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新央行演講 對提問以實答

(台北內科週報第579期/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8日)

【ESG促進平台】時隔兩年多,在淨零的倡議上已更為不同了,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繼前年初至中央銀行講述「氣候風險與永續金融發展策略」,再度於今年4月14日應楊金龍總裁之邀至中央銀行演講。此次內容不只盤點兩年來世界各氣候領域趨勢的新增與變化,更就氣候治理議題提供論述。在最後的提問時間,簡大使與楊總裁及央行同仁就相關議題熱烈討論,讓此行對雙方都有著滿滿的收穫。

當天,簡大使首先以聯合國不斷出台的多項氣候行動開場,接著說明不只是各個領域有共識加入淨零倡議,各國也相繼公布2030的減碳目標。這種不論公私部門一同努力的趨勢,也能從許多非政府組織與相關監管單位都不斷研訂的倡議與規範中窺見。此外,他也從歐美提出的各項法案與資金規模,講到台灣的2050淨零轉型12大關鍵戰略。這些例子所帶出的是氣候治理的「多層級」特性,他指出,縱向從全球,到國家,再到地方,而橫向則連結政府、國際組織、國內NGO及私部門(如企業界)。

▲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於中央銀行演講情景(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隨後,簡大使提到歐洲央行正在進行的氣候行動,像是致力於銀行監管、提高環境永續意識、制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規範,以及設定了氣候變遷中心。同時,他也指出接下來政府的財政相關單位,在制定國家政策時要考慮到綠色通膨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影響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所有層面。最後,他更期望央行自身要宣示與承諾淨零,並說明這是1個嶄新的知識,且不斷在演變,鼓勵與會的央行同仁要持續不斷地接受新知。

末段的提問也是異常精彩,與會者首先問到企業轉型通常需要人力與經費,這樣要如何在淨零與公司績效之間做取捨。簡大使回答時,強調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首先這是1個生死存亡的階段,不做就無法生存。再者,企業要有碳權即商機的觀念,在帶入此觀念後訂出的節能減碳決策,相關經費的投入可以不是「花費」,而是「投資」。

其次,針對現場的提問:「台灣產業特性導致中小企業為數眾多,他們沒有多的人力與資源投入ESG議題的改善,要如何協助他們」,簡大使表示,目前政府由金管會推動政策,未來將範疇3排放納入監管,這樣可以推動由資源較充裕的大企業帶領其供應鏈的中小企業前進。

▲中央銀行楊金龍總裁(左)將2022年底剛出爐的「中央銀行因應氣候變遷策略方案」贈送給簡又新大使(照片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此外,與會者也問到:「碳稅與碳費的差異,對產業轉型來說何者有效?」簡大使表示,兩者都有效,初期要加快腳步的話就是碳費先行,專款專用較能讓企業接受,阻力較少,但長期來說則是碳稅較為公平,可以照顧到被氣候變遷影響較大的弱勢族群。

最後,與會者則問到政府非核家園與淨零轉型的衝突問題。簡大使便舉歐洲國家為例,理論上核能與天然氣都不是再生能源,但現實上由於烏俄戰爭導致的能源問題使得歐洲國家重新審視綠能的認定條件。再說,核能技術也有不同世代的發展,因此,這個議題與政策在未來也預計會是滾動式的討論與調整。

這場演講結束時,楊總裁不只感謝簡大使為他的同仁帶來新資訊,他也表示,未來中央銀行法的修法應該要把Green & Sustainability的概念置入,並親自將2022年底剛出爐的「中央銀行因應氣候變遷策略方案」贈送給簡大使。該方案明訂許多央行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政策措施,顯示央行正審慎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且透過國際組織汲取經驗,並與金管會在氣候議題之監理合作,共同協助推動我國永續發展,期望央行能帶動金融體系積極因應氣候變遷挑戰,確保我國金融穩健發展,經濟永續成長。


跨域合作 交通產業加速推動ESG

(台北內科週報第575期/2023年4月24日-2023年4月30日)

【產學研連線】交通運輸產業公私部門,在我國淨零碳排路徑架構下,以及企業轉型ESG永續治理的關鍵時刻,如何藉由推動ESG轉型與國際接軌,以提升競爭力,並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至為重要!

