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賴清德主席講清楚

(台北內科週報第570期/2023年3月20日-2023年3月26日)

【本報社評】執政黨2024年總統大選黨內初選已於3月17日登記截止,僅賴清德主席1人完成登記,待3月22日中執會通過初選候選人資格審查後,4月12日就會正式公告他為2024總統參選人。

對於執政黨很快定於一尊,我們毫不意外;賴清德主席在4年前早已出馬和當今的蔡總統角逐了。但4年後的今天,國內外情勢已起了很大的變化,對繼任人選如何領導國家走向安和樂利,社會更是有不同的期待!接掌黨機器的賴主席,將不只整合黨內各派系的力量,更要緊是,如何向國人證明他能拋棄「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宣示,並以國事為重?

在賴主席3月15日完成民進黨總統初選登記時,他表示,今年1月18日自己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接任民進黨黨主席,希望團結黨內,擦亮民進黨「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招牌,重新贏得人民信任與支持。

▲民進黨黨主席賴清德(圖係取自民主進步黨YouTube直播)。

賴主席所說的「擦亮民進黨『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招牌,重新贏得人民信任與支持」,是不是現在的執政讓這塊招牌鏽蝕了?我們固然不十分清楚,可是先前在他擔任行政院長時,居然講出他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不容他不講清楚!招牌可以重新擦亮,難道將國名變更不成也可以重新再來嗎?什麼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他為誰工作呢?為什麼好好的國家,要讓他隨便操弄呢?

據新聞報導,日前,賴主席拋出「和平保台」的新論述,可見他再也不強調「務實台獨工作者」了。是不是此一時、彼亦一時?如是的話,我們要請賴主席不必等到4月12日的公告,現在就講清楚「和平保台」與「和平統一」如何可以併行不悖?

事實上,幾次政黨輪替的結果,我們發現,國政每況愈下,最大的責任不是國家領導人的信誓旦旦無法兌現,而是我們總是輕易相信:參選人的口說實不至!這次,對任何肯承擔的參選人,再也不能聽其言、而不查其言中有幾分真實!尤其在當前美國與大陸角力之下,台灣的處境艱難的情勢中,更要慎選國家領導人不可!我們同胞若再不察,受到爭逐大位者的迷惑,那麼為人逼上戰場又能向誰喊冤?


誰最希望爆發台海危機

(台北內科週報第568期/2023年3月2日-2023年3月12日)

【本報社評】台海,在這兩年已遭國際媒體評為「最危險地區」,而且愈來愈顯示有增無減,尤其政府在2月21日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並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目前法案仍處於預告期的14天內,已引起各界針對修正細節議論紛紛。

看到美「中」爭霸,似乎是愈趨嚴重,近日美國又新增兩家中國大陸企業進入貿易黑名單(實體清單),分別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公司華大基因集團(BGI)旗下兩個部門,以及雲端大數據服務商浪潮集團(Inspur),連台灣1家半導體科技公司也被列入此份黑名單中,可見台灣的處境是多麼「左右危難」!

雖然總統日前在她的臉書中表示,政府不會讓孩子上戰場,「這是國民黨刻意的誤導人民。我們在做的是,讓國防更強,讓想要侵犯台灣的人不敢輕舉妄動。」又說:「我們有決心,要讓台灣提升自我防衛的能力,讓我們的朋友,對我們更有信心,更支持我們。」但在這樣的態勢之下,我們要自問:「誰最希望爆發台海危機」呢?是台灣、美國,還是大陸?甚至是俄國或日、韓!

即使總統仍然口口聲聲強調,「只要我們越堅定、越團結,世界就會越支持台灣,台灣也就會越安全」,可是要談團結,首先不是需要讓在野黨支持和相應嗎?那麼,執政黨持續的與在野黨相爭,更無視於大陸一再示警,而與美國緊緊相連,究竟「選邊站」的目的是什麼?

其次,美國不只放寬台灣的軍購,連我們國軍都預計今年下半年派聯兵旅的營級單位赴美受訓,可想而知美國是存著怎樣的心,是不是希望繼「以烏制俄」,再炮製「以台制陸」,若能使台海變成火海,那「中國」再也不足慮了,不是就能除掉心中霸權的大患嗎?何況對烏克蘭的軍備,美國都是一再捐助,而台海戰事未起,台灣早已向其求購武器了。相形之下,台海若爆發戰事對美國來說,不是「本輕利厚」嗎?這就值得他們處心積慮了。

對處於大陸威脅下的日本、南韓,一方面不能不仰靠美國的聲息,再方面也需要美國的保護,若台海危機爆發,這兩國就可減輕來自於大陸的壓力。至於身陷戰國的俄國,眼見我政府為美國所掌握,當然樂見台海有事,可以使大陸間接與美國衝突,更能讓其由困局脫身、再反敗為勝!而大陸人民,是唯一和台灣人民一樣,不希望台海危機爆發,習近平目前已有動作了,在所謂的「兩會」召開之後,將放眼國際事務,我們看得到的是,他已介入俄烏戰爭的和平之議。此舉無論成敗,至少可以讓美國有得因應的,他也開始轉守為攻。


