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強勢ESG社團

(曾季隆/撰文)

【專訪】面對著永續的新時代,目前,企業正如火如荼展開ESG的落實工作,可是ESG議題涵蓋許多個面向,更橫跨不同領域專業,企業現有的資源與能力往往不能因應,需要多個專家來協助導入ESG,如何整合各個專家專長,就變得很重要。

易德福國際公司詹家和總經理看到了當前企業面臨的問題,也有心協助企業來解決問題,但是1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他說:「很幸運在1次偶然機會下參與台北內科週報曾季隆創辦舉辦的永續活動講座,與智泉資訊公司李鳳珠總經理結緣,而李總經理長期專注在企業ERP,對於使用數位化工具協助企業導入ESG非常投入,雙方對於共同推動ESG有高度共識,後來,在全人文創郭愛珠董事的引薦下,認識該公司廖文福董事長,廖董事長係長期深耕教育訓練市場,對於企業面對ESG的挑戰感同身受,同時也看到ESG教育訓練市場的商業機會,在某次機緣下,心種諮詢公司余施德總顧問加入討論,並針對ESG課程設計提出見解。於是,5個臭皮匠勝過1個諸葛亮,大家決定組成團隊的平台,共同來協助企業導入ESG」。

▲來自不同領域的10多位ESG專業顧問齊聚,研討為企業解決問題;中間站立穿黑色上衣者即詹家和總經理(照片係易德福國際公司提供)。

李鳳珠總經理最早響應詹家和總經理的構想,她表示,「在認識詹總經理之前,智泉資訊以『企業褓母』顧問群已建構合作關係,提供企業的產銷人發財與ESG相關服務,解決企業所面臨的各種經營問題」。

基本上,詹家和博士認為,「由於ESG需要許多的專業人士共同投入,協助企業解決問題,以面對ESG趨勢與變化,如果能將專業人士聚集起來,發揮彼此專長產生綜效,將有效協助企業解決ESG問題,我們初步組建1個專家群,透過彼此共學,固定線上、線下聚會,相互討論,加速彼此專業成長,以滿足企業需求。除此之外,透過團隊舉辦專家講座或是工作坊活動,邀請企業界參與,以提供專業群商業機會,進而媒合企業與專業人士。」

以開放的方式,他們不斷地發揮個人的影響力,並強化專家群相互間的凝聚力,原先的專家群逐漸壯大起來,在水到渠成的情勢下,詹總經理結合其他4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再邀集各自熟識的專家,大家不斷溝通和付出,隱然的1個創新型態已有了很好的雛型,詹總經理指出,「任何團體能不能發展,最重要是為成員創價與共享,換言之,團體如何替專家群創造價值,未來社團成立後,我們希望提共參與專家群的專家4個機會:一、商務機會;二、共學機會;三、人脈機會;四、公益機會,同時藉由這4個機會凝聚專家群,進而協助企業創造ESG品牌價值」。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企業褓母人資線上講座

(曾季隆/撰文)

【快訊】1項橫跨25年的重要學術研究發現,員工滿意度與長遠價值之間,存在著關連性。而企業如何規劃長期配套措施,以吸引、培養及保留人才?這不但是重視體貼員工的個人發展,又同時能提升人力資本價值,值得經營者的重視。

成立「企業褓母」團隊的智泉資訊公司李鳳珠總經理指出,「薪酬,雖然仍是員工首要考慮因素,但健康和財務福祉方面也越來越重要,員工開始著重基本工資以外的福利,包括工作與生活平衡、健康醫療福利、財務策劃福利、培訓機會和目標明確的企業文化等方面」。

▲企業褓母團隊結合成員的專長,提供整合式的解決方案;圖係團隊成員例會後合影(照片係智泉資訊公司提供)。

誠摯邀請您一同來關心與參與,5月26日中午12時30分至13時40分,藉線上直播,以「從員工個人發展計畫談提升人力資本價值」為題,舉行「ESG人資」講座,邀請3位專家主講,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提升勞資共創共享的動力。

李總經理表示,此次邀請易德福國際公司詹家和總經理、富邦人壽朱瑩珊經理,以及國泰世華銀行客戶關係沈毓霖經理,都富有人資事務的豐厚經驗,尤其難得的是,集3位專家從不同的專業領域,為大家剖析如何透過規劃長期配套措施來用才與留才,以創造勞資及社會的3贏結果;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w5KibbqoHouj87PWA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企業褓母三專家獻策