中華顧問工程司作為交通部所屬公益法人,為期深根技術與厚實產業,秉持永續化、數位化、國際化的總體方針,特別邀請商研院(CDRI)合作,並由陽明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運輸研究中心協辦,透過舉辦1系列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議題座談會,以掌握我國交通運輸產業ESG現況發展與推動議題,期能成為我國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廣與人才培育的參考與借鏡。

該系列座談會的第1場次為航空與海運業ESG推動議題,於4月25日上午假陽明交通大學舉辦,由前考試委員、陽明交通大學馮正民榮譽教授,與中華顧問工程司葉文健副執行長共同主持,並由商研院李洋寧副研究員依交通運輸產業ESG國際趨勢、案例與評比方式進行簡短分享。

當天與談人涵蓋航空與海運等相關主管機關、場域營運商、運輸業者及學者專家,包括交通部民航局方志文副局長、交通部航港局陳賓權副局長、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企業發展處羅文惠副處長、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宋益進副總經理、中華航空公司企業發展室經營發展部鍾人傑經理、長榮航空公司企業安全管理室劉嘉文經理、陽明海運公司鄭正雄技術長、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鍾易詩教授與黃明居教授等產政學研代表齊聚交流。

▲第1場「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議題」座談會,係由陽明交通大學馮正民榮譽教授(左)、中華顧問工程司葉文健副執行長(右)共同主持(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葉文健副執行長表示,伴隨全球ESG永續意識的崛起,ESG成為企業相當重要的績效指標,但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議題卻鮮少被拿出來討論,亦缺乏公私部門ESG交流平台之搭建,因此,中華顧問工程司作為交通部所屬公益法人,借助商研院於產業永續發展與落實推廣的量能,期以座談會形式搭建對話與交流平台,合力促成公私部門協力推動ESG。

與會者亦表示,公私部門藉由ESG推動議題進行對話與交流是好的開始,國際社會對淨零碳排、ESG等相關規範只會愈來愈多,很多業者卻不知如何著手,亦攸關業者生存與產業競爭力;倘若能構築公私部門間ESG協力平台,不僅領頭業者能分享推動經驗,需要政府協助的問題亦可藉此反應,並作為產業意見蒐集、公私部門交流與資訊彙整、經驗學習與推廣、人才培育的交流管道,日後甚至能向國際輸出我國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經驗,提升我國交通運輸產業國際競爭力與能見度。

此次座談會舉辦除邀請航空與海運業外,商研院後續將辦理第2、3場次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議題座談會,針對鐵道、公路與物流等主題,邀請相關主管機關、場域營運者、運輸業者與學者專家參與座談,以促成公私協力夥伴關係,加速推動交通運輸產業ESG。


許添財率服務業赴日 實地考察

(台北內科週報第571期/2023年3月27日-2023年4月2日)

【產學研連線】商研院(CDRI)主導的「日本標竿企業經營模式考察團」,擁有3大優勢,包括考察日本企業經營模式、洞察日本市場商機,及觀摩日本成功行銷案例,連續數年都獲服務的重視。

日前,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親自率領台灣中小企業者組成的「日本標竿企業經營模式考察團」,前往東京市展開1系列典範企業的觀摩,協助國內業者掌握日本新科技與經營模式的市場趨勢,藉以快速與國際接軌,同時也可促成台日雙方合作商機,共計有25家北中南部國內優質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或二代經營者參加,涵蓋零售、餐飲、紡織成衣、生技、物流、製造、百貨、通路、健康…等產業,包括新光三越百貨、京典衛浴、千葉火鍋、Q Burger饗樂餐飲、志邦企業、哈卡鞋業…等知名廠商。

許添財董事長表示,商研院在疫情前曾連續幾年組團前往日本考察、觀摩日新月異的商業科技與商業模式,如今更發現日本在疫情期間為了因應突如其來的疫情所改變的各種生活方式與消費行為,反而結合數位與網路的科技演化,進而加速了企業經營與產銷模式的革新。