台灣與大陸 不是兩岸

(台北內科週報第563期/2023年1月19日-2023年1月29日)

【本報社評】這6年來,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又回到「兩岸」關係,政府方面早已無法對話了,根據最新的報導,聯合報於1月15日陳言喬記者所撰的「兩岸觀策/你的和平不是我的和平」指出,「兩岸各自『沒有收到』對岸的訊息,並非奇怪的事。自從蔡政府上台以來,大陸開始『已讀不回』,兩岸交流形同中斷。陸方稱,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承認九二共識)就難有對話的可能,陸方不願與台灣官方接觸,不想造成官方恢復交流的印象」,由此就可以瞭解台灣與大陸再度分隔開、又回到過去「兩岸」的時代了,所不同的是,現在不是「反共抗俄」,而是「抗中保台」,但這樣的心態,豈能保台!

為什麼「抗中」不能「保台」?試想,天下謀取和平是有哪1件是由對抗而成的?其理至明!和平,一定來自雙方的溝通與融合,也其理至明!今天,我們追求台灣與大陸的和睦相處,絕不是單單靠美國對大陸的威嚇就可以做到的,那麼要靠什麼作為,才能有收獲「和平」的1天?我們認為,必須藉著「經貿交流、社會融合及文化創新」,必然能夠迎來和平的日子。

在春未暖、花未開的時候,我們必須聲言:「台灣與大陸不是兩岸」,至少2008年到2016年,台灣與大陸就已跨過海峽、互相密切往來了。很可惜的是,有心人士策動太陽花事件,將情勢逆轉,彼此關係又漸行漸遠。如今,春節即將來臨,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卻因大陸疫情嚴重,台灣雖釋出「互助合作防疫」的善意,反遭大陸批為「利用疫情政治操弄、以疫謀獨、反中抗中」,令人情何以堪?

事實上,要解凍說難不難!難在「兩岸」早已失去了「互信」。要不是這次「九合一選舉」的執政黨大敗,「兩岸」政策怎會調整?大陸當然明白台灣政府是一時之計,豈能就此化解?而我們何以說「不難」?其實,難處正所以是不難之處!互信,當然不是口頭說說,或是形諸文字美化就成了,而必須付之於行動。首先,建立「台灣與大陸不是兩岸」的心態。代之而起的是,台灣與大陸是分散的家人亟待「謀合」的1家。有了如此心態,也才能踏出「謀合」的第1步!


同胞們!團結救自己

雖不到兵臨城下,但如果同胞們沒團結起來,也許眼前的中共解放軍的鎖台軍演,將啟動「兵戎相見」的進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當此軍演之際,我們如何可以「舞照跳、馬照跑」?同胞們!一些執政黨的政客,猶無視於大陸當局在裴洛西訪台前的示警,又依仗著「親美」的關係,放言高論、刺激解放軍,深令我們戒慎恐懼!

同胞們!面對這場「無聲有形的軍演」,變局雖已無可避免,但我們仍可爭取時間、尋求改變之策!萬全之策的第一步,便是在11月26日的選票上,展現真正的民意:和中親美!如果親美就必須反中,請問親美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為美國打一戰,挑起大陸同胞鴿派、鷹派的衝突嗎?那,台灣除了犧牲性命之外,能夠證明民主的勝利嗎?即使要戰,也要在大陸同胞受到迫害時,才不得不戰!那時,不對稱戰爭弱勢的一方是反民主的一方,絕對不會是台灣!

同胞們!為了團結起來救自己,身為無人、無財的本報曾發行人,只有獻上他養育8年和16年的孩子,即「富貴有道週報」與「台北內科週報」,他含著淚水、以73歲的人,為了後代子孫奮身而起!

▲中華民國國旗(圖係取自維基百科)。

看到曹興誠一捐一億美金,曾發行人沒有不如人的感覺,因為他記得在花蓮的時候聽過證嚴法師曾表示,她希望10000人每人每個月捐100元,而不期待一個人獨捐一億元,何況今天只有一個人捐30億元,而且不知道他何以捐錢?

錢,是要用在和平上,今天在危疑存亡的關鍵時刻,不必急捐錢,而必須思考為什麼大陸會這麼大轉變?大陸當局可能一方面要喚醒我們,另方面也展示給美國人看,即使大陸對美國軍力略遜一籌,也能發動對美的「不對稱戰爭」。到了美中攤牌的時候,台灣會得到什麼?

團結之道,曾發行人藉簡單可行的方案,將如苦行僧一般,於六都募集60位響應之士為分社主任,協助向各界宣導支持真正好的市議員的理念,將一人一票凝聚起來,11月26日開票後,若能在六都市議會都形成跨黨派的勝利,取得過半數席位,那麼台灣不只可以解除危機,更可以改變2024年,以及2030、2050年!

(本文係刊於111年8月11日「富貴有道週報」第160期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