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79期/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8日)
【逐夢築夢】驪歌,即將再次響起,每年的6、7月總是有很多年輕人從大專院校畢業,他們踏出校門之際,既喜又憂!喜的是,終於邁出逐夢的第1步;憂的是,怎樣才能築夢踏實?彷彿,眼前接觸到的,完全和腦中所想的不一樣!那夢,竟然在幾次面試之後,失去了蹤影!
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放棄夢想而去找工作,面對3年來全世界都遭新冠病毒肺炎的侵擾之後,就業市場早已大受破壞,很多行業都接受紓困而力撐著,即將畢業的新鮮人又將如何逐夢、築夢?很可能夢都破碎了,徒呼奈何!可是在此情此際,更需新鮮人以宏觀的角度、放眼未來!何況「窮則變,變則通」,只要知道走和學長姐不同的路徑,也可以闖出另一番景象來!那就是,以創業為就業,學習螞蟻的精神,以小搏大,發揮「一人公司」創新的力量,群策群力打開美好的前程。

螞蟻雖弱小,但天生懂得「各盡所長、各取所需」,利用群體的力量做個體無法做到的事。而創業者在還未踏出第1步之前,心裡難免充滿著既怕又愛的複雜心態。事實上,今天想創業的人已比從前要幸運得多了,既有政府大力鼓吹和提供很多資源,同時,很多學校與民營機構及團體,莫不樂於協助。可是儘管如此,還是讓大多數想圓夢的人裹足不前,只敢將心中的夢深藏起來。那麼,如果有「創新之夢」,1個人怎樣才能創業成功呢?這是大哉問,卻能夠從最小的1步開始。
廣博勵進會曾季隆執行長指出,多年來所倡議的「一人公司」,絕對不是僅靠1個人經營的公司,而企業組織不論規模多大,從結構上看來,總不外產、銷、人、發、財等5個部門(報業則多了1個「言論部」),並且每個部門最基本的就是「1個人」,那麼創業者做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開始,例如,是銷售或研發,其他的部分就通通外包,若銷售需要增添人手,也可以找同樣的「一人公司」合作,如此、這般,藉著人際網絡與網際網絡的發達,豈不是可以發揮前所未有的便利性(指創業和經營),又能省去很多管理的時間、精神(組織系統裡的每個人都落實自主管理),更重要的是,永遠沒有勞資問題,卻能夠抱著「利人就是利己」的理念共創共享。

過去,在講述「企業組織的解構與創新」的結論時,曾執行長說:「一人公司的組織運作型態有3大特質,1是『分而不散』,雖然各個一人公司各自獨立,但卻依不同需求而結合在一起,也就是『各盡所能』;2是『聚而靈活』,各家聚合在一起即使很壯大,還是非常富有彈性,也就是『各取所需』;3是『競而不爭』,大家由於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彼此只有相互激勵而不會相爭,便能實現『共創共享』的目標」。
有夢不一定最美,逐夢莫忘築夢,才是踏上成功的路。具有21年經營「一人公司」經驗的曾執行長認為,對創業最難的部分便是初始的「人」和「錢」的問題,他說:「人的方面,靠自己和他人結合,就可解決了,至於錢的方面也不是困難到無法解決,正如同沒找到工作還不是要面對沒錢的問題,我們創辦一人公司便是給自己1份工作,靠著它很快便有收入了」。他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只要您和他抱著一樣的想法,他很樂意和您與大家共組「螞蟻雄兵」團隊,提供他21年來奮鬥而獲得的資源一起共享!

學學巴菲特吧!投資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懂得營造「互保網」,先「找到溼的雪」,只要1小團就夠了!然後,藉「一道長長的山坡滾動起來,它愈滾就愈將週邊的資源凝聚起來,也將愈滾愈大、愈滾愈大,超乎任何人的想像!「滾雪球」既已造就了巴菲特,同樣的,即將造就你和我!請記得巴菲特老師的至理名言:「起步應該比別人早」,慢一小步,你滾動的雪球便永遠的落後!
欲知其詳,肯和廣博勵進會曾季隆執行長串連起來、為自己和3位同學(3人成眾)創造機緣,請趕快和他聯繫,曾執行長的聯絡電話:0952-836186;email:cowell.tw@gmail.com,並告知「你」的姓名、地址及line的I.D就可加入這神奇的創業之旅了(請參考:大家滾雪球 營造神奇人際網絡)。