▲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第1排左5)與王建彬院長(第1排左4)率團赴東京參訪、考察,加速台灣中小企業新經營模式優化(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隨後,許董事長更指出,日本不只AIOT、5G、跨域平台整合服務及Web 3.0元宇宙的應用,展現了市場結構新貌,也讓消費者體驗能感受到「精緻」文化為特色的產品與服務,正往「極致」邁進。睽違3年,商研院再次展開「日本標竿企業經營模式考察團」,期望台灣的中小企業也能趕上世界數位革命潮流,從建立跨國企業的策略夥伴為起步,進而連結國際商機。商研院矢志全方位的協助台灣業者拓展視野,啟發創新思維,締創台灣獨特的國際競爭價值與優勢。

主辦單位表示,此行豐富多元的實地參訪內容如下:
一、日本第一電商《W2solution》總公司讓台灣廠商可透過日本電商通路的捷徑,進入日本市場。
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並帶動登山風潮的《YAMAP株式會社》可助了解運動產業的新商業模式。
三、日本百年老店《內田洋行》,以瞭解如何成功導入IT技術。
四、《V-cube》洞悉電動車充電器與IOT解決方案。
五、《iKala Japan》的AI驅動的數位轉型與行銷。
六、日本最大行銷傳播經營者《電通集團Dentsu》,讓台灣業者一探行銷領域全方位發展。

此外,也參訪與體驗地下疏洪道奇觀《龍Q館》、進出口貿易專家《柳生商會》,更特別安排前往針對商務客的《Panasonic商業解決方案展覽館》,搶先體驗最先進的科技整合技術,創造未來全新商機的藍圖。

一手打造「日本標竿企業經營模式考察團」的商研院王建彬院長表示,近年來新科技突破了很多新的營運模式,透過新科技新模式可強化台灣經營者5大面向:一、促進台日兩國雙方合作;二、協助台灣品牌在日本市場落地並深耕;三、把日本優質產品引進國內市場;四、觀摩新科技時代日本公司如何成功轉型與突破;五、進而開拓全球市場。


ESG不須摸石頭過河

(曾季隆/撰文)

【特稿】永續發展,在今日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尤其對企業而言,面臨從淨零排碳到人權議題所帶來的諸多課題,及風險與壓力,不只大型企業受到影響,據經濟部推估至少有19萬家中小型企業也須轉型,同時,相較於大型企業較豐沛的資源,許多中小企業主更是苦於「知道這個議題重要」、「沒人跟我們說要怎麼做」、「想知道如何正確踏出ESG的第一步」、「企業是以追求利潤為前提,現在推動ESG是要怎樣賺錢?」

面對著永續的新時代,ESG目前正如火如荼在企業中展開,可是要想落實相關措施,便非要有專業顧問協助不可,否則將白白喪失最好的時機,日前,台北週末下雨的午後,一群默默關心企業永續發展的專家與顧問,首次舉行實體聚會,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線上多次聚會,能夠見到想見的人,大家都非常高興,現場熱烈交流,交換彼此在永續發展第一線耕耘的經驗。

這次專家群會議發起人易德福國際總經理詹家和博士,同時也是中華永續商道聯合會發起人表示,「我們看到了當前企業面臨的問題,也有心協助企業來解決問題,這樣的初心也讓我們聚集在一起。而邀集大家聚會,也是希望透過彼此共學,固定線上及線下聚會,相互討論,加速彼此專業成長」。

▲來自不同領域的10多位ESG專業顧問齊聚,研討為企業解決問題(照片係易德福國際公司提供)。

會中,與會成員全人文創廖文福董事長針對ESG教育訓練市場的商業機會做了分享;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楊聰榮副教授,則分享他與企業接觸與推動ESG的實務經驗;資深人資顧問方惠民顧問分享的是,人資在ESG的挑戰與現況;心種諮詢余施德總顧問則針對ESG課程設計提出見解,智泉資訊李鳳珠總經理,也針對如何以數位化工具協助與會專家群成長進行分享。