(曾季隆/撰文)

【本報特稿】為提升員工幸福感邁向幸福企業,提供企業思維與參考方向依據,進而引起很多的迴響…,企業褓母團隊再次舉辦「ESG人資系列線上講座」。

創建「企業褓母」品牌的智泉資訊公司李鳳珠總經理表示,這次企業褓母安排3位專業人士為大家剖析,他們從各自角度提供最好的實施策略,分別是:易德福國際公司總經理詹家和博士,他也是首席企業管理顧問,曾任康寧大學研發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商業資訊學院副院長、企業管理學系科主任等,尤其對產學合作輔導深具經驗;日安健康診所脊骨神經醫學黃吉安治療師,他曾任教育部甲級芳療顧問師、中醫預防保健調理師;心種諮詢顧問公司余施德總經理,也是組織重塑專家、德國Timewaver系統諮詢師。

在李總經理的擘畫下,富有專業經驗3位專家都將提供很好的內容,大家透過這場難得的講座,更能充分交流,獲得很大的收穫!時間為4月27日16時至17時10分;主題:ESG人資系列~打造身心幸福的職場氛圍。

儘管疫情又趨緊,可是在艱困的環境變化下,職場氛圍更需要營造幸福感,詹家和總經理表示,企業在落實ESG社會面人權指標部分,建議可從工作面、家庭面及健康面等3個面向落實。在工作面鼓勵企業推動優於法令的靈活工作制度,以支持員工得以自主安排工作與生活的時間,達到工作自主與成就兼顧的目標。家庭面,則提供友善家庭的措施,協助員工兼顧家庭照顧責任。最後,健康面即是透過健康職場環境的營造,讓員工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投入職場工作,發揮工作效率及創意,營造勞資雙贏環境,打造友善職場環境,邁向幸福企業。

▲企業褓母團隊結合成員的專長,提供整合式的解決方案;圖係團隊成員例會後合影(照片係智泉資訊公司提供)。

對產政學研運作模式都很瞭解的詹家和總經理,在線上講座也指出,善用政府提供給企業的一些資源,例如,「勞動部111年度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計畫」,就有不少可供企業爭取的,有進一步想瞭解的機構,他也樂於協助!

針對「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來提升團隊績效」,日安健康診所黃吉安治療師表示,企業的績效來自人才,而優秀的人才除了專業,更要有承擔壓力的本領。無奈壓力像空氣,卻沒有口罩可以過濾,適當的保護企業人力,不同形式的壓力,最終會透過影響生理表現反應在個體的執行力甚或決策反應。

黃吉安治療師更指出,生理抗壓力,是可以透過自律神經和壓力檢測綜合評估並改善。忽視自律神經失調,不但有損企業整體經濟產值,也可能直接影響個人職涯發展。以醫療的觀點來看企業,人力資源,等同於腦力資源。

職場上要創造要好的工作氣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處理好人際關係,心種諮詢顧問公司余施德總經理表示,最有影響力的人,其實是公司中、高階主管,因為中、高階主管承上啟下,擔任公司重要的地位,所以只要從主管做起,工作氣氛就會有很明顯的改變,而工作氣氛改變,員工自然留得住,績效無形之中就會上升。透過兩個方法來覺察自己的情緒點,與1個簡單的練習來穩定情緒,就可以協助自己擺脫情緒的困擾。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請聽專家為你解惑

(曾季隆/撰文)

ESG很重要嗎?不做會怎樣?從企業ESG認知到理解新世代員工,及員工安全保障等,並為提升員工幸福感邁向幸福企業,提供企業思維與參考方向依據,進而引起很多的迴響…,企業褓母團隊再次舉辦「ESG人資系列線上講座」,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以獲得最新趨勢和專家寶貴意見。

主辦單位表示,繼第1場之後、緊接Part II,再以深入探討「工作生活平衡,邁向永續企業」為主軸,因員工才是落實一切的關鍵,如何能提前進行勞動力規劃和轉型布局,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措施,及形塑友善支持的職場環境,讓員工有感,並受到良好激勵後主動創造,實現企業永續創新的目標與精神。

創建「企業褓母」品牌的智泉資訊公司李鳳珠總經理表示,這次企業褓母安排3位專業人士為大家剖析,他們從各自角度提供最好的實施策略,分別是:易德福國際公司總經理詹家和博士,他也是首席企業管理顧問,曾任康寧大學研發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商業資訊學院副院長、企業管理學系科主任等,尤其對產學合作輔導深具經驗;日安健康診所脊骨神經醫學黃吉安治療師,他曾任教育部甲級芳療顧問師、中醫預防保健調理師;心種諮詢顧問公司余施德總經理,也是組織重塑專家、德國Timewaver系統諮詢師。

