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五怕 讓人生下半場變彩色

(台北內科週報第565期/2023年2月6日-2023年2月12日)

【本報銀青共享特稿】人生,有如1塊畫布,是黑白?還是彩色?1半在自己,1半在於環境。年逾百歲的吉澤久子,1918年生於東京,是日本知名家事評論家、散文作家。在她婆婆、丈夫相繼往生之後,從65歲開始獨居生活,永遠保持著正向的心情生活,心懷感激老天賜予她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人際關係。

百歲在今日,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吉澤久子之所以讓人敬佩,不在於她活了101歲,而在於懂得過著精彩的「不依賴的老後」,並在畫布上持繼畫下人生美麗的風景。這也是她留下來的最寶貴經驗,可以鼓舞每個人的老後生活。

素有長壽之國稱譽的日本,將「老人學」(Gerontology)譯成「創齡學」,它的本意是指人類雖然「生理年齡」會隨著歲月的不斷地增長,但仍能以全然不受限的「精神年齡」來正面思索人生課題,繼續築夢、追夢,不斷地開創充滿挑戰的人生第2春。

通常說來,創齡者在人生晚霞期會面臨到「五怕問題」,所謂的「五怕」,這裡指的就是創齡族一般所擔心的「怕死(臨終)、怕病(患疾)、怕無伴(寂寞)、怕貧窮(無財)、怕舞台喪失(掌聲消失)」。這5種,都是「創齡族」要面對與克服的的生命課題。不同的是,對於吉澤久子來說,「年老是很好的事情,代表你有非常豐富的人生經驗、更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所以不要怕老,老是很美好的事情。我們年輕時看夕陽,總是嫌夕陽匆匆,一下就過了。年紀變大,即使夕陽下山是那麼短暫,還是感到美好,這就是年齡帶來的美好感受。」

▲37年次的曾季隆執行長(左),與56年次的簡振興博士,同感於翻轉五怕的重要性(檔案照片;係本報記者所攝)。

令人佩服的是,吉澤久子的心態,在「不依賴的老後」書中,她說:「活到現在快1百歲,我已經不太看時鐘了。現在的我,擁有許多屬於自己的時間。當然,我知道接下來的人生所剩無幾,因此就算自由時間十分充裕,還是得珍惜每1分每1秒。」

這樣的心態,讓她不只不會依賴,而且也沒有時間去耽心「五怕」的事情。好好活著,好好享受生命紅利,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她懂得如何因應,她指出,「人一旦過了50歲,就會失去很多東西。不論體力、精力還是經濟各方面都是如此。這種感覺就像是『彷彿昨天還能做的事,今天就突然做不了』,這樣的窘境只會越來越頻繁。與其一直計算自己失去多少,不如多重視健康,讓日子過得開心,這點最重要。」

固然,老後免不了要面對「五怕」的問題,可是翻轉「五怕」也不是全然沒有機會。吉澤久子就是典範,她從年輕時期就有工作(當時日本女性就業並不普遍),到了老後仍舊筆耕不輟,使她遠離「三怕」(怕沒錢、怕沒掌聲、怕沒伴)。

事實上,在她心目中,「人一旦上了年紀,就算擁有大把時間,卻提不起勁去做能做的事,那就會越老越無力。簡單來說,這種『怕麻煩』的心態是會助長老化的。無法像年輕時那樣精采度日,會使你感到悲慘、不幸嗎?或者,你認為回歸簡單的生活也不錯?這便是幸與不幸的分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