詹家和博士指出,「事實上,ESG議題範圍很廣,牽涉許多個領域,這種情況很像2000年電子商務剛出現的狀況,當年電子商務剛出來的時候,業界也不清楚,大家對於上網買東西更抱持很大懷疑態度,曾幾何時上網買東西已成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另方面,相關國際倡議與規範也不斷推陳出新,種類繁多,目前企業只好摸著石頭過河,例如,最常使用的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標準ISO14064-1最新的版本是2018版,相較前1個2006版本對於範疇3組織邊界外上下游適用之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有更多的著墨。」

從線上到實體聚會,凝聚這次與會者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並透過面見面的交流,彼此相期成立共同交流平台,以服務廣大的企業淨零轉型,發揮各自在不同領域的專長。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有16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服務業導入ESG的關鍵

(曾季隆/撰文)

【專訪】根據文獻探討,服務業導入ESG的好處,共有6項,包含:一、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營運風險;二、因應國際供應鏈以全球競爭;三、在金融市場較易取得營運資金;四、創造利害關係人長期價值;五、員工生產力提升;六、服務品質提升。

商研院王建彬院長表示,「服務業導入ESG,在E的部分,有3個部分,第1步是組織盤查,包含:能源管理、組織碳盤查及環境管理;第2步是服務盤查,包含:PCR(產品類別規則)、服務碳足跡、碳足跡標籤與減碳標籤;第3步是碳中和,包含碳補償(植樹)、零碳排(再生能源)、碳交易(綠碳、藍碳)、供應鏈管理。企業需界定計算範疇,範疇1為直接排放、範疇2為間接排放、範疇3為上下游活動,並根據碳盤查計算器、盤查表單、排放係數管理表等具體計算。」

▲王建彬院長帶領商研院團隊,投入「ESG一條龍服務」,力挺服務業畢其功於一役(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其次,在S的部分,王院長指出,「包含GRI規範的12項指標,也就是:1、勞雇關係,2、勞資關係,3、職業安全衛生,4、訓練教育,5、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6、當地地區關懷,7、供應商社會評估,8、公共政策,9、顧客健康與安全,10、行銷與標示,11、客戶隱私,12、社會經濟法規遵循」。

至於G的部分,他說:「以公司治理3.0為主,包含:一、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二、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三、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好互動,四、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五、深化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5大指標」。

▲為商研院一手打造二代班的王建彬院長(右2),對此投入很大心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為發揮ESG×數位轉型、畢其功於一役的加乘效果,其中,有關ESG部分,王院長說:「商研院ESG一條龍服務有以下4個重點:一、為企業主ESG新領導力與執行力而開設『服務業ESG企業主班』,首次即獲得80位企業主的參與與肯定;二、『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超過30家企業主共同響應國際永續;三、國際認證則有《SGS》與《Afnor》的10種國際專業證書課程,包含『ISO14067主導查證員』、『ISO14064內部查證員』等,也受到業者反應熱烈;四、『永續報告書』將同步輔導企業如何撰寫永續報告書的服務,目前有意參與商研院輔導ESG,像是杏一等上市櫃公司,祥寶健康照護更是已執行永續報告書撰寫服務。」

對於今後服務業如何降低轉型風險,王院長指出,「目前服務業有兩大轉型風險,包含二代接班的風險和數位轉型的風險,二代接班應包括組織、經營、成長、行銷,與策略夥伴。有鑒於此,商研院舉辦『二代班』帶給企業主二代傳承與接班成功的希望,課程傳授經營管理、成長策略、市場營運、創新模式、數位科技轉型技能以及精準行銷。數位轉型,則鼓勵業者要先決定策略與方向,才能有正確且有效的流程和方法導入工具。我們也提供企業價值鏈完整的解決方案,從政策法規、策略規劃、消費者行為、市場需求與商機調查、新科技導入與應用、產品開發、物流、品牌、通路(虛實)、定價、精準行銷、市場競爭、經營模式、經營流程/系統/方法、國內顧客、海外市場顧客、循環經濟到人才培育。」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


轉化ESG挑戰為商機

(曾季隆/撰文)

在眾多「ESG永續管理師」班次中,商研院所開辦的「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顯得一枝獨秀,招生名額30名很快全數滿班,有來自北中南部的學員參與,涵蓋零售、餐飲、製造、紡織成衣、物流、健康等產業。

