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力助地方創生 種可可

(台北內科週報第567期/2023年2月20日-2023年3月1日)

【產學研連線】2月23日,為結合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推動地方創生,商研院(CDRI)與彰化縣可可蔬果生產合作社所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合作範圍與項目包括:一、雙方擁有的科學數據、資料庫等研究資源的交換、分享;二、互相協助對方與當地產業、政府及學術機構建立關係;三、雙方進行共同研究、參與地方計畫、中央計畫;四、雙方將以提供當地產政學關係,進行全方位合作,契作目標近程100公頃,遠程1,000公頃。

之前,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曾多次赴彰化永靖鄉核心基地實地考察,並觀摩試驗種植、當地產業環境及社區生活現況,他於致詞時表示,這次的合作將以院內推動地方創生的豐富經驗為基礎,結合最新數位轉型與ESG永續轉型方法,協助該「可可專業區地方創生計畫」合作事業快速「精準」發展。

▲商研院與可可蔬果生產合作社簽署MOU,將創建彰化可可專業區(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許添財董事長進一步指出,經多次與合作社創辦發起人江智超董事長討論,取得下列的4點共識:

一、可可產業可以結合農業、休閒產業、農特產品銷售、旅遊與綠色消費的總體發展,以農業與農村為主體,發展出「六級化」之明星產業。

二、更重要的是,運用最新數位轉型、ESG永續轉型的數位科技方法與商業模式,營造一個以可可產業為核心的數位創新生態系。創造新附加價值,提高收益,讓農村產業轉型升級,衍生多元的高附加價值服務性商品,創造新就業機會,讓青年回流,並以農村多元產業發展新結構與面貌,發展地方特色觀光旅遊,發揚地方創新特色的傳統文化。

三、對農民而言,相較於種植水稻而言,可可樹的有效與「友善」種植,每株可年產120顆的A級優果,換算每公頃的所得替代效果可達8倍之多。

四、商研院以中部辦公室在第1線服務,加上該院智慧新媒體行銷、智慧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與人才培育等各所核心技術與輔導能量之協作,非常看好中部地區發展此一智慧創新可可產業之前景。

▲商研院與彰化縣可可蔬果生產合作社所簽署「合作備忘錄」,許添財董事長(第1排中坐者)、王建彬院長(第1排右2)與貴賓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江智超董事長表示,他在中國大陸經營高科技事業38年,因疫情3年多來在故鄉永靖鄉長住的時間較長,有機會參加小學母校60周年校慶,得知因缺少生源即將面臨被廢校的危機,原因是農村沒有年輕人就業機會,年輕人大量外移造成當地人口老化,同時,進一步研究發現南部已經有種植可可,且連續6年取得世界金牌的輝煌成果,因此決定成立「彰化可可蔬果產業合作社」,投入推廣現代化規模契作合作經營。

他更進一步指出,經商研院的指導、發展農業6級產業,以最新的數位及綠色轉型、友善耕種與商業模式,協助地方創生發展經濟,並增加就業機會,鼓勵年輕人根留家鄉,可以同時與長輩相伴,達到社會均衡和諧發展,避免讓故鄉衰敗、文化淪喪。目前他自己已經栽種1公頃,約兩年半的時間,並經不少政府專家長期的指導,證明對於選種、育苗、種植、成長、到開花結果,已展現優質且穩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