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設計 健康永續發展體系

(台北內科週報第558期/2022年12月15日-2022年1月21日)

【ESG促進平台】在一片「淨零排放」聲中,「健康」似乎為人所疏忽了,其實人類生於自然、長於自然,對於生存環境的依賴毋庸置疑,然而,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為了追求方便、舒適及享受,對於環境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造成氣候與生態的變遷,並衍生出許多新的疾病,影響了人體的健康。

中華亞健康世界總會基於「建構1套中華亞健康自癒方案」的理念,透過「言之有物、論之有據、易學易行、有效無害」的學術基礎,在符合國際ESG永續發展的規範下,即將開辦永續管理師完整培訓的課程,提供給各界新的選擇。

▲賴正國總會長(第2排右4)與黃淑真祕書長(第2排左4),對這次課程講師的邀請與安排,付出很多心力(照片係中華亞健康世界總會提供)。

這次「中華亞健康永續管理師認證班」,係由中華亞健康世界總會與永續國際顧問公司,一同為企業設計了兼具「低成本」與「高效益」的健康永續發展體系,不只照顧員工的健康,更兼顧企業的永續發展。預定於2023年1月6日至1月15日,共6天,每次6小時;授課地點: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96號10樓南京56講堂;聯絡電話:02-27120601祕書處。

該會黃淑真祕書長表示,這次課程很榮幸能得到永續國際顧問公司的全力協助,給予了在ESG領域強大師資陣容的支持,雙方建構1套永續管理師完整培訓的課程,提供給有志於「永續管理師」的最好選擇;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rLC4nYBY7BuLEh46

▲中華亞健康世界總會常舉辦產學參訪活動,圖係參加「長榮健康之旅」的產學人士,莫不滿載而歸(照片係中華亞健康世界總會提供)。

黃祕書長指出,永續國際顧問公司是1家專注在ESG培訓及輔導的專業優質公司,在過去這1年來製作了ESG百問與大師訪談兩個系列超過70支的免費相關視頻。同時,更擁有瑞士SGS和法國Afnor跟ESG有關的國際認證包班課程,並協助超過280人取得ISO國際認證;另外在企業家、高階主管上面,也籌劃了「企業主班」與「永續管理師實務班」的兩個系列課程,也協助超過230位企業家、高管通過ESG職能課程的培訓,並與各大專院校陸續完成了永續發展系列的證照班課程。


助服務業ESG一臂之力

﹙曾季隆/撰文﹚

【特稿】這兩年來的服務業面對多重挑戰,不只疫情始終影響業界業務發展,而且2030、2050的趨向,更是讓業界難以單獨來尋求解決之策,適時的,商研院以國家級智庫的資源,經審密的規劃,於5月12日召開「商研院服務業ESG解決方案記者會」,結合現場與線上的形式,發布「人才培訓、國際認證、診斷輔導,與永續報告書」一條龍的服務模式與內容,並以它具備的全方位研發輔導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技術能量和獨特優勢,支援服務業者發揮「ESG×數位轉型」畢其功於一役的加乘效果,以追求聯合國揭櫫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當天,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表示,全球先進的國家或是企業已將ESG永續趨勢的課題排在企業領導與經營中最核心的主要重點策略當中。而國內企業經營也開始面對ESG評價的挑戰,出口廠商必須防範屆時被課取「碳關稅」的威脅。政府刻正籌劃要對企業課取「碳稅」,對上市櫃公司更要求每年提出ESG《永續報告書》,銀行會對企業貸款與投資進行ESG績效的審核。

尤有甚者,許添財董事長指出,主要與國際鏈結的服務型公司,包含人力資源、行銷、通路、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品牌、售後服務、物流均需配合國際ESG要求。再就整體服務業而言,就業人口已達全國就業人口的6成,需要行為改變的生活轉型更是2050年淨零(Net-Zero)轉型的4大策略之1,關乎淨零碳排成功與否的重大因素。

▲商研院許添財董事長(中)、王建彬院長(左),及張皇珍副院長皆出席「服務業ESG解決方案記者會」,將助業界一臂之力(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以目前國際供應鏈排碳要求,沒有哪個產業可以置身事外,何況國內服務業高達120.8萬家,更占台灣近6成就業人數,在國發會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後,淨零轉型勢在必行,業者不分大小都無法單獨面對,而今,商研院「服務業ESG解決方案」一條龍服務即日登場,服務計畫的執行分別在南北建立兩個平臺,分進合擊,相互支援,結合產官學研與國內外民間機構或智庫的資源與能量,期能為國內服務業的ESG評等與永續發展做出省錢有效,超快實在的貢獻。

負責北部的商研院院本部《服務業ESG》將提供「4種專業人培課程」:國際證照、診斷輔導、永續報告書,與專精課程研修;負責中南部的南院《ESG永續發展學苑》提供:永續規劃師培訓、碳盤查、第3方稽核報告、永續報告書等。商研院藉此協助廣大的服務業者能快速導入ESG流程與工作,以符合國內法令規定,並與時俱進的與國際接軌。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企業二代創新價值

(曾季隆/撰文)

在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的VUCA(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情勢依然有加無減,日前,商業發展研究院許添財董事長勉勵「長青創2代台北第9期」學員,他說,領導與接班的核心價值是「創新價值領導力」,而領導者在締造願景、帶領實現,亦即知其道(knows the way)、行其事(goes the way)、成其就(shows the way),更鼓勵學員要以新世代的「企業領袖、領袖企業」自許。

許添財董事長表示,傳統服務是人對人的服務,在數位經濟之下人則數位化了,透過提供主動、即時、個人化及互動式服務過程,所搜集的大數據,經演算與人工智慧的預測,對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產生創新思維、策略,及商業模式的最快速與精準反饋。

