共同成立國內第1家專業充電服務暨營運軟體公司「充壩」(Gochabar),引領產業開創次世代智慧型充電服務市場。

工研院胡竹生協理表示,在2017年衍生新創公司「起而行綠能」,如今已站穩市場領導地位,創下台灣充電樁市佔率高達6成佳績之外,此次工研院讓與它由科專計畫所布局的充電相關專利,具備「非均流充電」的技術獨特性,獲和泰集團、士林電機注資,並成立充電營運相關軟體專業的充壩公司,進而將具有科研DNA的充電樁外銷歐、日、東南亞,甚至進入美洲市場,帶領電動車充電產業競逐國際市場。

▲產研攜手成立充壩公司,未來將提供充電系統技術服務,引領國內電動車充電產業競逐國際市場(照片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

起而行綠能簡金品董事長表示,起而行是台灣唯一提供電動2輪、4輪及8輪完整產品線的設備商,多年來採OEM與ODM發展策略,投入3,000萬餘元承接科專研發成果技轉和設備系統的整體配套,已能夠提供多家車廠與約10家營運商貼牌使用,累計汽、機車充電椿出貨功率已達30,000與10,000kw,現已獲得美國1家能源商3年供貨訂單,遍及加州、佛州、德州,第1年出貨目標1,000台超級快充。

當天成立的「充壩」,未來將提供充電系統技術服務,連結在地營運商實務經驗與海外資源,將發揮電能模組充電專利,可因應大型充電站的需求客製化、提供最佳充電解決方案之強項,引領國內電動車充電產業競逐國際市場。

▲工研院讓與起而行綠能充電相關專利,具備「非均流充電」的技術獨特性,獲得注資成立充壩公司,提供智慧充電服務系統;圖左四為起而行綠能董事長簡金品、左五為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右四為工研院協理胡竹生。

國科會為新創圈 帶來正向思維

(台北內科週報第556期/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7日)

【產學研連線】以「關鍵轉折再出發‧Pivot to the Future!」為主題,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舉辦第10場創業家投資人沙龍,邀請TTA國際創業家投資人暨886 Studios風險投資工作室徐旭明(Jameson Hsu)創辦合夥人、2家TTA新創團隊,同時也接受886 Studios輔導的Heyday與Imgoodie,一同分享創業過程中關鍵逆轉勝的成功經歷,透過青年創業家分享精彩的創業故事,激發新創家永保樂於嘗試新事物熱誠的初衷,並為新創圈帶來正向思維。

國科會陳儀莊副主委表示,轉型似已成為公司成長過程中的必須,隨著創辦人對未來的想像而不斷重塑改造,進行多次的關鍵轉折,才能從1個機會成功轉向下1個機會,而這就是創業的魅力。

徐旭明強調地說,不論團隊發展到哪個階段,創業家都需要不斷的換位思考,並在看似走投無路的困境中,轉個彎,起死回生;同時,虛心接受並廣納各方創業前輩的建議和指導也相當重要。

▲TTA創業家投資人沙龍與會來賓大合影(照片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提供)。

另外,Heyday共同創辦人、王怡珺執行長(Teresa Wang)和Imgoodie張名揚(Ramos Chang)共同創辦人則提到,要實現創新創意真的是1件困難的事情;創業並不只是創立公司,而是在各個創新思維中取得平衡,而保持對公司的熱情、耐心和勇於面對市場反應、洞察先機,才是對一個新創公司更為實際的做法。

由TTA主辦的「創業家投資人沙龍」系列活動,自2021年辦理至今,已邁入第10場。該系列活動旨在促進台灣新創生態圈與國際資源的鏈結與經驗交流,多次邀請國際創業家投資人、業界或新創代表以不同角度分享全球趨勢與創業思維。這次活動亦邀請7大科研產業化平台經理及科創團隊參與活動,期將創業思維導入早期科研創業階段,並強化其與TTA新創生態圈之鏈結。

TTA做為推動科技新創前進國際的重要平台,未來除持續鏈結國際新創資源,與國際投資型加速器及新創生態圈夥伴合作,共同孵育潛力學研團隊、擴大學研創業活水;也將帶領新創參與國際新創展會,擴大學研新創鏈結國際新創資源量能,活絡TTA新創生態系,並多方展現學研新創實力,進而提升新創能見度。


許哲毓創業創新思維

(曾季隆/撰文)

【人物專訪】人和錢,是創業最重要的兩大元素,有錢沒人固然創不了業,可是有人沒錢,又如何經營事業?何況沒人、沒錢,事業如何能夠發展起來?面對創業所遭遇到的問題,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是怎樣面對挑戰一路走過來的?

