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61期/2023年1月5日-2023年1月11日)
【逐夢築夢】專業期刊《諮商與輔導》,是1本陪伴台灣諮商輔導界的輔導老師、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助人工作者,一起成長36年的刊物,在新年伊始,展現令人矚目的世代傳承。
該刊湯發鉅榮譽發行人以哈佛心理學博士、也是月刊作者身份,此後,將承攬月刊編輯與發行重任,期許月刊有了飛天鉅馬文化事業的助力,它未來能以平易近人、充滿關懷的語言,傳遞促進幸福的信念和諮商輔導策略,讓閱讀族群從專業人士拓展到一般民眾,發揚光大,造福更多人!

《諮商與輔導》月刊,在1月4日發表第445期「掌握自我幸福心觀點」月刊,從全民心理國防談到超越生老病死逆境的諮商輔導,並舉辦月刊幸福轉型發表茶會,「台灣圓融幸福推廣協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接下已高齡92歲創刊主編劉焜輝教授的主編棒子,將在各大專院校教授級19位專業編審委員合力下,繼續發表轉化人心幸福感的文字影響力。
1986年創刊的《諮商與輔導》月刊、共出版444期從未間斷,它的背後是劉焜輝教授的堅忍執著精神。他當年留學日本取經引進諮商輔導學,為推動迷途學生的諮商輔導機制而開辦月刊。

劉焜輝教授秉持從納粹集中營領悟的「一日一生」才是幸福人生心態,讚賞未來轉型飛向下1個36年的月刊,邁向人心幸福感才是諮商與輔導專業的最終歸途。而這正是台灣人追求一生圓融幸福美滿的人心所向的盼望,也是傳承的典範。湯發鉅博士和理事長李玉嬋教授,也期盼今後繼續發揮著書立言、促進人心幸福的力量。
正值衛福部獨立分出心理健康司宣示注重人心健康與幸福的時代需求,諶立中司長蒞臨會場監交見證《諮商與輔導》月刊交棒轉型儀式,分享這本也曾陪其長大的月刊,對於現今政府對全球青少年自殺率逐年上升之際,希望在網路氾濫切斷人際連結的今日社會,能發表更多促進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知能,讓學校和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司可以更有所本地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幸福感。

今後,將更提升月刊學術審查機制,以擴大月刊公信力。新型態月刊的編審陣容,令人刮目相看,當天頒發19位專業編審委員聘書,包括台灣師範大學陳秉華教授、金樹人教授、賴念華教授、許維素教授,與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李玉嬋教授/主編、李佩怡教授、吳庶深副教授,以及高雄師範大學張淑美教授、夏允中教授,元培科技大學黃雅文特聘教授、佛光大學林香君教授,台北市立大學林蔚芳副教授,文化大學黃政昌副教授、楊惠卿副教授,力人心理治療所周麗玉副教授,亞東醫院陳志道主任醫師副教授,馬偕醫院方凱俊主任醫師副教授,天母康健身心診所黃信得院長副教授,以及三總北投分院楊斯年院長醫師擔任副主編,跨專業合作擴展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