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平台交流特稿】對於日本知名企業家小山昇所寫的「5年營收2倍成長」,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邱奕嘉教授在推薦序中表示,「對許多企業而言,『5年兩倍』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若沒有設定此高標準,企業容易習於現狀,不求改變,最後就像溫水煮青蛙般地走向衰敗。反之,藉由高標準的建立,企業才能坦然面對現有產品、顧客、甚至經營模式的限制,大刀闊斧地改革,在競爭的烈燄中重生」。
邱奕嘉教授更指出,「對台灣經理人而言,首要之務是提出高標準的目標,再配合事業經營、人才發展與資本設備管理計劃,逐步進行改革。眼前企業體煥發的光芒究竟是苟延殘喘的夕陽餘暉?還是蓄勢待發的朝陽彤光?就看企業經理人能否參透變的哲學,讓夕陽成為朝陽。」
若從個人收入兩倍成長的角度來探討,尤其是上班族的薪資大多數已多年未曾調整,如何才能實現兩倍成長呢?小山昇為企業打造的成長策略,對大家會有幫助嗎?其實,每個人形同1家「一人公司」,要怎樣追求「營收的成長」,必須運用對的經營策略。
書中,小山昇舉例說,日本酒不獲青睞的理由甚多,譬如「年輕人不好飲酒」或「宴會減少」等,但他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現在所販賣的日本酒」:「沒有預測到世界潮流的變化」;「沒有長期的事業計畫」。如同,薪水多年沒有調整是「果」而不是「因」。照他的看法,最大的原因在於「你多年來」:「沒有預測到世界潮流的變化」;「沒有長期的收入計畫」。
雖然,「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是沒有計畫卻是「連要怎樣變化都不知道」。何況,眼看著AI時代已來臨,無論就業或創業都將起很大的變化,個人若能知預測潮流和擬定長期計畫,那薪水的兩倍成長就不是困難的事了。至於如何預知潮流與擬定長期計畫,不必想得太週到,正如小山昇的建議,對於5年計畫(當然個人不一定要規劃5年之久,也可2、3年)應以「當機立斷」為上策,不應鉅細靡無遺地考慮太多,他說:「先試填入數字看看,即便只是『概數』也無所謂。一開始亂無章法也沒關係,總之先嚐試製作,實際填入『數字』並思索如何達到『5年提昇兩倍營業額』的目標。」再說,從未來看今天,就容易看出今後潮流的走向了。
全書最值得重視的,就是小山昇說:「今後若怠忽『以長期的觀點來思考事物』、『預測世事的變化』、『立即採取對策』,任誰都會被時代所淘汰」。這句話強調在當前不能隨波逐流,而必須明白唯有「以變應變」,才能讓收入不減反而大幅成長!其關鍵就在於:「從未來看現在,再找出改變的要點,就做好長期的計畫,讓本身銀著時代進步」。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