許哲毓創辦人表示,「創業道路上確實有重重考驗與挑戰,鮮少有人是一帆風順而沒有遭遇任何困難。回顧10年來的創業經歷,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挫折與挑戰有以下兩點,其1是創業的第2年就面臨到股東理念不合,導致公司營運狀況不佳,甚至最後還走向對簿公堂的情況。當時,對1個滿懷創業憧憬的青年來說,確實是1個巨大的打擊,一度還因此萌生退意。這個寶貴的經驗告訴我,慎選創業夥伴的重要性。其2是,隨著傳統商務中心的發展勢微,尤其只當2房東的經營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了,且無法滿足新創團隊的需求,我們必須思考改變與轉型,也因此有了現在的亞太商務中心與『創業保母』顧問團隊,唯有不斷求進步與思考利他,才能在創業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亦是我學到的重要1課」

▲「後疫情時代的創業新思維」講座活動情景(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雖然,事非經過不知難,但是如能不必繳「學費」,就能換得經驗,那就是對新創業者最好的模式了,許哲毓將心比心說:「回想起10年前剛投入商務中心經營的我來說,就跟很多創業初期的朋友一樣,那時資金有限、且人脈匱乏,發展事業的過程中,用了不少時間摸索,時常花了冤枉錢、走了冤枉路,特別對1人公司的微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而且台灣的創業環境對新手來說不太友善,也無怪乎創業成功的案例總是鳳毛麟角」。

▲BNI長雋分會於亞太商務中心舉辦商務交流活動,大家相見歡(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面對創業初期的種種挑戰,卻挑起許創辦人的雄心壯志,他為了與新創業者共享自己的從無到有,以至於今天經營4個商務中心據點的心得,便投人心力,終於和心世界企管顧問公司范哲綱總經理共同成立「創業保母」團隊,他說:「過程中,我不斷思索如何能讓進駐在商務中心的創業朋友,有1個更友善且能提供多元創業輔導協助的空間與環境,透過BNI長雋分會商會夥伴的協助,亞太商務中心時常舉辦各式課程、講座等商務交流活動,像是去年3級警戒時線上舉辦的『老闆來抗疫之疫起活下去』,及今年初實體的『後疫情時代的創業新思維』交流活動,透過這些有別於一般傳統且生硬的『創業講座』特色活動,除能讓創業所需的關鍵人脈及顧問群與新創朋友對接,更可以給予創業朋友相互支持的認同感,『創業保母』總是友善地陪伴他們走在創業道路上的第1哩路。」

▲亞太商務中心許哲毓創辦人(左1)和創業保母顧問群合影(照片係亞太商務中心提供)。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新鮮人如何自謀出路

這兩年多來,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讓全世界遭到前所未有的災情,目前又進入好發期,對於即將踏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尤其令人關注!儘管如此巨大的考驗,但路是人走出來的。愈是前程看不到亮光,愈是要振奮起來,天底下還沒有什麼是不能解決的。以每年的大學畢業生為例,他們花費了16年的工夫,很不容易才踏上開創人生的路。如果這1步沒辦法順利踏出,試想所受的打擊有多大?有沒有準備好,固然在於自己,可是社會有沒有機會給他,就不是取決於他了。以社會新鮮人來說,心中有夢想,肩上要承擔,然而機會在那裡呢?

危機,其實危險中隱含著機會。既然疫情會怎樣演變,目前無人可以說得準,可是年輕人就是有勇氣接受任何挑戰,而且經得起考驗的。在政府忙於紓困的時候,豈能期待對新鮮人會有什麼樣的關注?

就業與創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選對了,才能夠發揮所長;若選錯了,再回頭已失去很多寶貴的機會。人生幾何,怎可不慎始呢?當然,魚和熊掌如果可以兼得的話,豈不是更好?也就是說,既是就業也是創業,不但是第3選擇,更是最好的選擇!這有可能嗎?

過去,踏出校門的第1選擇是「找個工作」,可是面臨目前的困境,何妨逆勢運作!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我們新鮮人只要勇於開創,便可以有第3選擇,也就是「創業即就業」,或「就業即創業」,其實創辦「一人公司」便能同時老闆兼員工。

今天想創業的人,已比從前要幸運得多了,既有很多新創公司成功範例,又可藉破壞性創新模式快速成長。而「一人公司」的創業模式,更是不必在創業之初就為找人、找錢傷腦筋,並同時實現就業與創業的目標。在目前的疫情未明的狀況下,它成了新鮮人自謀出路的最佳策略。無疑的是,將自己心目中想找的工作,深入而完整規劃出來,並將它當作事業來經營,以創辦「一人公司」模式,自己雇用自己,既是老闆也是員工,來開創自己的未來,不是很快可以創出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