他也指出,企業在持續成長茁壯的過程中,相對的員工也會增加,但許多企業因擔心成本提高,而怕對同仁加薪更怕隨便增加員工。事實上,加薪或員工增加是要創造企業更多的功能,產生更大的價值。此外,E(環境)S(社會)G(治理)是搭配原本企業在供應流程上,本身的Q(產品品質)、C(成本)、D(輸送)與S(服務)等息息相關的成本與效益,做出利他、互惠、共贏與共好的永續發展最適解決方案。

為商研院一手打造二代班的王建彬院長表示,二代班採小班菁英制,以「高階領導」為研習核心,「做中學」為體驗實踐,以「實務導向」為主軸,並提升二代的5個構面:組織、成長、經營、人脈,以及數位轉型為努力的目標。同時,商研院為學員量身打造1系列課程內容,包含《數位時代下的經營與管理思維》、《電商產業與開店經營》、《美學經濟與設計》、《經營模式創新實作》、《公司成長策略》、《邁向品牌之路》、《二代傳承與開展新事業》、《零售業的未來分享》、《建立網絡關係與創新價值》、《家族治理/傳承/接班》等領域,其中更根據學員背景設計零售4.0的見學課程,讓所學更能銜接當下「數位轉型」的地氣。

▲商研院第9屆二代班正式開班,圖為許添財董事長(中)及王建彬院長(右3)始業式後與大家合影(照片係商業發展研究院提供)。

王建彬院長進一步指出,每期課程都會與時俱進做調整,像去年第8期二代班課程安排前往新漢智能系統見學,另讓學員瞭解電商的營運與發展,這次課程也將加入如何打造品牌、零售業的趨勢分析,作為傳統型企業在目前數位轉型時的借鏡依據。

8年來,商研院累積175位二代班學員,學員更遍及全台灣,藉由異業結合、相互提攜、共同投資、諮詢問題、促成商機等,一路相互扶持至今,再加上課程中有多位講師為該行業表現傑出者,相信學員們將獲益良多。

基業長青創二代經營實學班第9期於4月22日舉行始業式,有20多位來自北中南部的企業主或二代參加,涵蓋零售、餐飲、營造、電子零組件、製造、紡織成衣、物流…等。

當天上午,除了許添財董事長、王建彬院長致詞勉勵之外,並由管理學大師許士軍教授講授《數位時代下的經營與管理思維》;下午是91APP何英圻董事長講授《電商產業與開店經營的訣竅》。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他怎樣營造友善職場

(曾季隆/撰文)

【專訪】當前,ESG已成趨勢,國際責任投資的權威指標「道瓊永續指數」(DJSI),每年都會針對全球主要上市公司ESG的3大面向進行績效評估,其中,在「社會面」則會檢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作為,包含員工發展計畫、訓練與發展投入、員工滿意度趨勢、長期激勵作為、績效考核等,2017年更將「人權」議題納入檢視項目,可以說未來企業不只要賺錢,賺的還要是負責任的錢,尤其企業要吸引、留任員工,其實薪酬只是基本,企業應如何提升福利,「營造友善支持的職場環境」留住人才,並藉此提升企業競爭力,已成為企業實踐永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對育才、留才深具輔導經驗的易德福國際公司總經理詹家和博士指出,企業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措施,可有效形塑友善支持的職場環境,進而營造員工對組織間的正向回饋,促進勞資雙贏,有了穩定及健康的勞資關係,就可產生高績效與創新生產力,企業就可以穩定發展,所以員工才是落實一切的關鍵。

詹家和博士更進一步表示,雖然中小企業的資源較少,但是如果懂得「善用政府資源」,也同樣可以給員工很好的福利,安頓同仁的身心與生活,員工也會感知,特別是受到良好激勵後,更會發揮主動創造的能力,完全符合永續創新的目標與精神。

他認為,近年來工作與生活平衡廣受國際重視,工作與生活就像是天秤的兩端,當一端壓力過大,容易產生失衡,員工不僅無法發揮工作潛能,家庭生活失序、導致身心健康失衡,影響甚鉅。因此,國際勞工組織(ILO)每年持續關心個人在工作、家庭照顧與個人生活的支持需求,以改善勞工在工作與生活平衡,並督促各會員國努力落實員工工作與生活平衡。

▲對育才、留才深具輔導經驗的詹家和總經理(照片係易德福國際公司提供)。

怎樣善用政府資源?詹家和總經理表示,勞動部為了支持企業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以工作面、家庭面及健康面等3個面向作為推動方向。在工作面,鼓勵企業推動優於法令的靈活工作制度,以支持員工得以自主安排工作與生活的時間,達到工作自主與成就兼顧之目標。家庭面,則提供友善家庭的措施,協助員工兼顧家庭照顧責任。而健康面則是指透過健康職場環境的營造,讓員工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投入職場工作,發揮工作效率及創意,營造勞資雙贏環境。

此外,勞動部自2014年開始每2年辦理「工作生活平衡獎」表揚,廣徵及推廣工作生活平衡標竿企業之創意措施,以提供其他企業參考及學習,並於2014年訂定「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計畫」,補助企業辦理各項友善措施;2016年更擴大補助範圍,積極支持企業推動工作生活平衡措施。

2022年「工作生活平衡獎競賽」已經開跑,同時補助計畫也已經開始辦理申請,每年最高助補企業110萬,企業可關注勞動部相關網站,善用補助計畫營造公司友善職場,參與競賽以形塑公司品牌形象,實踐永續企業,從而躍登浪尖上迎風破浪!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