這次開辦的「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共有4天課程,內容多元紮實、專業豐富,包括「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實務」、「ISO14067碳足跡盤查實務」,以及「如何推動ESG永續治理」、「提升社會影響力」、「ESG永續報告書」等實作課程,以期能達到落實節能減碳、提升公司獲利的目的。

商研院CDRI許添財董事長在主持開訓典禮時勉勵所有學員表示,為回應我國企業ESG永續轉型之需,特提供ESG全方位一條龍解決方案,目的是要協助陪伴企業與國家轉化ESG挑戰為商機。

▲商研院「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滿班開訓情景(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許添財指出,為期4天的《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課程,更是要讓大家在實務上從最基本的碳盤查、碳中和、淨零碳排放(Net-Zero)這一長遠的永續轉型過程,確實地踏穩出發的第一步。

ESG永續轉型成功的要件,是要下列3種新智能的結合:人工智能(AI)+商業智能(BI)+碳智能(CI),許添財說,這一實作班不只要讓夥伴練就最基本實用的ESG永續管理師專業資格,更要培養大家成為數位經濟與ESG新時代企業永續經營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各位不僅在ESG組織、系統、服務上能得心應手於PDCA(plan-do-check-act)循環式品管要領,更要能將ESG作為充分結合產品與服務的QCDS(品質、成本、交期、安全與服務)的流程優化,確保永續經營的成長力與競爭力。

王建彬院長也表示,這次「ESG永續管理師實作班」,著重於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盤查、永續治理實作、提升社會影響力實作、永續報告書實作等,因學員的反應熱烈,9月底之前將再開出4場國際認證班。此外,已有企業委託「永續報告書」的撰寫,將在10月份展開ESG「輔導」工作,屆時也將完成一條龍的服務,實現對社會的承諾。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ERP與數位轉型

(李鳳珠/撰文)

【八方論壇】以筆者的經歷而言,從事ERP系統產業已有30年,專精於食品產業、螺絲產業等製造業的整廠ERP系統建置整合經驗,當然也有其他產業。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是我的日常,每週都與客戶固定會議,疫情間,仍線上進行也不停歇。從現有ERP系統中發掘問題再優化,甚或是重新定義流程、反覆琢磨或以新模式運作等。每當企業陷於迷思,我會以專業第3者角度協助找出最佳方案選擇,在業者多年積習之下,同樣會有反對、消極,或不作為的抵制,但在這已建置系統基礎上,實現創新與數位轉型目標是很明確的持續著。

什麼是ERP?ERP就是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運用資訊科技對企業所有資源:產、銷、人、發、財做規劃,以會計為導向的內稽內控管理系統,例如,製造業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品管、採購,以及銷售、庫存、財務、人事、薪資、成本…,都是需去做企業的內外部資源整合與管理,若是服務產業,則需將服務流程系統化,不僅提供好的客戶體驗與服務,最重要的是運用ERP作為「擴大事業規模」與「創新」的利器。

▲李鳳珠總經理(右5)從事ERP系統產業已有30年;圖係她與夥伴參訪企業時合影(照片係智泉資訊公司提供)。

在後疫情時代,企業不只期待回到過去的日子,更希望能創新商業模式、改造流程,以翻轉企業的發展。不同以往的是,轉型目的不只是達到效率提升而已,還需將「企業價值放大」,能更快速因應變化、為顧客創造好的體驗,並與ESG永續經營理念趨勢結合。總之,數位轉型已勢在必行,在新經濟時代轉換後,再推出新商品或服務是企業需積極超前部署。

ERP能快速部署使用,盡可能少客製需求,但若為區隔化或突顯商業價值來考量,則需客製化以創造獨特性產品與服務為主。同時,清晰的轉型藍圖源自企業核心價值與定位的精準、所處階段與執行策略、想達成的明確數位轉型目標,莫不需要專業顧問協助。另視需要運用數位科技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RPA、大數據等等,加速深化與實踐,如此才能在不斷優化過程中逐步實現轉型藍圖與創新市場。

(本文作者係智泉資訊公司總經理,具豐厚的ERP系統產業實務經驗,協助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尤其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