▲企業褓母團隊同心協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照片係智泉資訊公司提供)。

在李總經理的擘畫下,富有專業經驗3位專家都將提供很好的內容,大家透過這場難得的講座,更能充分交流,獲得很大的收穫!時間為4月27日16時至17時10分;主題:ESG人資系列~打造身心幸福的職場氛圍。採線上開講方式,報名網址:【企業褓母講座-ESG人資系列】

結合專業精英而成軍的「企業褓母」團隊,它的聲勢果然不一樣,李總經理表示,「我們分工合作,分別依照相關性組成:『企業人資褓母』、『企業營運褓母』及『資產活化與傳承』,以發揮整體戰力」。

目前,「企業褓母」團隊成員,包括劉郁純會計師、簡大為律師、銀行金融專家沈毓霖、保險專業朱瑩珊、醫療保險許玉慧、生命產業王震芳、企業組織重塑專家余施德、企業管理詹家和顧問、門禁考勤馬乘龍、培訓平台與課程郭愛珠、包裝設計與印刷辛智秀、廢五金回收謝長川,還有智泉資訊公司ERP系統服務。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余施德談少子化與人才招募

【企業褓母線上講座】「企業褓母」成軍多時了,12月8日更舉辦「從學生實習合作談企業策略性人才招募」線上講座,首先,邀請余施德老師帶大家理解少子化衝擊下,企業招募該如何適應新世代轉變?透過評測工具與專家協助企業覓得好人才,辨別新世代特質、價值觀等,再輔以適宜帶領、培育與融合,達到青銀共創的良好氛圍。

隨後,詹家和顧問分享「實習」是雙贏的事,企業藉以儲備公司可用人才。他在大學任教20年的資歷,和一般勞資顧問不同,希望企業能超前部署與學校建立實習關係,但需留意權利與義務以建立整體實習制度,並將其整合至策略性人才招募內,以共創產學雙贏為目的。

創建「企業褓母」品牌的李鳳珠總經理,具有30年以上的專業經歷,她不只於10多年前創立智泉資訊公司,致力於協助中小企業穩定持續成長,在不同階段給予最大協助,也打造了「51 ERP智泉平台」,如今更想深化服務範圍,同時整合各種不同資源進行跨業合作,使各專業領域可以聯手起來,產生更大的力量來協助企業發展,從此,企業在產銷人發財各方面,樣樣有靠山支援!

▲李鳳珠總經理(左1)和幾位企業褓母夥伴(照片係智泉資訊公司提供)。

在李總經理的擘畫下,富有專業經驗兩位專家都提供很好的內容,大家透過這場難得的講座,更能充分交流,獲得很大的收穫!余施德老師表示,「Z世代的族群都已經開始進入職場了(Z世代是1995年後出生的孩子),面對新世代的人才,企業該怎麼來運用?另方面,便是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尤其2020年新生兒出生率已經跌破20萬,而此情況會一直延續下去,企業未來將面臨無人可用的情況!」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余施德說:「新世代人才的特徵,在長期的海量資訊影響下,有些特殊特質的人才將慢慢出現,在高科技產業或是技術專長常會遇到所謂的『亞斯』特質的人才,針對這樣的人才如何善用他們的特長、解放他們壓力源,協助他們融入群體是一大課題!如果不解決人際問題,那就會在組織內產生許多的衝突。」

他進一步指出,「另1類的高敏感族群,更是分佈在台灣所有的企業之中,所謂的高敏感族群,是1群對於五感甚至六感都很敏感的族群。這類的族群常在企業眼中,是經不起操練、不是1個好用的人才,但實際上如果能導引適當的教育培訓與環境的的配合,不一樣的規範與制度,這族群反而是企業中最忠誠、能力又強的人才,而且藉由高敏感特質的天賦,可以創造出不一樣思維的行銷策略或是有創意的產品。換言之,未來企業在面臨人才短缺與人才特質與傳統不一樣情況下,勢必會衝擊到原本企業的運作,如何銜結新世代的人才培養是每家企業一定都要面對的!」

▲「企業褓母」成軍多時了,將發揮整體服務的力量(照片係智泉資訊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